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花生醬工廠曝醜聞 廠家故意銷售被汙染產品 zt

(2009-01-28 10:53:44) 下一個
美國花生醬工廠曝醜聞 廠家故意銷售被汙染產品 人民網

美國佐治亞州的花生公司在明知自己產品可能被沙門氏菌汙染的情況下,依然繼續將其推向市場銷售,在兩年時間內,前後共有12批次受汙染產品流向美國和加拿大的食品加工廠,結果造成至少8人死亡(其中4名幼兒),另有500多人中毒。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食品藥品管理局和疾病控製中心發布的聯合聲明指出,從2007年到2008年間,這家花生醬公司於在12次內部檢驗中發現自己的產品可能被沙門氏菌汙染,但是並沒有根據相關規定將其全部銷毀,而是任由其流向市場,最終釀成一場大醜聞。

  據悉,上述批次的產品也曾由廠家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抽樣檢查,結果相當部分呈陽性,但是花生醬公司依舊不以為然,繼續對外銷售。不過,美國政府有關機構並不要求生產廠家披露自己開展的上述內部檢測結果,因此監管部門強調對這次食品汙染問題“事前不知情”。

  盡管這些花生醬不是直接針對消費者的“終端產品”,但卻是大大小小的餅幹廠、糖果廠、冰激淩廠,甚至是狗糧廠的重要原料。許多下遊廠家因此召回了大量產品。在發生了食品中毒事件後,調查人員共從花生醬公司的生產車間與其他地區發現了四種沙門氏菌。

  此前,含有被汙染花生醬的食品曾在美國43個州和加拿大境內銷售。不過,其他直接供消費者食用的花生醬都是安全的一般來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每隔10年才會到同一工廠檢查一次。佐治亞州有關機構雖曾數次前往該公司檢查,但沒有采取措施要求廠家停產整頓。

  沙門氏菌是美國常見的食品汙染源。由於近年來多次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疾控中心以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受到來自政界和消費者團體的批評。美國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也發表報告說,在全球化時代,美藥管局可能無法保證有害的食品和藥物遠離美國公眾。

  人在吃下被沙門氏菌汙染的花生醬後,往往會在12到72小時內發病,其具體症狀為腹瀉、發燒、腹部疼痛,並且會持續4到7天。雖然多數患者無需治療即可自然痊愈,但是幼兒、老人以及免疫係統低下的人可能會因此造成嚴重後果,並需要及時接收抗生素治療。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律師日前表示,該州一名婦女死於沙門氏菌感染,其親屬將美國花生公司及國王堅果公司告上法庭,指控兩家公司在花生醬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疏忽大意。遞交訴狀的是72歲死者雪莉·阿爾默的親屬,訴狀已經遞交至明尼蘇達州亨內平縣地方法院。他們要求獲得至少5萬美元的賠償。

  死者親屬認為,阿爾默的直接死因是食用了受沙門氏菌汙染的花生醬,而且她感染的沙門氏菌菌株與導致美國目前沙門氏菌疫情的菌株相同。阿爾默死於去年12 月21日,其親屬今年1月6日被告知,阿爾默去世時感染了沙門氏菌。阿爾默的親屬認為,美國花生公司未能適當培訓和監督自己的員工,結果造成產品未能達到相應的安全標準。

  美國消費者從超市裏購買的袋裝蔬菜、切片水果和魚類等,拿回家後無需再做清潔處理,這些環節都已在生產過程中完成了。來自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會選擇散裝蔬菜、肉類等回家自行加工,人們外出吃飯的開支占美國全部食品支出的一半。將食品加工過程主要置於家庭之外的生活方式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盡管美國食品安全狀況令人稱道,但近年來,美國也多次發生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據統計,2006年,美國先後發生花生醬汙染和毒菠菜事件,導致至少150多人住院治療,3人死亡。2007年,美國加州發生牛肉被大腸杆菌汙染的事件,使50多人住院治療。2008年2月,美國再爆牛肉汙染醜聞,6月又發生西紅柿遭沙門氏菌感染事件,蔓延至美國的16個州。

  美國官員表示,即使最好的食品安全體係也無法百分之百地避免食品汙染事件的發生。新的食品資源、生產和銷售方式的發展,新的可致病病原體的出現,進口食品大量增加,都對食品安全構成了新挑戰。通過對食品生產、儲運和銷售過程中的某個環節進行快速檢測,一旦發現問題或蛛絲馬跡,就采取行動進行幹預,並確認被汙染食品是意外事故還是有意為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