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子往事(二)

(2008-02-16 17:41:48) 下一個

本文作者: 四月(SiYue)
文章來源: 遊子吟論壇
發表日期: 不詳

清末注:轉載此文隻是懷舊;文中所呈各類觀點和主張,不代表本劍客行俠仗義的綱領和指南。文責原作者自負。

說遊子往事,扯到中文網的曆史,就有點扯遠了。不過,既然自稱中文網的化石級人物,這也是借機回憶一下。

上回說到 SCOTT HORNE。我通過耶魯大學的老同學問過一下,這個人確實是老美,經常參加中國人的聯歡會,看來中文確實不錯。實際上他聲稱懂十幾種語言。特別愛聽郭蘭英的歌,還把《康定情歌》譯成英文,譯得相當好。不過他的中文雖然好,但是有那麽兩次還是露了怯。第一次是有人在網上貼出著名的無情對: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大家都叫好,隻有 SCOTT 非常不以為然,他沒有看懂這副對子好在何處。另一次,他和另一網人葉香農聯手反對“六·四綠卡”。葉香農在網上名聲也不好,主要倒不是因為他反對“六·四綠卡” ,而是因為嘴髒,曾經因為在網上破口大罵而被封了帳號。葉香農的普通話很差,而說話又喜歡用拚音,外加英文注解,比如把“破釜沉舟” 注解成“destroy hammer sink boat”,等等。拚音也拚得南腔北調。當時在俄勒岡州的網人圖雅貼出一副對子,當然是用拚音(中文網還不存在嘛),說“司各特人模鬼樣,葉香農北調南腔。” 此聯一出,網上笑倒一片。那時用拚音拚出來的東西,好像是有這種效果。如今這麽兩句話不至於使人笑成那樣。司各特見了就生氣了,因為他把上聯頓讀成“司各特人,魔鬼樣”,覺得是罵他,所以連連出貼,編出了一些“司各特人,好榜樣” 之類不倫不類的東西。布法羅有一位網人王笑飛,手上有一個程序能把繁體大五碼漢字轉成 16X16 的點陣並用#號顯示出來,每個字 16 行,每行 80 字符寬能顯示五個漢字,就把圖雅的對聯用這種方式貼了出來,大家也讚歎他的“書法” 好。這位司各特活躍了好久之後,突然銷聲匿跡,而過了一年多又在 SCC 露麵的時候,改名叫“紅軍”,簽名檔是漢語拚音的“紅軍不怕遠征難”全詩。

一九九一年,華夏文摘已經有了,那是海外唯一能讀到的中文雜誌,通過電子郵件每周接收。電子郵件也不象現在的能直接讀中文,所有的中文郵件都是經過 UUENCODE 編碼以後變成一堆整整齊齊的 ASCII 碼傳送,收到之後,要把郵件存成文件,再運行UUDECODE 解碼,生成 GB 碼的文件後用 CXTERM 打開閱讀。在一九九二年,王笑飛在布法羅大學建立了中文詩歌網,是現在所謂的“郵件列表”,大家紛紛加入,把古詩舊詩新詩敲進去互相交流。當然還是隻能用 UUENCODE 和 UUDECODE 這一套繁瑣的手續,可是人人都樂此不疲。

中文的國標碼早就存在了。純國標碼其實是七位碼,為了和 ASCII 碼區分,有幾種方案,其一是在國標碼上把第八位設為 1,這就是我們現在用的 GB 碼。GB 碼的缺點在與不能在隻傳七位碼的 INTERNET 上直接傳送。中文網的先驅魏亞桂和李豐鋒等人發明了 zW 碼和 HZ 碼。魏亞桂又寫了 ZWDOS 軟件(即中文 DOS,後來昵稱中文鬥士),給用 DOS 的海外網人帶來了福音。zW 碼的特點是在每行開頭寫上“zW” ,這樣 ZWDOS 就把這一行其餘的字符都認作中文碼並顯示出來。而 HZ 碼則是用 ~ {和~ } 把漢字括起來,這樣的優點是同一行中可以中英文混雜。所以 HZ 碼得以流行,而 zW 碼就很少見到了。李豐鋒又為 CXTERM 用戶提供了 HZTTY,這樣在其後的幾年中 HZ 碼成了中文網的標準編碼。

九二年,網上有些人已在醞釀在 USENET 的 SOC 或 REC 這樣的級別上成立中文專用的新聞組。這種新聞組一旦成立,所有的 USENET 站點都會接收,所以成立的手續也很繁。這時是魏亞桂一炮打響,建立了 ALT.CHINESE.TEXT (簡稱ACT)。以 ALT 打頭的新聞組不一定被所有的站點接收,但是建立起來手續簡便,而且實際上大部分站點也都收。這才是中文網的正式開端。有了 HZ 碼,就能在 INTERNET 上用七位碼傳送漢字,而 ACT 提供了大夥說話的去處。其後在 ACT 中,USENET 被稱為“油絲網”,新聞組(NEWSGROUP)被稱為“牛屎咕嚕鋪” 或“牛屎鋪”,ACT 叫做“中文鋪”,魏亞桂理所當然地被稱為“魏老板”、“魏掌櫃”。魏掌櫃提出了“愛鋪不分先後” 的口號。我後來在遊子吟謎社提出“愛社不分先後”,是受魏掌櫃的啟發。由此,海外中文網的三年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