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評價毛澤東?<五>

(2008-01-12 14:48:23) 下一個
毛澤東:無盡哀思《祭母文》      (魯義)

        毛澤東的母親是湖南湘鄉人,在娘家的名字叫文其美,嫁給湘潭毛順生後,按習俗稱毛文氏。

        毛文氏是位勤勞、善良而有思想的婦女。善於治家,對待戚裏,時常周濟,堪稱一位賢妻良母。不過,她的丈夫卻是地道的夫權主義者。對丈夫的冷酷和專製,她雖然內心不滿,但從不公開或者感情上有任何流露,隻是虔誠拜佛,力圖以行善和積德來影響丈夫和孩子。她先後生了七八個孩子,隻有毛澤東、毛澤民和毛澤覃長成。她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傾注在兒子們身上;尤其對實際上是長子的毛澤東關懷備至。毛澤東生於1893年,排行第三幼稱三伢子;8歲上學,以後因看禁書《水滸全傳》和支持韶山衝農民大鬧毛氏祠堂而被強令退學。毛順生一再讓其輟學從耕或從商,還是毛文氏多次規勸、懇求,才使毛澤東得以繼續就讀。

        毛文氏對毛澤東早年有很大影響;在她的熏陶下,毛澤東幼年也崇佛,相信普渡眾生。他對母親非常孝敬和愛戴。母親生病時,他總是求神拜佛,希望能保佑她早日康泰。毛澤東15歲時,曾到離韶山100多公裏的衡山大廟去拜佛,而且是從韶山起幾步一拜,一直拜到衡山的,可見其虔誠。到後來,看的書多了,毛澤東才逐漸轉變為無神論者。

        1919年,毛文氏患腮腺炎。當時,毛澤東在長沙任教,得知消息,急忙趕回韶山把母親接到省城治療。可是由於並發其他病症,母親還是謝世了。毛文氏享年隻有53歲。母親的離世,使毛澤東萬分悲痛,他跪在母親靈前,揮毫寫下了《祭母文》和挽聯。這些文字記述了毛文氏對兒子的養育恩情和盛德高風,同時,在字裏行間也洋溢著兒子對母親的真情和孝心。

  
                              毛澤東《祭母文》雲: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餘三,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間萬萬,皆傷心史。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隻有兩端: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頭腦精密,劈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淨之風,傳遍戚裏。
            不染一塵,身心表裏。五德犖犖,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誌未伸,有求不獲。精神痛苦,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傾地一角。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小大親疏,均待報賚。
            總茲所述,盛德所輝。必秉悃忱,則效不違。
            致於所恨,必補遺缺。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春暉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盡此一觴。後有言陳,與日俱長。
            
            尚饗!

  
挽聯兩副雲:
  
        其一,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往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其二,春風南岸留暉遠;
     秋雨韶山灑淚多。 

       
        毛澤東始終沒有忘記母親的教養之恩。1959年他回韶山時,在故居母親的遺像前端詳良久後說,我像母親。第二天天未亮,他獨自一人尋到父母的墳墓,久久佇立,寄托哀思。他對後來找上山來的隨行人員說,我們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不信鬼神;但生我者父母,這還是要講的。





1962年, 山東師範大學 教授      高 亨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
              筆下有雷聲。
              喚醒蟄龍飛起,
              掃滅魔炎魅火,
              揮劍斬長鯨。

              抒慷慨,
              寫鏖戰,
              記長征。
              天章雲錦,
              織出革命之豪情。

              細檢詩壇李杜,
              詞苑蘇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攜卷登山唱,
              流韻壯東風。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