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班夫歸來不看湖(23)夢蓮湖,未竟的日照金山

(2025-09-22 04:32:15) 下一個

    出門兒了幾天,回來了,繼續。

    

    其實出門前都寫的差不多了,本來想直接發了吧,後來覺得照片重複的太多,應該刪幾張——因為我是先貼照片再看圖說話,看到順眼的就寫,不順眼的就刪。

    結果還沒有發,就迎來了蘋果一年一度的軟件升級。

    我這樣的理工男怎麽可能不趕緊升級了看效果?

    於是悲劇了。

    以前升級都不影響在線寫的文章,這一次,不知道是蘋果的問題還是文學城的問題,總之,文章不見了。

    說實話,文章丟了倒不可惜,因為這樣在線的口水貼,本來也沒什麽價值。但是,我辛辛苦苦上傳的照片,都是時間啊——文學城不能批量上傳。

    沒辦法,隻能重新來過。

 

 

    這兩張,看不出來是晚上的賓館前,還是天蒙蒙亮的夢蓮湖了,就貼在這裏吧。

 

    這張,肯定是淩晨的賓館前了。

    為了看日出,自然就不能睡懶覺。

    對我這樣喝茶經常喝到天亮的人來說,犧牲不可謂不大。

 

 

    坐上算是中巴的車,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到了夢蓮湖腳下。

    然後要自己爬一段路。

    路不長,大約十五分鍾左右。

    但是不算好爬,路修的不好,有些路段碎石嶙峋,都不能算路了,要小心翼翼。

    這樣挺好,在對人類的照顧和對自然的破壞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我不喜歡國內修的太好的景點,不隻是少了很多野趣和探索的意味,還有一種大盆景的感覺。

    “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

    不管是藝術,工業,人際關係,對大自然的破壞,能學會知所止,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本來我們的老祖宗,在這方麵算是早慧,可惜祖孫後代不爭氣,不但丟了個幹幹淨淨,還學會了變本加厲。

    

 

    出乎我的意料,山上已經很多人了。

    我原來以為我們來的夠早,沒想到那裏已經有幾十號人甚至更多。

    當然在我們之後就更多了。

    最後是合適觀景的地方擠滿了人,雖然不至於無處下腳,但是想找個合適的點就很難了。

 

    其實這裏是很危險的。

    腳下就是碎石,滑下去就算是懸崖,高不高低不低的,幾十米總是有的吧。

    手機拍照,高度差拍不出來。

    後來一對小情侶完全不怕危險,直接跑到下麵離水最近的地方。

    讓我不得不感歎自己老了。

    雖然無數鐵一般的事實早就敲打過我了,但是,但是,人性就是不肯認栽的。

    看著腳下的小情侶一邊向更危險的地方挪動,一邊感歎這就是三十年前的自己啊。

    嗯,時光不再,時光不再。

 

    來張半全景。

 

    給湖水來個近景。

    這湖水真好看。

    想不出中午陽光好的時候,湖水能好看到什麽程度。

 

 

    這是另一邊的小山坡,沒我們這邊離湖水近,也沒有我們這邊角度好。

    沒辦法,他們後來的,就隻能在視野不好的地方找位置了。

 

 

    隨著天色漸亮,湖水的顏色越來越漂亮。

 

 

     開始有陽光照到山頂。

 

    還不夠亮。

 

    這湖水,美。

 

    美不勝收。

 

    另一邊的山坡。

 

    大家就這麽靜靜的等待。

    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景色。

 

 

    終於。

    雖然還不夠震撼,已經不錯了。

 

    也開始有了夠清晰的倒影。

    傳說中的七公主山。

 

 

    在這樣的亮度裏,我們等了差不多十幾分鍾到半小時,也沒覺得有什麽大變化。

    我不明所以,不知道就是這樣了,因為天氣原因,還是雲層原因,不容易出現傳世照片裏麵那種對比強烈的效果。

    但是,人們已經三三兩兩的離開。

    我們也已經凍的受不了。

    雖然我穿了羽絨服,還是凍的夠嗆,完全是大冬天的寒冷度。

    我一邊慶幸自己這一路帶了羽絨服,簡直沒有一天用不到。

    一邊看著那些穿著單衣年輕人,不知道是應該感歎他們的年輕,還是無奈他們的莽撞。

 

    走的人越來越多,我也凍的失去了長時間堅持的動力。

    於是,撤。

 

 

    這是湖的另一個方向。

    天還隻是蒙蒙亮。

 

     遠山的呼喚。

    給另一麵來個全景。

 

    臨下山前,再次回眸。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