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們中國人胃寒

(2008-02-12 07:32:16) 下一個

我們中國人胃寒

作者:謝盛友

我不是醫生,你就當我在這天花亂墜,胡說八道。至少我胃寒。在餐館裏,德國朋友來,我請他喝冷啤酒,哪怕外麵冰天雪地,他也喝冷啤酒,我自己則喝熱開水,哪怕是炎熱的夏日。德國鬼佬朋友每次看到我喝熱開水,就覺得我這胃寒怪怪的,覺得我有病。我們中國人的胃的確有病。
這熱開水,我喝了五十年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米飯吃了五十年了,一天沒有米飯, 就等於沒吃飯。我們中國人為什麽每頓飯,要吃熱飯?是否胃寒? 我說過,海外中國餐館離開了米飯,就不是中國餐館,離開了熱炒,就不是中國餐館。這就是限製海外中餐館不能成為規模作業的最關鍵。

胃寒的中國人,體質弱,耐力差,難怪中國男人沒有一個能踢足球,跑不動!耐不久!就說那個古廣明,二十年前我多為他感到驕傲。第一個能在海外踢球的中國男人,第一場能進球,第二場坐冷板凳。還有楊晨,先在德國甲級, 後在乙級,再後是丙級,最後沒級,現在人在哪?

我懷疑德國人的耐力是喝冷啤酒,吃生菜,吃冷奶酪,吃半生牛排,吃出來的。我懷疑,中餐館生意不好,難成規模,是因為德國大人更喜歡規模經濟的咖啡,小孩更喜歡規模經濟的麥當勞。那些規模,看上去,有模有樣有色,但是,我們胃寒中國人覺得冷冰冰,吃了沒味。

林語堂說,中國人吃米飯的當不了皇帝,那是過去皇帝的時代,現在我們吃米飯的中國男人,怎麽也跑不動,踢不了球? 如果說吃生菜是野人,吃熱菜是文明人,我們要跑不動的文明人幹嗎? 如果說從能承受生肉的胃演變成隻能承受熟肉的胃是人類進化,從胃火到胃寒也是進化,那麽我們中國人為什麽一定選擇了這文明化的胃寒,這到底是進化還是退化?如果說吃生牛排使人聰明,為什麽我們中國人一定要吃熱米飯,吃到自己變成飯桶?一天沒有米飯下肚子,就過不到明天?

胃寒的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製、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薑水。胡椒和生薑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症,恢複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

胃寒指脾陽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症。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暖胃散寒。

胃寒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穀所致的嘔吐。見《症因脈治•嘔吐論》。其證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脾胃虛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嘔條。

胃寒惡阻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後胞門閉塞,髒氣內阻,寒飲逆上。症見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麵色蒼白,肢冷倦臥。治宜溫胃止嘔。方用幹薑人參半夏丸。

謝盛友 胡說八道於 2008年2月12 日, 德國班貝克

下一篇:胃寒,看中醫還是西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雲易 回複 悄悄話 不客氣。
我自己是“氣虛血虛”的受害者。三十五歲後就不怎麽能動彈,西醫看遍了都沒問題,還是中藥救了急(看來中醫也就是針對中國人的0-))。之後便全靠運動。上次回國,被朋友們拉去“洗腳”,說是有多麽舒服,但洗腳按摩了之後,我的感覺,比從健身房出來後的感覺差多了。
我們中國文化,太講究肉體的舒適和享受,不懂得挑戰者的樂趣。這大概是地理環境使之然。不知道先生有沒有讀過孫隆基的書?有一片曆史論文“南與北”,講的是曾經流行一時的理論,地理環境說。很有意思。
謝謝先生的大作!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雲易的評論:

(中國人太懶,不好運動,動不動就補。)

與我同感!痛感!
雲易 回複 悄悄話 我就是典型的不能沾冷飲冷食的。我以前的同事說我是“born in volcano".
我個人覺得這是人種問題。中國是農業國家,不像西方人遊牧民族那樣體質健壯。生在寒冷地帶的遊牧民族,多運動,所以自身能製造大量的熱量,而在熱帶的農耕文化的人種,天氣又很熱,能有外在的保溫環境,自身又少運動,不能製造熱量,所以他們很怕冷。中國產婦都要忌諱冷食冷水,西方婦女根本不需要。另外,中國北方人也比南方人更強壯。
沒有辦法,我覺得增強運動時唯一出路。中國人太懶,不好運動,動不動就補。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160507的評論:

胃寒長知識了。謝謝!
160507 回複 悄悄話 其實很多中國人都有胃寒這個毛病,.我也是,無論什麽季節基本上一直喝熱開水,冷飯絕對是不能吃的,吃了會肚子脹,晚上在外麵吸了冷氣也會脹個小皮球,很不雅.不過夏天酷暑,涼麵還是可以接受的.我覺的這與飲食習慣與體質有關,喜吃素且腎虛的人,多半有這個毛病.
這也不算病吧,由於地域環境,習慣的不同,人各有不同,這很正常。老外那些高脂肪的飲食,我一輩子也不會習慣.但他們的確長得雄壯一些,可老外老得也快呀,沒看見與同齡的人相比,中國人要顯得年輕的多哈.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南澳薰衣草的評論:

感謝指點!
南澳薰衣草 回複 悄悄話 有一陣子胃寒得很利害,聽了朋友的介紹,服了十天的熱紅糖薑水就好了。那種市場上有賣的薑茶,衝著喝也挺管用。胃寒和情緒非常有關,心情愉快很重要。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inyouzi的評論:

謝謝!
jinyouzi 回複 悄悄話 胃寒是因為Helicobacter pylori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press.html

去看看醫生吧。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tillthere的評論:

謝謝!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寫得非常好!
但是我經常按摩幾個特定穴位看來已經使胃寒症狀消失;吃涼食不再輕易泄肚了。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閱讀, 我反正離不開熱米飯, 熱開水。
王半仙滷味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楊乃武的評論:
水果不適合在飯後吃,而應該在兩餐中間吃,至少要距離半小時以上.
特別是有胃病的人更不能在飯後馬上吃水果.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我在北京的時候被胃寒折磨得不行,到了新加坡就好多了。
farmersc 回複 悄悄話 I used to be very bad 胃寒 when I lived in China. I guess it must to do with rice. I went to hospital all the time.

Once I live in USA, I eat bread, beef all the time, I never had that problem any more.
楊乃武 回複 悄悄話 胃寒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指”體質“, 平時並無你所說的”胃寒“,表現,而是在吃冰塊,生冷食物後發作,如腹痛腹瀉等, 但又不能過吃胡椒,幹薑之類,過則便秘。 敝人飯後來水果就喊得應。
高英姬 回複 悄悄話 我那80多歲的公公手術後醒過來第一個要求:解渴。護士端來一杯冰塊,他嘎嘰嘎嘰嚼得津津有味,我一旁起雞皮疙瘩,那是2月份,冷得很。不理解美國人怎麽那麽抗寒?不過,倒是沒有聽身邊老美叫胃不好的,怪哉。

喜歡你這一通胡說八道。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穆紫荊的評論:

謝謝閱讀, 我反正離不開熱米飯。
穆紫荊 回複 悄悄話 對於飯菜來說,冷的是可以吃,但是熱的卻比冷的好吃。中國人不吃冷,是因為中國人吃慣了好吃的緣故。
紅地瓜 回複 悄悄話 粵食的狀元及第粥就是用豬胃做的,吃了是有點暖,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真的預防了胃寒.

這命,這病,這感覺,都難說.

開店貓論,市場論,加上特色,就是治理大國了.需要什麽,就做什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