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想起什麽就寫下來吧,不需講究什麽形式。
正文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2009-10-16 21:10:19) 下一個
來去匆匆,在嘉興沒玩夠沒看夠沒聊夠也沒吃夠。那裏是我心目中的老家,我以後還會再回去的。
        我們舍不得嘉興,嘉興火車站也“舍不得” 我們,過安檢的時候因為半瓶防蚊劑把我們給扣了下來。我說這瓶防蚊劑跟著我們從北京坐火車到陝西,又到了上海,又到了這裏,為什麽北京、西安、上海三個大站都不扣,而偏偏就你們扣呢?難道各火車站的規定還不一樣?我說東西你們可以留下檢驗,我們可是要去杭州的,可檢查完如果不是炸藥你怎麽還給我們呢?那人竟說東西不還了。哪有檢查完不還的?那不成了非法沒收了嗎?半瓶防蚊油不值一文,但那種被無故沒收東西的感覺真的很難讓人接受。安檢人員說這是為了行車安全,我說這道理我懂,可哪有炸火車還帶著一家子人的?我態度極好,一點沒跟他急,這時來了個當官的,當官的接過防蚊劑顛過來倒過去細細審視一番,又搖了搖就還給了我們。兒子說要真會爆炸也讓咱們過了?我說那當官的本事大,搖搖就能鑒別。嗬嗬,小插曲。
         嘉興表妹的女兒大雁在杭州讀書,翹了課來車站接這堆弟弟妹妹,這次是他們第三次見麵,離上次又隔了兩年,一出站,眼尖的孩子們首先看見了大雁姐姐,一下子五個孩子就嘻嘻哈哈笑成了一團。杭州的表妹夫開車帶我們回家,又帶我們出去吃飯,下午陪我們去看望了五舅舅和舅媽,還帶我們去了遠近聞名的河坊街。
        特別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沒想到胡慶餘堂就在這條街上,這是我此行最想去的地方之一,本打算到了杭州再去尋找的,沒想到它就在離五舅家不遠的河坊街上,太讓我高興了。既然這次在北京專程去前門大柵欄細細地看了同仁堂,到了杭州當然要去一趟胡慶餘堂才算不虛此行,因為它們並稱為中國最著名兩家國藥老店,
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之說。
       胡慶餘堂坐落在秀麗的吳山北麓,在中國眾多的中藥號中,史上最有名的隻有兩家半,即同仁堂和慶餘堂,廣東的“陳李濟”被稱為半家,至於為什麽“陳李濟”算半家我不得而知。同仁堂和陳李濟原有的建築早已不複存在,而隻有胡慶餘堂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來,並成為目前唯一的國家級中藥博物館。
        走進這古樸而優雅、極具江南傳統特色的
建築群內,你會立即被那濃鬱的傳統醫藥文化氣息所包圍。那裏除了陳列著幾乎所有的中藥飲片外,不大的天井內還種植著許多中藥鮮品,不少藥用植物都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可謂大開了眼界。最吸引我的是室內櫥窗裏的一盆盆鐵皮石斛鮮品,看見它們時我好一陣激動,我想這可能是在任何別的中藥店都看不到的,有幾盆還正處在開花期呢。那石斛花看上去很像蘭花,恬淡素雅,清新潤澤。千年以來,石斛一直和人參、靈芝、冬蟲夏草等被視為上等中藥,極品石斛的身價不亞於黃金。櫃台上,見一年輕婦女正在挑選新鮮石斛,當時真想也選上幾枝,終因攜帶不便而作罷。回北京後打電話托表妹在嘉興代買,卻得知隻有杭州胡慶餘堂才有鮮貨出售,後悔當時的猶豫不決。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胡慶餘堂的建築極有看頭,若是時間允許,可以慢慢地體會、細細地品味。古時商家的建築很多是前麵為營業的店鋪,後麵為自家的起居之地以及作坊和夥計們的“宿舍”,胡慶餘堂正是這樣的格局。它具有典型的江南大戶庭院特色,高牆大門,富貴雅致。當年的主人,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耗資30萬兩白銀才將它建成,能保留到今日並繼續著它原有的服務,實為罕見和不易。    

       進得大門,抬頭就可以看到青磚門樓上攜刻的“是乃仁術” 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意為:“醫者,是乃仁術也。”   表達了慶餘堂創辦藥業濟世濟人的目的,更反映了它可貴的誠實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義。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胡慶餘堂崇尚“戒欺” 經營,這塊匾額是胡雪岩親筆所寫的店訓,它告誡屬下:“藥業關係性命,萬不可欺。”  老少無欺,貧富無欺,不能有絲毫摻假。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這是在訪北京“同仁堂” 時拍下的店堂古訓,一並貼在這裏: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出得胡慶餘堂,我們接著逛這條杭州著名的河坊街,那是杭州一條很古老的街道,曾是宋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當年文化和貿易的中心。整條長街都洋溢著濃鬱的漢文化氣息,但也明顯看得出近年來對它進行的修建,雖說修舊如舊,但新的痕跡大大超過了舊的痕跡,很像電影製片廠裏的一條古代街景。青石板的路麵,老字號的店家,熙熙攘攘的人群,紅豔豔的燈籠。據說整條街都是按宋代風格整修的,但不少小店裏的老板和夥計卻都穿著晚清的長衫和馬褂,挺滑稽的。倘佯在街上,好像是在一部電影裏當著一名群眾演員,挺異樣、挺有趣的感覺。這條街上有好幾個名人故居,鬱達夫故居就在這裏。街上老字號商店也不少,有老字號的藥店、茶莊、飯館、瓷器店、字畫店和土特產專賣店,張小泉剪刀店也在這裏,但不知道它是原來一直就在這兒還是後來在這裏開的分店。還有一家叫保和堂的藥店,傳說白娘子的情郎許仙還在那裏當過夥計呢。
        我們到杭州的當天晚上,家在杭州的親戚就都聚在了一起,親人團聚又說又笑好不熱鬧,眾多的親戚再一次把俺那肉胞“炸”得發暈。剛勉強捋順嘉興那一堆親戚的脈絡,這下子又冒出了更大的一堆!於是乎,再機械地跟著我認一遍舅舅、舅媽、表哥、表姐、表嫂、表妹. . . . . .。孩子們更是個個成了丈二和尚,反正讓喊什麽就喊什麽,後麵加個“好“字即可:五舅公好!五舅婆好!某某舅舅好!某某阿姨好!某某姐姐好!某某哥哥好!.嗬嗬,熱鬧吧?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幾天兒子跟我說:“媽媽我知道,大雁姐姐的媽媽就是小勤阿姨,小勤阿姨的媽媽就是姥姥的姐姐。還有,琛琛哥哥的媽媽的爸爸就是九舅公,九舅公是姥姥的弟弟。”  嗬嗬,還挺明白,一點兒沒說錯。咱們中國人親戚的稱呼就是多,雖說複雜,但一喊出來親屬關係明了清晰,不像英文,爺爺和外公就一個詞:Grandpa.  奶奶和姥姥也就一個詞:Grandma.  伯伯、叔叔和舅舅甚至姑父和姨父也隻有一個詞:Uncle.  同樣,姑姑、阿姨、嬸嬸、舅媽也隻有一個詞:Aunt.   就連最親的兄弟姐妹也不過兩個詞:Brother 和 Sister.     最糟糕的是,一個英文單詞cousin 竟包囊了中文的八個稱呼:堂哥、堂姐、堂弟、堂妹、表哥、表姐、表弟、表妹。聽聽咱中文,一聲“表哥”,父係、母係清清楚楚,性別、長幼明明白白。由此可見,中西文化差異之巨大。記得我剛來美國那幾年教老外學中文的時候,最有趣最搞笑的課就是教親屬的稱呼,做課堂練習的時候氣氛活躍到了高潮,如:他是你媽媽的哥哥的兒子,比你大,你管他叫什麽?她是你爸爸的哥哥的妻子,你管她叫什麽。整堂練習課從頭爆笑到尾。
        親戚聚到一起,除了說當然還是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好吃的東西真多啊!忍不住又照了幾樣餐桌上的佳肴: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再遊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 一堆孩子的媽 - 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前排左起:表妹夫、表哥、五舅媽、五舅舅、肉胞和肉胞媳婦
後排左起:表妹、表嫂、表哥的女兒、表姐、一堆孩子


         對不起博友,這篇遊記發得慢了,讓朋友等了。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我的骨傷基本痊愈,走路不用拐了,也能開車了。因此,腿好了手就犯賤,這兩個星期有點兒時間都用在家務勞動上了。回來這兩個月因為行動不便沒管家裏的事,當了兩個月飯來張口的懶人。男人和孩子你能指望他們什麽?他們能把飯做出來給你吃而且自己一個都沒餓死就不錯了,別指望他們能把家弄得井井有條。說出來丟人,我自己的箱子是前兩天才收拾的,從機場回來,肉胞把我的箱子拎到樓上放進房間壁櫥裏就完事了,直到前兩天我才把裏麵的髒衣服掏出來扔進洗衣機裏。這兩個月我一直睡在樓下,拆了腿上的支架後上樓一看,媽呀,滿目瘡痍,接下來當然就是收拾!收拾!收拾!老公和孩子們幹活隻求驢糞蛋表麵光,好像是給我幹的,犄角旮旯的活兒根本指望不上他們,於是,收拾完樓上收拾樓下,收拾完裏麵收拾外麵,收拾完廚房收拾浴室. . . . . . 。不過朋友們放心,我不會超負荷的。
       二,十天前兩個兒子一起發燒,燒到41度,帶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患的是H1N1甲型流感。美國對此病並不重視,治療原則與其他流感一樣,沒有什麽特殊的。洋大夫說聽不見羅音就沒事,靠自己的抵抗力恢複。檢查倒是很仔細,花了很長時間,最後隻有一句醫囑:“多喝水,多休息。如果出現咳嗽或其他症狀馬上回來。”  我怕他們夜裏出現其他症狀,不敢睡得太沉,白天上班時有點兒時間就抓緊打瞌睡了,沒怎麽上博客。倆兒子高燒四天,幸好沒出現其他任何症狀。就是四天沒去上學,加上長周末,在家呆了七天。這是自打他們上學以後最長的一次病假。現在早就沒事了,拉下的功課也補上了。孩子就是孩子,第五天剛退燒,倆人竟悄悄溜出去打球,被我抓到臭罵了一頓。你說什麽時候才能讓我省心呢?
        好了,給自己沒寫博客找了兩個很好的理由。等我接著帶你遊杭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