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法國美食憑什麽申遺

(2008-02-26 19:54:39) 下一個

s111943410.jpg



 有“西餐之王”稱號的法國美食是西方文化的一顆明珠,如今它有望被提升到世界文化遺產的高度

 

【作者】趙梓男 發自巴黎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提起法國美食,大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列舉出蝸牛、鵝肝醬、海鮮、鬆露、魚子醬、奶酪這些招牌食物。甚至作為調味品的芥末和再普通不過的棍子麵包、牛角麵包也都能勾起“好吃一族”的食欲。法國菜的確值得講求美食的人為它著迷。
  就是這樣的美食,有望被提升到世界文化遺產的高度。

曆史悠久申遺有本錢

  2月23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巴黎農業展開幕式上說,“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烹飪”,法國要在明年成為第一個將烹飪載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國家。這份自信,源自法國頂尖名廚、知名學者和法國民眾所秉持的“烹飪即文化”理念。
  和世界上所有著名菜係一樣,用以飽腹的食物背後折射著這個國家至少上百年的社會變遷。法國菜的誕生可追溯到16世紀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那之前,法國還處於用手抓飯、火熏肉的狀態,並無美食可言。自亨利國王迎娶了一位意大利公主為妻後,許多意大利美食被“陪嫁”到法國宮廷,刀叉的使用也開始流行起來。
  在國王的帶領下,法國人開始學著優雅地舞刀弄叉起來。到路易十四時法國菜達到頂峰。為了展示自己的豪奢和權威,路易十四啟用324位禦廚在凡爾賽宮擺下豪華盛宴,開創了法國菜的新時代。廚師們絞盡腦汁,創造品種繁多、風味各異的菜式,以滿足曆代國王們的奢欲。廚師也成為既高尚又富於藝術性的職業。
  直至法國大革命時期,一批技藝高超的禦廚流落民間,烹調技藝廣泛流傳。可以說,法國美食走出法蘭西、邁向世界要歸功於那些世界頂級名廚。許多歐洲一流大飯店的廚師長多半是法國人。這些人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將法國菜作為法國文化的一部分,向全世界顧客大力推廣。
 
精致繁瑣 禮儀一大堆

  在工業化速食文化充斥全球的今天,法國美食竟仍“常青不老”,這與它一貫堅持的烹飪主張密不可分。法國廚師主張盡可能保持食材本身的味道,在製作過程中盡量保持食物的新鮮。
  在法國菜肴烹製中,番茄、蒜和各種香料的使用也淋漓盡致。魚、牛肉、羊肉、鴨肉、兔肉等是法國人餐桌上的主打,用以搭配這些肉類的湯汁也必不可少,它們大多經過熬製而成。
  口感好的食物,離不開久負盛名的酒類飲品。法國人講究餐前喝開胃酒,正式用餐時根據肉品的不同進而選擇紅或白葡萄酒。一般來說,魚或禽類食物需要搭配白葡萄酒,牛肉等“紅肉”則要配以紅葡萄酒。
  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俱全,法國菜同樣三者兼具。一盤菜端上來,欣賞的是藝術,享用的是美味。
  當你在法國餐廳,麵對5個酒杯(餐前酒杯、葡萄酒杯、紅酒杯、利口酒杯和餐後酒酒杯)以及一大堆刀叉匙時,你就能明白法國菜有多複雜了。正確使用刀叉,刀叉盡量不要碰到盤子,身體要挺直,吃飯要慢。這些禮儀都極為重要。學會吃法國菜,你的餐桌禮儀就合格了。這一大堆的講究,不知是否也要列入“申遺”內容?

“改邪歸正” 重走奢華風?

  不過,在大多數普通法國家庭的餐桌上,我們很少見到高檔昂貴的法國菜。願意接受天文數字般的價格吃一餐的法國人越來越少,人們寧願選擇一些傳統菜式作為家常便飯。所以,法國的兩大權威美食寶典《米其林》和《高特米優》也開始提倡物美價廉的新飲食文化。很多過去高不可攀的餐廳也都試著大幅降價以吸引更多的食客前往。
  但對於這種現象,一些專家表示了擔憂,認為這無助於法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繼承。“好的烹飪是真正的國家事業。”巴黎索邦大學校長讓·羅伯特·皮特說,“但法國人現在吃得並不好。”他說,如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申請,推崇奢華的法國飲食業有望“改邪歸正”。目前《世界遺產名錄》中還沒有一項烹飪遺產。3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拒絕墨西哥為飲食文化“申遺”的請求。(作者係旅法華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