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多年中國經曆人類曆史上最快的經濟發展和最迅速的經濟崛起,早已超過當初人們的預期。例如1983年世界銀行發表的第一份《社會主義中國》報告曾預測,在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中國經濟增長率在每年4%左右,樂觀的估計為每年5%。在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中國經濟增長率在每年5%左右,樂觀的估計為每年6%,等於20世紀70年代達到的水平。1985年世界銀行發表的第二份《中國:長期的發展問題與選擇》報告,預測在1981年至2000 年期間,中國適中的增長率是每年5.4%,樂觀前景是每年6.6%。實際上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9.7%。中國崛起是出人意料的重大事件,誠如鄒至莊教授所言,在改革初期,沒有一個人預見到後來中國經濟的迅速轉型和增長,外部的觀察家的判斷都是錯誤的。
中國崛起已經成為基本事實和重大的發展趨勢。你無法忽視它,更無法回避它。在因特網上,關於“China Rising ”的信息浩如煙海,它也是世界上主要媒體重頭文章的主題。2005年7月30日英國《經濟學家》的封麵文章是《中國如何管理世界經濟》,副標題是《中國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影響到全球工資、利潤、物價和利率》。這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現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在深刻地影響中國而且在深遠地影響整個世界,不僅在迅速地改變中國而且在廣泛地改變世界。
中國崛起,對全人類到底是機遇?還是威脅?這已經成為當前世界上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那麽,中國崛起與其他國家崛起有什麽不同?中國21世紀的崛起類似於美國在19-20世紀的崛起。中國的崛起與納粋德國(基於種族仇恨)、前蘇聯(基於市場壓製)、石油輸出國(基於卡特爾)的崛起是完全不同的。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導致世界向多極化轉變,在21世紀,無論美國,都不能統治世界,全球將共同享有一個在人類曆史上史無前例的繁榮。
中國崛起對世界是機遇還是威脅?是機會還是挑戰?這取決中國崛起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是正外部性還是負外部性,是正外部性超過負外部性還是相反。
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是: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變化是什麽?中國影響世界經濟的特殊性是什麽?與美國、日本等國經濟崛起有什麽相同點和不同點?
本文將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概況為的五大規模效應:巨大的人口規模效應,更大勞動力參與就業規模效應,迅速擴大的經濟規模效應,開放市場和貿易規模效應,最大資源消耗規模效應。在上述五大規模效應中,前四項更多的是正外部性,最後一項是負外部性;總體上看,從中國崛起對世界影響的角度看,其正外部性大大高於負外部性。如果中國能夠選擇綠色發展戰略,走綠色崛起之路,則最後一項負外部性將大為降低,還有可能產生正外部性。
在行文中,我將中國崛起與1870-1913年美國崛起和1950-1973年日本崛起作比較,既分析了它們之間的相同點,也分析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我認為,中國崛起與美國和日本崛起的最大的不同,中國的人口規模、勞動力規模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十倍或幾十倍;中國的經濟規模和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已經超過日本,正在追趕美國;中國的資源消耗規模開始超過美國,將成為世界資源消耗“超級大國”。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她是世界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大規模的崛起。
我的基本結論是,從世界現代經濟發展曆史看,對中國而言,她正處在戰略機遇期,即迅速崛起期;對世界而言,她創造和展示一個新的巨大的發展機遇,而不是一個致命的威脅。總之,中國的崛起,不僅深刻改造中國,而且還將重新塑造世界。
巨大的人口規模效應
從美國、日本和中國經濟起飛時期的人口規模比較看,他們的差異甚大。如果將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包括在內,這是世界曆史上人口規模最大的崛起,遠比美國和日本崛起壯觀得多、宏大得多,它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
1870年美國開始經濟起飛時總人口為4024萬,到1913年總人口為9761萬;1950年日本開始進入經濟起飛時總人口為8381萬,是美國 1870年總人口的兩倍,1973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0871萬人。1978年中國開始經濟起飛時總人口為96259萬人,相當於1870年美國總人口的 24倍,相當於日本1950年總人口的11.5倍,到2020年,中國總人口至少將達到14億,相當於美國1913年總人口的14倍,相當於日本1973 年總人口的13倍。1990年印度開始經濟起飛時總人口為83900萬人,相當於1870年美國總人口的20.8倍,相當於日本1950年總人口的 10.0倍。
除美國等少數國家之外,發達國家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占全世界總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從1960年的20.70%下降到2002年的14.7%,大大低於中國人口比重,也低於印度人口比重。
2004年12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了對2020年的預測報告,題為《繪製全球未來》。在這張全球未來圖景上,中國和印度被標明為“可能的新全球玩家”,它們將改變21世紀前期的地緣政治經濟格局。
中印兩國相繼崛起,就意味著兩倍於發達國家人口的兩大經濟體迅速起飛,加速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和現代化。這無疑空前地擴大世界就業人口規模,迅速地提高了世界勞動生產率,增加使用各類新技術,特別是IT技術的人口規模,大幅度地減少絕對貧困人口,也會進一步提高全球的經濟增長潛力、貿易增長潛力、技術進步潛力。
更大勞動力參與就業規模效應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2005年7月30日《中國如何操縱世界經濟》引述了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該周刊提醒全世界注意,中國的勞動力大軍進入全球經濟如何會發生50年、甚或100年時間最為深刻的變化。中國有效地使全球勞動力翻了一番,大大提高了世界的潛在產出,因而未來前景更加光明。其原因在於:擁有廉價的勞動力大軍;擁有異常開放的經濟。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驅動力,而且對其他經濟體的影響也廣泛得多。
中印兩國不僅人口基數大,而且總人口就業參與率高(特別是中國)。發達國家不僅總人口占世界總量比重在下降,而且總勞動力占世界總量比重大幅度下降,從1960年的20%下降至2002年15%。盡管中國人口總量占世界為20.66%,但是勞動力占世界總量比重為25.40%,比發達國家勞動力占世界總量比重高出10個百分點。
中國勞動力不僅數量大,而且在大規模的從低勞動生產率部門向高勞動生產率部門轉移,特別是農業勞動力在向非農業勞動生產部門轉移。1978年中國的非農業勞動力11834萬人,到2002年達到36870萬人,中國非農產業勞動力占全世界比重在過去20年間翻了一倍,從6.5%上升到12.2%。盡管目前中國非農業勞動力數還低於發達國家的勞動力總數45512萬人,我們估計到2020年中國總就業人口在8.2億人左右,非農產業就業比重達到65%,也就是5.33億人,那時中國的非農業勞動力比發達國家的總勞動力還多1億人。
根據Maddison計算,1973年(石油危機)以後,西歐國家GDP增長率明顯下降,由1950-1973年期間的4.8%降為 1973-1998年期間的2.1%。他認為這種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可以分解為三個因素:(1)出生率出現了明顯和普遍的下降,致使人口增長速度從每年 0.7%下降到0.3%;(2)失業人數大幅度地上升,同時還有其他導致勞動力市場僵化的因素;(3)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也出現了下降,年均增長率由黃金時期的4.8%降到了2.3%。
中國與此相反,勞動年齡人口從1982年的61.5%上升到2003年的70.4%,總人口就業參與率從1978年的41.7%上升到2003年的 57.6%。勞動生產率大幅度增長,1978-2003年期間平均增長率高達6.9%,是西歐國家的三倍。西歐的三大趨勢會持續下去,而中國還會上升,形象地講就是“西方的太陽徐徐下降,東方的太陽徐徐上升”。
迅速擴大的經濟規模效應
從世界現代曆史看,中國這一時期相當於美國經濟崛起期(1870-1913年)的情形。首先,美國是南北內戰結束後開始進入經濟起飛,GDP年平均增長率為3.92%;而中國是在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之後進入經濟起飛,中國這一時期經濟增長率為9.4%,大大高於美國當時的經濟增長率。其次,美國花了 43年時間(指1870-1913年),中國可能花42時間(指1978-2020年)。再有,1870年美國GDP占世界總量比重為8.8%,到 1913年時這一比重提高至18.9%;1978年中國GDP占世界總量比重為4.9%,到2020年提高至18-20%。最後,美國經濟高增長帶動了世界經濟增長,美國對這一時期世界新增GDP的貢獻率在1/4(25.9%),而英國的貢獻率僅為7.7%。我們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庫對世界大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作了排序,在80年代美國貢獻率最大,它占世界新增GDP的21%,中國第二位占12%,第三位是日本,德國第四。1990年到2002年,第一位是中國,貢獻率高達27.1%,美國變化不大,是21%,日本從原來的10%降到2%,它幾乎是零增長,我們的增長率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3倍之多。根據英國《經濟學家》(2005年7月30日)估計,從2000年以來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相當於印度、巴西、俄羅斯三大新興經濟體總和的兩倍,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程度遠遠超過這些新興經濟體。
根據Maddison(2003)計算,從1975年以來,西歐29個國家GDP(指1990年國際美元價格)占世界總量比重是持續下降的,由 1975年的25%下降至2001年的20%,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中國和印度GDP占世界總量比重是持續上升的,中國由1975年的4.8%上升至 2001年的12.3%,印度由1975年的3.3%上升至2001年的5.4%,中印合計比重由1975年的8%上升至2001年的18%,上升了近 10個百分點。估計到2005年中印兩國GDP占世界總量比重就會接近西歐29國的比重,然後很快超過西歐比重。
從今後的發展趨勢看,西歐和日本占世界GDP比重是呈下降趨勢,中國和印度呈上升趨勢,美國比重可能先是不變後是開始下降。到2020年中國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印度經濟規模會超過日本,到那時,世界經濟將形成五大經濟體,按經濟規模的排序是:中國、美國、西歐、印度和日本。他們占世界經濟總量比重在 60%左右。
由於中國和印度參與世界經濟,使得全球經濟的勞動力或就業人數空前增加,就業參與率明顯提高,從勞動力供給要素投入和勞動力轉移兩個角度看,不僅提高了中印兩國潛在產出增長率,而且還提高了全球潛在產出增長率。
我們現在正處在這一起飛期或崛起期的中點。這就是我們的戰略機遇期。隻要我們能夠保持過去20多年的政治穩定、社會穩定,我們就會取得以往的經濟增長率,也會打破經濟發展的曆史記錄。
開放市場和貿易規模效應
1950-1973年期間,中國貿易增長明顯低於經濟增長,貿易增長彈性隻有0.54,屬於封閉型或非開放經濟類型,盡管這一時期全球的貿易增長高於經濟增長。1970年中國商品出口額占世界總量比重為0.7%;1978年中國的貿易總額在世界上居第32位,幾乎是一個貿易小國。70年代末,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占GDP的12%,是世界上這一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被世界銀行視為長期極端閉關自守類型。
過去20多年中國迅速經曆了從一個封閉經濟到開放經濟的過程,在更大範圍內參與全球經濟並日益影響全球經濟與貿易。中國在多方麵加快貿易自由化進程:第一、1992年中國的加權關稅稅率為41%,到2001年降至12%,加入WTO後2005年降至9.8%,2006年之後進一步下降至6.8%;第二、1996年中國非關稅貿易壁壘占各類貿易的2/3,2000年降至1/3,加入WTO後中國將取消絕大部分貿易關稅壁壘,根據WTO規則,國際貿易僅控製不到10%;第三、1994年中國廢除雙軌製匯率製度,實行單一匯率製度。
1978年時中國貿易依存度(進出口額占GDP比重)不足10%,到2004年已達到70%,大大高於其它大國的貿易依存度,如俄羅斯為55%,巴西為30%,印度為27%,歐盟15國為26%,日本為25%,美國為24%(WTO,2005)。
根據世界銀行中國加入WTO後將使全球福利每年增加740億美元,其中中國獲福利400億美元。這是中國崛起對全球的正外部性。
中國出口商品額占世界總量比重迅速上升,已經成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中國的貿易總額到1995年已經上升為世界第10位;到2004年中國商品出口額占世界總量比重為6.5%,上升為世界第3位,排在德國(為10.0%)和美國(9.0%)之後。
中國在成為世界主要出口大國的過程中,也成為世界主要進口市場。1980年時中國進口商品占世界總量比重隻有1.0%;在加入WTO之前的2000年中國進口商品占世界總量比重上升為3.4%;在加入WTO之後的2004年中國這一比重上升為5.9%,上升為世界第3位,排在美國(為16.1%)和德國(7.6%)之後。這是中國崛起為世界及其各國提供的主要的正外部性和外溢性,而且越來越大。
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不包括香港和澳門),都是她的貿易增長還有相當大的潛力。從世界現代經濟發展曆史看,世界貿易增長大大超過世界 GDP增長。根據麥迪森(2005)估計,1820-2001年期間,世界貿易年增長率為3.93%,同期世界GDP增長率為2.22,貿易對GDP增長彈性高達1.8。其中1820-1870年貿易增長彈性最高,為4.5;1950-1973年為1.6,1973-2001年為1.7。中國自1978年以後,貿易增長也大大超過GDP增長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9-2004年期間,中國進出口額年平均增長率為16.7%,GDP年平均增長率為 9.4%,貿易增長彈性為1.8,與全球的貿易增長彈性是一致的。這不僅高於世界貿易增長率,也高於中國經濟增長率。
預計到2010年中國貿易總額將達到2.4-2.5萬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8-9萬億美元,相當於目前世界貿易總量。
最大資源消耗規模效應
雖然中國是世界資源大國,各類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於世界人均水平,特別是耕地、水資源、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和有色金屬資源十分緊張。隨著中國人口增長、經濟高增長導致人均資源需求量和資源需求總量迅速擴大。從中國主要指標占世界總量比重看,中國是世界第一工業生產國,世界第一大鋼消費國和煤炭消費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是世界主要資源消耗“超級大國”。
從中國主要指標占世界新增加量比重看,中國能源消費、煤炭消費、石油消費和鋼消費是世界第一。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是世界新增加資源消耗“超級大國”。
1993年,中國在曆史上第一次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到2003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國(僅次於美國);其石油使用量在2003年和 2004年分別增加了11%和15.4%國內原油進口量達到1.2億噸,社會全年原油消費量達到2.9億噸以上。到2004年中國石油淨進口比率已經上升為50%。根據國際能源組織預測,到2030年中國淨進口比率達到82%。
從世界現代經濟發展曆史看,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本身是能源密集化過程,人均能源消費量從低水平到中等水平,進而到高水平。1998年中國人均初級能源消費量屬於世界上較低消費水平,從曆史比較看,僅相當於1950世界人均消費水平,也大大低於1870年美國和英國的人均消費水平,還明顯低於1973 年日本的人均消費水平。從國際比較看,1998年中國人均初級能源消費量屬於世界上較低消費水平國家,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53%,相當於英國人均水平的 23%,相當於日本人均水平的22%,相當於美國人均水平的11%。今後中國人均能源消費水平還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如果10年後達到1998年世界人均水平,中國能源總消費量要翻一番,如果達到1998年日本人均水平,中國能源總消費量要翻兩番之多。
一個國家在經濟起飛時,人均能源消費量都會出現高增長。如英國1820-1870年期間;美國1870-1913年期間和1950-1973年期間;日本1950-1973年期間。中國在1973-1998年期間人均能源消費量也出現高增長,年平均增長率為5.39%,大大高於世界人均消費增長率,但是低於日本1950-1973年期間人均能源消費增長率(為8.06%)。1950-1973年期間是世界性石油低價時代,是美國、日本人均能源特別是石油消費高增長的主要供給因素,也是支撐經濟高增長的主要資源基礎;石油危機爆發之後,世界進入石油中油價時代;從2002年以來,世界進入石油高油價時代,這是中國與美國經濟崛起和日本崛起時期的不同的世界資源特別是世界石油資源的背景。
從世界經濟發展曆史比較看,中國是能源消費彈性係數比較低的國家之一。1973-1998年期間中國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為0.45,低於同期日本能源消費彈性係數(0.56),但是高於同期世界能源消費彈性係數(0.20)。
中國已經是有色金屬消耗大國。根據Macquarie Research 估計,1993年中國基本金屬(指銅、鋁、鋅和鎳)需求占世界總量比重為7-10%之間,2003年上升為20-25%之間,預計到2010年中國總需求可能占世界總量比重的30%。從中國主要汙染排放指標占世界新增加量比重看,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國和世界第一大有機汙水排放國。
實際上,中國過去20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是不斷向自然資產拚命索取和透支的過程,不僅造成各類汙染的損失,而且造成各類自然資源的損失。這樣的問題不僅反映在中國的自然資產損失占GDP比重的上升,還放映在自然資產損失總量占世界比重的上升,中國在1986年以後超過美國成為了世界自然資產損失第一大國,到1993年這一比重一度高達38.2%,而後逐漸下降到占世界四分之一。2003年美國的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不到中國的兩倍,但是中國的自然資產損失總量卻超過美國的兩倍。這是中國崛起最大的負外部性,因此可以說中國走綠色發展之路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世界發展的要求。
簡要結論
以上分析可知,由於中國是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國家,她的崛起形成五大規模效應。前四種效應對世界具有更多的正外部性,後一效應對世界具有更多的負外部性。
中國崛起更類似於1870-1913年美國崛起和1950-1973年日本崛起,所不同的是,它是世界現代經濟發展曆史上人口和勞動力規模最大的崛起,也是世界上經濟、貿易和市場發展速度最快的崛起,還是世界上資源消耗總量最大的崛起,這是前所未有的崛起,這一崛起剛剛開始20多年,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下半期明顯顯示,並在21世紀前20年進一步加速崛起。它既可以為世界和各國產生巨大的發展機遇,也可以為世界和各國形成諸多的發展挑戰。中國的崛起比起美國崛起和日本崛起對人類的發展更具正外部性和外溢性,也更具規模效應和示範效應。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和辦法解決自身的發展問題,從而進一步減少對世界和各國的負外部性。
從世界現代經濟發展曆史看,對中國而言,她正處在戰略機遇期,即迅速崛起期;對世界而言,她創造和展示一個新的巨大的發展機遇,而不是一個致命的威脅。總之,中國的崛起,不僅深刻改造中國,而且還將重新塑造世界。 ( 作者:胡鞍鋼,7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