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級興趣

77、78級是中國現代化征途中一種精神的代名,中國史上的特殊群體
個人資料
78級興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試論人才成功的內在因素

(2007-12-13 22:47:01) 下一個
78級興趣備注]這文章是我在讀大學時讀過一遍好文章,28年過去我在此再次給同學們共享

試論人才成功的內在因素

作者: 王  

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往今來,出現過多少傑出的人才!人們常常幻想,要是自己生在那樣的時代或那樣的環境,一定也能有聲有色地幹一番事業。 不過人們常常忘記想一想,難道那些大有作為的人是在一帆風順的條件下成功的嗎?事業的成功,除了對社會提出要求以外,還應對自己提出什麽要求呢?這是 才學必須研究的基本問題之一。

然,任何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生活的時代。但是,他們可以在既定的外在條件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爭取成功。這就像江河泛舟,水流的力量使船順流而下,大風的 力量使船隨風而行,然而擺渡者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與水流和風力等外在力量形成一種合力,推動航船沿著一條奮鬥之路駛向預期的彼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思想解放的潮流激勵著千千萬萬個有誌者。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立誌改革,舉國上下要求改革的呼聲之高,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以來所無法比擬的。從現在起,50 內外是中國各個領域需要新的巨人並能夠產生新的巨人的時代。思想解放正在與各個有誌者的職業、專業、事業結合在一起,醞釀著新的創造和突破。人才的成功可 以改造社會,社會的改造又促進人才的發展。麵對著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的形勢,每一個不甘心虛度此生的中國人,都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經常思慮著一個共同的問 題:我能做點什麽?

被耽誤了的中國隻能靠被耽誤了的中國人來改造

在那浩茫的宇宙之中,有一個地球在運轉。在那地球的東方,有一個中華民族在發展。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我們的長輩開創了祖國解放的偉業。曆史發 展到了我們這一代,麵對今天,我們應當怎麽辦?中國,總是要由現在活著的中國人來改造,神聖的使命已經壓上了我們的雙肩。

們被耽誤了!這既是申討,又是惋歎,可也有點無所作為。其實,細想一下,現在活著的中國人,有哪一個沒被耽誤過?被耽誤了的中國,隻能靠被耽誤了的中國 人來改造。因為我們最了解這個中國。我們不能從火星上去借人才,不能從春秋戰國去借人才。即使借來了,他們也不行,因為他們不了解現代的中國。30年代,日本入侵中華,耽誤了多少人的學業!然而恰恰是偉大的抗戰造就成功了整整一代風流,成為至今中國各界的棟梁人物。他們就是被耽誤了的中國人成功地改造中國的一個有力佐證。

國經濟麵貌之落後已經激起不少有誌之士下決心盡快改變。但是,問題之艱難,主要不在於沒有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而在於沒有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來把已經有的科學 技術變成現實生產力。因而,中國不僅要考慮造就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那樣的科學巨匠,而且更為急迫的是,發掘現有的人才,改革管理體製,提高各個領域的效率。 美國獲諾貝爾獎的有112人,而日本卻隻有3人。然而戰後日本在短短的30多年中,卻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可見從實際國情出發是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現在25~50歲的人才中,既有組織活動能力又有科技應用與改進能力的人何止千千萬萬,他們的巨大能量正有待於體製改革來釋放。

習科學技術的中、青年,雖然學業被耽誤了一些,但他們對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並習慣於用嚴格的科學思維方式來思考社會問題,把理論和製度作為科學來研究, 形成了自己的頭腦。學習社會科學的不少人已從本本主義中解放出來,開始到現實生活中去尋找理論,建立理論。同時,波瀾壯闊的向著四個現代化的偉大進軍,也 為熱愛工業、農業、藝術、體育、園藝、社會服務等戰線的中、青年開拓了奮鬥的前景。人們欣喜地看到,被耽誤了的中國將為自己造就一代改造自己的人才,而且 某些領域已略有打開局麵之勢。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一切有誌者都會不甘於隻讓別人來作貢獻的。在堂堂中華的進步史上,留下自己貢獻血汗的 痕跡,這是多麽值得自豪的啊!

誌是事業的大門,信心是事業的立腳點。沒有偉大的自信,是注定幹不出偉大的事業來的。為什麽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呢?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 是?開創性的工作隻有通過積極的精神姿態才能取得成功。而增加自信心,你就能變得更富有創造性。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個積極的自我形 象,是為祖國做出貢獻的第一步!

生我才必有用。這是古人的豪情壯誌。改造中國,談何容易。然而,難能正可圖大功!這是不是太狂妄了?毛澤東同誌說過,古今真確的學理、偉大的事業,都係一 些被人加著狂妄名號的狂人所發明創造來的。所謂狂妄者,無非就是解放了思想、敢想、敢說、敢破、敢立、敢創造。這也顧慮,那也擔心的人是決不會有什麽 創造的。

自己設計自己

現代化做出貢獻,總是要與具體的事業目標聯係在一起。幹點什麽呢?選擇具體目標,常常是最困難的事之一。路多歧而樹多枝,有所棄才有所取。有所不為才能大 有作為。必須把精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水滴石穿,這是以柔克剛的名諺。其成功之要旨,無非兩點:目標始終如一,長期堅持不懈。我們不能把自己設想成包打天 下的英雄,也不必要求所有立誌改革的人都去當政治活動家。如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事業目標,形成的合力正是時代前進的拉纖。我們每個人都要以自己獨有的特 色,來組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百花園。

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目標是否選得合適,就看你有無自知之明了。以往,有些人習慣於把自知之明理解為我不行,這是片麵的。要自知其短,還要自 知其長。陸上鬥法,張順乃李逵手下敗將;可水中逞能,浪裏百條卻能把黑旋風淹他個白眼直翻!了解自己,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並非易事。要反複進行自我試驗 和自我觀察。

擇目標,實際上是自己設計自己的過程。必須知己知彼。知自己之長短,知環境之利弊。曆史上很多人失敗湮沒的教訓,不在於他們沒有知識和才能,而在於他們沒 有遠見卓識;不在於他們沒有獻身的熱情,而在於沒有找到為之獻身的具體事業目標。於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到處都撒了一點胡椒麵,最終還是一事無成。這不能不 算人生一大悲劇。

椒和冬瓜都有根、莖、葉。它們很善於自己設計自己。它們的根都伸入土中吸收養分,然而吸收的種類和比例卻大不相同。它們身上的主要元素雖然都是碳、氫、 氧、氮,然而組成的結構及其它成份卻不一樣。於是,辣椒、冬瓜各結其果。辣椒苗很有自知之明,從來就沒想到自己要結個冬瓜。它的目標很明確,很堅定,一切 與辣椒無關的東西它一概不要。我們的人才要想成功,難道不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嗎?

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達爾文學醫學、數學、神學都應算慢班學生,可對打獵、旅行、搜集標本卻有特殊的喜好。人們沒有想到,不務正業的愛 好,卻成為他登上科學高峰的一條蹊徑。原子核物理學家盧瑟福熱愛放射性,他要求自己的研究生阿波萊頓也研究放射性。但阿波萊頓說:不,我要逆你而行 選擇了自己熱愛的無線電。後來在盧瑟福指導下,他終於發現了電離層,獲得了諾貝爾獎金。這都是自己設計自己而獲成功的有力證明。翻遍所有的科學史,哪一個 成功的課題不是研究者自己選定的?翻遍所有的文學史,有哪一本名著是別人給他規定的主題?選擇自己的具體目標,必須是自己熱愛的,情不自禁想去從事的。你 迷住誰就選誰,君既愛之須縱情。

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愛好,往往並不是單一的。愛好可以培養,可以轉換。愛好並不等於擅長,而擅長必定愛好。如果客觀環境使某一愛好得不到發展,你還可 以換一樣,發展成擅長。有些專業離開實驗設備便休想成功。李政道上西南聯大時,學校儀器極少,他還弄壞了一台,由此,他看清了在舊中國要做實驗科學家是不 行的。於是趁早,決定搞理論物理學。葉永烈是學化學的,但畢業後的電影製片工作很難搞化學科研,而他又愛好文學,於是在從事科教電影工作的同時,他不停筆 地寫作,發展成為一個科普作家。京劇演員周信芳嗓子不好,有些沙啞,他自知不能唱小生,便自我設計,創立了自己的派唱腔,演老生,使人拍手叫絕。北 京崇文門烤鴨店有位青年廚師名叫程明生,最初做這工作時,一肚子委屈。他的師傅有四十多年烹調經驗,會做兩千四百多種菜。在師傅的教育、影響下,他對廚師 工作逐漸產生了興趣,技術學得很好,還自學了美學、色彩學和造型藝術方麵的知識,編寫了《烹調技術資料》一書。

業目標是主觀愛好和客觀條件可能的統一物。二者任缺其一,必不成功。能否善於根據自己的長短和客觀條件,綜合擬訂設計自己的方案,選擇自己的目標,並不斷 根據試驗情況進行調整,頑強地從現實環境中踩出一條路來,這實在是一個人才能否成功的一大要素。有的人想入非非,誌大才疏;有的人脫離群眾,狂妄無知。這 都是主觀與客觀相分離。前者應學點真本領,後者該幡然而醒悟。

 選擇自己的具體目標時,是允有一段左右盼、東張西望的。要從幾方案中選擇。古人理事,常有上策、中策、下策,以衡其優選把幾方案都試試 看看試驗效果,再做抉。一般來,學林探路貴涉遠,無人跡有奇。前人沒解決的問題或沒完全解決的問題現實中新提出的問題,都是大有作的。在一些 識領域的交界係,常常大有文章可做。有道是識廬山真麵目,隻身在此山中。時須到局外去跑一趟,開開眼界,再回來看,就能象旁者一般 清醒地發現應當幹點什。凡有一個事象,用已有理不了,就要抓住不放,得科學熱愛之獻身的大好機會。

任何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自己的一點長處。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一得之功,一技之長,或許正是別人之短。別人難能者,我能之,豈非得天獨厚也哉!?我是冬瓜秧,決不打算結辣椒。冬瓜雖不紅,卻比辣椒大。各自有長短,各自顯神通。偌大一個祖國,哪種人才不需要?

從眼前踩出遠行的路

過係統訓練的科學技術專業人才,一般說來都能對本專業發生濃厚興趣。遺憾的是,曆史和現狀使大批人失去了在本專業發展的連續性。不少人原來的知識結構被破 壞了,形成了新的知識結構。據去年普查,全國用非所學的有八十四萬人,用非所長的(包括用非所學)共一百二十多萬人。調整工作虎頭蛇尾,使很多人才大失所 望。有些同誌喜歡以本單位需要為名,卡住人才不放,阻撓調整。呼籲和勸告沒有多少用,關鍵在於改革具體規定。為什麽在全民所有製單位工作的人,一下子 成了某單位所有製的人了呢?為什麽給本單位那麽大的卡人權利呢?現在伯樂也苦惱,說是發現了千裏馬也調不來,人家不,比古代還差勁。為 什麽不可以破一破老框框做個新規定呢?

對於用非所長的人才來說,卻不能坐等別人把社會環境改造好了,才開始選擇自己的目標。要是社會環境改造好 了, 或許那批改造社會環境的人已經成才,而你自己卻韶華流逝無處尋了。所以,要利用業餘時間,先幹出一定成績來。這既有利於社會進步,也有利於研究的繼續深 入。愛因斯坦做小職員時偷偷演算、研究自己的題目。愛迪生做報童時為搞實驗而挨了耳光。華羅庚被熊慶來選到清華之前是在雜貨店寫的數學論文。段元星還不是 在勞動之餘用自製望遠鏡發現了新星才成為專業研究者的嗎?

對於社會科學人才來說,則更需要先在業餘搞出些成績。請問有哪一個作家,是先被請入了作家協會,而後才開始創作的呢?李準不也是靠先拿出《不能走那條路》、《李雙雙》等,而後才獲得專業寫作條件的嗎?

 有受過專門訓練的青年同誌,在你的專長沒有以成果形式表現出來以前,社會是不便任你選擇職業的。但你卻可以自己選擇目標。有的同誌痛感青春已逝,一無著 落。其實,沒被耽誤的人,有沒有被耽誤人的設計法;被耽誤了的人,有被耽誤了的人的設計法。就象直木適作梁,彎木適作犁一樣。梁可蓋房子,犁卻能生產糧 食。彼此彼此,誰說犁不如梁呢?關鍵要善於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設計。比如縫紉師、飼養師、演員、作家、畫家、烹調師、化妝師、革新能手、修理專家、種植專 家等等。總之,精通一小門,在這一小門中出類拔萃。如果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換來換去,一生的光陰就差不多了。

 般說來,任何一個人所處的現實環境,都有對於事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個方麵。有的人往往不善於發掘和利用身邊環境中的有利因素,而隻是一味地埋怨 那些不利因素。車爾尼雪夫斯基如果不坐牢,根本寫不成《怎麽辦?》,因為他社會活動太忙了。坐牢本來是壞事,但他善於在最壞的環境中找出了有利於事業的因 素充分加以利用。不是有這樣的人嗎?他把他工作一無成績的原因歸咎於沒有圖書資料,可是,真讓他到了圖書館,他利用圖書資料的時候也很少。反倒是那些自己 又借、又抄、又買書報雜誌的人,學到了不少知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韓 非子·喻老》說: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在剛剛走上 事業之路的時候,不能忘記哥德對初學寫詩的青年詩人的忠告:你得當心,不要寫大部頭作品。”“如果你目前隻寫一些小題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給你的材料, 趁熱打鐵,你總會寫出一點好作品來。”“向著某一天終於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標邁步還不夠,還要把每一步驟都看成目標,使它作為步驟而起作用

須用心研究解決中國現實的問題。你發現國家有個什麽當務之急,你就應當自己首先奮起呐喊,奔走呼籲,用心研究,極力促進,把它當做自己的事業目標。祖國民 族的迫切需要,比十所大學更能促進事業的發展。如果有個學經濟的,把外國經濟學背得爛熟,但就是不能研究提出解決中國的實際經濟問題的辦法,那又有什麽用 呢?如果有個學心理的,把外國心理學的書背得爛熟,可就不會研究中國現代人才的心理規律,以利於造就改革中國的大批人才,那也隻不過是沙龍心理學 了,與屠龍妙術有什麽兩樣?搞理論的如果隻在已有的書中轉來轉去,那也不會有什麽出息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在《離騷》的自勵。中國現代的人才,也應從自己的眼前頑強地踩出一條路來。

拿出你的氣魄和膽略

乎所有成功的人才,都有一些共同的品質,首要的一條是:隻要是科學真理,我可以不顧一切。隻有庸人才會把成功看成是榮華富貴的同義語。成功隻意味著作 出較大的貢獻。曆史上有不少偉大的成功者,個人遭遇和結局都很慘。布魯諾、塞爾維特被燒死了。李大釗被絞殺了。張誌新被槍殺了。曹雪芹窮愁潦倒而死。王安 石改革失敗飲恨而歿於半山堂。發現大陸漂移的魏格納在探險中落水淹死。發現第一支三極管的德福列斯特被告到法庭問罪。群論的創始人伽羅華死後十多年論文才 得到發表。馬寅初提出了科學的人口理論而被革職批判20多年,但仍堅定不移。

持真理有時比發現真理更難。沒有獻身精神,就做不到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伽俐略說,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馬克思曾把科學的入口處比做 地獄的大門,他指出:這裏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裏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惟一需要考慮的是,自己發現和堅持的東西是否真正科學,是否符合實際。拿出你的 氣魄和膽略,看準了,不要命。隻要科學,哪怕它洪水滔天。不論是在變革自然還是在變革社會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付出代價者嚐不到自己換來的果實,看不到人 們的公認。但隻要它是科學的,是符合規律的,那麽,後人一定會在某一天重新把它高高舉起。

國長期以來存在著一個矛盾:一方麵國家迫切需要各個領域千千萬萬的專門家;另一方麵誰要努力使自己成為這種專門家時,則被一些人說成是個人奮鬥。一切 決心為人民獻身的人才,對這些指責,首先可誠懇地作說服解釋工作;如果不行,則不予理睬。不理是最大的輕蔑,隻要你的成功為社會為人民帶來好處,人民心裏 是有一杆秤的。

創見不同於凡響。任何一個成功,都意味著他是最先的獨到者。獨到者總是有風險的。你敢不敢為堅持科學真理而擔風險?如果有人把個人得失看得比堅持真理更為重要,那麽,他即便發現了真理,也沒有勇氣公開它,宣傳它,堅持它。

有餘悸,這固然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存在的弊病,但也反映了缺乏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赫爾岑說:尊重真理吧,這才是大智的起點。愛因斯坦說:人隻有 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到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由於環境改善之艱難,常常使一些本來很聰明的人,在自己的處境稍微過得去以後便明哲保身起來, 終身做不出較大的貢獻。

必須敢於修正錯誤。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錯誤,在人才們的心目中都同樣是魔鬼。修正錯誤,也需要特殊的勇氣。早日修正,可以早日找到真理。

莫教名韁套頸,休讓利鎖纏身。除了保證工作的條件外,過份的地位、舒適和財富欲望往往成為削弱創造力的鴉片。遠大的理想,寬廣的胸懷,高尚的情操,簡樸的生活,這是幾乎所有人世偉才的共同品質。居裏夫人說:鐳是屬於全人類的,她放棄了成為富者的機會。發現了怎樣使啤酒不變酸秘訣的巴斯德,堅持地公開了自己的發現,他認為前途不是為了圖錢。沉湎於追求物質享受,就等於給飛鳥的雙翅係上黃金。

必須嚴格,不要粗枝大葉。無論科學藝術,還是任何工作,都需要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就象雙手往上捧水銀一樣,在一個環節上馬虎大意,常常是失誤之因。

代科學技術的重要突破和重大成就,往往需要大規模的有組織的科研中心和科研集體來承擔。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社會改革,更是需要無數思想解放的先驅者和全國人 民共同奮鬥。個人的傑出作用是離不開集體的,必須有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在一個集體中,總是有人要做一些事務性的工作,否則整個集體的工作也無法前進。因 此,對甘於做默默無聞而又缺之不可的工作的同誌,更應給予尊敬和榮譽。

功者還必須具備許多其他重要品質。例如,要虛心,虛懷若穀,方可容納百川;要百折不撓,有頑強的韌勁;要專注,不要見異思遷,蜻蜓點水;要冷靜,在勝利和 挫折麵前頭腦不膨脹也不收縮;要獨立思考,不要人雲亦雲;沒有充足的理由,不要固執地堅持;一旦堅持了,沒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要隨便放棄。

創業是艱苦的。克服這些困難,需要勇氣,需要毅力,還需要藝術。當你覺得創業還是艱苦的時候,那你還難以做出什麽;隻有當你覺得克服困難的過程本身已是一種崇高的享受之時,你才擁有希望。

學竹筍破土而出

 土掩石壓難,埋沒悲休?千百年來,哪一代人不磋人才被埋沒呢?毛澤東同誌同舊社會比起來,在社會主社會中,新生事物的成條件,和 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抑新生力量,抑合理的意,仍然是常有的事。舊的習慣勢力和體製、政策方麵的社會弊病,中國代人才仍有 作用。黨中央正在努力解決問題。看來問題不在於有沒有人才成的阻力,而在於如何這種阻力。翻一翻史,我就會發現:自古雄才多磨,從來紈絝 男。製、苦、欺辱、乃至生理缺陷,常常成了砥礪人才芒的硎石。司刑而作《史》;屈原放逐而《離》;列寧被流放西伯利而寫《俄國 本主展》;曹雪芹家食粥而作《樓夢》;信受胯下之辱而後百萬大;盲人的二胡常能拉出人的妙曲;口吃的人反而成了世界著名演……

們常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是指開花結果之後。在種子發芽之時,幼芽卻是彎腰拱背,用盡全身力氣方得破土而出的。人才出土又何嚐不是如此?美國傑出的 工人作家傑克·倫敦,在他的自傳性小說裏,描寫了一個海員作家叫馬丁·伊登,他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百投不中,被退回的手稿塞滿床下,連再寄出的郵票也買 不起了。但他百折不撓。後來有篇短文《太陽的哲學》發表了,讀者爭相購買。從此他床下的手稿才一個個交上了由發黴發表的好運。很多處女作是作家 一生最優秀的代表作,正是因為太難發表,屢經磨難,反而磨出奇異的光彩。有百發一中,此後方有百發百中

爾好不容易發明了電話,但沒有人理睬他。他自費到許多城市表演,頑強地宣傳自己的成果,人家還認為他是馬戲團,隻覺得好玩,並不想到應用。他雖然登記 了專利,卻無人買。後來資財耗盡,幸得一人解囊相助。最後,靠自己辦了個貝爾電話公司,才把電話推廣開來。後來知道,在貝爾之前,有一個人也發明了類 似的裝置,而且也是成功了的,但由於他沒有宣傳自己的成果,終於被埋沒掉了,這實在令人可惜。

代詩人高適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可是俞伯牙如不凡是所到之處都彈彈琴,把信息輸出來,那就可能錯過鍾子期這個知音。壓在鹽車下的千裏 馬,如不引頸長鳴,發出金玉之聲,伯樂又何從下決心認定它是千裏馬?卞和獻璞,因無識者,被砍去兩隻腳,若他不嚎啕大哭,楚文王也就發現不了他。可見,毛 遂自薦有利於人才發現。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說的是唐朝有個原不出名的詩人名叫項斯,他拿著自己的詩集送給詩人楊敬之看,楊一看到,就認 為項斯是個大有才學的人,於是便到處誇獎項斯詩歌寫得好。鮑叔牙薦管仲,宗澤薦嶽飛,徐庶走馬薦諸葛,蕭何月下追韓信,都是慧眼識真才的千古佳話。

然界有一種慣性。靜止的東西,你要推動它,必須費大力,克服最大的靜摩擦。一經推動,反而用力還小一些。運動著的東西,你要它停下來,也必須費大力,而且 不能馬上停止,還要有一個減速運動的過程。這種慣性,在社會生活中,在科學活動中,在人才發現中,也常常表現出來。一種新理論剛剛問世,總要受到社會多方 麵長久的挑剔;而對於已經流行的看法,即使發現有毛病,也很難將它糾正。席勒認為這種惰性可被列為大自然的一項基本法則’”。《科學研究的藝術》的作 者貝弗裏奇也說:雖然對新發現的抗拒往往令人惱怒,甚至十分有害,但是,它卻起到了緩衝的作用,防止社會為時過早地接受尚未充分證明和充分試驗的設 想。他這樣說,並不意味著不同意新設想發表出來,恰恰相反,他是主張把各種不同的新設想都發表出來,讓社會來挑剔,來比較,來檢驗的。一個新起的科學 家、發明家之所以遭到嘲諷以至迫害,部分是由於這種對新設想的抗拒心理;部分是由於冒犯了權威,侵犯了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既得利益者。對新發現的抵製,勢必 將許多發現扼殺在繈褓之中,這在今後也不能保證避免。因而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需要勇氣才能無視他人的嘲諷與壓抑,並把研究繼續下去。兩岸猿聲啼不住,輕 舟已過萬重山。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不都是這樣向前發展的嗎?

《西 遊記》第十回裏,爛柯經關於圍棋術有一段話。內曰: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這對人才成功有深刻的啟發。善於從失敗中看到自己研究的進展,看到自己在向真理逐步逼近,進而更信心百倍地走下去,也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刻卜勒就是把一次 又一交的失敗收拾起來,建成一座高塔而抓著了行星運行的真理的。談遷五十四歲時丟失了《國榷》手稿,但大哭一場之後,他又開始了工作。十年之後,《國榷》 重新寫成,他高興地說現在就是死了也可瞑目了,這是多麽感人肺腑啊!任何一種人才,如不善於在困難、失敗和挫折麵前,自己激勵自己,堅持下去,是不可能最 後成功的,曆史上功虧一簣者也大有人在。

的人常常慨歎自己懷才不遇,但埋沒和淘汰,並不是一回事。埋沒主要是社會弊病造成的,淘汰主要是內在素質不過關造成的。不具備成功的內在因素的人,或因缺 乏見識目標不清,或因不踏實地好高騖遠,或因私心太重沒有勇氣,或因意誌不堅半途而廢,或因沒有獨創拾人牙慧,或因方法不當勞而無功等等原因,被時代無情 地淘汰了,這是很難怨天尤人。切莫怨東風,東風正怨儂。

創造點自己的東西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舊人。我們繼承老一輩的遺產,同時又必須解決老一輩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否則人類就不能進步。再過三五十年,我們也就成了那時的老一輩。如果我們留給後人的沒有我們自己創造的財富,我們有臉見子孫嗎?

 人不要怕,名人不要怕,權威也不要怕。毛澤東同誌說過:要少一點奴隸性,多一點主人翁的自尊心,鼓勵工人、農民、老幹部、小知識分子的自信心,自己起來 創造。熟練掌握並不等於創造。把別人的飯炒上一千遍仍然不是自己的東西。前人的成就好比一個圓圈,有一定界限。我們繼承下來,從這圓圈出發,打破原有的 框框,向外發展,又形成一個半徑更大的圓圈。後人繼承我們的,再打破,再發展。一代又一代,又繼承,又創造,形成一環套一環的同心圓。一個民族,後人如不 打破前的人框框,這個民族就會退化。

於被實踐證明是錯了的東西,我們要破除它。要善於破舊,更重要的在於立新。人們早就發現了蓋侖血液學說的錯誤,但在哈維證實血液是循環流動的以前,不可能 排除蓋侖的錯誤學說。我們不能總是埋怨這種體製不好,那種辦法不行,最可貴的還是自己來尋找辦法,提出現實可行的新體製提案。

創造,需要才能。人們的才能是很不相同的。有的長於觀察,慧眼非凡;有的長於實驗,心靈手巧;有的長於分析,剖析入微;有的長於綜合,包羅萬象;有的長於 運籌,環環入扣;有的長於應用,化虛為實。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全智全能,但人才要想成功,也得錘煉自己的一些基本能力。

強化自己的觀察力,發展自己的好奇心。善觀察者,可以見常人所未見;不善觀察者,入寶山空手而回。不少科學家如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都具有少見的好奇 心;而居裏夫的女兒則把它譽為學者的第一美德。善於在人們熟視無睹的大量重複出現的現象中發現共同規律,加倍注意違反常規出現的新奇現象都可以有所創 造。而漫不經心的人,真理常從他們眼皮底下溜過。

要束縛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兒童時期就已具有的。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尤其是接受一套刻板式教育後,它往往會日漸衰弱。這是應當值得我們重視的一個問 題。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裏。思想應當自由馳騁,要敢於想前人所未想,要從思想拘謹的狀況中解放出來。尤其是青少年,心思不活潑者是 不會有什麽創造力的。

要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推理能力,都是一種思維能力。要有在適應中求變革的能力,要有根據情況變化調整措施的能力。試驗能力、應用能力、改進能力、組織活動能力,等等,也都是提高創造力的基本功。

創造的渴望,是青年的基本心理。在積累中創造,在創造中積累。積累是為了應用和創造。單純的積累隻能象個原料堆積場,隻有經過創造才能建成大廈。創造又反 過來促進積累。遲遲不進入創造過程的人,積累帶有盲目性,必然效率不高。在學問不多時,直接進入創造,直接為實現既定目標而設計自己的知識結構,詳略有 方,就能盡快把積累的東西最有成效地用於創造。開頭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但小的成功卻非常需要,不斷地積累小成功,它們就象長跑途中的啦啦隊,會激勵你 向更大的目標奮進。

得法者事半功倍

才發展有共同的一般規律,各個領域人才的發展又有自己特殊的規律。任何一個領域的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成功方法。這些方法,因人而異,各有特色。然而, 也有一些共同的東西。我們在這裏不能麵麵俱到,也很難適用於一切人才。方法之妙用,不可小看。成功者自有妙法,各類人才當自留意之。

大的軍事家隻能出在戰爭年代。社會政治危機恰恰成了產生偉大政治家的土壤。考察所有的文學家,至少有以下共同點:其一,廣泛的閱曆,否則對社會和人物沒有 深刻的了解;其二,自己閱讀了大量別人的作品,而不是聽別人講課;其三,親自動筆寫,寫了要發表給人看,從讀者反應中再提高。現在大學中文係的教學方法, 是否能滿足這些呢?如果不滿足,那麽凡是願意自己設計自己的人,應該怎麽自己來創造條件呢?

中外曆史上所有成功的教育學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自己可以辦個學校,自己決定教育學大綱,自己聘用教師,不斷進行試驗調整,理論研究與教學管理密切配合。所有的發明家都需要試驗的條件。編纂者必須占有大量的資料。學醫要靠理論與臨床相結合。學手藝必須跟著老師傅等等。

日進入創造,直接對準目標。在知識不多時直接進入創造,按創造目標的需要選修知識,華羅庚把它稱為直接法。也就是說,不要搞沒有目標的龐雜、煩瑣的知識準 備。人們稱讚李政道講課用的是短程線,直接把聽眾引到現代物理科學的最前沿。這種方法對於各行各業說都是可以借鑒的。比如,過河需要橋或船。可是如果已經 發現了橋,何必還要去造船呢?為了準備攀登,必要的基本知識是需要的,但是如果生怕東西不夠用,樣樣東西都去學,這好比登山也背上一條船,結果反而成 了包袱——丟下船可以輕裝,然而卻有點舍不得,因為船是費力弄來的。搞文學的要直接對準生活,搞社會學的要直接對準現狀,搞科學技術的要直接對準沒有解決 的某個課題。早日進入創造,早日親自取得教訓,也就可望早日取得成績。

然界追獲動態目標的方法,對任何人才的成功都大有啟發。例如老鷹抓地上奔跑的兔子比我們用高射炮打飛機要靈光千百倍。當鷹發現兔子並決定捕獲它以後,便向 兔子的大致方向直接追去,兔子改變方向的光信息傳入鷹的眼睛再傳入大腦,大腦立即指揮翅膀和尾巴調節方向。不管兔子怎麽變化,鷹不斷進行自我調節,最終一 定穩穩地捕獲目標。這是控製論中的一個基本方法,叫做反饋調節。饋,是送的意思。反饋,就是一去一回的意思。反饋調節就是指根據目標變化信息的來回傳遞而 做出相應的調節。有個寓言說某個人過河,水漲了,他仍從原處過,結果被淹死了。這就是不懂調節。調節必須貫徹全過程,不善調節者是抓不住目標的。

握用腦藝術,抓住思想火花。人的大腦活動有自己的規律。見多識廣,把觀察得來的材料聯係起來思考,常常歸納提煉出自己的結論,並進而檢驗這些結論,是提高 創造力的有效辦法。在緊張學習、思考工作之餘,在散步、洗澡、交談、閱讀、乘車、起床之際,常常有一個個思想觀點,一閃而過,轉瞬即逝。你可不要想:等以 後把它記下來。不,必須馬上記下來,以後再整理。孔子的論語、歌德談話錄,不少就是思想火花的記錄。

本身就是精神富。有兩不同的。有的一打瞌睡,一要求自己刻苦持。頭懸梁,刺股,精神可嘉,方法蠢。你有什效率?真正的勤者注重 效率。轉換興奮中心,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要善於運籌時間緊張而富有性。要在精力最好的候幹最重要的事。要自己段性的任加上一條時間 限製,能我做不少工作。

有兩種學習方法:坐班式和遊樂式,要交替進行。體力活動與腦力活動也要交替進行。一味地連續寫作會感到思想枯竭,一味地拚命練功,會感到疲倦困頓,可以用讀書和其它活動來叉開。接觸自己周圍的群眾、讀者、聽眾和朋友,有利於激發新的思想火花。

高自己的記憶力,主要是要記憶得法。記憶就是建立聯係。重複是增強記憶的基本手段,使用是最有效的重複。首次強烈印象記憶法、眼耳手腦並用記憶法、發掘特 征記憶法、小結歸類記憶法、輪廓骨架梗概記憶法、選擇記憶法、自編提綱網絡記憶法、分段交替間隔記憶法、列表對比記憶法、爭論記憶法、改錯記憶法、趣味記 憶法等等,是記憶之常法。中成年之後,更要注重做卡片、劄記、筆錄題錄、火花速記、資料剪輯等。講課、翻譯、寫文章,是很有效的使用記憶。愈是給予別人, 自己的知識便愈鞏固,並不象不們常說的那樣,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從教師中產生出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是很多的,而且越來越多。備忘錄、案頭記事 板是分擔記憶日常瑣事的好工具。記憶力並不等於創造能力。記憶力好的人不一定有什麽創造。而善於創造的人卻可以利用卡片、錄音之類的東西分擔自己的一部分 記憶。

要善於讀書,除基本的必讀書外,其它的書報雜誌,要隨便翻翻。翻得要寬,吸取的隻是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入創造期以後,要讀的書更多了,翻開很多本講同一問題的書比較著讀,大有好處。學會自學就等於請來一位隨叫隨到的老師。

要提高寫作表達能力,無論搞何種研究都有個互通情報,並對社會施加影響的問題。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對搞社會科學的來說,更要學習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

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師友,也非常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但要善於從別人的成功裏吸取營養,還要善於從別人的失敗裏領取教訓。合作往往快出成果,多 出成果。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與一位高尚的智者談話,如沐春風。要珍惜朋友間的友誼,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擇偶須諧千秋業,愛有源頭情 不竭。如果能找到有著共同事業心的伴侶,那你也能嚐到居裏夫婦那樣的幸福。

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戰鬥然後再看分曉

拿破侖在1816年說過一句話:中國是一個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當他醒來時,全世界都會震動。

如果拿他這句話分析當今之中國,多病乃積弊成山,沉睡乃不少人的思想還處在僵化、半僵化狀態。令人振奮的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如三峽激流、錢塘怒潮。順應曆史發展潮流的弄潮兒當奮然鼓浪而前行。

然而,在百廢待興的叢刺中,有人灰心了;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積弊麵前,一些人急躁了;還有一些人正在江岸徘徊;然而,純真的猛士,在準備韌性的持久的戰鬥。

不要自卑個人力量的渺小,聯合起更多的有識之士。不要隻埋怨社會有弊病,更可貴的是探討如何來改造它。同誌,錘煉你成功的內在因素,揚起你智慧和勇敢的風帆吧,勝利正在波濤相隔的彼岸向你招手!

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戰鬥,然後再看分曉!

祝你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