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專家:我國海權的徹底實現係於祖國的完全統一 zt

(2007-12-09 05:49:06) 下一個
專家:我國海權的徹底實現係於祖國的完全統一
2007年05月30日 08:29:23  來源:光明日報

  主持人:我國目前海權實踐的特征是什麽?

張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我國海權隨中國主權同生,而中國意識到並力求捍衛、強化中國海權的努力卻起步不久。我國目前的海權實踐處在捍衛其合法的海洋權利的階段。比如我國統一台灣和中國海區其他屬於中國主權範圍的島嶼,這是中國海權實踐的重要內容,但這隻是維護中國的主權及其相關海洋權利,建設對這些地區的海上利益的海上保護力量的實踐,而不是追求霸權意義的海洋權力的實踐。我國的海上力量,屬於國家主權中的自衛權的範疇。因此,我國海權,是一種隸屬於中國主權的海洋權利而非海洋權力,更非海上霸權。

  主持人:但光有法律而沒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要使法理上屬於中國的海洋權利事實上屬於中國,我國就必須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

張文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海權是目的與手段的統一。中國海權的概念應當包括從中國國家主權引申出來的“海洋權利”和實現與維護這種權利的“海上力量”兩個部分。就其“權利”部分而言,包括實現我國“海洋權利”和“海洋權益”兩部分。前者包括國際海洋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和國際法認可的主權國家享有的各項海洋權利。這部分權利隨國際海洋法的變化而緩慢演化,比較確定。後者包括由海洋權利產生的各種經濟、政治、文化利益,這部分權利隨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變化而變化,屬於海權中變化較大的部分。不同的國家依據國際海洋法享受著同種的海洋權利,但據有同一海洋權利的主權國家由於其經濟、政治、文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得到的海洋權益卻不同。步入市場經濟國家的我國已成為與世界發生廣泛聯係的國家,其海洋權益泛布於世界並隨我國經濟總量的擴大而持續擴大;與此同時,我國實現其海權的內部需求動力和外部壓力也在同時增大。這是我國海權與世界其他國家海權實踐的共性方麵。

主持人:共性寓於個性,那麽,我國海權個性特征何在?

張文木:第一,國家統一進程與國家海權的實現進程相一致。目前的中國是一個尚未完全實現統一的國家,而這些尚未統一的地區又多集中在東部中國海區。這些地區既是中國領土,又是在實現中國海權中具有戰略意義的海上支點。能否實現我國的統一,是關係到能否實現我國海權的關鍵步驟。實現國家統一進程與實現國家海權進程的統一,既是我國海權的特點,也是我國海權的優點,它決定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的海權實踐的正當性和正義性。第二,特殊的地緣政治條件決定了我國海權屬有限海權的特點。我國是一個陸海兼容型的國家,在地理上一麵環海、三麵臨陸。由於三麵陸上的安全壓力使我國在長期的曆史中發展出了強大的陸軍而非海軍力量。同樣,這種地緣政治的特點和上述我國海權的特點,又決定了我國海權在實踐中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權力。我國海權是有限海權,它不超出主權和國際海洋法確定的我國海洋權利範圍,海軍力量發展不超出自衛範圍。第三,我國海上軍事力量發展是遠期戰略的有限性與近期策略上的無限性的統一。中國人對海洋戰略利益的認識是從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失敗後開始的,而從經濟全球化視角認識海權卻是在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進程中開始的。在古代世界,由於不具備遠航動力技術,因此東部大海反倒成了保護我國東疆安全的自然屏障。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及抗日戰爭初期的海上失敗,也隻是使國人從“邊防”的角度認識海權的意義。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到21世紀初的20多年間,我國經濟已深深地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並對國際市場和資源產生了日益深厚的依存關係。鑒於此,我國需要發展出在全球範圍得以保護其海外利益的海軍力量,並隨我國海外利益的擴大而擴展。這種擴展進程是無限的,但其性質卻不超出自衛的限度。

  從小立體戰爭到大立體戰爭

  主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海軍更多地隻是陸軍的配合軍種,陸軍是這一時期的國家戰略力量的核心兵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戰已成了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國家戰略力量更多地通過海軍表現。在當代,此種狀況有何變化?

張文木:海軍是國家海洋戰略力量的核心部分,是海權必須依托的兵種,這正如海上權利必須以海上力量為依托一樣,但它卻不是國家海上戰略力量的全部。戰略力量,不管是在陸地還是海上,是對敵方具有總體打擊能力的軍事力量,因此,我國海上戰略力量不應當是海軍單一兵種的事,它應當是隨世界軍事技術變革而發展的國家防務力量的總體表現。航母是二戰中出現的最具海上作戰力的戰艦,之所以如此,並不在於它的大小,而在於它首次明確地打破兵種界限,將戰船變革為集陸海空戰鬥力聯合為一體的立體作戰平台。這時表現於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已不再隻是海軍艦艇的單一戰鬥力,而是一種集陸、海、空、電子通訊等軍種為一體,並通過航母這一巨型作戰平台在海上機動發揮的新型戰略力量。航空母艦及其航母作戰體係所表現出的戰爭力量已不再僅是海軍的,而是國家的戰略力量。

主持人:20世紀下半葉以來,衛星技術及由此帶動的空中預警技術、導彈定點精確打擊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家海上戰略力量的技術含量及其有機合成水平大大提升,其主要表現是什麽?

張文木:海上作戰已由二戰時期的由飛機、潛艇、海上航母火力打擊力量共同擔負的小立體戰爭,提升到由外層空間的衛星偵察技術、低層空間預警技術、到深海的潛艇、聲納技術配合陸海定點精確導彈打擊的大縱深和大立體戰爭。海上作戰已遠非海軍一個兵種得以完成的事,而是國家核心技術及由此形成的國家總體作戰力量的綜合表現。目前,美國一艘航母出航,除外空衛星定位、空中預警和海麵其他艦群護衛之外,還有龐大的水下潛艇的護航。

  主持人:主導21世紀大國國防結構調整方向是什麽?

張文木:20世紀下半葉所發生的新軍事革命使各國的國防軍事力量配置發生結構性變化。其重要特點在於,大立體戰爭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國家軍事力量由分布於國家內部不同地區以陸軍為主體的軍團作戰力量組合,轉變為分布於海外針對不同對手作戰力量的有機合成。國家作戰力量的配置已不再基於地區,而是基於任務。任務決定作戰力量的使用與組合,這是開始於20世紀末並必將主導21世紀的大國國防結構調整方向的重要特點。21世紀的國防力量將不再是一塊塊橫擺在平麵並需最高司令部拚接的板材,而是一個根據不同作戰任務而任意組合的“作戰魔方”,而構成這個“作戰魔方”的材料已不是傳統的陸海空三軍軍種的簡單合並,而是集外層空間的衛星技術、低層空間的預警技術、淺和深層海域的潛艇及相關軍事技術,配合陸海平麵精確導彈打擊技術的體係合成。

世界軍事革命的新領域在深海

主持人:2002年阿富汗戰爭後,美國單方麵宣布退出1972年美蘇簽訂的《反導條約》,決意打破世界大國之間的戰略均勢,建立美國在外層空間軍事安全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那麽,隨著美國外層空間絕對優勢的確立,世界各國發展戰略力量的新領域將是什麽?

張文木:美國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失敗、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的失敗以及美蘇爭霸的壓力,促使世界軍事變革在美蘇的帶動下向外空和深海兩大領域迅速推進。外空信息技術革命使彈道導彈及其精確打擊成為可能,核動力戰略潛艇的出現又使徹底消除有核國家戰略打擊和報複能力成為不可能。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底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的勝利使人類正式告別在飛機、坦克掩護下主力軍團大規模決戰的小立體戰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外空衛星製導和陸海導彈精確打擊為主,少量精銳地麵部隊定點突入的大立體戰爭模式。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美國外層空間絕對優勢的確立,發展深海戰略優勢將成為世界軍事革命的新領域。

應優先發展深海核動力戰略武器

  主持人:我國海軍建設起步早,但發展慢,這既是我國海軍曆史的特點,也是它的優點,這就是擁有開發新領域的後發優勢,那麽,如何發揮後發優勢呢?

張文木:我個人認為,可將有限的國防資源優先用於深海開發,這有利於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更為有效的威懾力量,並以此帶動我國海軍的跨越式發展。這是因為:(1)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外空技術革命已趨於飽和,而深海技術的開發正方興未艾;(2)深海武器比陸地和天空武器更具機動性和隱蔽性,更有利於完成國家戰略攻防任務;(3)相對陸基彈道導彈而言,深海核動力戰略武器可確保國家的二次打擊能力更久地處於安全狀態;(4)發展包括潛艇在內的深海作戰工具,是發展包括航母在內的水麵艦艇的基礎,國家海軍的終極作戰力量並不在於海麵艦艇的戰鬥力,而在於水下艦艇的戰鬥力,也就是說,在大規模的戰略打擊後,隻有深海作戰力量具有戰略報複和二次打擊的能力;(5)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其國防任務更多地帶有戰略防禦的性質,將有限的資源優先用於深海開發,既有利於遏製“台獨”勢力、實現國家統一的目標,又有利於確保國家戰略防禦政策的終極效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