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過350架殲10戰機將交付給軍隊 zt

(2008-04-08 05:44:02) 下一個
驚人消息:超過350架殲10戰機將交付給軍隊
2008-04-04 10:36:58 作者:MK800 來源:互聯網

中國殲10戰鬥機,是一種單發引擎的全天候多功能輕型戰鬥機。它是由中國成都(編號:611)研究所設計定型的。並且隨後在成都飛機製造公司開始製造。而成都飛機公司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航一集團)

在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合約中(發動機部分),解放軍第一批為其殲10戰鬥機采購了50台俄羅斯AN31FN渦扇發動機。而其中大約有46台被裝備到解放軍首批殲10戰鬥機上。其餘4台。有2台作為地麵試驗以及分解操作。另外作為臨時訓練殲10使用。

2004年-2006年中航一集團同時還向中國政府提交了一個WS10A發動機。即中國國產太行渦扇發動機。這是被中國在未來選做替換AN31FN的國產發動機。主要用於今後解放軍大批量裝備殲10戰鬥機使用。

殲10戰鬥機整體計劃開始於早期的1988年。而她早期針對參照目標主要是前蘇聯的SU27以及米格29。在原有的任務是中國高層以及軍方十分強調殲10的空中優越機動性能。這因為解放軍在實用殲8II計劃後感覺這種作戰飛機不能適應大機動,中低端空域防禦作戰。但是,隨著前蘇聯解體以後,中國也隨之發生了質的變化。因此軍方要求短促修改殲10戰鬥機,要將其發展成為一種主要麵對多戰術,多功能,超視距的空中優勢打擊戰鬥機。而中國當時也界定了殲10的第一個選擇辦法---大力吸收和引進西方設計。同時中國啟動了在殲10研製期間的最嚴格的軍事保密措施。1998年3月22日,中國殲10戰鬥機第一次進行了首次試飛並且取得了成功。而其另外一種單座單發加強對空能力的改進型也在2003年12月前後試飛成功。而當中國媒體正式披露這種戰鬥機時候,實際上他已經在解放軍空軍服役了大約3年了。那一次中國媒體實際指的是單發單座加強空戰型。據悉在2006年11月正式服役解放軍空軍。


殲10戰鬥機繼承了原有米格21係列獨特的無尾三角機翼的格局。而成都飛機在80年代被迫取消的殲9型戰鬥機,也是中國最早的先進作戰理念戰鬥機。殲10發展計劃總計比殲9要拖延了大約8年。而當時中國政府借助於美國蜜月期積極與以色列接觸,並且他們擬定以以色列飛機製造公司的:LAVI戰鬥機作為新技術引進和突破口。殲10在尾部參照了以色列的LAVI戰鬥機,加入了電傳動整體係統,同時以緊湊型耦合前鴨翼格局替代了原有簡易前鴨翼格局。今次這一點就使得殲10永遠都不在受到鴨翼布局已出現氣動故障的巨大困擾。,

殲10因為采用了先進的設計理念,同時也就需要在製造與加工工藝上得以提高。因此殲10采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來製造他的機身,機翼部分。起到了嚴重減少重量的作用。而此舉則大量增加了殲10的推重比。而其駕駛係統,也與其他中國早期戰鬥機截然不同。駕駛員不必在繁瑣使用按鍵手動操作。而是采用了類似美軍的形式,以整體計算機控製化的自動係統來執行操作。其次采用了四聯合多通道電傳操作係統。
(FBW)替代了早期的機械化傳動。且設定了人工回穩係統。保證了殲10雙向安全操作措施。在各種海拔高度獲得了良好的機動性能。此外該殲10戰鬥機還采用了數字化燃料控製係統。這樣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它的最大留空時間。這等於說,無形增加了他的作戰半徑。殲10是中國產的戰鬥機,而中國軍事發展總是帶有一種四處仿製以及濫用先進技術的概念。因此中國要求殲10必須具有足夠可以的係統兼容寬度。即他們要求殲10作戰係統必須可以同時接納包括:仿造美製,仿造法製,仿造俄式的各類不同的中國導彈係統。因此殲10戰鬥機配備了十分先進的電子以及火控係統。它可以單機執行綜合以及組合任務。包括:對地-對空聯合打擊(非轟炸)。它使用了一台1473型脈衝多普勒(PDG)機載火控雷達。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且選擇攻擊其中4個主要威脅目標。它的最大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00公裏。殲10戰鬥機設立有11個外掛武器掛點。可以攜帶空對空,對地精確打擊武器,非指導炸彈以及盲射火箭吊艙(普通火箭發射巢-筆者注解。)輔助加強的全向式瞄準/導引導航吊艙,副油箱等。


而教練機型殲10其性能與作戰型殲10幾乎沒有很大區別。而他主要是加長了機頭部分。也就因此可以容納2名前後駕駛員。座艙係統也是中國首次采用了玻璃泡沫的一個嚐試。以往的中國戰鬥機大多使用了多格柵座艙這樣幹擾了它們飛行員的視野。而中國雙座殲10戰鬥機另外一個企圖,就是中國可以毫不費力的把它當作戰區指揮戰鬥機使用。前麵為駕駛員,串聯的後部座位則為小隊指揮官。它可以最大控製1隻4架編隊的小型作戰編隊。也可以控製8架F8BIIM作為攻擊戰鬥機使用。而這些能力主要是有賴於殲10超強的PDG雷達係統。第一次正式秘密交付殲10則是在2003年2月。首批殲10戰鬥機被用於設立在中國河北省滄州的第13航空試飛團。主要用於培訓戰鬥機飛行員。在2004年大約32架殲10戰鬥機交給中國空軍第44航空師的第131航空戰鬥團。據悉該師設立在雲南省蒙自地區。第二個殲10作戰團(34架)交給了解放軍第3航空師使用。該師部署在浙江長興地區。而第三個(34架)殲10作戰團在2007年交付給了解放軍第2航空師使用。該師位於廣東省境內。因此三個作戰總數約為100架。而在今後預計將有多達350架的殲10戰鬥機將會逐步交付給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空軍使用。此外目前已知的包括:巴基斯坦,泰國,印度尼西亞都已經表示了他們對於殲10戰鬥機十分濃厚的興趣。而有報道說,巴基斯坦將會是第一個獲得殲10戰鬥機的非中國空軍的國家空軍。總數大約36架。預計時間將會在2010前後。而此時解放軍預期的300架任務基本也可以完成。但是中國自產殲10戰鬥機的成都飛機公司,產量能力有限。

而他們必須首先滿足解放軍空軍。其後才可能批量外銷。這也是因為東亞一些國家諸如:泰國,印尼等國都難以耐心等待哪麽長時間。因此印尼購買了俄羅斯戰鬥機。而泰國購買了SAAB戰鬥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