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在這危機時刻,又一個國家投靠了中國

(2010-07-18 11:21:02) 下一個
在這危機時刻,又一個國家投靠了中國

2010-7-16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文章稱,目前中國正積極鞏固其在孟加拉灣的足跡,應對印度弱化中國影響力的努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其正加強與孟加拉及緬甸的關係。文章稱,迄今為止,緬甸空軍已裝備百架以上中國造戰機。

文章說,中國是孟加拉國最大國防硬件設施供應方,目前中國正積極通過各種舉措鞏固在孟加拉灣的足跡。中國正尋找應對措施,應對印度弱化其對這些國家影響力的努力。

孟加拉國外長表示:“中國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國防硬件設施供應商,所以加強兩國國防合作的對話將在議程之中。”

對此,文章表示,提高海軍能力是當前孟加拉國的首要任務,特別是在2008年10月孟緬兩國因後者在孟加拉灣有爭議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田實施勘探活動而導致兩國對峙之後。中國曆來是孟加拉國軍方——尤其是海軍——的重要硬件供應商。

據一份孟加拉國海軍的報告指出,當前孟國海軍力量結構已過時,在其82艘艦艇中,僅有25艘服役時間少於25年。文章表示,過時的海軍艦隊對孟加拉國海軍的作戰和部署能力構成了不利影響。

目前,孟加拉國海軍正計劃打造一支三維海軍力量,應對來自印度和緬甸的壓力——孟加拉國與印度和緬甸存在未解決的海洋邊界爭端。

其計劃采購三艘護衛艦,3艘大型巡邏機、12艘巡航艇、2艘通用登陸艇、一艘救助打撈船、4艘導彈艇,並為其部分艦艇配備導彈。另外,孟加拉國海軍報告還指出,潛艇也是該國海軍的首要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購潛艇之前,孟加拉國海軍已經開始建設基礎設施、訓練艇員。預計,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孟加拉國可能將於2019年之時啟動潛艇采購項目。

2009年11月,孟加拉國公布了其太空項目(預期成本1.5-2億美元),並計劃發射一顆衛星。對此,孟加拉國郵政和電信部部長拉茲烏丁-艾哈邁德-拉祖(RaziuddinAhmedRaju)表示:“我們已經開始與包括美國、日本以及中國在內不同國家商談,希望他們幫助我們發射自己的衛星。”顯然,中方已經答應幫助孟加拉國發射衛星,以發展該國的電信服務、規劃自然資源及廣播電視節目,獲得氣象資料以便進行災難預警。

文章稱,中國官員的到訪為緬甸包括石油及天然氣管道、采礦項目、水電站建設以及援助計劃在內的基礎設施項目注入推力。

在這些項目中,石油及天然氣項目對中國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幫助彌補中國經印度洋及馬六甲海峽的能源供給線路所存在的弱點。

這個由一條石油和一條天然氣管道組成的網絡長2800公裏,成本為25.4億美元,49.1%歸緬甸政府所有。其中,石油管道的終點位於中國昆明,天然氣管道則通到中國貴州及廣西。緬甸擁有巨大的石油及天然氣儲備——石油儲備約為7億桶,天然氣儲備為4443億立方米。

文章還說,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與緬甸方麵簽署了一份銅礦開采合同,北方工業公司在其官網上表示,該項目意在實現以下兩個目標:“增加中國銅資源的戰略儲備,以及增加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文章稱,中國一直在通過提供多種軍事設備、發展軍事基礎設施,來建設緬甸武裝部隊。目前,緬甸陸軍已經接收了大量軍事硬件,包括坦克、裝甲戰車、火炮、防空裝備、多用途車輛與卡車,以及眾多原產於中國的單兵武器。

文章提到,緬甸空軍戰機基本上包括60架殲-7戰機、12架殲-6戰機以及36架強-5強擊機。照此看來,目前緬甸空軍已裝備逾百架中國戰機。

而且,其還於2009年訂購了50架K-8噴氣教練機/輕型攻擊機(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出口變種機稱為“教練-8”)。事實上,緬甸早在1998年的時候就曾采購了12架K-8機。

除中國戰機之外,緬甸還從俄羅斯進口戰機。2009年,緬甸與俄羅斯簽署了一份總值近5.7億美元的合約,用以采購俄羅斯“米格-29”。

除戰機之外,緬甸海軍還得到了大量小型平台和導彈(C-801)。在2008年緬甸“納吉斯”熱帶氣旋風災中,海軍25艘船隻沉沒,目前軍隊力量結構非常薄弱。文章指出,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政府可獲得充足資金,使之有能力繼續采購軍品。

文章說,中國還推動了當地海軍基礎設施的發展,據報道這些基礎設施包括停泊設施和造船廠,其中許多位於緬甸沿岸和像可可島等島嶼碼頭沿線。

有印度分析人士稱,當解放軍在孟加拉灣/印度洋駐軍時,這些很可能為其所用;更重要的是,中國已在緬甸漢依、皎漂、紮迪基、丹老和大可可島上建立了信號情報和電子情報監測站,而且後者可能用於監測印度海軍在安達曼島和尼科巴島的活動,因為那裏是印度許多戰略物資的所在地,如導彈發射場、機場、軍事機構和監測站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