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吃水果的10個講究學問

(2008-06-21 06:14:26) 下一個




吃水果的10個講究學問

一、顏色鮮豔,營養更高

    每周有規律地吃不同顏色的水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食水果的效能,不僅可以獲得不同種類的維生素,還可以同時獲得很高的抗氧化效果。接受充足陽光照射後熟透的顏色鮮豔的水果有益健康,尤其是在按照季節吃顏色又鮮豔又深的水果時,年輕和健康的效果就會加倍,以番茄為例,顏色越紅,含有的番茄素成分和其他營養物質就越多。另外,野生的水果比人工種植的好。

二、進口高檔水果,未必有營養

    許多人以為價格昂貴的“洋水果”一定營養價值更高,其實不一定。進口與國產的水果雖然價格相差10倍,但營養卻相差不多。進口水果在旅途中便已經開始發生營養物質的降解,新鮮度並不理想。而且,因為要長途運輸,往往不等水果完全成熟便采摘下來,通過化學藥劑保鮮,可能影響水果的品質。

三、堿性水果,吃了更健康

    現代人的體質很需要堿性食物來平衡,水果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大多數水果因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可算成堿性食物,比如常見的瓜類、蘋果、柑桔、葡萄、草莓、香蕉等等。不過,也有一些生澀的酸果子(如李子、梅子、橄欖等)因其含有不能被代謝完全的有機酸,進食後會增加體液酸度,屬於酸性水果。

四、看水果“性情” 吃水果

    按傳統醫學也可將水果分為寒涼、溫熱、甘平三類“性情”。寒涼類:主要包括柑、橙、菱角、香蕉、柿子、西瓜等;溫熱類:主要有橘子、棗、栗子、桃、杏、龍眼、荔枝、葡萄、櫻桃、石榴、菠蘿等;甘平類:有李子、椰子、枇杷、山楂、蘋果等。一般來說,冬天吃溫熱類水果,夏天吃寒涼類水果,甘平類水果則一年四季都適宜。如果總是不顧自身的體質和季節,選擇不適合的水果,可能會發生問題。

五、水果能調整人體虛、實

    傳統醫學將人的身體上火分虛、實。春天的荸薺和草莓,夏天的西瓜、甜瓜和甘蔗,秋天的梨、柿子和獼猴桃,還有來自南方的芒果和香蕉,這些寒涼的水果有助撲滅實火。而對於虛火,則要節製生冷。比如香蕉性寒,按說適合用來敗火,具有清熱止渴、清胃涼血的作用,然而陽氣不足、陰虛火旺的人食香蕉就會適得其反,反會使虛火更旺。百合、藕、荸薺、梨具有滋陰生津的作用,不妨燉著來吃;而荔枝、龍眼、佛手柑、楊梅、榴蓮等則要少吃。

六、空腹時少吃水果

    營養專家大多讚成在餐間餐後吃水果。楊梅、桔子、檸檬、杏、李、山楂等水果具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空腹食用可能傷胃;而含鞣酸、果膠、膠酚的柿子、番茄在空腹時吃會造成胃結石;香蕉、甘蔗和荔枝含有極高的糖分,空腹大量進食會造成血糖的不穩定。患有胃腸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胃酸過多、消化道潰瘍,不適合空腹吃水果。按中醫的觀點,胃寒脾虛者也不宜空腹進食生冷。

七、胃寒者吃水果要得法

   的確,過量生食那些個性寒涼的水果,會加重脾胃虛寒的症狀。但是不必就此放棄水果的獨到營養。比如,蘋果性平,有助消化,緩解腹瀉。蒸煮製成蘋果水、蘋果泥和蘋果粥雖然會損失些維生素,但對胃腸的調理作用仍在,會更適合虛寒的脾胃。木瓜中含有一種木瓜蛋白酶,能幫助消化,特別是在秋冬季,可潤燥暖胃,益補腸胃,適用於病後食欲不振、慢性消化不良及胃炎。棗是治療虛寒性胃痛、反胃的好東西,它們性溫味甘,加些秋梨共煮更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

八、注意與有些食物的混搭

    富含鞣酸的柿子、桑葚、石榴、葡萄、山楂都不適合與富含鈣、磷的蝦、貝、蟹等同食,否則易形成一種不能消化的鞣酸石,甚至於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其實,水果與食物的搭配沒有那麽多神秘的禁區,出問題多半是違反了適時、適量的原則,胡亂吃出來的。

九、莫貪吃水果影響脾胃

    水果可以平衡營養素的攝入,還能帶來各種植物化合物,有著多種多樣的健康效益。然而,大量進食水果,對健康卻不利,會造成單糖攝入過多,並影響脾胃功能。如果讓營養學家來配給,每人每天隻要有1-2個中等大小的水果(約300克左右)就可以了。隻是需要常變變花樣,多換上幾種,以便獲得更全麵的營養最好。

十、關於吃果皮、與反季節

   水果的果皮中存在大量具有抗癌及抗氧化作用的類黃酮,水果當中營養素含量最高、口味最好的部分也恰好在表皮附近,隻要將水果徹底洗淨,帶皮食用是比較科學的。如果擔心清洗後的水果表皮殘留農藥的話,你可以先將水果放在鹽水中浸泡15-20分鍾,再用流水衝洗,然後用醋水再洗一遍,就基本上可以把水果表皮上的農藥和毒性物質清洗幹淨了。當然,買綠色有機的水果是最好的選擇。

    反季節的水果來源有兩種,或產自異地,或產自溫室。有人認為,生活在哪裏就該吃哪裏的東西,到了哪個季節就應該吃哪個季節的食物,這樣才能順應體質的需要,常保健康。此話雖然有道理,但是,在現代農業和食品業的發展下,水果的上市,早已不再受季節、地域的限製,其實已經無需過分計較水果的地域與季節特性了。



from soh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