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馬來華人馮女士
2025年11月1日
馬來西亞是明清“下南洋”主要目的地之一,雲集著眾多華僑後代。2016年春我第一次來到馬來西亞就很喜歡這裏,氣候宜人,物產豐饒,因華人多,基本沒有語言溝通障礙,特別適合中國人生活與養老。加上我獨子一家就在一河(柔佛海峽很像一條大河)之隔的新加坡,從2019年至今,我們老兩口經常住在碧桂園興建的位於馬來西亞人工島上的森林城市。
2020年春,我們在島上參加了森林城市落成4周年慶典活動之後,因疫情爆發,馬來西亞緊急關閉國門,我們趕緊回到新加坡。2022年5月馬來西亞國門重新打開,我們返回島上,當時這裏成為網上熱議的“鬼城”,連出島班車都被取消了。住家附近小區有家“中馬友誼商店”,我們就到那裏購買肉菜水果等生活用品,一來二去就和店老板熟悉了。老板姓蘇,是一位出生在海南島軍官家庭的同胞;老板娘姓馮,是出生在檳城的第三代華僑,小蘇先生在香港工作時結識了小馮姑娘,二人喜結連理後到馬來西亞經商。
“中馬友誼商店”二位老板身材高挑,麵貌俊朗,又正值中年,朝氣蓬勃,待人熱情爽快,比如疫情初期口罩嚴重緊缺時,“中馬友誼商店”以最低價,相當於贈送般賣口罩給島上居民,緩解掉燃眉之急。在出島班車恢複之前,島上居民無法外出購物時,這個商店幫我們維持了基本生活需求。熟悉之後,我把老板娘改口叫她小馮妹妹,知道了她的真實姓名——馮翠翠,頗有藝術味道哦。
我們除了到他們開的商店買東西以外,他倆還多次開車請我們到馬來西亞的幾個城市和名勝遊玩,到過古來海南會館參觀,到新山海港看夜景與駁船,到華人集中的美食街品嚐特色菜,到大超市和夜市購物。每次開車途中,我們隨心所欲地聊天,一路歡聲笑語。熱心的小馮妹妹多次送來當地特色小吃,讓我們品嚐,那是她作為當地人對客居此地的華人朋友的心意啊!
有一次蘇老板開車走在林間小道,小馮妹妹告訴我們,曾經在這裏遇見路中央臥著一條金黃色的大蟒蛇,好不容易才驅車從路邊繞開它。還有一次我們行進在公路上,天並沒有下雨,從車窗玻璃處卻突然看到碧空中出現了一座美麗的雙彩虹,坐在後排座位上的我忍不住驚喜地叫出聲,趕緊讓他們往窗外的空中觀看。小馮妹妹告訴我,這種景象以前她也遇到過,晴空中的雙彩虹奇特而壯麗,有一種吉祥的寓意,讓人喜出望外。

2025年春節小馮妹妹與我在森林城市的一張合影
小馮妹妹和蘇老板有個共同的特點,待人真誠周到,我們住在森林城市期間,每月購買手機上網卡,都是從蘇老板和小馮妹妹那裏買,他倆總是快速送過來。有一次我換卡後發現無法正常上網,就到有公共網絡的賓館詢問蘇老板,蘇老板和小馮妹妹馬上開車過來,一下就幫我搞定上網之事,原來是我粗心,選錯了卡位,這麽丁點小事,勞煩他兩口子開車跑一趟,小馮妹妹還拿給我一包好吃的零食,讓我很過意不去呢。但他們為人處世就是這樣,相比我們大陸人的習慣差距好大呀!
在馬來西亞與當地華人打交道,不止蘇老板和小馮妹妹,遇到並熟悉之後的馬來華人朋友、出租司機,甚至我們在馬來西亞其他城市旅遊時偶遇的馬來華人,大多是第三代或第四代生長在馬來西亞的廣東、福建、海南島華人的後裔,我發現他們都有十分突出的兩個特點:一是語言能力超強,不僅會說發音標準的普通話,還會說英語、馬來語、客家話和各自祖籍的方言,個個都是語言天才;二是他們習慣與人分享自豪之事,話裏話外充滿自信與知足,而我們大陸人比較習慣訴委屈說難處,害怕遭人嫉妒陷害,回避並掩飾富足與得意。馬來西亞華人因環境良好寬鬆,淡化了“防人之心”,故而普遍性真誠單純,不世故不圓滑,小馮妹妹就是個典型。
有一天傍晚,小馮妹妹和我拉家常,說起上世紀40年代初日本軍侵占馬來西亞前,駐守新加坡的英軍未加抵抗就繳械投降,日軍從馬六甲海峽一路向西橫掃而來,當時在檳城的小馮妹妹的祖母聞訊後,滿懷愛國熱情,趕到由馬來西亞共產黨領導的金馬倫高地投身抗日,直到日軍投降後才回到檳城。沒想到留在檳城的親戚鄰居說起日占時期,留在檳城的普通百姓沒受到虐待,而那幾年小馮妹妹的祖母困守金馬倫高地,忍饑挨餓備嚐艱辛,但保家衛國的正義永載史冊,令所有人敬佩。
我看過一些相關書籍,日本侵占東南亞期間,馬來西亞唯一沒被日軍攻克之地就是金馬倫高地,小馮妹妹祖母的人生經曆驗證了那段非凡歲月的亮點。東南亞各國中,在共產風席卷全球的浪潮中,馬來西亞共產黨走出獨特之路,並交出上乘收官之作,戰後馬共領導人陳平眼看國家選擇民主道路,民眾有了人手一票的權力與尊嚴,於是主動率領馬共成員放下武器,融入和平共存。2023年的一天,我遇到小馮妹妹,她高興地告訴我,自己和家人剛剛去參加了新一屆政府的公民投票,讓一輩子沒享受過民選國家領導的我好生羨慕。
前邊說過小馮妹妹待人處事真誠直率不圓滑,2016年,她和丈夫蘇老板出於愛中華之心,得知來自廣東碧桂園公司在馬來西亞花巨資打造“一帶一路樣板項目森林城市”的消息,滿懷熱情地入駐人工島,成為首批在島上開辦商鋪的店主。誰能料到,他們可愛的特點在大陸人管轄的地界卻變成短板,由於不懂送禮打點給主管部門,不善於逢迎作秀,三四年下來好好的生意被迫終止。眼見“中馬友誼商店”被苛刻對待後遭封禁被歇業,我們和經常光顧他家商店的業主們,私下裏都替蘇老板和老板娘小馮妹妹打抱不平,卻又無能為力。
這波打擊對小馮妹妹太可怕了,我始終沒聽到她一句怨言,卻眼見原本年輕漂亮的她快速顯老,兩鬢明顯滋生出白發。大約一年後,小馮妹妹居然患上腎衰竭的重病,每周需要兩到三次做血液透析,多虧她是馬來西亞公民,商店被關賬後她失去固定經濟收入,可以享受政府規定的社會救助,每次做透析隻需繳納象征性的1元馬幣費用。這事讓我好生感慨,馬來西亞政府把人當人對待,民主體製中的公民遇到困難有國家托底,何其幸運啊!自從小馮妹妹患病後,每次想起她,都由衷為她具有馬來西亞公民身份感覺慶幸,並默默祝福她平穩康複!
於向真 2025年11月1日 馬來西亞森林城市
後記:1984年我婆婆60多歲時,因被北京朝陽醫院內科醫生誤診耽誤治療,由急性腎炎轉為尿毒症,做過十多年血液透析,最後幾年我婆婆每周做三次透析。那期間我們家人常態化推輪椅送她去醫院做血透,當初的技術還不夠完善,看她常年頻繁受罪,好心疼她呀!記得那時我婆婆每次透析費用是600多人民幣,當時我們每月的工資收入才幾十元逐步增加到一百多元,每周兩到三次,每次透析費用600元是極高昂的花費,難怪與婆婆同期做透析的病友們陸續全部撤出回家等死,1997年,婆婆因心髒病突然病故時,我全家也早已淪為花光積蓄並舉債的窘境。這段話我永遠不會對小馮妹妹說,不想讓她難過。 於向真 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