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匪夷所思:越軍方強硬派希望對華保持親密

(2010-07-18 11:17:21) 下一個
匪夷所思:越軍方強硬派希望對華保持親密!

2010-7-18


在越南執政黨共產黨為明年年初前組建新的領導集體而籌備之際,對華關係成為越南國內政治爭論的關鍵要素。


越南是與中國關係最複雜的東南亞國家,處理對華關係也將對越南領導人的推選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


推選結果也將印證北京近些年的“軟實力”是否真正奏效,印證北京是否成功拉攏了一個戰略性鄰國。在東南亞地區,沒有一個國家會像越南那樣,不但感覺自己的主權受到中國崛起的威脅,而且在兄弟同盟和曆史猜疑間左右掙紮。


麵對北京的壓力,河內已經悄悄擴大了軍事夥伴圈。越南與宿敵華盛頓以及印度和莫斯科之間的關係都飛速發展。


然而,無論是出於務實還是意識形態的需要,越南都應與中國睦鄰友好。越南領導集體和軍隊領袖中的保守分子甚至願意犧牲更廣泛的國際關係以拉近與北京的距離。越南陸軍內部的強硬派更趨向於對華保持親密關係,據悉有些將領更加認同和中國軍隊的共同發展觀念,軍事思想觀念,其中有些甚至是從中國陸軍軍事院校畢業的。但海軍因為有疆域紛爭和中國關係頗為敵對。


越南軍事理論家黎文勇(音)指出,有關中越關係的爭論“會逐漸平息,我們將繼續加強對華關係,打擊我們的共同敵人”——此處的共同敵人即指美國。另外一些領導人的視角則更加國際化,並且希望越南不要對某個國家感恩戴德。


著名越南研究專家卡爾·塞耶指出,越南領導集體中一部分人希望越南融入國際社會,而另外一些人則願意向中國示好,結為社會主義同盟。


越南新的領導集體產生後,我們應關注越南軍隊中的鷹派人物和具有國際視野的政治家。

西方認為中國的軍力持續擴充,越南因此處於不利境地。這促使河內采取一種微妙的平衡,以便支撐起其自身的地區影響力,同時平息國內反北京派別的恐懼。

為達到這些目標,河內謀求安撫其國內的軍方高層,通過與俄羅斯達成的一係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售合同來加強國防。最明顯的例子是越南從俄方采購6艘“基洛”級潛艇和多達20架“蘇-30”戰鬥轟炸機。河內還在積極爭取俄羅斯進入其石油和天然氣領域。

其後不久,美國海軍“理查德•伯德”號對越南進行了級別較低但意義重大的訪問。這是美國艦船第二次停靠越南港口維修。分析人士普遍視此為這兩個昔日敵人關係改善後不動聲色合作的最新跡象。

總的來看,越南對俄羅斯和美國的這些姿態,向北京發出了一個清晰而令人不快的訊息:盡管中國日益自信,但南海問題不容小覷。中國和越南之間又愛又恨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這種關係在現代又得到了很大驗證。為應對中國,越南執政精英開始對被視為政治生命基礎的越南軍方做出回應。

地區安全問題分析家加文•格林伍德稱:“在越南,軍方勢力強大,越南共產黨必須尊重其關切。”

不過,越南政府高層的親中派仍然強大、務實,他們充分認識到,和中國這個遠比自己更大、更富有的北方鄰國打交道,可以獲得經濟利益。單是2010年兩國雙邊貿易額就預計突破250億美元。不過,越南對華貿易赤字龐大,去年達到110億美元。越南有些人認為這些數字足以證明了中國不受歡迎的主導地位。

格林伍德說,“批評者認為越南為經濟利益而出賣了過去所做的犧牲,他們認為長遠而言這對越南沒有好處”。格林伍德認為,越南近期從俄羅斯采購貌似針對中國地區軍力的武器,可能反映的是國內政治關切而非任何外部威脅。在河內的親中派看來,此舉雖然似乎不顧及經濟和軍事現實向中國示強,但付出的代價較小。

此外,美國欲重返越南戰爭時期美國人建立的具有戰略地位的深水港——金蘭灣。正如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羅伯特•威拉德在美國國會所言,美越之間軍事關係正持續改善。

澳大利亞國防學院越南籍地區軍事分析家卡爾•泰爾認為,越南試圖跟美中雙方打交道,欲在兩者之間達成某種微妙的平衡。越南和中國不久前在北部灣進行了聯合巡邏,並且舉行了首次聯合搜救演習。泰爾稱,“越南剛剛與美國舉行了高級政治軍事安全對話”,但“此前不久越方接待了一名解放軍高級軍官”。越南的親中派不反對與美國的經貿來往,況且造訪越南港口的是美軍非戰鬥類艦船。

不過,美國也提出跟越南簽署協議,希望在後勤保障、供應品及服務方麵互相支持。此類協議通常是美國與其盟友或合作夥伴之間簽署的。泰爾認為,如果維修艦船成為美越交往的常態,那就會引起越南親中派及中國自身的擔憂了,“北京會得出最糟糕的結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