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39)
2009 (67)
2010 (75)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標誌
2001年 “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美國情報機構急劇膨脹。這一係統由於太過龐大臃腫、複雜隱蔽,以致沒人能說清它花了多少錢,雇了多少人,有多少項目在運作以及究竟有多少機構在做著重複的工作。《華盛頓郵報》記者曆時兩年揭秘這一隱藏在公眾視線背後的“絕密世界”。
重金打造的情報網絡
去年美國情報部門公布的預算達750億美元,為 2001年的10.5倍。美國政府九年來共新建、重組了超過263個情報機構。全美現有1271家政府機構與1931家私民間公司在近1萬個不同地點開展與反恐、國土安全、情報收集相關的活動。華盛頓及周邊地區共有33座用於絕密情報工作的大樓在建或已經建成,總占地空間約合1700萬平方英尺,相當於3 座五角大樓或22座國會大廈。
目前美國約有85.4萬公務員、軍事人員以及承包商的合同工擁有處理絕密信息的安全許可證,相當於華盛頓常住人口的1.5倍。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上周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承認龐大的情報機關的確影響了精確情報的收集,但不承認“失控”之說(在美國所有的情報機構中,國防部情報局的規模最大,運作最詭秘)。
權責模糊的組織構架
據《華盛頓郵報》調查,過度擴張的情報網絡在機構協調方麵存在重大問題。布什政府於2004年設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已前後換過三個主任),旨在協調各項反恐情報工作。但由於國會未明確其權限,該辦公室無法對單個部門行使權力,經常受製於國防部、中央情報局等老牌情報部門。
此外,大量安全、情報部門重複勞動,浪費嚴重。例如,美國15個城市的51個聯邦組織與軍事指揮部都在從事追蹤恐怖網絡經費流動的工作;幾乎所有主要情報部門和至少兩個軍事指揮部都聲稱,自己在“網絡戰”這一缺乏嚴格界定的新興領域承擔主要角色。
重複低效的信息處理
國家安全局每天攔截並存儲各類信息近17億條,並整合部分進入 70個互不相連的數據庫,數據無法共享,也沒有足夠的人手進一步翻譯、分析。
各情報機構每年撰寫近5萬份情報報告,但由於數量過大,不少都被忽視。目前受聘的分析人員往往剛剛畢業,對重點國家如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情況及語言都知之甚少。即使是負責分析最敏感、最難獲取的情報的美國全國反恐中心,其報告也常常被指缺乏創見。
美國超過2/3的情報計劃都歸屬國防部管理,這些計劃的代號名單長達300頁,隻有極少數“超級用戶”才能接觸。其他機構成百上千的計劃和子計劃也分別有不同接觸權限。正如國防部負責情報事務的副部長克拉珀所言:“全宇宙隻有上帝才能見到所有秘密計劃。”
神秘的辦公地點
據《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和國家反恐中心總部藏身於弗吉尼亞州麥克萊恩巿郊一處名為“自由十字路口”(Liberty Crossing)的地方,其四周還聚集著大批“9·11”事件後湧現的反恐政府機構和私人承包公司。“自由十字路口”有意避開公眾視線,任何公開發售的地圖都沒有對其進行標注,也沒有任何路標指示。持槍的黑衣警衛在周圍巡邏,隨時防止無相關證件者靠近。
中央情報局又建造了兩棟大樓,拓展了1/3的辦公空間。新建的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大樓耗資18億,成為聯邦政府第四大建築。
所有這些辦公樓均由高科技全副武裝。入口安裝電磁鎖、視網膜掃描係統;辦公地點牆體均有防竊聽功能,內設部門敏感信息溝通中心,並配備內部監視網絡、視頻牆、裝甲跑車以及保鏢。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奧巴馬刺激經濟方案中有上千萬美元都用在情報機構辦公樓的興建上。(特約調查員朱利·塔特對此文亦有貢獻。)
FBI標誌
謝謝留言,福田對美國情報係統也興趣?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