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賢亮說要“刹住毛澤東熱”

(2008-09-22 01:13:24) 下一個

      中國有沒有毛澤東熱?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比如,在強國論壇,就有很多人是毛澤東的忠實的崇拜者,他們認為許多人和他們一樣熱愛毛澤東,中國社會的確有毛澤東熱。而另一些人則持截然相反的觀點,他們說,在他們生活周圍從來就沒有什麽人談論毛澤東,所謂“毛澤東熱”根本就是“小左”杜撰出來騙人的。我個人的看法是不好說,因為我接觸的人畢竟有限。試圖從很小的樣本中抽提出廣義的結論是不科學的。那麽,有沒有一個比較公正的機構做一個範圍較大的抽樣調查呢?好象還沒有。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沒有辦法討論這個問題了?也不完全是,有一個辦法,雖然不夠客觀,但比現在強國論壇的爭吵更能說明一點問題。這個辦法就是:看社會知名度比較高、同時不怎麽喜歡毛澤東的人怎麽說。這裏所說的社會知名度比較高的人大體上說就是“精英”人物,而不怎麽喜歡毛澤東的精英現在基本上應該屬於“主流”精英。
 

      張賢亮能不能算一個主流精英呢?我認為可以。第一,他是一個以“傷痕文學”而走紅的作家;第二,他是一個政協委員(哪一級的我說不準);第三,他不喜歡毛澤東。很顯然,張作家是認為有毛澤東熱的,否則何必要呼籲“刹”這個熱呢?當然,張的觀察不見得有代表性,那就再舉一個。有一個叫茅於軾的主流經濟學家也持有和張作家相似的觀點。他的結論是:改革在中國造就了約占總人口5%左右的富人,他們是中國的中堅力量,而另外的95%中的很大部分,則因為信仰毛澤東思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即使最保守估計,人口95%中的大部分,也快有十億了。當然,具體的量化是很難的;但是,十五億人中,如果隻有一百五十萬人“抬頭望見北鬥星,心中想念毛澤東”,那是不能稱為“熱”的,甚至隻有一億人如此,也隻還是一小撮。能讓張作家兼政協以及茅經濟憂心忡忡到在政協會上把這個事鄭重其事地提出來,說明這已經是個影響改革開放的大事了,也就說明“熱”的人不是一小撮。

      有沒有另外的可能呢?就是搞“毛澤東熱”的人確實是一小撮惟恐天下不亂、破壞和諧盛世的“小左”;盡管他們人數不多,但能量很大,造成的影響很“惡劣”。應該考慮這種可能性。但有一個問題:什麽樣的少數人能有這麽大的影響力呢?應該是身居高位或者是把持“話語權”的人吧。可是,我們看到的現實是,無論是各級黨政機關還是有影響的主流媒體都沒有表現出任何對毛澤東“熱”的現象。不僅不熱,相當多的主流,在絕大多數時間,要不就是否定或批評毛澤東,要不就是幹脆一句不提,用“淡”或“冷”來形容似乎更符合實際。

      其實在張作家、茅經濟最近這番話之前,“刹毛澤東熱”的事不是沒人是試過,但不知為什麽,效果並不“理想”。不僅沒刹住,讓刹熱的人始料不及的是,對於毛澤東有一種越“刹”越熱的的趨勢。後來,大概是受了某些“高人”的指點,主流們采取了“淡化”的辦法。遺憾的是,效果同樣不好。也難怪,按照憲法也好,共產黨的黨章也好,該提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時候偏偏不提,這就難免引起人們的疑問或好奇。就象在唱歌,明明是G調,四分之二拍,突然在一個關鍵點改成C調,四分之三拍,唱歌的人一定會覺得別扭。別扭就想問個為什麽,於是就去尋找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年的“毛澤東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煽”起來的,特別是對於沒有經過毛澤東時代的青年人更是如此。我接觸過幾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年青人就是這樣成為毛澤東“粉絲”的。

      這次,張作家和茅經濟又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毛澤東熱”。張作家說毛澤東思想是和改革開放相對立的,不刹住“毛澤東熱”會讓人覺得改革開放搞錯了。這裏,張作家犯了個錯誤,他忘了茅經濟的5%對95%的估計。那些身處“95%”的人,特別是有點知識,又很不“順”的人,比如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聽了張作家的話說不定就會問一聲:“是嗎?為什麽毛會認為改革錯了呢”,於是,就有可能去學習毛澤東的著作,一來二去的,沒準又催生了一批毛澤東的“粉絲”。

      主流又冷又淡,張作家卻明顯感到了“毛澤東熱”。“熱”在哪裏呢?隻能是熱在民間了。民間的熱怎麽“刹”?設身處地地為張作家想,我覺得挺難。三十年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象一個“幽靈”,在非難和淡化中仍然在民間頑固地徘徊。這種頑固成了張作家茅經濟們的一塊“心病”,留之難受,揮之不去。這說明什麽呢?

      我想,大概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毛澤東思想真的是真理,它已經變成了千千萬萬中國人靈魂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它還有可能溶進他們的基因,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本文鏈接: http://user.qzone.qq.com/150655197/blog/1212624476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