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想起什麽就寫下來吧,不需講究什麽形式。
正文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2010-01-05 13:44:34) 下一個
我們住的賓館事實上是一個部隊招待所,它的大門就衝著黑石礁海灘,對於這片海灘,我應該說是非常熟悉的。從前住在黑石礁時,一趕上退大潮,我總是喜歡跟夥伴們一起到這裏來趕海,那時候這一帶海邊沒有什麽建築,很自然、很開闊、很安靜。岸邊好像隻有幾座小平房,是海帶養殖場的房子。現在這裏全變了,變得我一點兒也認不出來了,有新建的自然博物館,還有大酒店什麽的。原來那條通往水產養殖研究所的馬路還在,從前由家村小學的分校就在馬路邊上,我剛到大連時就在那裏插班就讀的。現在馬路寬了許多,還通了公交車,兩邊也蓋滿了居民樓和商店,小馬路變成了車水馬龍的大街。
        招待所後麵的那片地方,從前有許多日式小洋樓,我在以前的回憶文章中這樣描寫過這裏:
       “......通常我們都抄近路過去,那條小路至今我都認為是一道極具特色的風景帶:並不寬的柏油馬路寧靜而整潔,兩邊樹蔭中錯落著日式小樓,一棟一個款式,一棟一種風格,一棟一戶人家。隔著院牆,看得到裏麵蔥鬱的樹木與花草,聽得見鳥兒枝頭唱歌。在裏麵住的,都是沈陽軍區有一定級別的幹部。那時我想,這樣的房子我是一輩子也住不上的。那條路我不知走過多少遍,但從來走不膩,因為在那兒走路實在是一種享受。"

         如今,那些別致的小洋樓大都已不見了蹤影,幸存的幾座也早已破舊不堪,不知是三十年的風霜雨雪洗去了它們的風采,還是這三十年我見過了太多漂亮的建築而眼光變高?記憶中那條通向海邊的小路仍在,但它卻不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若不是老同學在路口告訴我:“這裏就是從前的菜店。” “這裏就是從前的糧站。” 的話,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腳下的路就是當年那條讓我永遠也走不膩的、寧靜而整潔的林蔭小路。也許,童年的記憶永遠都是最美好的。
        “黑石礁” 除了指海上那一大片黑色礁石外,它也是這塊地方的地名。現在的黑石礁已完全不是當年的樣子,那座曾經最高的樓房,也就是我住過的那座六層的高樓早已被拆除,代之以更漂亮、更現代的建築,原本就很熱鬧的地段變得更加繁華。
       到大連的當天晚上,我們就跟著到賓館攬客的旅行社來了個“大連夜景遊”,價錢很公道,十塊錢一個人,日落後帶你在大連市區轉上一大圈,比自己盲目瞎轉悠要好上許多。小時候常去的天津街和青泥窪橋一帶已經變得十分陌生,商樓林立,滿目隻有閃爍耀眼的霓虹燈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從前那裏最著名的兩個百貨大樓不知道還在不在,一個叫“東方紅百貨”,另一個叫“太陽升百貨”,我上初中時穿的那雙時髦的白底黑布鞋就是在“東方紅”買的,當時穿上新鞋可浪得不輕呢。

        俄羅斯風情一條街挺值得一看的,道路兩旁的建築都是俄羅斯風格,有很多塔形和尖頂形的建築,房屋的色彩也很豔麗。據說當年俄國占領大連時這裏曾是白俄老毛子的聚集地。可我在大連住了那麽多年,怎麽就不知道有這麽一條街呢?也許我在大連的時候,這裏隻是一條普通的居民街而已,那年頭不會有人去注意它的建築,更沒人能想到它的旅遊價值以及旅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這裏滿街賣的都是俄羅斯小商品,琳琅滿目,花樣繁多,賣得最多的是俄羅斯娃娃,就是木頭做的一個套一個的那種,我很小的時候玩過,一套好像有七八個,最小的那個是實心的。攤販們使勁向我們介紹著,說東西都是剛從俄羅斯進來的,如何貨真價實,如何物美價廉。但導遊在車上就已經警告過我們,說這裏的“俄羅斯產品” 百分之百都是國產的,叫我們千萬別上當,看看就行了,什麽都不要買。其實哪裏產的又有什麽關係,都是些小玩意兒,好玩又便宜就行了唄。不過能遇到這樣為遊客著想,實話實說的導遊還真不多。

          新建的星海廣場據說比天安門廣場還大,夜幕下,整個廣場燈火通明、如同白晝,人們悠閑地倘佯在廣場上,一派和諧景象。廣場四周林立著許多現代化的高層建築,有寫字樓,也有高級公寓。導遊說那兩座高級公寓大樓是全東北最豪華的也是價格最昂貴的,好多影視大明星都在這裏買了房子。一聽那價格,比我們這裏獨棟的花園別墅還要貴上三四倍,真夠嚇人的。廣場中央佇立著一座又高又大的漢白玉華表,白晃晃矗在那裏格外顯眼,雖說它高大、挺拔、華麗,不能說它本身不漂亮,但也許個人眼光不同,我總覺得把它建在那裏有點不倫不類。在古代,華表是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的裝飾性建築,如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它們和石獅一起,烘托起了古代城樓的威嚴氣勢,讓人感到曆史的莊重與威嚴。華表自古以來都是帝王的象征,權力的象征,它們現在是受保護的古跡,可在這樣一個遊樂休閑性的廣場上建立這樣一個仿古的華表,而且比天安門前的還要高大,讓人感覺有點怪怪的,也許是我的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所以又在胡說八道,別理我。

         第二天一早我們又跟著旅遊車出發了。先去看旅順,然後再回來看大連。我希望能去參觀一下日偽時期的旅順監獄,因為我在小學和中學的時候跟著學校去過,那是一個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真實再現了當年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進行的殘酷殖民統治,記載了中國人民飽受侵略者蹂躪的屈辱曆史以及先輩們與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曆程。但導遊說那所監獄因年久失修,裏麵漏水發黴,現在已經不開放了。真有點兒遺憾。

         我們先去了渤海和黃海的分界嶺,那是老鐵山的山角,遼東半島的最尖端,它延伸到黃海與渤海之間,形成黃海與渤海的自然分界,站在山上向下看,景色非常美麗,湛藍海連著碧藍的天,分不出哪個是海哪個是天。東麵,是黃海海域,西麵,是渤海海域,海水的顏色也是“涇渭分明” ,黃海是深藍色,渤海卻是淡藍色,這是海底地溝所造成的自然景象,十分奇特。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接著我們去了清朝南子彈庫遺址。這座子彈庫隱蔽在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丘下,從海麵上看過來,這裏就是一片樹林,而至關重要的機關-------子彈庫就隱藏在這山丘下麵。據說這是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親自選定的理想之地,當彈藥庫建成之後,李鴻章興致勃勃寫下了“虎踞蟠龍”四個字,命工匠將這四個字刻在彈藥庫門口。由於當年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造成軍艦上彈藥儲量嚴重不足,鄧汝昌指揮的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的那場海戰,敗得是那樣的慘烈,如果彈藥充足的話,或許鄧汝昌的艦隊能夠獲勝,曆史也將改寫。如今,彈藥庫裏麵空空如也,隻剩下陰森森的、一個套一個的洞穴,很像文革時期備戰的防空洞。除了洞穴的牆上掛著一些老照片,其他什麽也沒有了,一切隻能憑想象。曆史已成為曆史,不知人們在洞中鑽來鑽去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麽。

        導遊小姐是個挺活潑挺能說的女孩,從旅順往回走的時候跟我們說:“今天大家很幸運,還能有機會去看一下軍港,平日是根本看不到的,等一下我們就下車換乘遊艇去看軍港。”說著還給大家唱了一首《軍港之夜》。下了車,我們排隊等遊艇出海,船分小快艇和大一點的遊艇兩種,排上什麽算什麽。肉胞和孩子們一樣,希望能上小快艇,“嗖”的一聲開出去,上下起伏、浪花飛濺,整個小艇幾乎呈60度翹起,那該多刺激啊!表嫂比我還膽小,生怕趕上小艇,一邊排隊一邊不停的祈禱,“千萬別是小的,要大的,要大的。” 肉胞就說:“大的不好玩,要小的,要小的。”  “大的,大的。” “小的,小的。”  “大的!” “小的!”  最後表嫂贏了,我們都上了那艘大遊艇,“嘀------” 的一聲長鳴,遊艇“呼呼呼” 向著大海開了出去,繞過一個燈塔,遊艇上的導遊說:“到了,看軍港吧。” 順著指引,遠遠的,看見海麵上漂著兩艘大船,看不清是輪船還是軍艦,最後猜想可能是退了役的老軍艦吧,周圍一片汪洋,除了水還是水,岸上朦朦朧朧的,什麽也看不清楚。導遊又說了:“軍港能隨便進去嗎?是帶你們軍港,又沒說帶你們去軍港。不能再往前走了,再走就進入軍事海域了。” 就這樣,我們算是“看”了軍港。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年輕的水兵呀你可知道,俺們遊客就這樣被敲。

         野生動物園裏的鱷魚館還有人妖表演,可憐那些從小就被變了性的漂亮男孩,為了生存,離鄉背井從泰國來到中國,和老虎、黑熊、獅子、鱷魚一起娛樂來自八方的遊客。真不知道這樣的現象什麽時候才能在地球上消失。進去之前我專門問了導遊,人妖的表演有沒有不適合小孩子看的內容,兒子半大不小的,我不想讓他們看到不健康的東西。導遊說讓我放心,就是唱歌跳舞。我相信了她,結果,除了歌舞,還有及下流猥瑣並帶有挑逗性的動作。我又上當了。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人妖是外國人,鱷魚馴演師也是外國人,海洋館裏扮演美人魚和扮演王子的都是外國人,除了人妖,我相信中國人肯定能表演得更好,可為什麽非要請外國人呢?那個馴海獅的倒是個中國人,小夥子幽默風趣、口若懸河,很有感染力。當一個看上去又醜陋又笨拙的海獅出場的時候,小夥子向全場的遊客們介紹說:“大家看,這隻渾身黝黑黝黑的家夥有一個名字,它叫什麽呢?它就叫奧巴馬!” 於是全場哄笑。我想,如果這隻海獅不是黑色的而是黃色的,小夥子還敢給它起個那麽個響亮的名字嗎?恐怕就沒那個膽量了吧。中國人罵人,都說你媽什麽什麽的,沒人說我媽什麽什麽的,要罵就罵別人的娘,決不會罵自己的娘。嗬嗬,挺有意思的現象。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它的名字就是奧巴馬。)

 

         這一天的遊覽內容也太豐富了,但像海洋世界、極地館和野生動物園這樣的地方以前去過太多次了,興趣實在不大,跟著團行動,別無選擇。還有汽車博物館、蛇博物館、珍珠養殖場什麽的就純屬浪費時間了,在哪裏看還不都是一樣。最後旅遊車開上了一麵臨海一麵靠山的海濱路,那裏的景色名不虛傳,山海相融、十分漂亮,可我已經累得半死不活的了,多美的景色也隻能呆呆著看著,再也無力發出感慨了。

         還是孩子們精神頭兒足,看一個個笑的: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已經玩了整整一天,仍然遊興未盡,老同學又給安排了一輛小麵包車,第二天,在榮彬和曉慧的陪同下,我們接著玩、接著瘋。

       穿過大連新經濟開發區,我們直奔金沙灘。開發區內的建築都非常漂亮,馬路上幹幹淨淨,沒有喧囂,沒有汙染,空氣特別清新,一切都顯得特別現代,特別超前。沿海而建的獨棟洋房非常整齊,按老同學的話說就是:“跟美國比也沒什麽兩樣。” 老同學說得很對,真的沒什麽兩樣,甚至比美國的許多地方還要漂亮,隻是同樣的房子比我們這裏要貴上好幾倍,聽說就這樣還供不應求呢,感歎現在的中國人真是不差錢啊!

        因為還沒有到遊泳的季節,所以金沙灘看不到任何遊人,整個一大片海灘此時就屬於我們一行十人,真是難得。我們踩在鬆軟的沙灘上,享受著和煦的海風,在沙灘上尋找著漂亮的卵石。孩子們追逐著浪花,直到個個都濕了衣衫鞋襪。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老四永遠都是四個當中最調皮的。)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快跑啊!大浪來啦!)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來,跟兩個阿姨照張像留個紀念,別忘了阿姨們是怎麽招待你們的。)

 

中午我們在海邊的一家餐廳吃的飯,再來幾張吧: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多肥多鮮美的“刺鍋子” 啊!你敢生吃嗎?它的學名是海膽。”)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好肥的蝦爬子! 到大連千萬別忘了吃它,比對蝦好吃多了。)

 


回國遊記十七:故地重遊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這種小香螺吃起來是要有一點耐心的,別看它小,味道可是鮮美無比呢。)

 

        好了,今天先寫到這裏吧,最近實在太忙了,不是不想寫,實在是沒時間寫,這些先拿出來交作業,隻圖能及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