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八國聯軍挖了20年長脾氣了:評外媒報怨中國限製稀土
(2009-09-05 07:11:01)
下一個
八國聯軍挖了20年長脾氣了:評外媒報怨中國限製稀土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9月3日報道“外媒報怨中國限製稀土 專家:應終結廉價出口”、“美媒稱中國限製稀土出口是在給美國戴鐐銬”,而且,這些咆哮正值在中國北京召開“2009年國際稀有金屬與稀土年會”期間,西方媒體、特別是美國媒體開始做文章了:
自從上月中旬傳出中國可能限製稀有金屬出口之後,不滿和警惕在西方持續發酵。…“當你抓住他們的要害,他們隻能乖乖地聽命於你。”美國《連線》雜誌報道中國可能削減稀有金屬出口時,援引了戰略空軍司令部這樣的“古老格言”。…“被抓住要害”的擔憂在西方媒體上持續蔓延。…過去20年中,中國以“大白菜價”向世界出口了重要的稀土資源,一些國家從中得到好處,中國卻無利可圖,環境也遭到破壞。…(《環球時報》)
除了媒體,美國、歐盟還發起了實質性的貿易爭端,把中國關於限製稀土出口的舉措,“控告”到WTO,提請仲裁。
根據報道,得到最大利益的恐怕是日本,還有美國,次之的可能是歐盟,道理很簡單,這些西方發達國家掌握著高科技產業的核心製造技術,比如電子、航空、航天、高級轎車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稀土資源的行業。再細觀所謂“現代發達國家”、“世界主流國家”陣營,你就不得不把它們與一百多年前的那個陣營聯係起來——八國聯軍,或者姑且叫做經濟八國聯軍。
可以說,現代經濟八國聯軍對中國的稀土資源,以近乎瘋狂的掠奪性“交易”,通過所謂“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的規則,痛痛快快地挖了20年,享受了20年的中國稀土紅利。事實是很殘酷的:
早在1983年,日本就出台了稀有礦產戰略儲備製度,儲備對象為鎳、鉻、鎢、鈷、鉬、釩、錳等7種稀有金屬,其進口依賴度超過90%。…有統計顯示,日本稀土的大約83%都來自中國。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並不急於用,而是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貯存在海底,顯示其對未來能源戰略的規劃。(《名城早報周刊》)…中國儲量第一,美國儲量第二,但它封起來,不準開采,就是要把你的東西挖光。美國連可再生的野生西洋參都禁止出口,日本從1955年起就禁止原木出口。(《環球時報》)美國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已經被封存,生產鉬的礦山也基本停產。
這就是說,如那首幽婉的歌聲所唱“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稀土賣成白菜價、豬肉價,據說中國的初級稀土產品,每公斤氧化鈰隻能賣到16塊錢的時候,當時的豬肉價格都是18元/公斤,而同時在而國際市場價格竟高達1000美元/公斤,這簡直是“開放懷抱等你”白拿白送一樣,但大方得很呢。但他們家的“大門”卻關得很緊,隻留一條門縫,這條門縫是隻讓抬著資源進去,飄出來的是一張綠紙。怎麽中國的“懷抱”就這麽容易這麽大方地“開放”呢?
還是那句自由主義主流經濟學家們奉為經典的“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而左右市場的核心元素,是資本、是需求,資本和需求都掌握在西方陣營手中,剩下的就是挖了,但不必經濟八國聯軍親自動手,爭奪戰略資源,有時候靠像美國打伊拉克那樣的血腥手段,更多的時候還是靠“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打沒有硝煙的戰爭,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規則的製定權,在經濟八國聯軍手中。
但是,俗話說,“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通過“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挖中國的稀土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是一些中國人自己挖了,廉價拱手奉送給八國聯軍,原因還是市場拜物教所信奉的“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
在計劃經濟時代,稀土資源的開采、提煉,是控製在3家國營巨頭的手中的,就是包頭、上海、珠江三個國營稀土大廠,因為它們掌控著關鍵的分離技術,但是,恐怕與多元化、市場萬能、私有化的路數有關,“本來隻在包頭、上海、珠江三個國營稀土大廠推廣的分離技術,迅速擴散到地方和私營企業。建廠達幾十個之多,生產能力達12-15萬噸,大於全世界的需求量10萬噸。…我們有很多生產稀土的子公司,還有許多別的稀土生產企業,大家都生產同類型產品,都獨立對外,貨比三家,拿著單子各家詢價,哪家便宜就買哪家,這樣我們就沒有話語權。這也是為什麽稀土隻賣出了個土豆價錢。”(《證券日報》)
無序競爭、惡性競爭一直是這些年來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頑疾,在稀土出口問題上尤其明顯,因為“自由競爭”嘛,“讓創富的熱情迸發”嘛、“小政府”嘛、“堅定不移地更加開放”嘛,哪裏像人家美國政府管製稀土礦山,把自己的稀土礦山封了,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是根本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的,是“封閉、僵化”的,既不符合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不符合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的。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已經儲備了從中國通過“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挖走了足夠他們20年消耗的儲備,日本甚至拿來填埋在海底,但還是意猶未盡,不肯善罷甘休,大有不把中國的稀土資源挖他個一幹二淨決不收兵的架勢。還有國內,一窩蜂搞出來的12萬噸、13萬噸的產能怎麽辦?特別是那些私挖濫采、在價格上無所不用其極的私人小礦主們怎麽辦?是愛國、愛資源重要、道德良知重要,還是賺錢發家重要,20年來已經昭然若揭了。
其實,中國不過是對自身稀土資源的無端的無度采挖外流提出了一點點看法,經濟八國聯軍就咆哮起來,還上訴到WTO去了,占了咱們20年的大便宜,還長出脾氣來了,豈有此理。
中國不是沒有明白人,已經有有識之士和媒體呼籲,由國家組建像中石化、中石油那樣的兩至三家壟斷寡頭,把稀土資源控製在國家手裏,就像把國內石油資源控製在國家手裏一樣,堅決管住稀土資源的濫采濫挖,低價競銷,但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也不會輕易放手的,還有市場拜物教的教士、信徒們的執著,也是難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