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漲聲一片之餘,鋼材庫存處於曆史高點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時候,一年一度的鐵礦石談判也即將開始。
然而,就是在這樣種種“不合時宜”的時間裏,寶鋼又漲價了。曆來被視為市場風向標的寶鋼,在這個敏感的時期頂風提價,這背後到底埋藏著怎樣的利益鏈?
寶鋼身陷“日本製造”
“寶鋼漲價可以看做是對之前價格的一個修正,但調的幅度這麽大,確實是沒有想到。”銀河證券分析師孫勇對記者表示,2008年因金融危機鋼價 暴跌,在2009 年4月份之前都處於回升狀態,此後因為爆炒鋼鐵期貨大幅加了一次價,10月份之後出廠價一直處於一個下跌的狀態,直到最近的這次調價,12月份其實已經有 了端倪,隻不過當時是采取取消優惠的方式。孫勇指出:寶鋼漲價的事情本身沒什麽,隻是時機確實有點敏感。2009年12月10日,寶鋼宣布了一份引起軒然大波的碳鋼產品出廠價,這是從2003年以來月調價幅度最大的一次,各主要品種全線上調了300元-600元不等。
資料顯示,寶鋼並非第一次在鐵礦石談判前上調價格。2007年11月,寶鋼就將2008年一季度熱軋產品價格上調了300元/噸,冷軋產品價格上調了200元/噸。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指出: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產早已洞察到中國市場將帶動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從而打造了新日鐵、三井物產、商船三井、上海寶鋼、巴西淡水河穀這一個利益共同體。
白益民表示,三井對於寶鋼的滲透可以追溯到成立之初。早在1977年,寶鋼籌建期間就是從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引進技術設備,而三井物產 擁有新日鐵的 20.132%股權,與此同時,三井財團的骨幹企業東芝和石川島播磨重工與新日鐵合作成為寶鋼的設備供應商,但從此寶鋼隻能選擇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鐵礦 石。
“日本製造”的鋼鐵生產設備是否真的無法消化中國低品位鐵礦石已無人知曉,但這卻為中國鋼鐵企業陷入日後的困局埋下了至關重要的伏筆。
三井物產扼住鐵礦石來源
誰控製了上遊,誰就真正扼住了鋼鐵行業的咽喉。
“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三井物產就開始在海外廣泛地采集信息、購買鐵礦石,通過和國外簽訂長期合同,進一步投資礦山,最後入主礦山企業的董 事會。三井物產積累了豐富的鐵礦石貿易經驗,並且通過長期貿易合同、投資、參股、成立合資公司、參與經營等諸多手段與礦山企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白益民 表示。
而中國是在2004年才進入鐵礦石談判的。2005年日本新日鐵與巴西淡水河穀單方麵達成協議,將鐵礦石價格漲幅定為71.5%,中國鋼企被 迫妥協;2008年新日鐵又與巴西淡水河穀率先達成了漲價65%的協議,再次逼迫中國接受了巨大的漲幅;2009年力拓與新日鐵公司達成鐵礦石合同價格降 價 33%,而這一次,中國沒有妥協,鐵礦石談判也就此展開了拉鋸戰。
為什麽總是日本最先達成協議接受一個高價格呢?
答案是首先新日鐵公司和三井物產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是相互持股和共同投資的關係;其次巴西淡水河穀公司(CVRD)和澳洲兩拓也早已被牢牢綁定,成為三井全球布局的其中一部分。
白益民指出,三井物產與淡水河穀在2002年4月簽署了戰略聯盟協議,正式將合作關係擴展到鐵礦石業務之外。2003年9月,三井物產出資收 購了巴西淡水河穀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此外,三井投資有力拓的Robe River、West Angelas鐵礦山和Pannawonica礦山,與必和必拓經營有Mt.Newman、Yandi和Mt.Goldsworthy三座鐵礦合資企業。
除三井物產以外,日本另外兩家大財團住友和三菱財團,也同“兩拓”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目前三井物產鐵礦控股產量位居全球第四,年開采權益已超過4000萬噸。
寶鋼的日本血統
而寶鋼在這場遊戲中到底充當什麽角色?
我的鋼鐵網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12月18日,全國主要城市建築及板材庫存已經達到1218.75萬噸,同比增長了109%。庫存居高不下,寶鋼為何如此有信心豪賭漲價?
華創證券分析師黃抒雁指出,寶鋼提價主要是由產品的供需關係決定,下遊汽車家電等板塊需求強勁,同時,成本推動價格上升,在鐵礦石、焦炭 2010年漲價的預期之下,寶鋼價格提前上升,消化成本。但當記者提出,目前鋼企的庫存量並不支持漲價時,黃抒雁表示,庫存是從2009年8、9月份就開 始增長,不隻鋼鐵,大宗商品的庫存也在漲。
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寶鋼作為中國鋼鐵企業的一分子參與鐵礦石談判,國內漲聲一片的現狀隻會令中國定價權落於下風。
孫勇表示,寶鋼的優勢是冷軋鋼,占有率有50%以上,並不代表其他的企業也可以跟風漲價。但事實上,武鋼、鞍鋼等眾多鋼廠也跟風上調各鋼材品種價格,其中武鋼的無取向矽鋼的部分產品上調達500元-550元/噸。
據悉,寶鋼目前99%的鐵礦石均靠進口,而以其為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自2004年以來在鐵礦石談判中就屢陷被動挨打局麵。
其實不僅在鐵礦石獲取方麵受製於人,寶鋼在海運物流環節也有著三井血統。2004年3月,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與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簽訂采用30萬噸級大型礦船承運寶鋼巴西進口礦20年的長期運輸協議,至2009年時,商船三井為寶鋼每年承運1000萬噸以上的鐵礦石。
寶鋼從出生的那天起,對三井技術、人才和物流的依賴就已盤根錯節、深入骨髓。2005年,寶鋼、新日鐵和阿賽洛三家共同建成寶鋼新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65億元,寶鋼出資50%,新日鐵38%,但主要生產設備及核心技術均來自新日鐵。
至 2007年,三井物產與寶鋼集團在國內共經營7個鋼鐵加工基地,並籌建山東、廣東兩家,寶鋼在負責運營其中一基地的企業中持有75%的股份。雖然因為政策 限製,寶鋼享有合資公司的控股權,但三井的勢力卻不僅限於此。以無錫寶井為例,寶鋼的投資比例是51%,但董事長是由三井物產委派;且寶鋼集團至2009 年6月30日的保證借款是由三井物產提供的保函擔保等等不一而足。
“三井在中國控製寶鋼,在韓國控製浦項製鐵,在印度控製塔塔家族,在各地的布局都是通過與當地最大型企業合資合作,進行資本、產業、信息、流通等方麵的嫁接,最終控製整個產業鏈。”白益民指出。
目前,中國缺失鐵礦石定價權隻是一個產業縮影,而如何向百年耕耘的日本財團學習“走出去”並實現產業鏈的通盤掌握,中國企業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