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級興趣

77、78級是中國現代化征途中一種精神的代名,中國史上的特殊群體
個人資料
78級興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8年4億人的遷徙:中國城市化中的人物與城市鏡像

(2007-12-15 15:16:00) 下一個

 世界上,未曾有哪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能在不到30年的時間4人;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裏完成了人類曆史上模最大的遷徙。遠遠了全歐洲1820-1920年整整100的移民模。而這樣的遷徙還遠遠沒有束,因中國經濟高速增的奇跡還遠沒有束。  

 克思,一切人口象都由經濟發展決定。大模的人口遷徙同經濟發展所決定。 

  從世界展史上看,一國經濟的起都伴隨著大量人口的遷移。譬如,一的美國,大量的外國移民入美國,與此同,美國本土也有大模的人口西,成美國經濟力之一。而在一前,北美、澳洲持百年、模宏大的移民潮,更是伴隨著整個工程。  

  中國改革開發放以來,與工速前相伴的同是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速度。“中國從1.73城市人口起,到止,城市人口已增加到5.7人,也就是,不到30年,確切地,隻有28年,城市人口就增加了4人,而且大多數是村人口入到城市中來。人類曆史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能在不到30年的時間4人。”清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說 

  近30年來,中國確是世界上城人口增率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合國的數據,1975年到2003年,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年平均增3.6%,世界平均增2.5%,中國則為4.1%。胡鞍2010年前後,中國城市化率將超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到2030年將達到60.5%,高出展中國家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 

  近30年來,人村遷徙到城市,從落後的城市遷徙到達的城市,從中國遷徙到外國,然後再回……個體貧窮和落後,了追理想和幸福的生活,求利益的最大化,像候遷徙。由此而形成的大模的群體遷徙,又成了中國經濟大推力。致使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土地在30 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化。 

  沒有遷徙自由的年代 
 

  然而,在不太遙30年前,在經濟的體製下,我並沒有遷徙的自由。 

1949年建國後,中國政府采取了展重工略,農業重工所需本的累來源,而金從農業到重工移是以農產品的價格實現的,從而造成了上世50年代後期的糧食短缺。 
 

在此情形下,政府采取對農產一收和定量供法來保和城市對農產品的需求。不用是以格控製個城市的人口數量,限製人口遷移率前提的。 
 

195612月,國布了“限製民盲目流”的指示。 
 

195819日,全國人大通《中民共和國籍管理條例》,《條例》否定了公民的自由遷徙和居住 
 

至此,遷徙需要學校明,或明,或遷入地的準遷入明。而在很長時間內,“三”基本是不可能得的。  

格的籍管理製度下,上個世整個6070年代自的人口幾乎沒有。那個候,城市生活柴米油都是憑口憑票的,沒有票,意味著無法生存。 

改革放後,

聯產承包任製,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農產品短缺問題,同鄉鎮的大量湧及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需要勞動力的流,政府才始放鬆了人口遷移的控製。 
 

1984年有一個文件,文件本身沒有很高格,但在遷徙史上意重大。那是國院的一個通知——“入集戶問題的通知”,條件是“自口糧”。仍然不希望入城市,但是城市在對農民封20年後,於又打了一條 
 

無反地奔向城市,奔向文明 
 

模的流人口中,大部分是從村遷徙到城市的民。 
 

大多遷往較發達的南方部城市,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以及渤海經濟圈的都市,主要分布在深圳、上海和北京;他主要聚集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多從並不體麵的體力勞動開始——但也絕對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位。 
 

  他也有理想和激情,最小的理想可能是回家去蓋個房子,取個老婆;有的夢想著有一天如同是窮鄉僻壤走出來的黃俊、黃光裕兄弟那中國的首富。當然,個城市也予他們實現理想的機會。同是草根出身的中國第一商幫——浙商提供了最激人心的案例。 
 

  上世80年代初的內地小,隨便走一條小巷,能聽到“”的棉花的聲音;也常能看修鞋的小子裏,鞋匠正叮叮當當地敲打著手中的鞋;各式廊裏,青年男女情地招呼你去理。無棉花的、修皮鞋的,開發廊的,大多操著浙江口音的普通。“哪裏有市,哪裏就有浙商”。在浙江人集中生活和做生意的地方,形成了既有一定生活情感的溝通交流又有生產經營的分工作以及廣泛社會係的“浙江村”,如北京“浙江村”、西安“浙江村”、重“浙江村”…… 

20年後,他們創造出中國甚至世界刮目的巨大富。  

當然,更多的工者依然寂寂無,他們掙著比在家鄉務農多一點的工,忍受著背井離的孤苦,享受不到籍背後所藏的各社會公共福利的利…… 

一切都無法阻們義無反地奔向城市,並希望他的後代也一並留在城市,享受代化的文明。正是他們這種樸素的著,推著社會革的決心以及城市化的程。“第一村人口在城市實現。第二民工的工不要太低,不要拖欠,勞動權益能有所保障。第三民工要能享受社會公共服,與城裏人一,有同的社會老保,小孩子能同上學。第四民工入城市後,也能參加社會活,他的想法也要能在政策上體。不能是城市人定政策,民工利益。最後,要在城市定居下來。”國展研究中心研究傳義認為,中國在的城市化程才隻是實現了第一 
 

  或者理想,或者自由,或者更多的展機會  

1985年,當伍延以學者的身份第一次從北京到改革放最前沿的窗口——深圳考察的候,內地與特區的巨大差距他震驚。“個地方的人,這樣的一生活狀,跟傳統完全不同。我一個月的工隻有他的十分之一,什麽單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選擇的自由,而我也有個能力。”之前以及之後無數的知青年與伍延一望到中國改革放的第一去,他或者奔赴深圳,或者奔赴海南;或者理想,或者自由。 
 

在一本叫《海南十年反思》的中,作者如此回當年“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盛況:海南建省大特區的消息一出,大量的人才便向海南湧來,“十萬人才下海南” 各路人奔海南的一個形象的比。號稱十萬,其遠遠十萬,海南省負責人才引的機構——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存的人才檔案就有十八萬之多。  

些人有知有能力有激情,年輕進取又富有拓精神;他代表改革,代表未來。 

那些更達的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展機會,以及更自由的空。而他也在推著那些城市的展,快一些再快一些。在此程中,他了社會的主體甚至是精英,至少也是似城市之相互爭的人才。 
 

隨著改革放的深化,在深圳和海南之後,可供伍們選擇的城市越來越多。些人在不同城市間頻繁遷徙,成就了那些城市的包容與多元,同也加了城市爭。 
 

城市爭到底是人才的爭。 
 

  出國:世界的遷徙 
 

  跨國界遷徙,會使國家某些最秀的人才流失,同也會使國家某些最秀的人才回。後一情況正在中國生,並沒有束。 
 

   1978年底,當首批中國留學生赴美的消息端的候,並沒有多少人真正意一事件所具有的史意 

  而國這樣了,一以留學之名行的遷徙拉了帷幕。中國年人有機會在醒來之後望一個全新的世界,他的命運因留學得以改。“在不同的文化衝中和不同社會境的衝下,他們每個人的思想都會有一生活在中國社會裏所無法生的化。一代中國留學生,如同他的前,從各自交歡樂和辛酸的留學經曆中,學到的日後回中國的,將不僅僅是科學知、先和異國文化,其中一定也會包多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十二年前,寧在寫《留學美國》的這樣預測。可惜那候,選擇回國的留學生並不多。 

  當世界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中國個正在大的經濟體的候,“海潮”才真正起,2002年,成“海潮”的第一個高峰年。從2002年春天到 2003年秋天18個月裏,有16510個留學生來到中訪問,其中有3800人留了下來,比20年的“海”加在一起要多。他們每天注冊兩家公司,把留學生企業總數增加到1785家。 

 “一代中國留學生來這種變化究竟是什?而這種變化,中國的未來,又意味著什?”寧在寫那本候一直在 

  答案在21之後逐漸揭曉。李彥宏、中翰、周雲帆、朝陽……已遷徙來的那些正在寫著數字化代的富神。著名作家淩誌軍說,在21紀開始的幾年,是海拯救了於互網寒冬的中村。是我國家的幸運。他斷言:未來三五十年,中國一定是海的天下,各行各的傑出人物都將是海 

 “海潮”沒有束。“人是從候鳥進化而來的,所以望遷徙;人也是從植物演而來的,最要葉落根。” 

  盡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得越來越扁平,些人會像地球村的公民一不停地在世界遷徙,但他都知道,裏有需要他的國家 

  中國大遷徙像之一——:代言民工 

  他是一個民工。打工賺錢,幾乎走遍了中國。 

  因為長期兩地分居,他婚,離婚,再婚,卻是兩地分居。 

  他追被拖欠的工120元的打工花了1000元的訴訟費 

  他加入了NGO組織,在幫助城的民兄弟。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豐台區大街附近一套普通的民居住宅卻是非常的幹電腦開著,桌麵是茂密的林和蔚的湖水,朝陽的窗台上還擺著幾盆依然鮮綠的盆景。民工強現在就在裏工作和生活。 

  瘦弱的,因生活和作的辛,眼角早的有了細細密密的,而清澈的目光,又得他是個讀書人。30後,人就該對自己負責了。16離家外出打工,24年的“流民”生涯,月在他的上刻了生活的辛酸和抗爭的尊 

  生在一個小山村 
 

  1967年,出生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鳳儀鄉五台村。儀隴縣是朱德的故,也是國家級貧 

 

  張是家裏的老二。姐姐18嫁人,因和公婆吵架,服農藥 

 

1970年,家中添了一個妹妹。1973年,再添一個弟弟。 

16初中畢業。父親給他和弟弟算命,他得的是木材的“材”,而弟弟得的是人才的“才”。父希望不要讀書了,弟弟繼續讀書  

1984拿著4,走出了家——“出打工是成年勞動賺錢的惟一途徑”。 

在四川攀枝花垃圾,在雲南昆明蹬三,到陽、廣西南寧修路,到西中當瓦工學徒……  

外出5年,年滿20回村。儀隴農18的小夥就基本都婚了。他自己找了一個女朋友,兩人婚。 

 

1991年新疆建儀隴縣裏大模招收民工——到新疆拾棉花。“去新疆的票不要算是支”,強興衝衝地決定到新疆打工。 

去之前,他偷偷老婆有沒有孕,老婆沒有。他們計5年後再要孩子。“可惜村人,沒有文化,根本不懂如何避孕”,到了新疆,強發現老婆已經懷上了孩子。 
 

在新疆拾棉花,150/月,年底才能結帳。整個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一個人身上。零下30氏度的候,他甚至要到雪地裏去割蘆活老婆和孩子。 
 

19927月,把不足一的小女兒送回老家。年他和老婆加起來一共3000多元。家裏2000多元。 
 

  工廠的“機器”和“物” 

 

西南北中,發財到廣”。1993年,用拾棉花的一點點蓄,和老婆了火票來到廣 

 

強進了廣的皮鞋工廠。“天從早晨8點工作到12點,沒有休息日。上回家,累得澡都洗了,脫了衣服就睡。直到第二天打,又是一路小跑去上工。上所要到車間門口的保安那裏拿牌,時間不能超5”。 

 

“工廠不自由,不尊重人的情感,把人當成了物,或者機器”,到在工廠的感受強對記者反反複複用到兩個是“物”和“機器”。 

 

幾乎兩個月,就一個工廠,走遍了廣德、佛山、番禺……最強選擇了到建築工地,跟著一個小包工幹。“那個小包工也是民工出身。他工人的工10元,工作8個小,加班會加班2/,工人們每天和老板一起吃”。 

 

兩年 的工10/天,2000/月,做到了管理者的位置。 

 

可是的建築工地在肇,老婆的工廠在深圳市區,他和老婆一個月隻能一兩次疏於溝通和係,我了些,到1996年年底的候,老婆卻跟人走了。”19975月和老婆回四川協議離婚。 

 

  學勞動法》 

 

19977月,再回廣州。因有一點點在鞋廠工作經驗,他又去麵了一家鞋廠。幸運地考上大名鼎鼎的美國的ADDIES剛進公司,那個在美國大的台灣老們講解《勞動法》——1萬人,在運動場了半個小 

 

強覺得很奇怪,企給員講勞動法?的肯定都是假的。他自己了本《勞動法》的,看那個老總講的是不是真的。一看,都是真的:天工作8,加班1.5倍的工,周六周日不加班,加班,2倍的工 

 

1998年,由普通工人升任為車間主任助理。工資漲24002600/月。但2001年,由於公司輪崗製,了老。“新來的領導說一不二,甚至手打人。看到同事被打,得人格受到侮辱,盡管被打的人並不是自己”。 

 

要被拖欠的工 

 

2001年,再次回到老家。堂嫂他介了自己的妹妹——她丈夫到北京打工後失蹤,生活在儀隴縣鎮上,沒有地,也沒有讀過書,育有兩女。其中一個是丈夫失蹤前上的,因是超生被6000元,款才生下,到上學的年,丈夫仍蹤影。 

 

幫助堂嫂的妹妹與失蹤的老公了離婚手幫她了欠下的款後,兩人婚。 

 

20026又來到北京,打工近一年,沒拿到多少,倒是被19家裝修公司拖欠了4000元工家欠得都不算多,一二百,但也正因如此,要起來很要無果。到法院,不予立案。 

 

正趕上非典,因一位工友疑似,整個工地被封起來。來無事,寫了一份《民工生存告》,了北京幾家媒體。20037月《中國青年》“冰點”道了的在北京打工的境遇和人生狀1130日《焦點訪談》也道了如何在北京追程。128日,強終於拿到自己被拖欠的120元,此他花去1000訴訟成本。 

 

生活繼續 

 

在北京的,依然與他出生的那個小山村有著無從割斷的係。 

 

“奶奶已90媽媽也已66了。老家的那8地沒人。白送人也沒有人要。因為種地除了勞動力,需要化肥、農藥等投入,如遇天災些投入就全打了水漂。” 

 

“五台村,900多人,青壯年勞動力全部外出打工了。父死的候,甚至找8個人抬棺材都找不到。” 

 

“我和第一個老婆有一個孩子,第二個老婆有兩個孩子,共三個孩子;第二個老婆的父母隻有兩個女兒,老婆是老大,按村的俗,由大女兒撫養;從小被溺的弟弟,不懂事,因犯劫罪被判了10年刑。提前兩年出,拐校一個19的女生,生了兩個孩子,弟弟把兩個孩子交後就再也不管了;父花了1萬多元”…… 

 

絮絮地和《小康》一些家事。算下來,他一個人要撫養5個孩子、4個老人。到在,他依然保持著用一分都要記帳習慣 

 

“老婆和堂哥堂嫂一起到了廣打工,個月1000多元。因太累她不想幹了,我要她持,孩子、父母都需要撫養,靠我一個人怎能行呢?”依然是兩地分居,“早已經習慣了,也就得有些無所”。 

 

“社會體製有問題民工得不到有的待遇和尊重,和城市人一幹活,卻不能同工同酬。7億農民,可國家年用於‘三’方麵的隻有10%2/3的人,隻用了國家10%”,除了注自己和家庭,於整個社會,並不是漠和無知的。 

 

一個專職誌願者 

 

2003年一個朋友送了一部手機。他把手機24時開通,一在北京的建築工地上打工,一邊為民工兄弟做一些勞務糾紛的法律谘工作,不收取任何用。 

 

2004年,“打工妹之家”——中國第一家為農城工作的打工妹服的公益性組織,邀請張去那裏工作。剛開始,強每個月的工1200元,後來拿1500元,200612月離開時拿到1932元。並沒有滿足於相工地而言更好的工作境。“起先位不我交保。我是幫維權的,我自己的勞動權益都維護不了,可以?” 

 

給張交了社會保,可他仍是不滿。有北京口的工作人有五一金,而且工也要高很多。 

 

再次離,他成一個專職誌願者。 

 

200710月,《小康》第一次采訪張候,他正在內蒙古海做保教育。他在網易了一個博客,上麵記錄的都是一些民工維權的案例。 

 

11月,《小康》再次采訪張候,他沙代理一起勞動糾紛訴訟回到北京。“在一年代理的勞動訴訟大概在50起左右,民工有五六百人”,手機聲不響起,強說,“200811日即將行新《勞動法》,很多民工找我……” 

 

100多名勞動法學家一起參加新《勞動法》在上海和南京的兩次稿。會上直言,“《勞動法》是保護誰的?可是企有代表來了?我作全國近1.5億農民工的唯一代表,來參與討論僅僅我一個人就能代表1.5?……” 

 

任全國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的郭,當即感慨“你看中國的民工是多的懂法”。 

 

和其它家的相,在國家新的《勞動法》中有所體,而他甚至和一些企主“不打不相”。 

 

為農民工的代言人。 

 

中國大遷徙像之二——伍延:流放 

 

他喜歡薩特,但他更喜澤東 

 

在追求自由的同,他更望追求高尚、神聖甚至大。 

 

追逐自由和夢想,他像親曆中國改革30年巨多人一,不停遷徙和自我流放。 

 

他立誌理想逐日天涯。 

 

他由衷地感謝這大的代。 

 

上名片介自己。名片上的頭銜足有六個之多:湖南湘文化投有限公司董事、清大學重校友會副會、重湖南商會始會……同附有湖南、北京、重三地的公地點及係方式--他將名片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然而,名片上卻無法顯現延自我流放海南的那段史,不能不是一個憾。 

 

那一段,正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段。海南,是被他稱之為經曆男孩向男人蛻變的地方,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自我流放地和自遷徙地。在海南的曆練他後來的故事奠定了基 

 

  伍延的理想 

 

從履上看,在1988年之前,伍延非常主流。 

 

延,1964年出生於湖南省湘陰縣1979年考入湖南大學少年班;1983畢業於湖南大學算機科學係並留校工作,1984年入黨,先後擔任湖南大學委宣、教書記1988年研究生畢業於清大學社會科學係後赴新建立的海南省委工作,1992年下海。 

 

人的故,伍延深受毛澤東的理想主的影響。他曾自己成一名人民教而感到無尚光和自豪,“作靈魂的工程,我隨自己照亮人”,伍延很真地告訴記者。 

 

然主流,伍延卻並不安分。人身上的革命與反叛的基因同樣對他影響深,確切地這樣的基因在他那一代血青年身上普遍存在著。伍延是他其中的一。青年代,他們熱愛自由,大多特的崇拜者,卻於一個有著固束縛傳統的國度。他有著烈的脫束的欲望,與彼全國上下躁的改革情暗合與呼  

 

於是,哪裏率先列了改革的口子,哪裏流淌著自由呼吸的空氣,哪裏就有蜂而至的血青年。上世80年代初的深圳如是,上世80年代末的海南亦如是。 

 

伴隨著一個民族,一起走上遷徙之路。 

 

  海南建省 浪跡天涯 

 

1988年,伍延從清大學社會科學係畢業後,直接奔赴一片人沸土海南。 

 

那一年,小平一句“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經濟特區,就是海南經濟特區”的號令,那些自“真理在手,豪情滿懷”的有誌青年,倍感欣鼓舞。海南建省大特區的消息一出,大量的人才便向海南湧來,“十萬人才下海南”各路人奔海南的一個形象的比。號稱十萬,其,當到海南去的人遠遠十萬。 

 

延和他的豪情滿懷的同伴從北京出,乘火到廣州,再乘船來到了海南。“當我早晨醒來,到甲板上,陽光燦爛,沙、椰有新的空氣,感到自由真好。”是一次自由選擇選擇自由的活。那候,初到海南的人都感到了自由的空氣。 

 

延和他的同伴主要被分配在國家機和國企、大學。“多人是本位有史以來第一個清華畢業生,自然是大有希望了。”伍延在海南省政府裏任,成了一名推體製改革的官24的他滿誌,希望推製度的革,來造福更多的民眾。那候,海南政府裏麵有很多像伍延那的人,他,精力人,受良好的教育,富有取心和拓精神,思想方麵沒有或很少條條框框的束,後來他推出了很多大膽的改革措施。 

 

“待我們剛剛海南的種種特色,望大幹一番宏圖偉業候,國家防止經濟過熱采取‘箍咒’”。“特區不特,我要回家”的口號在曾血人才中悄悄流。海南向何去?我向何去?伍陷入困惑和迷茫。 

 

時間很快來到了1992年。那一年春天,小平異乎常的南巡旋席卷整個中國,不但在政治上造成了空前的震,同經濟上形成了烈的號召力。敏的人嗅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機,全國彌漫的都是發財的欲望和衝 

 

商潮中國官的衝最大。按照國家人事部事後的估一年辭官下海者有12萬人,不辭官卻又投身商的人超1000萬! 

 

“那是一巨大的惑,大批的知分子,由於各的原因選擇了‘下海’”。伍延也“下海”了。踐中去自己追求的西做一個明也好,上的追求也好,反正無如何,伍們覺得“下海”就是去做成所有你想做的事情。“個人都有一大套想法,個人又都了一大套說詞。而所有的些理思想,可以通做一個企,麵向市,在市場競爭中展。” 延回憶說 

 

體製,伍延成一個房地商,“做房地說偉大點就是搞城市建說難聽點就是炒地皮。”伍延喜歡時地自嘲一下。他將一次的選擇,稱之一個男人的轉變。“最基本的轉變,就是所三十而立。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些基本西。” 

 

個基本西裏,當然也包括了最最基本的經濟。他。與他一在海南搞房地的那些人,有的成了日後中國赫赫有名的房地 

 

有了之後,伍始反省自己,“一下就到了三十,到底做什,於是我又得自己有使命,不應該為賺這做生意。”他究竟成不了一個底的商人,或者他從來就不甘心隻做一個商人。如果上世90年代的功利主用主義對整個中國的影響是底的,那,深受80年代理想主和啟蒙主思潮影響的那一代人轉變得始不那麽徹底。成商人,富是他的理想之一,但不是唯一理想。 

 

這樣一個轉變上,伍延是最不底的一個。“從商以來,我透過錢眼看到了扭曲的人,而人透過錢眼看到的也不是我,而是。當商人成社會主流的候,我不清楚究竟意味著進步還是墮落。”作商人,他這樣懷疑和價商人,“我商和做‘小姐’有點相似:首先都是,其次都是在出自己,隻不的是自己的色相,而我出了自己的智慧。但最是要從良。在的我不風塵。” 

 

“從良”是他希望的屬,但“從良”之後要幹什,他並不太清楚。但大多數有點理想主者色彩的人都望充滿高尚、神聖甚至大的追求,至少在他看來要比“商人”高一點的追求。 

 

1994年,中國經濟全麵過熱,全國掀起了宏觀調暴,海南退。就在一年,伍海南,始第二次自我流放。一次的目的地是美國。“我去美國留學的目的,是想了解世界。我自己中國的了解已到了一定程度,但我不知道世界什麽樣子。” 

 

在美國的日子並不太1996年又回到了國內。當然,後來他還經常在美國或的國家之間進行短的自我流放,是體全球化的生活。 

 

那一段時間,他寫了一本,叫《逐日天涯》。他給這留了一個尾巴,是於“回”的。但那候,他找不到“回”的路。 

 

  重 流放西部 

 

即將直經驗豐富且嗅的伍延嗅到了其中的機會。人將伍中國社會革中最敏感的小老鼠,因在地震之前,老鼠是反最快的,老鼠在前麵跑,人反而反應遲鈍 

 

1997年,伍延邀了幾位朋友,自己開車從北京向重慶進發,此舉僅僅是要身體“蜀道之”的意境。第一次重之行,並沒有留下太好的印象,伍的投資軟環疑,感“蜀道”其實難在思想念的落後、管理水平的低下。 

 

第二次到重1997年的10月。100多名商人成的全國工商“光彩事考察”抵達重慶進行投考察,伍延也在此列。“但大多數投者來了又走了,他們對的形象比是‘天空中到都是機,但就是找不到著的跑道’”,而伍延站在到的重,得出一個結論:重的基礎設施太差,與直市的身份極不相稱,投礎設施建設應該大有可。於是,他留了下來。那是他的第三次自我放逐。 

 

正在生的正是十年前伍延在海南所經曆的,一切使他都駕輕就熟,胸有成竹。其中,他在重的投的是所的“五黃路象”。 

 

1998年,伍延的公司在重北部新城第一條五黃路,54米的度使它成市區最路,並展成今天的中央居住區。“在重樓市中也存在著某些範本意”。盡管如今的五黃路馬龍,但在伍延看來,五黃路上在隻有兩輛車:一是名、一是利,而條路上,輛車幾乎都達到了目的。 

 

湘商建會 流放 

 

然而,商上的成功並如料想的那樣給來巨大的滿足。他自己的社會角色始終懷疑,並且越來越烈。 

 

確切地這種懷疑從離體製的那一天起就已存在,這種覺對於一個有社會理想並望崇高的人來可能來得更烈些。人然向往自由,但終歸是群居物,組織可,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 

 

困惑了很久,他似乎找到了感2002年底,伍牽頭,在重慶開建注冊重湖南商會。“隨著市場經濟起,一大批民業興達起來,很多人都感,沒人管,沒人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也就是,政府的管製和市場發展存在脫,當我們開始意問題候很困惑,中央也意問題,商會既不是政府這樣的政治組織,也不是企業這樣的市場組織,它是於政府和市的社會組織。”從事新社會組織建,伍延已經樂在其中。 

 

眼下,他把全部精力移到商會組織上麵,並因此成立了一個湖南湘商文化投有限公司。他希望自己文人的知性和商人的敏,在大湖之南,凝聚起天下湘商,並使湘商崛起影響天下。 

 

不久前,首屆湘商大會在行,湘商概念奔走呼號、在各地湖南商會之間牽線的重湖南會會延,自然同時進入政府和民間組織野。他於找到了組織,找準了未來事的定位。 

 

在,他管自己叫和社會的建者,他已不隻是市場經濟的建者了。盡管他曾長發、穿袍,在外表上盡可能地表社會主流的叛逆和不同,但骨子裏卻並沒有什不同。他很聽黨的,熟背十七大告精神;他也很聽當地政府的,他做的事情盡可能地迎當地政府的展思路,並最大限度地服於當地政府。他由衷地感改革大的代,予了一代人自我遷徙和自我流放的自由,並一代人造了追逐夢想和追逐幸福生活的機會。 

 

可以作出判斷的是,最後的個一定是真心的。因代的最大受益者。一個將個人的夢想與社會的夢想係在一起的代,使一代人在思想的遷徙中找到依 

 

延把個叫做回。流放者來,是他建目。 

 

還記得當年海南流浪歌手流行的一首歌,歌的大意是:願意離自己的家,願意浪跡天涯,隻因找自己的夢,隻因為種子要芽。 

 

逐日天涯之後,他找到了回家的路,並已有了一個不願離的家。 

 

 

 

中國大遷徙像之三——:遊走在中西之 

 

的身份,早已脫離了某一種單獨的文化背景,而更像是地球村公民的一 

 

下午四點,丁和我們約在了陽光上的一家小西餐店。 

 

正好是北京的天,一切都汙濁濁的,我話題也很自然地從天氣始聊起,此他有些抱怨,不過馬上又幾年北京的空氣是好多了。 

 

他點了木瓜牛奶,有點甜,又要了杯竹葉青茶。這樣一個穿著簡潔說話溫和的中年男子,無看,都是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 

 

然而你很快可以從一些微之處發現些不同。比如,他接電話時突然冒出的滿正法;比如,他度背後隱隱約約的某種優越感;又比如,買單時他完全西式的禮 

 

1985年底丁去了法國,隨後得了一係列人在法國所能享受到的最高譽:“法國青年翻家”、法國卡茨文學大、法國青年文學、法國章…… 

 

經輝煌的翻家、法作家,在的法國國際藝術學院院、伊迪文化播公司裁、保鬥士,位跨國遷徙者一點點褪卻了傳統基因,成就一個多元文化的承者。 

 

  從土到“浪漫” 

 

電話,是丁的兒子亞曆山大。其亞曆山大的母是中國人。這樣一個血統純正的中國家庭,卻有著完全不同於中國的文化。 

 

個家庭食中西合,早餐是從法國回來的橙汁、奶酪、麵包等,中晚飯卻是中餐;家人有時講漢語,更多候用法語對話,兩個孩子也都被送到法學校上學。 

 

所以,麵別認同的話題“你應該還是一個中國人”這樣的判斷得有些猶豫。然,在心理上,他並不認為取得法國國籍、又在法國生活了20年就是法國人。 

 

丁在中國的家不止陽光上,他甚至把房子蓋到了柔的大山裏。而在巴黎,他也有很多房子。 

 

中國和法國兩文化都在了他的身體裏,隻不過時出來打打架。些年來,他在中國與法國間飛去,成了一個雙棲,又或者,成了一個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 

 

丁的家在河北文安,家人叫他毛毛。毛毛是如何成了丁?一切要功於法。正如那句諺語:掌握一,就如同打了一扇新的窗。丁的人生因法而改 

 

1976年,他隻是個被下放到河北村的普通少年。一天,一位北大的女老找到了他所在的生產隊,想招收幾名學外的學。麵文化、問題答如流,他的表令老非常滿意。第二年初,作最後一屆工兵學丁被北京大學西係法語專業錄取。 

 

入學後不久,他和幾名同學共同立了當大學生的第一本學生刊物《未名湖》。在程中,認識了德高望重的朱光潛老。二人成忘年之交。那的燕園,常能看到一老一少的身影,聊天。從三年級開始,丁已能自己翻一點西了。他一下子喜了在人看來很學的法,甚至超去喜的程度。 

 

最初,丁隻能翻一點零碎的小文章。他也想自己翻一本,但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朱光潛告他,小來源於法國,法的“浪漫”實際上就是小的意思。此,他翻了第一本小《保和薇吉尼》,筆名丁。朱光潛主提出為這書題名。 

 

1980415日,法國思想家、哲學家??特逝世。位法國才俊的逝世,在當中國的文化界引了各種討論自然也引起了丁的注意,於是,他翻的《理智之年》等一些比較熱門的法國代文學作品。 

 

本《理智之年》,他打了通向法國的大 

 

  融入法國上流社會 

 

了鼓勵世界各國的年人翻法國的文學作品,法國政府專門設立了“法國文學翻家”年在世界範5名青年翻家。198510月,28此殊。他是至今中國的唯一。 

 

獎項非常特。根據當法國政府的定,獲獎者可以得到5萬法郎的金,但獲獎者必須親自到法領獎,而且必在法國國內將花掉。法方金平均分6份,要求獲獎個月前來取。如此,丁就有了一個前往法國的機會。 

 

1985年底,他赴法國,憑借翻金,在法國生活了一年多。,他始考如何繼續留在法國,如何賺錢。他曾經嚐試過言學院教中文。可是當他作人填表,聽說錄取名隻有一名,而候人卻有20多個,他當即把表撤了回來。 

 

段小插曲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一次微體,“我爭上人家要下,我沒爭上自己又會難過是我在中國習慣了被安排後出來經曆的第一次爭,就件事不好。” 

 

教中文未果,丁想到了寫小。此前他從未出,更不要。然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在我心裏,它就要出生,就要通你來到個世界上,鬼使神差,完全著了魔,就必寫出來你才完整。” 

 

這樣,一本用法語創作的小《高梁了》生了。 

 

寫投稿信丁以中國人特有的虛寫下了“不揣淺陋、多指教”之果稿子投出去石沉大海。當他的金也已花完了,賬單紛至遝來,無奈之下,朋友恰好認識一個大出版社的總編輯,建他去那裏 

 

丁硬著給這位老太太打電話,碰巧她直接接了。一聽是位從中國來的年家,老太太當即表,你下午直接吧。丁直了。 

 

“我當我已了,跟我第一個出版合同,第一個,我就給誰出版,好像自己是個大作家,出版社都在我稿子這種。”丁清晰地得那天是星期五。兩天後的清晨,朦睡意中的他被電話吵醒,好消息來了,“她說這大了,你趕緊過簽協議。” 

 

轟動丁自己未曾想到的。隨之而來的作家稱號一度他感到害羞。然而,成功就這樣飛快地來了:《高梁了》一當年法國最暢銷的小,並且在法國連續暢銷10年。 

 

“當時電視台采我,稿還給過哪些出版社,我說給過誰給過誰,後來那幫人全被免了。其人家解釋說投稿信‘不揣淺陋、多指教’那一寫,就沒人看了,認為你自己都不自信。我完全是兩個文化之的差異。” 

 

書給亞來了一串的譽,先後1987年法國卡茨文學大1987洲小說獎1987年法國匹裏茨1987年比利皇家文學院小說獎,並文學大的決圈。法國總統希拉克完《高梁了》,在給亞丁的信中寫道:我著極大的趣,沉浸在本體代史、中肯而又有份量的令人著迷的著作中。 

 

其後,丁又連續寫了6量也都不丁一法國知名作家,除了寫作,他個周末被邀去參加一些貴婦人的沙,在沙文學、自己的,也中國。 

 

  文化使者的大事 

 

在法國人的眼裏,丁是以一個粹中國人的麵貌出的。也正因此,他的寫作法國人體會到了新方文化。 

 

“我在裏描寫塞河的候,巴黎的人看了都得非常驚喜,因我是方來的人,我用陽來描述它。法國人感歎說‘你可以把塞河寫成子,我不會河有這種描述,永不會有這種感受。’” 

 

從中我可以解人作家在海外成功的原因。其,包括後來的程抱一、山,也都因份文化的差異感、或者異國情調細膩名。不管怎,作文革後出國的第一代海外人,丁確寫作,成功地把一個傳統方文化到了法國,又把一個代的法國回了中國。 

 

他是中國人中少數幾個在法國家喻戶曉、被法國人廣接受的作家之一,也因此結識了眾多法國上社會的達官人,些人都以能邀到作家為榮,並不喜“文學花瓶”角色的他從中發現了新的機會。 

 

一日清晨,丁接到法國參院院打來的電話,邀他共早餐。由於之前二人就已相丁欣然前往。在聊天的程中,他了解到,原來院是希望丁能幫助他,通非政府的渠道到中國去訪問 

 

1989年之後,中法之係曾一度冷卻。於當的特殊情況,院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去促法中係的改。其後,丁通一些朋友向中國的有人士達了個信息。此,1991年他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 

 

1992年,在那位參院院帶領下,一批法國企家成功訪問了中國。當,他考察了廣州,因此後來一批法國企業進入中國之初,就都落在了廣州。從此,始做一些文化交流方麵的工作,隨著此後中法係的越來越好,他專門建立了一家文化播公司,致力於中法之的交流。 

 

丁曾做法國工部部顧問助其在中國展一係列的工業項目交流活。同,一些法國企巨擎在入中國市之初,也紛紛找到他做顧問,包括法國力、阿斯通、歐萊雅等。他被聘任法國大型品牌入中國和中國市的著名策略人。 

 

近些年,丁的角色越來越豐富,策劃人、影製作人、演、保倡者、文化大使……多角色集於一身,但都與“文化交流”有係。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由他策劃的中國年幕式——雅會等主要活轟動 

 

多年的法國生活法國文化感同身受,“法國文化是一平和的文化,他把精神變為的,所以有了這麽多建築文化、文學作品,他又把物成了精神的,把物的感受精神化了,比如阿卑斯山。這種平衡是其他文化裏不存在的。中國文化把精神的物化得很少。” 

 

於是,在中國、法國穿梭的丁就常感到兩文化的激烈摩擦,“我是法國人的候,就是一個法國人,當我是中國人的候,又有人我是最中國的一個中國人。文化在我袋裏成了兩個堡,兩個地,互不相容。” 

 

如何,他最終變成了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承者,他法國國視藝術學院,校了典型的西方教育理念:“不是灌滿一瓶水,而是點燃一火”;他介法國最先保技、最尚的建築藝術進中國,可是他又中國道家文化癡迷不已;他以文致富,卻也常在文化中迷失……

 

 

 

 

中國大遷徙像之五——深圳:遷徙之城 

 

深圳的人口數已超1400萬。 區區不2020平方公裏,雲集著如此大的流人口,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非深圳莫屬。 

 

20079月的深圳市流人口劃生育管理和服務暨“兩無”活動經驗交流會上,深圳市副市根據各區人口和劃生育局上來的外來人口數字,現場算器敲出來粗略的數字——外來人口已1200萬,加上有的200餘萬籍人口,深圳的人口數已超1400萬。 

 

區區不2020平方公裏,雲集著如此大的流人口,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非深圳莫屬。 

 

  千萬外來人代化都市 

 

1980826日,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生,揣著夢想的各路人馬開始朝個此前地上找不到的地方集。 

 

1985年,廣吳川的村人陳華,拿著姐姐85元來到深圳,在工地上做小工,個月隻50元,都吃不起。十年後,陳華創立了京基公司, 2002年花25萬美金前美國總統克林做宣2005年,陳華的名字赫然出在當年中國胡百富名人榜上,上榜資產為21元人民。略一算個四十來的吳川人所有的資產幾乎是以一年一個的速度在增造了一個常人以想象的富神 

 

20075月,陳華又迎來新的擴張,他有的位於深圳最漂亮的海大梅沙的五星海景酒店開張營業陳華這樣成功的名字可以列出很多。他都是遷徙者中的幸運兒和領頭雁,但如百川海般的遷徙中,更多人如祝日升一默默無 

 

2006年,深圳市外來勞務工最密集的寶安區建“寶安勞務史博物”,捐獻數十件打工物品的安徽籍工人祝日升的故事被媒體掘出來,他的18工生涯是眾多外來工的影。 

 

1988年的冬天,剛剛初中畢業的祝日升提著簡單的行囊,來到了當在內地名最響亮的特區——深圳。祝日升參加了一個福建在深圳的工程,抬石、挖水溝、挑沙漿,三年下來,居然積攢一萬多塊錢,他用在安徽老家建了新房。 

 

1997年,祝日升了婚,後來又有了兩個兒子,他在深圳的年薪都持在三萬元上下,除去開銷年都“至少下兩萬元”,因,他沒有按照原先的預計回到老家,一直停留在個城市,一呆就是18年。 

 

越來越多的人向個小集,由最初30萬人口基數,到2007年並不準確的1400萬,20多年,人口增了近40倍,平方公裏達5000人,一速度同堪稱全國之最。些人在實現自己夢想的同,也在為這個城市的GDP加瓦。 

 

兩萬來自五湖四海的工程兵就地轉業,城市建日新月異,城市的麵——深南大道建起來了,上海賓館蓋起來了,第一高樓69的地王大廈矗立起來…… 

 

深圳市政府材料示,從1980年到1994年,深圳造了“三天一樓”的速度,生產總值35%增速度曆時9年突破100,再經過5年突破了5001994年後,全國各地的改革放不斷推,國家予深圳的“特殊政策”成普惠政策,但並未能阻“深圳速度”神造,GDP的增速仍在20%以上,先後突破1000200030002006年更是達到5813.56,最由一二白一躍為全國第四。 

 

深圳大學易鬆國教授分析認為,從深圳體來看,籍人口與非籍人口倒掛的倒金字塔構越來越明在深圳1400多萬人口中更大比例的是外來工人、流人口。倒金字塔構的第二個表是社會階層比例的失衡,在1200多萬深圳人口中,精英人群、高收入人群以及包括公務員在內的中產階層,比例都很小,而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民眾,以外來工的流人口主體,五年來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一座移民城市的放與包容 

 

人多起來是一景象?深圳年一年不於“敦克克大撤退”的“候”北個中國最大移民城市最直的體。年前返,深圳火站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真正入春,數百萬人一夜北撤,深圳幾成空城。 

 

2004年,深圳航空推出“情航運”,即由家接父母人年前往深圳,機票低於兩折,者以低於火票的350元機票,接來父來深圳年。 

 

那是一個無比寂廖的春,與家熱鬧和鞭炮齊鳴相比,深圳十分安靜,隻有在夜空中偶燃起的幾束煙花夜空有了一點靜,在街上找不到開業的餐,甚至連車輛和行人都很少,昔日擁擠不堪的菜市也隻有幾家在留守,也沒有多少人菜。同一樓也沒有居在家可以聊天,走了,都走了。到初五,父便坐不住了,“裏人少了,一點年味都沒有,是回家去吧”。 

 

裏不是自己的家,35的祝日升就是這種然已是十來孩子的父個穿著一身色工裝的安徽子麵對記者一笑起來露出滿口幹的白牙。18年的城市打工生活改了他很多,有了良好的習慣樂觀積極的生活度,但一直沒有改的是他的身份,他仍然屬於外來工的一,沒有個城市的一紙戶口。 

 

也正是個有著候特性的城市,卻形成一獨特的城市文化:放和包容。放自不必言,深圳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小身國都市,本身就是放的果。包容令人才感到最舒服的創業外部境,英雄不,在深圳沒有形成核心的主流文化,自然無舍棄自我,可保有個性的自由與空也使深圳充滿了勇於拓的朝氣,不斷新的精神和活力, 深圳成為實現夢想的舞台和品牌企的孵化器。 

 

  本地土著與外來人的立和衝突 

 

有沒有一紙戶口在深圳有著天壤之紙戶口,意味著可享受深圳醫保,看病吃基本不用掏;意味著有機會去爭取福利房,早期深圳梅林一村的福利房,均價1500元一平方米,如今已翻了10倍;意味著孩子可以免接受深圳的義務教育,而外來人口一學期的借讀費高達近900元;甚至香港自遊行的通行,也隻是針對本地放,外來工需要回到各自家鄉辦理,並加入旅行方可赴港。 

 

這種不同的人享受不同待遇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本土土著和外來人立。有深圳本地籍的,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在以收租主要經濟來源的眾多深圳村落,一出生就往往意味著數十萬的年底分,以致於一些“外嫁女”要分波。 

 

些含著“金匙”出生的本地土著相比,外來工人要在工廠裏一天工作十來個小,從事著環衛、清等低廉工作,要背著岐的目光。 

 

20062月,在龍崗街道處轄區的怡豐路黃塘市附近的大街上,警方掛出“決打河南籍敲勒索夥”和“凡舉報河南籍夥敲勒索犯罪、破案件的,500元”的大橫幅,兩條幅落款均新派出所宣”的字,此廣泛爭外來人和地域歧的聲也因此拉,最後以警方道歉,相社區民警被除告 

 

深圳警方公開發表的一份《深圳》是首次公布深圳市公安部就外來人口問題所寫出調告,告中認為大部分外來人口是城市有獻的城市勞動者,真正破壞治安的法犯罪嫌疑人隻占外來人員約0.7%,“但一小撮壞分子,是一個巨大的絕對數,是城市市民安全的形炸”。 

 

深圳的外來人口中,從體上看,“打工一族”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且多來自村。大多數打工仔、打工妹來深圳後主要任就是在工廠打工掙錢,最大的心願就是將困的家鄉讓家人生活得好一點。當然他當中也有很多人,爭取成人高校和各不同次的專業學校學知和技,希望幾年後可以“引水返”。個城市,他更像是一個旁者,而心底最眷戀的卻永是自己的故 

 

 在拋棄深圳VS深圳在拋棄 

 

200211月,網名“我伊狂”中校的一篇《深圳,你被拋棄》引爆深圳,轟動全國。2004年底,中校主深圳,赴香港工作。身在香港,他卻依舊注深圳。5年不到的時間中校又拋出一文,次由深圳已從“你被拋棄”,成了“你在拋棄”。 

 

如何遷徙到深圳的人留下來,也成深圳正在思量的問題。前深圳市委書記厲不再提“民工”,而采用“外來工人一更尊重的稱;在社會保障麵,深圳今年5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低繳費、廣覆蓋、保基本”的勞務工合作醫製度,月企8元、勞務工交4元,就可保證勞務工的門診和住院。2005年,深圳特區內勞務工的最低工達到690元,居全國首位。《深圳經濟特區企欠薪保障條例》自199711施以來,不使用欠薪保障基金付企欠薪4595萬元,使33899勞務工受益,前不久還開維權,半年就為勞務工追回欠薪2.37元。深圳製定了17章,格限製和製止部分企業對勞務工的非法剝,在法工作時間、加班限製、工資計算與放、休息與休假、勞動、社會保等作出定。為滿足外來工人子女上學需求,深圳市年投入55元用於教育,外來工人入學子女已達到50萬人。 

 

也有網民提,深圳作具有獨特性移民城市,應設立“住人口”或稱“移民”,一方麵增強歸屬感;另一方麵以這種方式表示對這個群體的一的尊重。 

 

一倡引起網民討論,大多數網上回帖都表示支持。有關專認為這反映出作移民城市的深圳一獨特的文化象,但認為設住人口不妥,可能會人造成住人口與常住人口的立。 

 

曾任深圳市的於幼表示,如果一個城市裏期生活的大多數人口是流的,些人對這個城市沒有同感,沒有“根”的感,那麽這個城市的心一定是浮躁的。在二次創業,如何留得住人?更多的人分享改革放成果,正成為這個城市主政者挽留人心的響亮口號。 

 

祝日升下一在深圳的寶安區房子,“我把家裏麵的房產賣掉,足可以支付在寶安房子的開銷了。”祝日升憧憬著,“到候,就把老婆和孩子都接來,籍製度以後也肯定要改革的,像我這樣興許都會有機會……”他 

 

1987121日下午,在深圳會堂,中國第一土地拍正式始,敲響了新中國拍土地第一槌,一積為8588平方米,有50年使用的土地以525萬成交,也成深圳改革放的誌性事件; 20年後的628日,一土地麵5000平方米,天健公司1.66元,樓麵地價高達1.533萬元/平方米,謂創深圳樓麵地價的新高。 

 

高昂的地價自然來高昂的房價,祝日升離夢想也越來越,高昂生活成本也令更多揣著夢想而來的人感到居深圳不易,不少選擇了放棄和遷移,讓這個本來無根的城市,以及如北京、上海些物價高企的城市主政者倍感撓頭

 

 

 

 

中國大遷徙像之六——"外地人"催生"新北京" 

 

二十年來,北京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來裏淘金,加上中國人的老,於是就形成來自同一個地區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城中村”。比如北京的“浙江村”、河南村”、“安徽村”、“新疆村”等等。 

 

……景富手起刀落,案板上的一麵就被他成了七八條,兩條上下疊在一起,雙手麻利地一抻,下,一根油條很快就炸好了。 

 

天早上5點,景富都重這樣作。6點,吃早餐的人就會多了,如果不提前炸好,根本就供不上客人吃的。 

 

景富的小餐在木樨園天雅服裝大廈後麵的一條小巷子裏,巷子小,人卻出奇地多,到是肩背手提黑色塑料袋或蹬著三輪車裝卸物的人。景富,他都是來這進服裝的,一年四季天都這麽多人。 

 

北京木樨園、大紅門服裝商街,從天安向南隻有5公裏,平均日物量達2000噸,年交易300元人民以上,占據了北京服裝交易54.5%景富的小餐占了地利之便,生意非常好。 

 

十幾年前,是一片破落,一個個臨時搭起的棚隨,街道又窄又,是一群浙江人把鼓成了江以北最大的服裝集散地,因此裏也被稱“浙江村”。 

 

  浙江村:最有活力的“城中村” 

 

的“浙江村”,它既非自然村落,也非行政區劃,是指在北京商的浙江人自形成的聚居區。其範主要在豐台區南苑村、果園村一。南北從木樨園到大紅門西從家堡到成壽寺。 

 

上個世80年代初,裏的房租非常便宜,距離公口途汽站、北京南站也比近。以浙江溫州人主的來京工人看中了裏的地理位置,陸續這擺做起了服裝生意。 

 

林立昌是最早一批來北京的浙江人,他告訴記者,1985年他裏來,整天背著一個大包,東躲西藏地,城管來了,包起來就跑。二年下來也沒到什麽錢輪車、擦皮鞋、賣過,“成天蹲在大街上吹日曬,那叫苦啊”。 

 

林立昌的命運折在於抓住了一次機會,而他的經曆也是“浙江村”形成的原因。1988年,他靠倒了皮茄克了一筆,於是他幹脆在附近租了一隻有 3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了一個加工廠,白天擺滿縫紉機等工具,上就睡在地板上。“白天當老板,上睡地板”是很多浙江人的經曆 

 

那幾年皮茄克非常火,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甚至多外國人都直接來裏采,林立昌常幾天不睡覺連續趕活。後來自己在做不來,就找來了家裏的戚,戚又來了老,老來了自己的戚。於是,在裏的浙江人就越聚越多,“浙江村”就是這樣形成了。 

 

“浙江村”逐步擺脫了那經營方式,林立昌也苦盡甘來,不有一個小型服裝加工,在天雅、京溫、秋等批場還擁有七個位,資產過百萬。“不算什,和我一起來的老資產過億的有很多。”林立昌 

 

從“浙江村”走出來的一大批富翁,在完成了本的原始累後,足更多的行。房地產開發、文化播、采以及互網等高科技行幾乎都有浙江人的身影。 

 

  福建村:以建材生意 

 

在北京,像“浙江村”這樣有明地域特征並做著同生意的村落的有“福建村”。 

 

大地,山清水秀,但是去交通條件很差,幾乎無田可,隻好商。福建人從小耳目睹的情景就是祖外出商,其吃苦精神和適能力不比浙江人差。 

 

在京郊立水以北1公裏的範內,沿公路分布著以福建人主,經營木材、合金建材等大大小小的建材貿易公司,裏就是“福建村”,但並不像“浙江村”那有名,隻是外界常把裏稱“福建建材村”,其自己很少這麽叫。 

 

“福建村”的起得益於1980年代以來北京北郊大模的房地。立水十幾公裏的範內新建的花園、墅、公寓以及奧運村的建建材貿易提供了很大的市。福建建材商看好了個機會,便紛紛在立水附近起了公司。 

 

福建人也是中國有名的一大商幫,福建泉州、晉江、石的服裝鞋帽遍及全國,沙小吃部,安溪人賣鐵觀音,莆田人除了做服裝生意,很善於經營醫院,據,全國80%的私立醫院的幕後老板都是福建莆田人。 

 

新疆村:曾紮堆 

 

多事物那,北京的村落也有生和消亡的程,曾經紅火了一的“新疆村”早己消融在北京的各個角落。 

 

新疆村早在1970年代末就始形成,分兩片,一片在甘家口,一片在魏公村,多以開飯館為。最初,在魏公村地區的幾條街上,由於有很多新疆人的餐,附近居民的出租房大都出租些新疆人,形成了“新疆村”。 

 

但是由於拆遷和舊城改造的原因,新疆村消失了,但要在北京找一家新疆餐館還是很容易。 

 

在朝陽區金台路路口向南500米,就有一家新疆餐裏的服務員是清一色的小夥子,穿著一模一色休服,而且都一剃著明瓦亮的光。服務員與客人之間說普通,他都是新疆始你會不適應這樣的服方式,會有些膽怯,但是很快就會習慣了,他都很情,有叫必關鍵是菜很好吃,上下兩樓,幾乎天天爆滿 

 

家新疆餐的老板告訴記者,“新疆村”起源於甘家口附近的西苑店。西苑建於1950年,當叫西苑旅社,是作為團結穆斯林民族的窗口建的。從 1950年代始,國家陸續從新疆招了一批廚師進京。新疆廚師們又慢慢地來了他的家屬和老,由於言和生活習慣方麵的原因,他大多居住在同一區域,並多以館為業 

 

安徽村:不乏精英人物 

 

安徽自古就是苦地方,地江淮之,自然災害不斷,亂都安徽。由於生活所迫,年都有大批的安徽人京打工,他大多居住在海澱區知春路的西五道口和附近。就是通常所的“安徽村”。 

 

安徽人在北京沒有固定的行方向,但在各行各中都不乏精英人物。黃來北京的候,是一搞裝修的江老板打工,很被人瞧不起,有上公交,會招來很多白眼。他也無法融入大城市的高樓大廈和北京文化,到春他就迫不及待地票“回家”---安徽。 

 

五年前,他了一家裝修公司,有了自己的和房子,孩子也接到北京讀書,也有了自己的一個社交圈子和一些朋友,偶回安徽老家一次,也呆不了幾天就又急著“回家”——在他的家是指北京。像他這樣當年來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多都成了實際上的北京人。 

 

外地人影響了北京的生活方式,北京也接並改了外地人的思想。 

 

毫無疑,外地人在推北京展的同,也北京的城市功能和生態環來了一定的力。公安部最近公布的示,北京市人口數量已突破1700萬人,其中,流人口數量突破510萬,人口數的三分之一。 

 

認為,既然市化是一個不可阻趨勢,那經濟要素驅動的人口大遷徙也是不可避免的。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京工,同樣每天也有成萬上千的人黯然離去,北京的人口不會無限製地膨下去。正是因為這些外地人的大批遷徙和融入,北京才得更加多元,更加包容。

 

 

中國城市化:快了?是慢了? 

 

中國城市化的速度是快了是慢了?中國城市化下一的方向是什?中國的城市化將整個代化來怎的機遇與福音? 

 

有共,也有爭 

 

傳義:城市化率應該高於非比率 

 

改革放後,中國城市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展。目前中國43.9%的城市化率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比改革初,高了20個百分點。但體而言,中國的城市化水平是滯後的。 

 

按國一般情況,城市化率應該高於非比率。目前中國非人口就比率56%大於中國的城市化率。同即使統計數據上的那些人口,也沒有真正城市化。國家統計局把在城市就居住達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統計入城人口,但事上,1.6或者更多的人,並不享有城市的相關權利、福利。沒有參與到城市社會的管理活中,沒有定居,沒有市民待遇,他仍是不格的城市化人口 

 

  王春光:底城市化刻不容 

 

從一國代化程來看,村人口向非和城市移是一個必然趨勢。國家應該創造機會和條件,在城市工多年的民工底地實現城市化,而不能們長期停留在“半城市化”狀。如果此以往,大量年輕農民工或者新一代民工會失去了“根”的束,成漂泊一族。民工沒有了社會同,也就會社會缺乏烈的任心,社會秩序重的衝 

 

就目前來民工融入城市社會的狀況並不是那麽樂觀。我曾用“半城市化”來描述他在城市的生存狀況,即一隻腳跨了城市口,而另一隻腳在城外。由於不能融入城市社會,民工不能定、健康和體麵的家庭生活,由此來的是子女教育問題、父母贍養問題、家庭婚姻問題等,民工把青春、健康城市,卻把病、年邁帶村,由自己承擔。城市社會來民工的不斷流,不利於社會管理和秩序維護,更不利於就業隊伍的定和技能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於城市產業結調整,甚至阻礙著國家爭能力的提升。 

 

加快民工的城市化程,不民工本人的需要,而且是國家代化建的需要,已恰到其,不能再耽下去了。 

 

黨國英:中國城市化的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 

 

中國城市化的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如果沒有土地、籍等體製性的障礙,中國的城市化率會更高。中國城市就被大大擠壓了,GDP勞動力就長間有一個比率,但中國常年都是GDP長遠遠大於勞動力增這說明工人勞動強度在增加,勞動時間在增。加油站工人周工作80,比法定工作時間翻一倍。我做一個估算,隻考慮勞動時間,不考其它因素,落8工作製,周隻工作40,中國的就就可以增4000萬。 

 

王春光:建立民工融入城市的支撐體係 

 

工的老板不同,民工缺乏自主融入城市社會的經濟實力,他們賺的工不足以持他在城市的最基本的體麵生活,因此必要借助於城市社會予相的支撐體係。 

 

這種體係應該由三部分成:一部分是製度和政策體係,另一部分是民社會體係,有一部分就是市體係。實際上,我國城市沒有建立這樣的體係。 

 

跟以前比,我國在製度和政策上有了著的改善。政者已視為我國城市化和代化建的必然趨勢和要求,試圖給民工更多的平等利,比如取消了各不合理的收民工子女同等的受教育利等。但是,目前的製度置和政策製定的目標還不是了將民工吸納為城市居民,而僅僅在於改善民工的利狀況。如果要把民工吸納為城市居民,必須設民工以平等的國民待遇的製度和政策,包括沒有歧口製度、城市福利製度、社會保障製度、政治參與製度等等。 

 

鐵軍:在源短缺的條件下加快城市化伐,會遭遇源、境的瓶 

 

中國城市化的比仍然低於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比,但如果按照絕對值來看,中國已有了全世界最大模的城市人口,它所連帶發生的問題,不僅僅隻是一般的社會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源、境、生等等方方麵麵的問題 

 

搞改革,中國城人口隻有兩在接近六,已翻了一番半。20多年,中國經濟翻了兩番,城人口翻了一番半,這應該說絕對不是城市人口展慢,而是城市化展速度非常快,某程度上甚至可以是有點兒快。 

 

中國在人口膨源短缺的條件下加快工化和城市化的伐,其果可能會遭遇源、境的瓶個瓶是人的能力所不能突破的,包括中國貿易所受到的一片批,在海外,我,在市上隻要我就可以到原材料,但我卻被展中國家以及達國家中各的聲音所批;我,在市上隻要我優勢就可以出口,但我卻遭到一片反傾銷針對貿易壁也在增加。所以實際上,如果中國以有限的源和不斷增的人口這樣國情,卻試圖按照以往達國家曾的工化和城市化道路走下去,那,無你是多平和,你也走不下去。 

 

  城 

 

黨國英:流入城市的村人口最慢慢住下來 

 

目前中國村莊占地近18萬平方公裏。如按城市準,一平方公裏住一萬人。那些地方可以住18人,而中國的實際隻住著7。可中國村空心化的程度和土地浪的程度。 

 

民工年都從全國各地村,到了村又都是用來蓋房。我做過農村宅基地調查村最大的支就是蓋房。除了私人在村投入,政府建村也有投入,比如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第一代民工年的願意回去。可是他的後代大多數不願意回去,想完全生活在城市。因此那些在村的投入就是很大的源浪 

 

能城市化盡可能城市化,讓農村人口慢慢流到城市來。村莊自然消失,農業。城市化需要一個程。三五十年後,流入城市的村人口,最會慢慢住下來。 

 

 雪峰:應該將建社會主村提高到略的高度 

 

當世界經濟高速展的候,城市能提供比多的就機會,能納較量的體生活水平。但若出世界性經濟簫條的,其後果就會非常重,因此,中國不能選擇貧民窟式的城市化道路,而應該將建社會主村提高到略的高度。 

 

在中國代化的程當中,城市吸越來越多的人口,村人物不斷地流入城市。於自然衰之中。9億農民的城市化程是一個漫程,大部分的要依托於村莊生活。村成中國代化的定器,村是可以回去的“家”,是廉價再生產勞動力的所,又是調節勞動力供求的蓄水池。 

 

均衡之 

 

段成:需要解決地區展不平衡問題 

 

一個常常被人忽略的問題是,中國地區以及城市間發展的不平衡。各種資源都集中在了一些大城市。公安部很多年前就在搞中人民共和國籍法,沒有推出,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擔心政策一放,大城市可能被爆。 

 

中國需要解決地區展不平衡問題,歐洲得學。他也有巴黎、法克福一兩個大城市,更多的卻是一大批均衡的幾十萬人的中等城市。如果中國的中部、西部以及北也能形成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以及渤海經濟圈的都市經濟圈的,那中國城市化程中從移到城市的人口,才能更均衡的分布,而城市化程中生的各種問題也才能得以更好的解決。 

 

雪峰:度城市化,可能出現貧民窟 

 

城市化速度快,更多勞動入城市,爭激烈,無法就,或者勞動力價格太低,而些在城市的民如果回不到村的,就可能形成民窟。  

 

展中國家,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而且在國際經濟格局中於高爭的產業末端。高致低利展中國家的源通際產品交,源源不斷地入到達國家,達國家不斷從展中國家得到表麵上平等的交以外的更多的源的好這樣一來的展中國家就不能提供高收入的就機會,就會出血汗工廠,就會出模的民窟。中國如果要加快城市化程,在中國的經濟結構及其國際處境不改的情況下,就要做好出模城市民窟的準 

 

  郭存海:拉美的城市化中出逆城市化” 

 

拉美城市化的一個典型特征是超大城市化,即人口度集中於一兩個城市,特是首都。拉美的城市化中了一特殊的“逆城市化”程,即人口由向大城市核心區集中轉變為向郊外和星城分散。拉美的“逆城市化”與達國家的“逆城市化”的不同在於,後者是追求生活量的一自由和主動選擇,而前者是低收入階層邊緣化。在拉美,城市的空間擴張比人口膨更快,其主要成因是,移民數量的不斷增加和城市生活成本的攀升致越來越多的低收入階層從原來相靠近市中心的陋居所向城市周邊轉移,不斷地大城市模,形成一民窟包城市”的景。民窟往往是毒品交易和暴力犯罪的重災區,也是城市管理的肋。 

 

 

享受並恐懼著——全球化背景下的遷徙 

 

沒有不斷的、年累月的,不懈的遷徙,就沒有後來的人文明的時間上的延伸和文明水平的升代社會形的分化與融合,代民族的形成與延,無不與遷徙相 

 

遷徙造就了人文明社會 

 

社會的展,連續不斷的遷徙。 

 

可以,沒有不斷的、年累月的、不懈的遷徙,就沒有後來的人文明的時間上的延伸和文明水平的升代社會形的分化與融合,代民族的形成與延,無不與遷徙掛,如美國大片《瑟王》,演的是一個民族自身形成獨立國家的史淵源,羅馬人遷徙到大不列並成為統治者,中世紀時羅馬統治的衰落主與的混還導致了克森人的入侵(武力遷徙)瑟及其伍,史上被稱“野蠻人”的底族群的手,與克森人在殊死決後,建立了大不列王國。而個大不列王國在率先完成工革命,代文明展期之後,其所作所也離不模的遷徙,即所向遷徙”,大批大英帝國的子民在源分配武力爭奪戰代,遷徙到北美、洲、澳洲各地,形成了被稱之“殖民地”的地形代澳洲的國家成形,乃至於當代最大的經濟事巨無霸——美國的生,其催生婆就是遷徙,大不列帝國在其全盛代掀起的遷徙潮,竟是達世界和欠達世界共同的成因。 

 

是人社會、世界文明的展需要遷徙的助推,是人社會、世界文明的展催生了遷徙,其因果係是複雜、含混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是伴生的。代通遷徙造就了多個人文明源地,生了不同形的人文明,近代的遷徙造就了代國家形的確立,隨著通政治手段行分配源的代的逝去和以經濟、科技、工業發展和市配置代的盛,一個叫做“全球化”的概念始成。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作力中最重要的源和消端,其遷徙是必然的,而世界經濟跑者,西方達國家所麵的遷徙問題,就更、更猛烈、更為複雜,用一句形容就是“享用並恐懼著”。 

 

享用遷徙 

 

歐美達國家的物生活、社會福利、社會文明、工、科技展的水平,無疑是傲全球的,但是再代化的生和市體係,也離不人力勞動,人力成本代生體係中最關鍵、最具分量的支,歐美達國家本土住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追逐高收入的白、金領職業崗位,因生活裕、工作力等生的少生育、不生育的生育觀導致的出生率下降,形成了一人力需求落差,需要願意從事低端勞動的群體來充日益枯竭的勞動源,需要能接受低收入水平的群體來降低人力成本。 

 

從另外一方麵看,當今的世界經濟格局,是一個展極不平衡的態勢,國家意上的富差距在全球化背景下,非但沒有小,反而繼續拉大,料表明,1913 年,最富國與最富相差10倍,2000年,差距71倍。達國家利用全球化規則,在源配置中於更有利的地位,這種格局,為發達國家來了滾滾財富,也有力地支撐著達國家內部的物生活、社會福利的高水平。生活條件的越,展中國家人群向往達國家物質環境的心,催生了遷徙的因。在達國家居民看來屬於低水平的收入,在展中國家居民心目中,已經處於在本國高不可攀的水平,“高福利、高收入”形成了一落差。而這種被稱移民”,也就是人口的遷徙,得玩味的是,有人把當今的遷徙(移民),稱“逆向移民”,就是於殖民主義時代的“向移民”,即達國家居民向殖民地國家遷徙,在史的回中逆轉為“逆向移民”了,原殖民地國家的居民,反來向原宗主國遷徙,更得玩味的是,兩遷徙的驅動力均是一個關鍵詞——利益,當年是殖民地的富遷徙,當今是追求更好的生存境、得更多的富遷徙。 

 

“雙”的運,不能單純哪一方麵沾了哪一方麵的“光”。曾道稱,來自一些貧窮國家的非法移民,在歐洲幹兩年的收入,差不多相當於其在國內幹一子的收入。 

 

然而,移民遷徙到歐洲打工,並非方麵享用歐洲社會的“恩”,歐洲實際上在享用著移民潮來的“遷徙福利”,從人口、勞動麵分析,有料表明, 20102030年,歐洲25個成國當中16-24齡層的人數減少700萬人,25-54齡層減少2500萬人,而55-64齡層的人口將增加近900萬。勞動人口的缺口,隻有依靠外來人口的遷徙解決。從勞動領域分析,英國廣播公司曾道:如果英國消者在超場買一包芹菜,包芹菜很可能是由尼日利植、波工人收割再經過中國人清洗的。可,底的低技術勞動,已完全依於外來遷徙人口。從勞動力成本分析,英國4/5 的新移民時掙4.56,而1/5的全國勞動的小低於6。有英國官員說,新移民使建築工人的工降低了一半。在享用些廉價勞動力的利,當然是當事國的雇主、企業們 

 

恐懼遷徙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歐美達國家不可能一方麵享用全球化背景下大遷徙來的利,另一方麵又不付出代價,個代價就是如何遷徙的移民共同享用歐美達國家的經濟成果、社會福利,如何遷徙人口完成外來者到公民的國家同,如何不同族、文化和,從目前看來,歐美達國家麵人口的遷徙,表出一恐懼心 

 

首先是同的恐懼感,外來遷徙人口的增,令傳統的歐洲血國民感到了麵的力,英國《星期日泰晤士》曾經發一個國防部官的言,此公出言驚人,英國甚至歐洲的是蜂而至的外來移民,批數量巨大的移民很被同化,因“全球化已令同化得多餘和不合宜”,他(外來遷徙人口) 並不效忠新的居住國。在移民潮的衝下,歐洲人口迅速膨,西方的文明境遭到破壞,“好像當年羅馬帝國麵哥特人些野蠻人入侵的情況”。然,位官在“文明”的外套下,骨子裏是“白人至上”、“盎格?撒克統優越”的代版。而現實的確是在表達這麽一個事:外來遷徙人口的湧入,正在實實在在地改歐美達國家的人口構。根據荷官方公布的數字,荷1630萬人口中,有非本土背景的人口達310萬,其中170萬來自歐洲之外。英國人口約為5700萬,其中移民430萬,占人口數的7.53%;而德國和法國的移民數量已占到人口數的10%左右;布爾每年新出生的兒中有一半以上名叫穆罕默德。的來看,北美外來遷徙人口達13%,歐洲達7.7% 

 

其次是外來遷徙人口衝社會安定的恐懼,社會的多個基本元素,文化、宗教信仰、就業壓力、收入水平、社會福利等,都在大量湧入的外來遷徙人口麵前凸出矛盾,矛盾得不到化解,就必然引衝突,往往一件毛蒜皮的小事,在已深入到內心的移民問題牽動下,會引社會公眾的太多、太分的想,乃至於催生更大模的社會衝突。 

 

借用美國前國防部曼斯菲德的概念,有一潛在的“老歐洲”意在主著歐洲達國家待外來遷徙人口的思,從政府麵,歐洲達國家越來越奉行更加硬的、苛刻的移民政策,從民間層麵,近年來不斷冒族主、新粹分子、極端分子就是這種恐懼心理的酵物。 

 

實證明,歐美達國家不斷地、深入地挖掘到經濟全球化來的豐厚利的同,在接受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口遷徙浪潮問題上,卻沒有足的心理準應對措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