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媒:中國2010年1月再用導彈擊落衛星

(2010-07-18 11:00:34) 下一個
美媒:中國今年1月再用導彈擊落衛星

  核心提示:2007年1月,中國軍方首度發射導彈,擊落一枚已經失效的衛星,引發舉世注目。據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7月13日報道,今年1月,中國再次發射一枚導彈,擊落一枚本國的衛星。但報道中並沒有披露這次演習的詳情,也沒有提到美國政府對此事的反應。


  美國《外交政策》7月13日文章,原題:想都不敢想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0/07/13/dont_even_think_about_it

  主導世界事務已久的歐洲和美國,近幾年正為中國和印度的崛起而驚奇。很明顯,這兩個亞洲大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最終將改變世界遊戲的規則。

  中國和印度每年貿易額達600億美元,兩國也一直強調希望在諸多問題上更緊密地合作。然而,與這種合作意願並存的,還有兩者長期的戰略競爭關係以及邊界爭端。近來,中國開始和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國,緬甸和斯裏蘭卡建立友好關係,以保護其商業利益和自然資源運輸的通道。這使印度感覺受到了包圍。

  然而,使得這種戰略關係更為複雜的是核因素。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印兩國都在尋求將其軍備現代化,以為其勃勃的戰略野心助一臂之力。基於兩國複雜的曆史,這使人非常擔憂。“中國有世界上最積極最多樣化的彈道導彈發展計劃,”美國一份報告稱,“隨著導彈數目及類型的增長,其實力將愈發增強。”而這隻是中國在顯示他們先進科技能力的一個方麵。一月,中國用一顆導彈擊落自己的一顆衛星,又一次顯示它正在向彈道導彈防禦係統前進。

  這個試驗使印度非常不安。它將中國的太空武器視作自己核能力的一個潛在威脅。同時也在努力研發自己的新一代遠程導彈。將於今年年底試射的“烈火5”射程可達5000-6000公裏,意味著可以打擊到中國最北邊的城市。第一艘彈道導彈潛艇“殲敵者”的海上試驗也正在籌備,一到兩年內即可投入使用。

  毫無疑問,兩國都將對方視作假想敵。雖然中國最為關注的是阻止世界首號核大國美國的潛在進攻,印度的戰略算計則集中於巴基斯坦身上,但是從戰略邏輯來講,北京和新德裏在很多方麵有直接衝突的可能性。這兩個國家已經開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爭奪在南亞海域的影響力。兩國的邊界爭端,尤其是關於目前由印度控製的“阿魯納恰爾邦”(限中國藏南地區)的爭端也可能造成緊張局麵——印度抱怨中國頻頻侵犯這一地區,而將其視為西藏一部分的中國也擔憂印度在這一地區的駐軍。

  今年初的一係列高規格的會談上,這兩個軍事大國對對方的敏感已經頗為明顯。印度首席軍事科學官薩瓦斯瓦特稱,印度的彈道導彈技術已經先進到“遠到巴基斯坦乃至中國的城市,沒有一個目標我們想打但打不到”。中國國防大學的張召忠則嘲笑印度技術的“低水準”,並說:“在發展軍事技術中,中國從來沒有把印度當成戰略對手,沒有一個武器是專門針對印度而設計的。”

  當然,探討一個軍備競賽的最佳時間是在它真正成熟之前。印度國家安全谘詢委員會﹙India\'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y Board﹚前主席Krishnaswami Subrahmanyam說,中國和印度應該把對核問題的關注帶到裁軍談判會議上,這是一個設在聯合國的多方協商論壇。Rajagopalan注意到印巴已經成功在兩國邊界上采取了建立互信的有效措施,但是中印兩國則沒有﹙除了90年代初一些已流產的措施﹚。建立一種在舉行導彈試驗前相互知會對方的機製也許會是一個開始。Rajagopalan說:“我想這很必要,否則,這種緊張狀態會發展為失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