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39)
2009 (67)
2010 (75)
中國的教育中很重視考試成績,很看重學生的成績和智商。實際上,學習成績和智商隻是判斷未來一個人能否成功的一個方麵而已。電影《阿甘正傳》的敘述語調平淡不驚卻在多年後還長久的感徹人心。阿甘隻有75的低智商使他進入小學困難重重,但就是這樣一位被認為是低智商的人,後來卻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可是,周遭那些比他聰明的同學、戰友卻生活得並不成功。長久以來,智商對於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豐富而言,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先決條件,而這種假設從阿甘身上以及今天的種種研究看來隻是一個神話。
在現代社會學方麵,所有偉大的成就——不管是牛頓的或是愛因斯坦的、黑森堡 (Heisenberg) 的、還是派拉克(Planck)的——不能僅被視為純粹是偉大思想的成果,因為缺乏具有動力的情緒及“富有預感”的感覺或直覺,是絕對無法造就這一切的。也就是說,他們如果隻是智商(IQ)高,情商(EQ)、社交商(SQ)、膽商很低的話,很難成就大事。
所謂智商(IQ),就是把握世界(環境和人)的多方麵的信息並作出恰當反應,以獲得幸福和快樂的能力。以理性和量化的方式來把握世界的能力,隻是人的智力的一個方麵,它的有效性有賴於特定的情景。但財富競爭的邏輯下日益單維化的世界要求人的智力也單維化,作為衡量理性化和數量化把握世界效率的智商,成為評判人智力高下的唯一標準。人的智力的其他維度(如情感、社交)被大大忽視了。而忽視情感性智力和社交性智力的結果,是人腦越來越趨向電腦化,人越來越機器人化——擁有高超的智商、在情感和社會交往中的弱智兒。
1995年,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的丹尼爾·戈爾曼(DanielGoleman)綜合現代心理學、社會學和哲學的成果,對“智商的暴政”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那一年他出版了《情商》一書,先是在美國,然後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情商對於智商的優越性一時成為時尚話題。他在書裏說,人生成就隻有20%歸諸IQ,80%取決於其他方麵,也就是風靡一時的公式:20%智商(IQ) + 80%情商(EQ) =100%成功。而人的七種基本能力(自信、好奇、意圖、自製、人際關係、溝通能力、合作)都與EQ有關。 從目前現有的資料來看,EQ的確很重要,甚至比IQ更重要。有人說經驗與教育對提高IQ效果有限,然而在用心的教導下,EQ確實可通過學習加以改善。 有些人在潛力、學曆、機會各方麵都相當,後來的際遇卻大相徑庭,這便很難以IQ來解釋。曾有人追蹤1940年哈佛95位學生中年的成就(當時能夠上長春藤學校的人IQ差異較今日為大),發現以薪水、生產力、職位高低來說,在校考試成績最高的不見得成就較高,對生活、人際關係、家庭、愛情的滿意程度也不是最高的。
十年後,經過進一步的研究,戈爾曼又寫出了新近的《社交商》一書。揭示單維智力(智商)的有限性以及這種單維智力的濫用造成的惡果,展現智力的多維性和完整性,是與《情商》一書一脈相承的主題,但“社交商”的提出視野更為開闊,為人類智力提供了一幅整體的、全景性的圖景。
人類大腦的複雜程度在動物世界中獨一無二,人類社會的複雜程度也難以計量,同時這兩者都在同步進化。大腦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理解和反映他人的反應。社交活動大致可分為:理解他人和表達自我。我們如果準確地了解大腦在這過程中的功能,所謂的社交商的含義也就盡在其中了。
我們在讀一首詩時並非隻是直接地識字,弗洛斯特也說,詩就是在翻譯中失去的那種東西。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社交商》中作者告訴我們,人對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反應能力本質上是一種交往能力和對話能力,智商所衡量的那種智力隻是這種交往和對話能力相當有限的一部分。如果以這種智力來作為生存的基本技能甚至唯一技能,就如同隻以一官而不是五官來感受和把握世界,陷入心理上的殘障而不自知。人與世界、與他人的對話決非僅僅是理性的、可編碼的對話,比這種對話更能把握來自環境和他人的真實而隱秘的信息,決定人能否與環境和他人和諧相處的,是一種可稱為“原對話”的對話。在“大路神經係統”之外,是一套更加精微,當然也更容易被人忽視的神經係統——“小路神經係統”。“大路神經係統”隻能把握顯性信息,讓人對世界和他人進行粗放的反應,而“小路神經係統”卻能捕捉到大量隱性的信息,這種信息就類似於我們讀詩歌時的“意會”,“功夫在詩外”。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最真實的信息和溝通就是被“大路神經係統”漏掉的那種東西。如果不借助於“小路神經係統”,我們無法與人進行深切的溝通和交往,無法進行對話之外的“原對話”。而所謂社交商,就是衡量我們與人進行深切交往和原對話,實質性影響他人並被他人所影響、提升的能力。
按照戈爾曼的說法社交商已成為衡量生存能力的一項基本指標,將決定我們的心智表現,並決定我們將來的走向與可能取得的成就。比如人在職場有“智商決定是否錄用,情商決定是否升遷”的說法,那麽社交商則決定著人在職場內外的生活質量。而轉回來說情商,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誌、耐受挫折等方麵的品質。認識自身的情緒、妥善管理情緒、是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善於協調人際關係五項能力可判定情商的高低。因而,兩本書讀下來我個人覺得所謂的社交商就是情商的一個分支,社交商是情商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社交商簡而言之就是與他人的交往的能力。
近來,除了戈爾曼所說的情商和社交商的提法挑戰著智商決定成就的說法,我覺得還應有膽商的說法。膽商,則是一個人膽量、膽識、膽略的度量,體現了一種冒險精神。膽商高的人具有非凡的膽略,能夠臨危不亂、破釜沉舟、力排眾議;具有決策的魄力,能夠把握機遇,該出手時就出手,以最快的速度應對環境的變化。沒有敢為天下先、勇於承擔風險的膽略,任何時候都成不了大業。大凡成功人士,都有著敢闖敢試敢幹的過人膽略。有了上麵所說的情商和社交商決定人的情緒管理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膽商能作為補充必將達到非凡成就。
看來,在成功商數中,占20%的智商是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剩下的情商和社交商是成功的心理基礎,膽商是成功的前提。要有所成就,幾者缺一不可。這樣,再一次映證了智商決定成就隻是一個神話。在一個高度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的人才應該具備多種素質,包括智商、情商、社交商和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