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兩個跟帖讓我破防了。
沒想到,現在居然還有人為了這些糾結。
吃飯這事兒,第一步自然是有的吃,不能餓死。
第二步就是吃飽,不能餓著,吃不飽還是不舒服。
吃飽了以後,就是第三步,好吃,吃好 ,花樣翻新,食盡五味。
吃好了以後怎麽辦?各種味道都吃的差不多了怎麽辦?不管怎麽窮奢極欲都還是在物質層麵,滿足的還是貪婪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第四步,繼續升級,就是在吃好的基礎上,吃美,吃藝術,由物質層麵到達精神層麵,由僅僅停留在口舌之欲,升級換代,進入精神世界。
比如穿衣服,第一步是為了禦寒,第二步是為了遮羞,第三步是為了滿足需求,什麽樣場合的衣服都要有,你不能出門穿睡衣吧?高端場合要有高端衣服,平素生活則需要休閑著裝。第四步就是各種設計款式各種美觀爭奇鬥豔了。
其實所有東西都是這個規律,要不然人為什麽要塑身,為什麽要健身,為什麽要化妝,為什麽要買那麽多漂亮衣服鞋子?為什麽要評論感覺這個人雖然漂亮但是氣質不行啊。
都是為了追求美啊。
難道美食隻是追求到了好吃的階段就停下來了麽?
或者說,你的生活狀態還停留在滿足生存,還沒有到安排生活質量?
米其林其實把人類對美食的追求提高了一個層次。
法國人畢竟還是懂美的。
當然後麵還可以有更高的層次,但是那個就太高了,不適合大部分人了。
無論是什麽消費,都會從開始的性價比,到後來的用90%的錢,買10%甚至1%的升級。
比如昂貴的珠寶,手表,茶,香,家具等奢侈品。
我這邊一塊石頭,用做廁所的踏腳石,憑什麽你那邊一塊石頭,就換一所大宅子?我的石頭它不是石頭麽?!就因為你的透光度好一些?顏色稀缺一些?
一張梵高畫的向日葵,跟我畫的有多大差別?就那麽湊合著不能掛麽?
但就是有人願意花一億美金去買他的畫,而不會花一塊錢買我的——因為我汙染了畫布,十塊錢的畫布的價值都被我破壞了。
其實,無論什麽藝術,都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藝術家畫畫的時候,寫詩的時候,作曲的時候,都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感覺感動,自己靈魂的悸動,自己幾十年的心得,融在筆觸裏,融在自己的表達方式裏。
而我們這些讀者,就透過自己的觀看觀察,去體會,去感受,去領悟。
這時候,就會發生對牛彈琴,問道於盲,冥頑不靈,莫名其妙,等等各種狀況。
交流這件事兒,做好了,就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做不好,就是菩提老祖敲孫猴子那三下,猴子還是去摘桃子了。
上帝的手指一直在那裏。
亞當的手指卻低垂。
其實隻要一抬指,就可以連通上帝。
上帝好著急,卻拿亞當半點兒辦法都沒有。
指月錄也是同理。
是之謂業力。
有的人是有心人,用心營造出一個環境,做出這麽美的一個園子,做出這樣美的一棟建築,做出這樣的一間屋子,屋子裏的每一樣東西都精益求精,用心到極致。
裏麵的一個碟子,是一位瓷器匠人一生功力的產物,碟子上的畫,融進了他一生對藝術的認知對生命對世界的體驗。
服務員用了十年二十年,學會了恰到好處的笑容與心態,犧牲了幾十年的美食誘惑,為了身材的美觀,用了幾十年時間,學會舉止合度,動靜自如。她們身上的和服,是設計師一生學習的心血,無論是剪裁,暈染,都是需要一個人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園中的每一株樹,都需要專家打理,什麽地方種什麽,種到什麽程度,大小,顏色,品種,幾年以後的變化,不同季節的表現,都需要真正的內行,都是專家一生的心血。
每一塊石頭,都需要精心挑選,才能與環境配合好。
這個世界,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是無數人事物配合的結晶。
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這也是我們在國內旅遊常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原因,每一個環節的人事物,似乎都不那麽認真負責,都有各種各樣的缺憾,然後你旅遊的過程中,就會感覺這裏差一點兒,那裏差一點兒,雖然似乎大家都在忙,都在做工作,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不盡人意。
差在哪裏呢?
粗看似乎都挺好,但是經不起細端詳。
似乎他們已經做到了80%,但是剩下的20%,可能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彌補了。
你來到此處,簡單的一餐,短短幾個小時,卻是別人幾代幾十代人的努力與精華,在這短短的時空裏呈現給你。
你何以自處?
作曲如是,作畫如是,作文如是,做菜做刀做茶壺亦如是。
還可以無限擴展。
略過。
關於被宰。
很多年前,我陪老師去重慶辦法會。
法會結束以後,當地主辦邀請去大足石刻遊玩。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老師就問了這裏的石刻都是哪些菩薩啊?
結果是圓覺經配圓覺十二菩薩,冥冥中自有天意。
臨行時,路邊有老婦來推銷石刻畫冊,老師掏錢就買,還要付全款。
我趕緊阻攔,說這樣的畫冊真實價格最多二三折,哪裏用那麽多錢。
老師微微一笑,並不理會我的提醒。
於是我也一樣買了一本。
討價還價的是生活的智慧,全款的是生命的慈悲。
椿山莊馬路對麵,就是聖瑪利教堂。
你能想象,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作品麽?
而且還獲得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設計者是大師丹下健三。
真是美輪美奐,每一個細節都美不勝收。
有鮮花,真好。
假山如此用,妙哉。
看看內部。
大巧不工,大智若拙,大成若缺,大音希聲。
禪意真是被日本藝術家得了。
阿門!
對於美食確實要有敬畏之心,但說到底,還是人吃飯,而不是飯吃人。說破大天,也就是一團大米而已,上限在那放著,你做的再好也隻是大米飯。結果呢,把它放在美麗的盤中,好了,你看這個米,是不是跟你平時吃的不一樣?:)
ZT一段有趣的網上發言“壽司除了吃的食材質量之外,剩下的,主要就是儀式感。一套流程一點不少,握幾下,嚴格把關。跟你去寺廟開光一樣,信就值,心誠則靈。”
“看破不說破”---啊呀 我覺得我好誠實啊,就像皇帝的新衣裏的小孩子,慚愧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