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級興趣

77、78級是中國現代化征途中一種精神的代名,中國史上的特殊群體
個人資料
78級興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陸學藝:中國未來30年的主題是社會建設

(2010-02-21 20:01:20) 下一個

    

  中國經濟拉美化的坎兒已經過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萬人從社會底層流動到中層,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再保持20年不是問題。但為什麽大家吃飽飯、有衣穿、有錢花,還有意見?因為中國的社會結構不合理,由此產生諸多的社會矛盾。就社會發展規律來說,經濟建設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會建設。今後 30年,重點就在社會建設。


 經濟的坎兒已經過了

  從我們社會學家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相當不錯了。現在大約是人均3500美元。中低等發達國家的收入也就這樣。有些經濟學家說中國現在還有幾個關沒有過,我認為,從經濟上來說,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拉美化的坎兒已經過去了。中國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以後,發展形勢就已經不可逆轉了。現在大家都在預測中國GDP總量什麽時候超過日本,有人說2009年就超過了,即使沒有真正超過也就是兩三年的事,再過些年總量趕上美國也問題不大。我對經濟形勢的估計是樂觀的,中國8%~10%的高速發展至少能保持10年以上,甚至20年都問題不大,因為中國潛在的需求很大。
  與中國相比,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走勢會怎樣?需求缺乏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日本、美國,它們的市場潛力已經用盡,地鐵修了、高速公路修了,一家一套房,它們還能賣給誰啊?都是人均三萬美元了,還能往哪兒發展?而中國就不一樣,城鄉差距、地區差異這麽大,差別就是潛力。現在一個城裏人的消費就等於五個農村人的消費,但我們的農村不可能老這樣啊?現在我們已經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這後麵的潛力有多大?要是全國的30多個省會城市都發展成北京、上海這樣,600多個中小城市也蓬勃發展,這會是一種什麽樣的大場麵、大機會?現在中國開始發展軌道交通,各個都市圈的高鐵時代即將來臨,這又意味著什麽?可以說,我們還有70%~80%的潛力在後麵,中國應該是大有希望的。

  中國未來主題是社會建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建設變成了首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我們都已經小康了。中央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以後又提出社會建設,現在是四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社會建設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就社會發展的規律來說,經濟建設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應該是社會建設。真正把社會建設搞好,調整社會結構,積極發展科技、教育、文化等。

  未來30年,中國的主題應該是社會建設,這將是一個以調整社會結構為重點的時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不能變,但經濟建設不是惟一。你看現在大家都能吃飽飯、有衣穿、有錢花,為什麽還有意見?說明這個社會還有問題。社會建設不夠,公平、正義的理念缺乏。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條件下,把和諧社會的建設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來。2008年金融風暴後,社會建設強調的少了,有相當一部分地方還是GDP掛帥。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居民的收入差距應該是縮小的,但我們現在是什麽樣?看看日本、韓國,還有我們的台灣省是不是這樣?一些領導講“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個坎兒,這是關鍵時期”,其實這並不是一個規律性的東西,這隻是一種經驗。為什麽東亞國家沒有拉美化?就在於東亞注意了社會發展,注意調整社會結構,積極倡導公平正義的理念。反觀拉美國家就沒有,拉美的社會結構到現在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中國的社會結構斷裂了嗎?

  現在也有一些社會學家認為,現在中國的價值觀斷裂,更重要的是社會階層斷裂了,特別是在1998年以後,整個社會固化了。不可否認,在上個世紀 80年代的時候,手上有個幾千塊錢就可以辦個小企業,那個時候小學還未畢業的都可以下海成為大款,現在不行了。表麵看起來中國社會已經定型了,聯盟、壟斷、通吃,基層的人起不來了,老板為富不仁,官員腐敗……但僅僅根據這些還遠不能判斷中國社會就此定型。

  前不久我大概梳理了一下,中國社會上下流動的速度在加快,從社會底層流到中層的人員,估計每年有七八百萬人,即每年基本上增加700萬到800萬的中產階級。這個數當然是有統計的,首先,現在每年增加近100萬個老板。咱們1981年以前一個老板都沒有,1981年開始有老板,1989年是20萬個老板,現在已經超過1500萬。曆史上來看,平均每年增加50多萬個,這些老板絕大部分是中產,這沒問題吧。第二,現在每年增加100萬個個體工商戶。現在個體戶總數是3300萬個,1978年是15萬,30年來幾乎每年增加100多萬個。說他們都是中產不可能,假設其中20%~30%是中產,那每年也有30萬成為中產。第三,你看農村那些專業戶,養魚的,養蝦的,養牛的,養雞的,還有那些種塑料大棚的,一個大棚的收入不比你們少。這些有多少人呢?總量至少超過100萬。平時我們總是籠統的說中國有七億農民,但仔細一分析,中國每年包括農民在內有1%的人社會地位得到提升,那就是700萬啦,不是小數!

  我這種人都是從折騰年代過來的,這30年沒有折騰了,至少是沒有大折騰,你看,農村在變,都在往好的方向變。今年你家蓋樓,明年我家蓋房,即使是再窮的地方也在變。有很多學者說現在農村是日漸凋敝,這是相比城市來說,相比改革開放的成績來說,農村變化的速度的確慢了一些,但相比30年前的吃不飽穿不暖,已經是變化很多了。所以,我們一些學者要經常到農村、到工廠、到工人家裏去看看。我剛從海南回來,宋慶齡的老家,我剛才說養魚、養蝦的就是這裏的農民,他一網拉上來就值很多萬。我是長期跟蹤農村這些地方的,說的東西都有根據。

  總體來說,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比較不錯的時代,這30年中國是在大步前進的。當然,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但總得有個先後次序之分,不可能一下子全解決,很多東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舉個例子,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們就提出農民負擔太重。喊了多少年也沒大動作,但2005年不就解決了嘛。現在農民種田國家給補貼。所以有很多問題,到了某個時候,有了那個條件,要解決起來也很快。你想一想以前賣茶葉蛋比造導彈的賺得多,像我們這種研究員還不如出租車司機掙得多。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調整,這種倒掛的事情沒有了吧?所以現在發展中碰到的很多問題,很難說用什麽法子來解決的,自然而然的過程,隻要走對了路,不合理的東西到時候就會得到解決。

  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沉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當然一些人還是看到一點,現在的中國社會缺少一種共識,缺少一種大家都認同的價值觀念。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就在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馬克思主義要時代化、大眾化……這幾個化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要打造具有社會共識的價值觀,短期內難以形成。

  中國這個民族綿延幾千年,四大文明中隻有中華文明沒有斷過,無論是儒家、道家、法家,這些理念都與中國國情相符合,它們都具有一種較強的社會能力。僅僅學經濟學還不夠,必須學曆史、學哲學,才能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內涵。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沉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孔夫子之前的2500多年,中國的社會結構就發生了巨大變遷,他總結了前2500年的東西,《論語》這本經典一萬多字,就是這2500年的精髓。另外一個就是老子5000字的《道德經》,同樣是博大精深。到了500年後的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從那以後,大一統的思想基本延續到現在。但期間並非沒有任何變化,隨著曆史的發展,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念也在變化。西漢的儒學可以說是外儒內法,到了唐代整個道德觀念又亂了,因為唐多半有少數民族血統,倫理道德亂得一塌糊塗。到了南宋,出了朱熹這麽個大家,他綜合了儒釋道,開創了南宋理學。曆史經驗表明,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一定是綜合各種文化,應時代的要求而成。毛澤東打倒一切,隻有毛澤東思想了,那行嗎?五千年的文化是封建主義,西方的文化叫資本主義,蘇聯的文化叫修正主義,這些全都打倒了,惟我獨尊,這行嗎?總的來說,未來應該要出這樣的人,也肯定會出這樣的人,把中國幾千年來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外來的文化綜合起來,其中當然包括馬克思主義,開創出一套新的價值體係。這種人不是我們這一代能出的,得你們這一代,甚至還要好幾代才能出來,同時這也意味著中華民族的真正複興。

 ● 陸學藝,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 本文據鄧守亮訪談錄音編輯而成,經作者審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