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39)
2009 (67)
2010 (75)
關鍵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依靠量的積累,通常也隻能帶來量的變化,而非質的超越,更別去談人生大開放。所以,成功者從來都是少數。大多數人過著的都是無理想或者有理想的瑣碎日子,為生計而奔波,為有飯吃之後最基本的生存問題——房貸、教育、醫藥新“三座大山”而日日苦惱,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最終消磨了一生。
比爾·蓋茨曾如此去激勵青年:“如果一生隻求平穩,從不放開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標,從不展翅高飛,那麽人生還有什麽意義。”隻有充滿膽略的冒險,才能為我們帶來通常難以企及的成功。
被譽為“20世紀世界奇人”的美國盲聾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就信奉這樣的座右銘:“人生要是不能大膽地冒險,便一無所獲。”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回顧自己的創業曆程,就如此說:“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講,如果你害怕失敗,就幾乎不可能成功。10個創業公司可能有9個都要倒掉,這一點我有清醒的認識,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識,所以我才敢去冒風險。成了皆大歡喜,如果不成,跟不做其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因為如果不做,也一樣是不成功。”
每個人的人生隻能書寫一次,如果我們已經處在成功的顛峰,當然可以隻需要維護和維係,重視日常流程運作,穩定壓倒一切。可問題在於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一個顯赫的基業可以用來守成,也沒有先天就被鋪好成功之路,要由窮人變成富人,要無名成為有名,要從兩手空空建立起自己的事業,要從被迫適應社會變成自主命運,就不能不進行大膽的冒險,也需要自己對自己風險投資。
人生開放,也需要我們敢於摸著石頭過河,麵對未知複雜的時代敢為天下之先,成為時代的引領者。人生處處都有風險,被雇也可能被炒,創業可能破產,結婚可能遇人不淑,就連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被不良醫院治死,坐在校園裏安靜地上課也可能會被無怨無仇的槍手打死。但一個很關鍵很清楚的事實是:風險並不是已經存在、必然遭遇的結果性危險,而是可能存在的危險、困難、挫折;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遭遇危險,失敗到一無所有,但也可能完全順利,一點困難也沒有。而世界之事大半是風險與機會成正比:往往風險愈小,成功的空間越小;風險越大,成功的空間越大。
藍山中國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唐越,他就認為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冒險精神:“我喜歡的企業家首先要有冒險精神。”因為他認為“新投資行為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但好在我們本身習慣於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喜歡這種不確定性,這就是我們的興趣。”
唐越本身也是一個敢於冒險的人,他最開始的一次冒險是在2000年3月趕在互聯網寒流之前,將e龍作價6800萬美元賣給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ail.com,成為了當時互聯網熱潮中少有出售創業公司的企業家。隨後,互聯網寒流,包括Mail.com在內的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受傷嚴重,於是,在行情見底的2001年5月,唐越又進行了一次冒險——花300萬美元資金將e龍又從Mail.com手裏買了回來。三年之後,2004年7月,唐越再次賣公司控股權時,用了e龍公司30%的股權換回了美國網上旅遊服務公司Expedia的6000萬美元。短短四年之間,唐越高拋低購,因為敢於冒險和過人的膽略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選擇冒險,正是因為結局和過程充滿不確定性,而我們從中看到了機會。微軟副總裁張亞勤說:我喜歡一切未可知的東西,喜歡過程裏的不確定性,這通常會給我帶來驚喜。峰回路轉,人生的機遇和挑戰就在於此。一馬平川未免單調,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才更讓人驚喜和懂得珍惜!
誰都喜歡一帆風順的人生,但更厭煩單調重複的人生。有一顆敢於冒險的心,人生才會多姿多彩,而冒險和一帆風順並不是相對的兩個詞,敢於冒險才會讓人生之路越來越順坦。等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曆,那些危險都成了記憶裏的一個點,我們真正記住的卻是那些過程中的驚心動魄和快樂。
作者:王輝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