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級興趣

77、78級是中國現代化征途中一種精神的代名,中國史上的特殊群體
個人資料
78級興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社會問題哲學與社會學分析

(2008-09-05 07:28:18) 下一個
[內容摘要] 2008年春,中國遇到一係經濟社會和國際問題,人民大眾心理上承受著較大的壓力與考驗。為此,本文從哲學和社會學角度,試圖探尋其根本原因與症結,明確社會變革首先是理論創新。
 
 
2008年的春天,中國為2007年經濟高增長、南方雪災、國際經濟環境惡化與奧運會被政治化等,一係列錯綜複雜的問題所困擾,13億中國人心理上,承受著較大的壓力與考驗,全世界華人表現出的空前團結與愛國熱情,以及中央政府的鎮定,給每一位國人以安慰。
但是,發展、複興中的中國,決不能不理性、盲目地看待和處理這些事情。發展中的失衡,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如果不能及時排除、緩解、引導,則很有可能成為難以自拔的社會陷阱,直接衝擊著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安定。
●中國經濟2007年高增長,包含的問題不少,中央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各自的責任是什麽?社會各類人群利益訴求是什麽?
●南方冰凍雪災,是一次自然災害,它暴露出了那些問題?各部門是否針對本部門的工作,進行了全麵、細致的反思、檢討?找出問題與症結,加以改進?
●中國與世界經濟和國內不同產業間的經濟狀況,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有科學的分析報告?應采取怎樣的宏觀調控措施?
●人民幣幣值“內貶外升”的總根源與現實必然性,國家金融當局有科學的經濟分析?這種幣值變化對各經濟部門的影響是什麽?有多大?如何應對?
●股市“大小非”進入市場流通和新批上市公司,與股市表現之間的關係?是否應該認真研究出一個相對最小風險方案?股指4月中旬探底,需要政策救市嗎?
●“3.14西藏打砸掄燒”事件,對中國社會穩定大局的評估,對新聞界的教訓?國安部門有那些教訓可總結?需要設立專門的反恐機構嗎?奧運安全,是暫時的、應急的,國家、國土、居民永久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環境安全、人口安全、公共安全,國家有全麵的規劃與應對方案嗎?認識是否深刻、措施是否可行、科學、合理?需要老百姓做什麽?要改什麽?
●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教、科、文、衛事業發展的配套改革,國家經濟發展的源動力科學分析?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貧困人口的社會救濟模式?社會保障模式與國家統籌方案?城市房地產供給模式?新農村建設的係統建設計劃與方案?城鄉人口遷徙中長期規劃?
●服務型政府改革的係統方案,非稅政府收入和預算收入的透明化等等,等等。
這裏開出的清單,是13億中國人個個關心的問題。其核心症結在於,我們的社會還沒有建立健全的公共安全、公共保險、公共衛生、公共教育、公共服務,這一係列涉及民生的社會保障機製。老百姓沒能力去管這些事,但關心這些事,政府應該想這些事,做好這些事。老百姓如知道我們的當家人,早就安排好了這些事,老百姓就放心做自己的事,才不擔心受怕,對各自的未來,就有一個好的預期。
為此,作者從哲學和社會學角度,試分析、探尋中國2008年初,表現出的社會問題、國際問題的深層根源與症結。提出一個外行的一孔之見,供讀者參考、批判。

一、“憲理論”是分層的,主流意識≠社會意識
“憲理論”是作者新造的一個詞,它是指指導社會運作與人們行為規範的最高理論。這種“最高理論”分兩大塊,一是關於人類社會與自然規律認識的最高科學;二是無需證明、說明、沒有道理、必須遵崇的地球自然和生物群體進化本源與本能。
這個“最高理論”,一方麵,它是分層次的,其社會主流的“最高理論”,決定一個社會的性質,決定其政府的行為;另一方麵,非社會主流的“最高理論”,它又決定不同人群的行為與期望,社會主流意識無法取代,並在代際間傳承,舊有意識且有頑固性。當社會主流的“最高理論”與非社會主流的“最高理論”相契合、相融時,社會就和諧、發展、進步。否則,社會就不會和諧,社會發展就不可能長期、持續,就不可能引領人類社會的進步。
“最高理論”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社會主流層的“最高理論”。即《憲法》層次,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新添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等內容。二是社會存在非主流意識的“最高理論”。即中國社會各類人群,真正直接影響其行為的思想意識觀念。如中國主要有:儒家思想、佛教觀念、其他宗教、西方民主政治、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等等。三是人性本能的“最高理論”。它分動物本能和社會人的本能。人的動物本能如:食、住、性、情緒等;社會人的本能如:奉獻與自私、公正與嫉妒、善良與貪欲等。
中國5000年的曆史證明,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但秦始皇為了提高皇權,維護秦皇朝的政治體製及其統治秩序,在文化意識領域,采取過加強思想控製的“焚書坑儒”。公元前134年,即漢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係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采納。從公元前134年到公元1949年,中國有2083年,儒家思想一統中國社會,並深入中國人的骨髓之中。
本來,孔子思想是原先的諸子百家中的一家,經過曆代皇權的極力推崇,發展到後來成為皇權專製社會的正統思想,而其它與孔子思想不相符的思想觀點被打壓,造成社會思想單一與僵化,最終對後來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障礙,形成了思想僵化乃至腐朽與落後中國社會,招致中國社會落後於人類先進(工業)國家100年,中華民族屈辱了近100年(1840-1949)。因此,任何時候,對於每種思想,我們都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持“好的一切都好,永遠是好的;壞是一切都壞,永遠是壞的”這種非馬克思主義的絕對觀。
中國共產黨的主流意識在中國社會傳播,從“五、四運動”算起不足90年,從1949年算起,不足60年,與“儒教”對中國社會2083年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社會,本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單一意識的國家,也不是單一民族(民族意識有的區別極大)國家。這是中國社會意識的國情。
普世價值,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類都認同的價值觀念。根據討論普世價值的立場不同,普世價值可以分為“客觀主義與相對主義”兩種不同的類別。客觀主義認為,普世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人類共同價值觀,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們必須認識、接受和實踐這種價值觀,而不能隨心所欲的挑挑揀揀,對客觀普世價值的拒斥和反對,是一種落後和不開化的表現。相對主義則認為,人類沒有絕對的普世價值,所謂普世價值也是相對的,每個民族和文明都有自己的普遍價值觀念。堅持價值觀念的相對性和多樣化,本身就是普世價值的體現。相對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社會多意識並存的國情,決定國家意識政策必須是和諧共存,政治上的強權與不同意識共存,本來可以實現,其途徑是形式上弱化思想意識的統治,強化國家觀念,憲法意識,化人群意識為個人意識。國際上通行的政教分離,就是走的這條路。中國如不能實現這一社會政策,社會不穩定隱患,將長期存在,來自國內外的意識形態鬥爭,將不時幹擾我們。
 
二、中國社會的“潛意識”、“潛台詞”,對執政黨不利
“潛意識”、“潛台詞”,是指我國社會不見諸於文獻、政策、法規,但始終左右著社會實踐的有形或無形的思想意識。這樣的“潛意識”、“潛台詞”,大量存在於中國社會,之所以是無形的,主要是非主流意識對主流意識的幹擾,與主流社會意識明顯相左。
表現一,人是無私的。衍生出中國的官員,是世界上道德品質最好的官員,而且是官階越高,道德品質越高尚。不然,那麽多腐敗案例,中國社會始終沒有實質性的監督與製衡機製的現狀,無從解釋。“自律”取代不了“他律”。
表現二,黨組織,是絕對正確的領導。任何人、任何時候,當時,都不得對黨在“民主集中製”條件下作出的決策,產生任何懷疑。黨的錯誤,唯一途徑,隻能靠黨的最高精英們自己覺悟。執政黨的“他律製衡”不可或缺;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隻有相對正確。
表現三,中國官員不是特殊人群,在隱私問題上,必須與老百姓同等待遇。反腐倡廉如火如荼,但對官員個人隱私保護卻沒有絲毫進展,財產公開製度世界通行,中國官方似乎認可官員可以與百姓比。
表現四,中共黨的工作仍然是中國社會地下的“秘密”的工作,所有的中共黨組織都沒有建立自己的專門網站,甚至有的工作班子仍然使用代碼。一個執政黨無需隱瞞,應大大方方地公開自己政見、工作、意圖和方案。
表現五,黨組織,除私企和外企,是社會所有組織最高決策機構,那怕是專業性極強的衛生、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在中國社會繼續延續實行解放初“外行領導內行”的習慣。社會是複雜多樣的,黨的領導實現形式也應該多種多樣。
表現六,中國被中共認可的政治組織的工作人員,都比照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其全部費用。如所有民主黨派、共青團、婦聯、工會等。
表現七,認為中國官員的公務消費,都是工作需要,是為人民服務支出。因為,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所以,不得作任何限製。公務消費隱匿的非正當支出,其惡劣的社會效應是助長了社會浪費和貪汙,抵消了部分經濟增長成果。
表現八,中國的官員,除公開的權利外,還有許多自授的和不正當手段獲得的特權,行政級別越高特權越大。為了升官,賄賂等手段無不用其極;為了特權,甚至顧凶殺人;大學生為了特權,1000多人爭考一個公務員職位。少數人擁有特權,是所有社會最嫉恨的一件事,在中國對社會產生毒化效果。
表現九,中國的官員和媒體,始終保持一個口徑,一個腔調。其直接後果是:台上講話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講的不是真心話,但不得不講;聽的人也清楚他在講假話,聽的人不得不認真記假話,回去還得認真傳達假話。中國人已經習慣了全民說假話的現象,處理的態度是“當麵不抵,背後不理”。似乎沒有不同的聲音,就是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就是社會穩定。其實,它大大削弱了黨的執政能力。
表現十,社會主義反對剝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不允許剝削存在。但改革現實是:私人所有製就是剝削,股份製就不是剝削。所以,國有企業資本可以股份化,農村土地就不能私有化,一旦私有化,農民就處於剝削境地,社會就會變質;資本可以商品化、勞動力可以商品化、農村土地決不能商品化。等等,不一而足。
這裏列舉的“潛意識”與“潛台詞”,隻是個人的認識,隻當是“皇帝的新裝”裏的小孩子的話,肯定有不正確的地方,但是真誠的,隻是憂患意識太濃。這些現象的總根源,是中國社會封建意識遺存,說明“中國反對資本主義意識過頭了,反封建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這對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是極其不利的。
 
三、政治體製改革,是體製、意識、理論創新
中國經濟體製改革,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應歸功於小平同誌的南巡談話,因為它改變了中國經濟的“憲理論”,由不願意放棄計劃經濟理論,又想搞商品經濟的徘徊中,一下子轉變到“建立市場經濟體製”上來。理論上的突破,必然帶來實踐上的進步。
而政治體製改革,在中國大多是隻講不做。目前,中國是上層建築改革滯後,製約了經濟的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需要證明的話,可以列舉,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2008年春,中國社會和國際發生的事件,聯係實際深入分析,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已經是刻不容緩了。但是,對政治體製改革,中國社會普遍存在多種疑慮與阻力。
一是,中國有史以來,封建社會改革家,最終都沒有好下場。從“商鞅變法”到“百日維新”,曆屆的改革者不是被車裂、滅九族,至少也是殺頭。他們往往都因為觸犯既得利益群體,而與改革本身一道落得死無葬身之地的境遇。
二是,改革本身就有不確定性風險,“勤政”沒有“懶政”舒服,能拖則拖,寧肯推著走,也不主動行。尤其是在全社會對政治體製改革的方向不明朗、無共識的情況下,不改革的理由更充分,改革的理由反而不充分。
三是,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是“自己改自己”,而不是在外力推動下的改革,沒有原始動力推進,知難而退,是最佳選擇。
四是,中國的改革是“從上至下”的改革,而非“以下促上”的改革,有權推動改革層,對改革的緊迫感不強烈,對改革的緊迫感體會深刻層,無權倡導改革,更沒有推動的能力。
五是,改革需要付出代價,謀求政績更實惠;發展地方經濟,為人民做幾件實事,落個好口碑,與改革比起來,兩利相較取其大。
六是,幹部任職是有期限的,在較短的任職時間內,不可能完成惠及子孫萬代、需要長期艱苦卓絕努力的改革大計,沒有良好預期的事,絕不貿然行事。
七是,“社會穩定,壓倒一切”,所以,政治體製改革能延則延。其實,穩定是與秩序相聯係的,一個“非合理的秩序”下的穩定,隻會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因素繁衍,其不穩定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就是“火山暴發”,必將危及基本的生存。合理秩序條件下,不穩定要素得到適度失放與排泄,反而有利於社會穩定。
八是,對於任何一個執政黨來說,政治體製改革始終排在日程表的末端,戈爾巴喬夫的前車之鑒,足以警示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者。
九是,大批退下來的老革命家、老同誌,習慣了革命時期的你死我活的鬥爭,始終用革命的、階級鬥爭的觀念看待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時期的人和事,在他們中間,對社會變革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大有人在。
十是,非公平與不規範的社會既得利益者,一般都反對以公平、公正為主旨的政治體製改革,擁護政治體製改革的群體,往往都是社會中下層處於弱勢地位的公民,其社會話語權與能量,不相匹配。推動社會政治體製改革的社會基礎不牢,留下的空間,有可能讓敵對勢卻乘虛而入。
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猜度成份,很難通過社會調查取得真實的數據資料,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人群中,確實是目前中國社會的客觀存在。
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有四條規則可循。一是不能采用“休克療法”,也隻能像經濟體製改革一樣,循序漸進,以減小社會振蕩帶來的改革成本,尤其是存在“台獨”、“藏獨”與“疆獨”等分裂勢力的情況下。二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政治體製模式,要根據中國國情有針對性地,一步一步地改,走一步看一步,穩紮穩打。三是政治體製改革,不是僅僅是行政部門職責調整,機構改革。它首先是思想意識的變革,是指導思想的改變;是意識、機製、體製創新;是建立有限、高效、節約、透明的服務型政府。四是政治體製改革,比經濟體製改革風險要大,而且損失不可彌補。要在有“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決心基礎上,科學、理性地改,廣泛聽取利益相關者和人民群眾的意見。
政治體製改革的最好的方法,是變政治為學術,變改革為科學。首先不談改革,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和鄧小平理論等核心學說,以及“科學發展、以人這本、和諧社會”的觀觀念指導下,對“中國社會管理學”,開展全方位的科學論證與分析,分解社會不同層次不同類別,深入開展“中國社會管理學”研究,讓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在中國大地上複活,促進“中國的讓·雅克·盧棱、孟德斯鳩、亞當·斯密和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們的誕生,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科學化、理論化、現代化。相信現代中國社會也能湧現出當代的“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子、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晏子、呂不韋、管子、鬼穀子”等人物和社會主義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那麽,社會主義學說必將更加輝煌燦爛,到那時,沒有改不改的問題,是按何“家”的理論實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黨和人民必然作出最佳選擇,中國的複興也就在其中了。作者:柴福洪 2008年4月1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思考中。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國書,開門見大海.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你是作者嗎?
挺難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