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郎平難舍20年女排情愫 回憶執教往事幾度落淚(圖)

(2008-03-29 13:36:03) 下一個
郎平難舍20年女排情愫回憶執教往事幾度落淚(圖)

作為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中最為之名的選手,郎平是每個擁有女排情結的國人都應該銘記的名字,而近期作為美國隊主教練來華進行拉練比賽的郎平也再度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她的一舉一動,似乎都能在全國各地媒體的鏡頭或者文字中找到蹤影。

  而就在郎平南下湖南和曾經的全國女排聯賽冠軍八一隊進行比賽的空檔,她也欣然接受了國內一家知名電視台的一檔談話欄目的專訪,在節目中,平日以堅強的女性形象示人的鐵榔頭在回憶起曾經在國家隊執教以及98年底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辭去中國女排主教練一職的經曆時,也不禁潸然淚下。

  幸運的是,在該節目的播出前夕,節目中的一些重要細節就被主持人以博客的形式提前公布出來,通過摘錄這篇博客的內容,廣大網友也可以提前了解到鐵榔頭落淚的來龍去脈

  她帶著美國女排二隊的年輕隊員和八一女排打比賽。原本以為會和平常一樣,可能要到節目錄製時才見得到嘉賓的,可就是這麽巧,吃完中飯,我剛從餐廳出來在電梯口就碰到了郎平。背著雙肩背包、穿著寬鬆的藍白運動服,高個子的她給人感覺很是清秀。“你好!”打完招呼,很顯然她把我當成了排球迷,“晚上我們會要見麵哦”握手時我抬頭看著她故意賣了個關子。“哦,是嘛?晚上是你采訪我嗎?”“對,晚上我們再好好聊。你先忙比賽。”

  她倒是不放手了“你不會給我出什麽難題吧?要是出難題,我可就繞著走了。”滿臉帶著笑,左手還比劃著可能出現的象蛇一樣的遊走。“再出難題也難不倒你郎指導啊,祝你好運!”幾分鍾的談話,大方又好接近的郎平讓我的同事進了電梯還在感歎。“郎平狀態真好,越來越有美國做派了,好輕鬆啊。”

  不知是哪個好心的人告訴了郎平,曾經有很多來<背後的故事>做客的嘉賓都在節目中情不自禁的哭了,晚上一見麵,換上了便裝,女人味十足的她張口就對製片人說:“聽說好多人來你們這都哭了,我肯定不哭,絕對不會的。”她還特別加重了語氣。“絕不哭。”

  哭,從來不是我們的追求。哭和笑一樣,是人類真實的情感表達,又怎麽逼得出、求得來?作為一檔高品質的深度訪談節目,我們隻是一直堅信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欲望,暫停腳步回望來時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揮之不去的愛恨情仇,有難忘的人和事,有欲說還休的感慨和不舍。隻是,短短兩三個小時的錄製時間,節目組和主持人要如何走進嘉賓的心,讓坐在對麵的她願意敞開心扉?讓她跟你說,好好說,掏心窩的說?

  三個小時的訪問中,郎平沒能堅守她自己的諾言,她哭了。像個孩子把所有堆積的心事和情緒在眼淚中訴說,往事在一刹那衝進了她的心房,如同“鐵榔頭”當年威力無比的扣球,一樁樁、一件件在叩問著她自己。

  曾經“五聯冠”輝煌無比的中國女排在1988年後漢城奧運會後成績一路下滑,至一九九四年世錦賽跌至穀底,排名第八。一九九五年,郎平克服種種困難歸來,傾盡全部心血帶著士氣低迷的球隊,在短時間內拿下一九九五年第七屆世界杯的第三名,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和一九九八年世錦賽冠軍(新浪體育注:1998年世錦賽應為亞軍)。

  一九九八年底,因為身體已經無法負擔主教練的繁重工作,郎平向中國排協提交辭呈.在隨後的一個告別會上,當將象征著帥印的排球,交給新任中國女排主帥胡進時,郎平哭了。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在訪談現場當我們再次播放這段告別短片時,“鐵榔頭” 郎平已經淚流滿麵。

“舍得嗎,辭去主教練,離開
中國女排,當時?”我問她。

  “舍不得。其實辭職我已經想了很久了,因為亞運會以前就想著要辭職,就想亞運會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把亞洲冠軍好好地交給胡進教練。所以當時,哎呀,覺得終於完了,終於完成了曆史的使命。看著隊員在那兒又舍不得。所以那種心情還是挺依依不舍的。”

  “那天入場的時候,有很多很多觀眾在喊"郎平加油",不停地喊"郎平加油",

  隊員,像何琦,褚韻穎,王麗娜,都哭了。每天都跟她們在一起,女兒浪浪不在身邊,其實你是把她們當女兒在帶的。”

  抹著眼淚的郎平沉靜在往事的回憶中。

  “當時其實很大因素就是覺得應該退下來,跟女兒多一些時間。但是,當時看這麽多隊員都哭了,也挺舍不得的。覺得她們挺不容易的。當時特別想她們拿奧運會冠軍。像這些運動員沒有很多機會參加奧運會,所以特別想他們拿冠軍,比我自己後來想拿冠軍那種欲望還要強。”說到這,努力平複自己情緒的郎平又是一臉的淚。

  她曾經是運動員,她誰都懂運動員。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排名世界第八的中國女排在她的執教下,僅僅一年半時間就獲得亞軍,這已是讓人驚歎的成績,因為這個成績她還被評為那年的”世界最佳教練員”,但她的哭告訴我,那枚銀牌是她心中巨大的痛。

  “我當時看隊員哭,我覺得又舍不得,又覺得沒給她們送到奧運會的獎台上,很遺憾。當時我就跟胡進說你要加油,一定要把她們送到冠軍領獎台上。因為我覺得我拿了奧運冠軍,她們也應該拿奧運冠軍.我心裏邊兒特別疼她們,但後來她們也沒有拿到冠軍,我覺得心裏挺不舒服的。”

  “我跟隊員感情一直很好。她們都叫我郎指導。大家也是哭哭笑笑的一路過來,有時候她們打不好啊,或者想家了,包括跟男朋友吹了,她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都來找我,我是屬於那種來勸她們,給她們一些安慰,給她們一些生活上的那些感受,他們後來我覺得她們已經不完全把我當作教練了,當作老大姐,或者說好朋友。現在我有很多機把這些隊員都介紹到國外的俱樂部去打球,我覺得對她們今後的成長都是很有益處的,不光光是局限於國內比賽的環境,應該出去走一走,所以我看到她們現在都挺好的,我也挺高興.

  “執教中國女排,跟隊員之間的這段感情,這段回憶對你來講是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

  “對。已經不局限在球場上了。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大家要分開了,依依不舍,可自己又覺得應該走了。”

  結束訪談已是深夜,遠遠超過原本約定的兩個小時。我們聊運動員郎平,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美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當妻子的郎平,當媽媽的郎平。。。。。。聊得坦誠,聊得高興,但也有深深的遺憾,一個如此優秀的女性她人生經曆又豈是短短三個小時能說得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