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軍方看好殲轟7A內幕:攻擊航母的利器

(2010-07-07 09:31:24) 下一個
中國軍方看好殲轟7A內幕:攻擊航母的利器


  中國航空工業界的消息來源表示,盡管在2009年的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一架殲轟-7A(即“飛豹”戰鬥轟作機)墜毀,但是中國空軍仍然非常喜歡殲轟-7A。這是國產戰鬥機中,目前載彈量最大的戰鬥機,而且簡單、適用,價格遠遠低於蘇-30MKK”,消息來源如此表示。由此判斷中國空軍還有可能裝備更多的殲轟-7A。相比之下,某國進口了相當先進的蘇-30MK係列戰鬥機之後,兩年下來,能夠操縱這種戰鬥機的飛行員不超過飛機總數的一半。結論是,發展中國家的空軍不一定要追求好高騖遠的先進多用途戰鬥機,反而量力而行,掌握自己能夠熟練運用的殲擊轟炸機,可能是正確之路。

  但是,殲轟-7A的確是上世紀70年代的設計概念,大致上的思路類似歐洲聯合研發的“狂風”多用途戰鬥機/攻擊機,由於其並非良好的機動性,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狂風”戰機的損失最大。殲轟-7A還沒有經受過實戰考驗。

  不過,中國航空工業界的消息來源聲稱:殲轟-7A由於裝備了多功能的JL10A型雷達,作戰性能已經倍增,主要的精確製導武器也是國產的,例如 KD88電視製導導彈、LT2500版激光製導炸彈、YJ92反雷達導彈等。依照其 6.5-7噸的載重量,超過1000公裏的作戰半徑(機內燃油),總體戰鬥力並不輸給蘇-30MKK很多。以中國的標準而言,殲轟-7A的確是很實用的殲擊轟炸機,製導係統、地形測繪和跟蹤係統等基本的對地攻擊功能應有盡有,而且容易操作,因為安裝了自動駕駛裝置。

  對這種飛機的進一步改良還在進行之中。主要是以殲轟-7A為空中平台,探討用於改裝其他作戰飛機的可能性,例如加掛電子作戰、幹擾吊艙,成為電子戰機,中國空軍目前嚴重缺乏專用型的電子隨隊幹擾機。一種電子有源和欺騙幹擾吊艙已經在殲轟-7A進行了測試。這種電子對抗殲轟-7已經進入海航服役。

  最新改良的重點是安裝空軍的數據鏈作戰係統。在若幹架殲轟-7A上發現了後座艙背後安裝的數據鏈接收天線。

  隱形化的殲轟-7似乎已經設計至少5年以上,主要是采用鈍化的機頭設計和類似F-35那樣的DSI進氣道,同時采用氣泡化的座艙,改善飛行員視野,朝多用途戰鬥機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沒有發現這種改良型殲轟-7A開始試飛。

  殲轟-7A原來是海軍牽頭研製的“導彈攻擊機”,被空軍試用之後,反應良好。這種方式對攻擊航母也非常有效,末端高速低空俯衝式攻擊防不勝防,這也是殲轟-7A受到青睞的原因。

  海軍日前使用的殲轟-7A已經采用YJ-83型空對艦導彈,這種空射導彈的射程可能超過220公裏。殲轟-7A攜帶4枚YJ-83。而2002年以後出現的海軍H6M轟炸機也隻是攜帶同樣數量的YJ-83,後者的載彈量達到9噸而已。這也是海軍同時喜歡殲轟-7A的最主要原因。

  近年來的幾次重大航空活動,諸如60周年閱兵式、2008年珠海航空展中,殲轟-7A都率先現身。這表明中國海軍和空軍的確都看好它。航空工業界的消息來源解釋認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殲轟-7A使用的WS9渦輪風扇發動機是中國唯一能夠獨立生產、維修的大推力發動機,雖然是70年代的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技術,但是比不能獨當一麵的WS10A和需要進口的AL31F發動機,WS9成本最低、已經實用化的發動機。

  殲轟-7A是否會出口?近年來一再傳聞殲轟-7A可能出口伊朗,但是未獲得雙方官方的正式確認。這一類飛機的出口,主要取決於武器的配套,如果殲轟 -7A具備了運用防區外投射、精確攻擊武器的能力,再取決於價格,出口某些國家,甚至作為威懾美國的政治牌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至少在未來20年,殲轟 -7A不會退出中國海軍和空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