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長樂也

像雄鷹一樣在水中飛翔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金融資本的戰略出擊 (轉貼)

(2007-11-25 15:08:27) 下一個


盧麒元

                        一

    烏雲壓城城欲摧。西方金融資本大舉壓境。2007年底,作為中國金融前沿陣地,香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香港的聯係匯率製度迫使香港在高通脹環境下,連續減息,港府被迫投放港幣吸納美元,巨大的剩餘流動性將香港股市和樓市推高到可怕的水平。香港的聯係匯率保衛戰開始了。這是西方金融資本大舉進犯中國本土的前哨戰。中國脆弱的金融邊境承受著巨大壓力。在西方金融資本大舉壓境的同時,國內的“第五縱隊”極其活躍,他們奮力拉抬中國的樓市和股市,困死中國脆弱的金融能力,為西方金融資本登陸作最後的準備。

    戰略的本質含義,就是宏大的時空觀。如何布局有限的能力,穩定內部結構,並尋求外部的突破,從而化被動為主動,贏得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時間。

    毫無疑問,我們已經失去了前期的戰略主動。

    我們沒有建立中國以石油為核心的戰略資源儲備。

    我們沒有建立中國足量的黃金儲備。

    我們沒有建立中國充裕的財政結餘。

    金融體係如此脆弱的國家,忘記了祖宗的傳統智慧,在金融問題上,我們沒有“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我們一直不珍惜寶貴的時間,我們正在逐漸失去有限的空間。

    就戰略而言,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我們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

    我們沒有金融外線作戰的一切準備。我們缺乏係統的知識學習;我們缺乏係統的信息儲備;我們缺乏係統的組織安排;我們缺乏起碼的人才儲備。十分遺憾,沒有任何準備的中國卻有了錢。如同一隻肥胖的豬出現在森林的邊緣。中國社會科學院沒有戰略思維;中國統計局沒有戰略情報;中國發改委沒有戰略規劃;中國組織人事部門沒有外線作戰的人才儲備。當看到一批文弱官員組成的中國主權投資公司的時候,請你不要驚訝,這就是中國未來外線作戰的金融遠征軍。指望這樣一批文弱驕縱的八旗子弟擔負戰略突擊任務,無異於送羊入虎口。

                        二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中國人自古明白這個道理。漢武帝以衛青和霍去病擊敗匈奴,唐太宗用李靖平定突厥,都是經典的外線作戰。當代偉人毛澤東擁有十分高明的戰略思維,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均屬於外線作戰,贏得了中國半個多世紀的外部穩定。

    也有愚蠢的範例。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大舉入侵波蘭。擁有與德國規模相同的波蘭軍隊陣列於防線之後,麵對強悍的德國裝甲集群,脆弱的如同紙片。僅僅28天就亡國了。其實,波蘭也擁有裝甲集群,擁有可以快速機動的騎兵兵團,擁有戰略進攻的能力。如果,在德國進攻波蘭的同時,他們不是分散固守於防線之後,而是分兵突破德波邊境,快速進擊德國腹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德國將會一片混亂。考慮到英法聯軍在德國邊境陳兵百萬,德軍必不能長驅直入,與蘇軍會獵於華沙。腐敗的波蘭統治者,毫無戰略思維,毫無戰爭意誌,毫無戰爭準備,亡國實屬必然。

    毛澤東擁有敏銳的戰略思維。中國的核武器和彈道導彈使中國擁有了戰略打擊的能力。中國第一次擁有獨立自主無限製的外線作戰能力。因此,新中國擁有了軍事意義的和平保障。

    正是出於對全球軍事戰略能力平衡的認識,美國迅速發展了以金融資本為核心的新型戰略進攻能力。不容忽視的是,這種能力已經成為美國的國家戰略能力,並成為美國全球控製的有力手段。新興的資本殖民代替了軍事殖民。所謂的全球化,就本質而言,是美元資本的國際化過程。資本收益已經代替直接的軍事掠奪,成為美國國家和國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遺憾的是,毛澤東之後的政治家缺乏他那樣敏銳的戰略思維。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同時,高度關注於內部經濟的發展,卻忽視了經濟體係的外部安全。中國沒有建立國家和民間金融資本的戰略能力。在金融領域我們不僅僅是“小米加步槍”,最關鍵是沒有戰略思維,沒有戰爭意誌,沒有戰爭準備。在國際金融資本大舉壓境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麽呢?

    中國的金融體係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反複深化官僚資本和買辦資本壟斷的程度。它們形成掠奪國家財富和國民福利的強大能力。它們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它們已經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結構失衡的重要推動力量,他們已經成為輸送國家利益和國民福利補貼西方金融資本的渠道與工具。指望它們成為定海神針,無異於癡人說夢。

    我們既沒有充分的內部準備,也沒有培育外線作戰的能力,甚至缺乏起碼的戰略思維,更加沒有堅強的戰爭意誌。

    就這樣,就要麵對短兵相接了。

                     三

    最後,我們來討論中國金融資本戰略出擊的策略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彌補過去的戰略失誤。我們必須建立中國以石油為核心的戰略資源儲備。我們必須建立中國的足量的黃金儲備。我們必須建立中國充裕的財政結餘。事實上,中國擁有足夠的資源處理上述問題。唯一缺乏的是時間。再也不能遲疑猶豫了。

    其次,我們必須開始鐵腕宏觀調控,解決國民經濟結構失衡的嚴重問題。攘外必先安內。必須毫不猶豫地遏製官僚買辦資本瘋狂的政策性掠奪,必須遏製中國過渡資本化的趨勢,必須大規模投放金融資產(國有股權)稀釋流動性。一句話,必須恢複製度理性和政策理性。

    最後,我們必須培育中國金融資本國際化能力。這包含了三個方麵的努力:

    第一,放生中國的民間金融機構,讓他們快快出生長大。必須果斷堅決地拆除製度和政策壁壘,打破官僚買辦金融資本對金融產業的壟斷,形成以民營金融資本為主體的強大金融資本戰略能力。並鼓勵他們逐漸的向國際化發展。

    第二,由成熟的國有金融機構海外業務部門組建若幹境外投資機構,而不是依靠主權外匯投資公司。他們應在境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領域,以不同的方式,同時出擊。構成中國金融資本外線作戰的戰略性力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三,穩守中國經濟邊界的戰略製高點。戰略製高點有三個:一是貨幣控製權(發行權和匯率穩定);二是戰略資源控製權;三是要素價格控製權。這就意味著中國今後改革開放中的開放必須是有序和可控製的。嚴防第五縱隊的製度破壞和政策操縱。

    作為一個在民間的學者,筆者深知中國經濟強大的活力和能力,尤其是擁有強大的金融潛力。隻要製度和政策對頭,將可以迅速發展出強大的戰略能力。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戰略問題的學者,筆者深深憂慮管理層的作為。管理層在戰略上的麻木非止一日,管理機構在戰略問題上的僵化和不作為積習難改,高層極度缺乏擁有金融知識和實戰經驗的人才。你很難想象,中國什麽時候可以讓擁有高度智慧和豐富實戰經驗的人才,例如中國的格林斯潘和鮑爾森,進入中國最高管理層。在未來的金融保衛戰中,麵對西方強大的金融“裝甲集群”,極大的可能就是波蘭騎兵麵對德國坦克的自殺式反擊。

    筆者希望國人對中國所麵臨的國際局勢保持警覺,希望知識分子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希望管理層強化戰略思維,保持旺盛的戰鬥意誌,積極深化金融體製改革,發掘和召集散落在民間的優秀人才,建立中國強大的金融戰略能力。中國必須勇敢麵對即將到來的金融戰爭,要敢戰、能戰、善戰,並戰而勝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