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級興趣

77、78級是中國現代化征途中一種精神的代名,中國史上的特殊群體
個人資料
78級興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歸成功創業因素之一: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

(2007-11-27 00:05:21) 下一個
與中國曆史上前輩海歸相比,改革開放以來的當代海歸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們在創業方麵發揮了突出作用。產生這種不同的原因,一方麵在於,中國真正開始走向市場經濟,從而為海歸回國創業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麵在於,如今在知識經濟時代,海歸回國創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目睹了市場經濟所創造的巨大財富效應後,海歸中相當一部分人已不甘於扮演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角色,他們開始義無反顧地投身商海,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術自主創業。這一點,是改革開放以來這代海歸區別於其他曆史時期留學歸國人員群體的最顯著特點。由此也可以說,創業是當代海歸區別於前四代留學歸國人員的最鮮明時代特征,也是市場經濟體製在中國逐步確立的必然結果。如今,傳統上留學生回國不是擔任高官就是成為名師的格局已基本被打破,做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衝浪、前無古人的一代新華商,已成為許多海歸的第一選擇。

海歸創業這一模式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以往西學東漸時那種要麽書本,要麽技術,要麽管理的相對單調而低效的靜態引進,而是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多種生產要素綜合高效的動態引進。海歸創業已不僅僅是個人發展意義上的一種選擇,而是升華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種突出的表現形式,成就了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一種戰略性優勢。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一批掌握著先進高科技、積累了現代化管理知識並且具有跨國營運工作經驗的中國留學人員,紛紛踏上歸國之路,尤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歸國後將創業作為首要職業選擇。可以預言,海歸弄潮兒將在中國經濟躍上國際舞台之際,因其橫貫東西的特點,發揮獨特而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毋庸置疑,海歸的回國,將推動中國創業大潮的到來。

 

中國處在最需要海歸創業的年代

 

“如果你後悔10年前沒有回國創業,那麽現在回來吧,以免10年後又後悔。”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前總裁吳鷹說。

“目前的中國處在最需要海歸創業的年代。”曾把中國第一家高科技互聯網企業亞信送上納斯達克上市的著名海歸田溯寧經常這樣說。中國國內第一家網絡安全公司“啟明星辰”公司總裁嚴望佳也曾跟我說:“我回來辦企業找到了感覺,因為中國機會太多了。”實際上,在回國的海歸中間,創業已成為海歸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方向,為數眾多。據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中關村海歸大管家)夏穎奇的告訴我,“現在僅中關村的海歸人數就近萬人,中關村還約有4000家高科技企業由海歸創辦。如果說中關村是北京高科技的名片,那麽毫無疑問,海歸企業是中關村的名片。”

當代海歸創業最大的背景,一在於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上存在的差距,二在於中國於全球化時代堅定不移地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魄力與決心。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信息時代,著力發展知識經濟,而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卻還未完成工業化,國家經濟的主體依然是農業經濟。與此相對應,國外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而國內依然處在計劃經濟占主體的時代。這種巨大的反差,在在許多海歸眼裏,既是落後與差距,也是巨大的商機。雖然曆經種種曲折,中國最高決策層卻始終堅定不移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堅定不移地以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政府不僅一如既往地歡迎海外投資,還鼓勵主要分布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數十萬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發展以及為國服務。

我在1993年開始回國創業。以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為契機,中國國內掀起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我親眼目睹並親身參與了海歸踴躍回國創業的熱潮。畢竟,在經曆了西方發達國家各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各類成功的管理經驗之後,當海歸們自己掌握了其中一種或兩種,且具有了一定的資金、技術、人脈資源後,創業成為水到渠成的事。利用國內與國外的落差,填補國內的各種空白,則成為了不少海歸創業活動的主體內容。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還會有大批的海歸回國創業。我個人預測中國今後對創業人才的需求將會十分強勁,當今正是中國五千多年來創業機遇最多、前所未有的創業時代,這也是一個與國際全麵接軌、海歸們最能大展身手的時期,這從留學生回國創業形成大潮就可以看出來。

 

關於中國海歸創業的研究

 

雖然國際上已有了少量的有關海歸創業的研究,但我認為,對海歸創業這一全球化過程中在中國越來越突出的現象來說,有關研究仍然是十分不足和滯後。由於目前的留學人員90%以上都是體製外,很多留學人員回國需要自謀職業和創業,這已成為海歸回國發展一個主要的發展趨勢。然而,海歸回國創業仍然麵臨很多的困惑和挑戰,不少留學人員回來也變成了海待。

教育部最近兩年來組織了“春暉”杯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也在鼓勵更多的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歐美同學會商會也是活動協辦單位之一。留學人員參加“春暉杯”都希望能盡快將自己的項目變成一家可操作的公司,但是,並非每一個參加“春暉杯”的留學生,最後都能將自己手中的創意轉變成創業成果。事實上,第一屆“春暉杯”大賽共有201個項目進行了申報,163個項目入圍,但迄今為止,隻有12個項目正式啟動。對此,教育部國際司司長助理張寧提醒廣大立誌回國創業的留學生,一定要將創意變成一個好項目,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由於組建歐美同學會商會,我經常和國內的海歸交流,被問及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海歸如何能更好的回國創業,他們創業的成功因素(KeySuccessFactor)都有哪些?國內目前很缺乏這方麵的研究。海歸人數這麽多,究竟什麽樣的海歸回國創業容易成功,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最近一兩年來,我也一直在思考和研究這個問題。根據我最近一年來做的一項海歸回國成功創業的因素和特征研究,我發現在中國海歸回國創業,要想取得較大的成就,要想創業比較容易成功,我們需要研究已經回國創業成功的海歸的特征與經驗,可能需要注意一係列的可參照的因素。這項研究我收集了300名回國創業和發展較為成功海歸人士的樣本。我研究選取樣本的來源主要包括:a)我主編的《創業中國--海歸精英50人》一書中的創業人士;b)北京中關村創業園區推薦的部分成功創業海歸;c)中國僑聯表彰的部分優秀創業海歸;d)歐美同學會商會及其2005委員會中部分海歸創業成功人士。

除了這300位海歸的回國創業的基本數據和提供的資料以外,在這三百個樣本中間,我還組織和參與了同其中80多位海歸進行的深度訪談,請他們介紹和分享回國創業的成功規律和經驗,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這些海歸企業的存活率至少在三年以上,其中還一部分是在國內外上市的企業。按照國際上的有關文獻分析,絕大部分不成功的企業一般都存活不過兩年。

通過對這些樣本的分析和研究,希望總結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中國海歸回國創業成功的因素和特征。

 

摘引自《當代中國海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出版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