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階層之憂
(2008-02-09 12:31:09)
下一個
美國階層之憂
自建國起,美國就是一個排斥等級的社會。傑佛遜嘲笑歐洲的王公貴族,說那裏的一個國王,到美國連當個小鎮的鎮長的資格和素質也沒有。十九世紀法國人托克維爾周遊美國,更是驚歎美國人從政治文化到社會經濟上的平等。看看今天的美國,掙幾十萬的和掙兩三萬的,都稱自己是“中產階級”。這等於說,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自認為屬於一個階級。實在是沒有比這個更和諧的社會了。
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知道,這不過是一個假象。美國的貧富分化比其他發達國家要高得多。一係列研究表明,美國的社會流動性,即窮人的孩子變成富人,或者富人的孩子淪落為窮人的機會,要比歐洲小。也就是說,社會各階層之間經濟地位不僅相差許多,而且這種差別越來越呈世代固定的趨勢。所以,民主黨的政治家幾年前才打出 “兩個美國”的口號來競選。一些分析家也擔心美國這樣下去將形成貴族社會,成了舊歐洲。
這種經濟差別自然帶來文化差別,在基層社會隨處可見。比如大家都說的是英語,但表達的方式就有著明顯的階層差別。不久前有人在報紙上舉過這樣的例子。同是講一個人死了,上流社會就直截了當地說“死了”,中產階級則說“過世了”,勞動階層則說“去見基督了”。要談吃飯,窮人總問“你吃飽沒有?”中產階級則問“你喜歡嗎?”富人則問“你覺得這菜漂亮嗎?”大家的生活習慣也很不一樣。比如富人很少用沙鍋焙盤(casseroles)吃飯,窮人喜歡把他們的照片高高掛在牆上,中產階級和自己不喜歡的人說話,也能裝得興致盎然。
形成這樣的差別並不奇怪。不僅是富人和窮人,即使是中產階級和勞動階級,生活的空間也不一樣,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舉個例子,在波士頓郊區的一個縣裏,兩百多平方米的一棟獨戶房,在Weston鎮最高能賣到將近九十萬美元,最低也差不多要六十萬。但是,開車北上不出半個小時,到了勞動階層聚居的Lowell,十幾萬就買下來了。這完全是兩個世界。Weston平均房價過百萬,平均家庭收入在二十多萬。Lowell平均房價僅十多萬,平均家庭收入才五萬多。窮人住不起Weston。富人根本不可能“光臨”Lowell。兩個鎮的學校,主要由房地產稅資助。Weston平均一家繳上萬元的稅,Lowell才兩千多。雖然都是公立學校,財政實力不同,教育質量也不同。在這兩個世界長大的人,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等,當然也有許多不同。
如何對待這種貧富從經濟到文化上的巨大差異?美國大致有兩派主張。進步派或者說自由派的觀點是,這種分化的根本在於遊戲規則不公平,窮人實在沒有機會。比如,住在Lowell的孩子,根本享受不到Weston的教育,怎麽可能競爭?所以,首要之務還是製度改革,把遊戲規則製定得更公平一些。保守派則認為,窮人的某些文化行為和習慣,使他們很難脫貧。換句話說,對於貧困,窮人自己也有責任。要脫貧,就要改變他們固守的許多生活習慣和方式。比如有一係列研究證明:窮人的家長對孩子更經常用體罰,窮學生常常在和自己有牢固的個人紐帶的老師的課上才肯用功,窮人的家庭一般而言都非常混亂、吵鬧,窮人家長和自己的孩子語言溝通甚少,等等。
這兩派如果僅是進行學術研究,大家還能客客氣氣、求同存異。但是,如果某人超出這些,依據自己的理論來行動,對方的火氣就上來了。
Ruby Payne就是這麽一位敢捅馬蜂窩的人。其實,她的行動也基本不出寫作和演講。不過,她這位社會政策的博士,並不寫學術論文和著作,而是寫勵誌式的暢銷書。因為暢銷,眾多的讀者就會依照她的教導行事,形成社會運動。這樣,她的觀點就被政治化了。
RubyPayne的核心觀點,就是窮人的貧困和其文化行為有關。她的著述,則致力於幫助窮人改變這樣的文化行為。她把窮人分為兩類:一類是世代貧困,另一類則是境遇貧困。前者的貧困主要是其文化行為決定的,永遠會持續下去;後者的貧困則是生活境遇造成的,一般都屬於暫時的。
她這個結論,是從其個人的經曆中得出來的。三十多年前,她遇到了自己未來的丈夫Frank。她自己是在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長大的,但Frank則是貧民窟的孩子。她每到Frank家,就感到了自己和左鄰右舍的巨大隔閡。於是,為了理解這個新環境,她就開始研究Frank從小生活的社區。結果發現,Frank 家的貧困是境遇貧困。他六歲喪父,家庭從中產階級掉到了貧民窟中。但是,他那中產階級家庭的文化行為,使他很快脫離了貧困。
後來,Frank在芝加哥作股票和遠期證券交易,她不得不跟他的同事的夫人們應酬。這些人大多是富太太,為人處事和她這個中產階級出身的人又大為不同。她漸漸覺得,自己和這些人格格不入,和窮人似乎更好處些。由於這些曲折,她切身地理解了不同的階層的行為和觀念有多麽不同,以及由於這些不同可能產生的種種誤會。
帶著這樣的知識,她開始了自己獨特的事業。她希望通過給窮孩子灌輸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培養他們成功型的文化行為,以此對貧困宣戰。她在1995年出版了《理解貧困的框架》,一下子印了一百多萬。於是,她辭掉工作,成為專職的作家和講演家,最後幹脆辦起自己的公司,雇用了五十多位中產文化行為的“教練”,一年的營業額達到了幾百萬。
貧困學生在學校功課落後、進而導致進一步貧困,是美國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問題。2002年布什的“不讓一個孩子落後”的法案通過後,公立學校中貧困生就更成了重點的被關注對象,社會投入大量資金。但是,不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窮孩子沒有條件時不學,有條件時也不學。比如,一個大款十幾年前跑到波士頓郊區一所窮人的中學中宣布:你們誰上大學,我把費用全包下來。在場的家長,眼裏含滿淚水,覺得自己的孩子終於有希望了。可是,雖然獎學金非常優厚,也有許多願意錄取這些孩子的學校,但是隻有極少數人願意拿這筆錢讀書。結果,許多孩子還是高中沒有畢業就成了未婚媽媽,或者進了監獄,找到穩定工作的很少。
RubyPayne指出,解決這樣的問題,必須先要對付學校中的文化隔閡。比如,窮學生麵對中產階級的老師,彼此之間有許多他們本身無法意識到的文化誤會。這樣的隔閡,使教學無法有效進行。另外,我們的吃飯習慣、說話方式、家庭關係,都被特定階層的文化所決定。一個階層的價值和習慣,塑造著你的自我認同。學業的改善,不僅僅意味著分數的提高,更可能意味著你脫離了自己原來的階層,犧牲掉在原來的階層中所建立的種種文化價值、社會關係。你和原來的朋友不再是朋友了,他們覺得你背叛了他們;你回家看父母,眼光也不一樣了。總之,你的自我必須從新塑造,並鑲嵌到新階層的社會和文化脈落之中。這一新階層對你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你初來乍到,缺乏安全感和信心,在感情上的消耗非常巨大。
RubyPayne的對應有兩方麵。第一,她分析“階層的潛在規矩”,幫助監督非技術性勞工的中產階層和教育窮學生的教師理解自己所管理和教育的人的文化行為,最大限度地減低階層間的文化誤解。第二,她試圖幫助窮學生在文化上完成向中產階層的轉型。她強調,她無意改變窮學生在校外的行為。但是,在課堂上,她必須告訴學生和白領打交道的基本規矩,比如用正式的語言講話、克製自己避免身體暴力、守時等等。這樣,他們才可能從事中產階級的工作。
雖然RubyPayne說她工作的全部目標不過是幫助窮人,但她卻受到左翼和自由派學者的激烈攻擊。有人稱她是在詆毀窮人、加深對窮人的成見、有種族主義傾向等等。她的“學術界的希特勒”綽號也是這麽得來的。在他們看來,窮人似乎完全是不公正社會的受害者,不應該為自己的命運承擔責任。
經濟貧困和文化貧困,是兩個相關卻不同的概念,最後要戰勝經濟貧困,就要戰勝文化貧困。
作者:薛湧
我這裏探討說的美國主流社會思維,指的是美國社會大部分人認可的社會價值觀,如民主,平等,自由,競爭,創新致富,勤勞致富等等社會價值觀。美國是多元文化多民族文化國家,但是她的主流文化領導美國社會(各族裔)走在世界大國地位前列。美國各族裔人文化價值觀不同都需要融入美國主流文化價值觀,有些族裔文化優秀特質讓他們可以生活在較好生活圈和經濟階層。如 猶太人經濟頭腦,德國裔科學嚴謹頭腦,英國人全球經濟管理頭腦,中國人勤奮聰明頭腦,印度人助理科研和軟件研究開發等等......
謝謝你興趣這裏探討。經濟階層和文化價值觀階層有一定聯係但又是很不同。美國東部和西部文化價值觀都有些不同,同樣在一個大城市裏不同階層社會價值觀確實存在很大差別。我個人認為最重要區別來自其教育差別。很多人一說到教育就聯想到大學學位,學位教育隻是一個人教育素質一部份。家庭教育,來自國家傳統思維,宗教影響,朋友圈教育,社交圈教育,個人經曆接觸麵,思想認識修養等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社會價值觀和素質。
我也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在美國的中國人,家庭工資收入都是中產階級,但是我們及我們的孩子們在處事及言行上是否達到了應該達到的標準? 我們應該怎樣努力?
的確,有錢和社會階層不是一回事。美國的“主流社會”其實很平民化。我到願意保持自身的特質,不大在乎入什麽流。
美國多元文化社會確實比歐洲和其他國家在這方麵好許多,這文章探討揭示了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最平等的美國社會還是存在著不僅是經濟上,還有文化思維上的階層差別。同時也啟示,經濟上進入高階層,還需要在文化修養上加強。 對於移民美國外國人,不僅需要經濟上奮鬥,還需文化上進入主流社會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