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史記隨筆
嗬嗬,算起來,這篇文章是罪魁禍首了,就是在寫它的過程中硬盤突然完蛋——所以說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搞文字因果就是重,這不,報應現前!
本來還是想摘錄原文,看來這樣做不但對看的人不合適,對我的電腦也不合適,所以重寫就換個辦法,還是“夾敘夾議”吧,我寫著省心,大家看著也輕鬆。
“史記”此書,用不著我來吹噓,隻是怎麽看怎麽覺得,史學成分以外,很象一本故事集或者小說,無他,細節太傳神了,說那不是藝術創作,反正我不信。
個人感覺,司馬大師寫“史記”的小毛病,除了特別推崇孔老夫子有事沒事兒就讓他露露臉發表個人宣言,就是喜歡夾帶私貨,老把自己的想法藏在情節和描述裏。
恰好看到一個例子,秦始皇傳位的過程,很有戲劇效果,可以多角度解讀,今天就說說這段兒。
這段兒曆史,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個偶發事件,往大裏說,它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曆程,因為“二千年皆秦政也”。如果沒有這件事兒的發生,方興未艾的大秦帝國,絕對不至於那麽快就分崩離析,以大秦帝國的超級組織能力和戰鬥能力,以他們酷愛擴張與征服的天性,解決帝國周遭的問題是早晚的事,下麵的麻煩就是:征服匈奴可能提前百年,對南方的有效統治可能提前兩千年,沒有了楚漢爭霸,沒有了三國兩晉,也就沒有了後來的五胡亂華。以秦始皇的大力改革,“書同文”政策延續兩代人以後,“域內混同”,很多民族就不會有崛起的機會,中國大地上後來一直循環不已的那些大混戰,是不是就會變一種方式,而不總是自我毀滅再休養生息重新來過,以至於永遠在一個發展水平上徘徊,是值得期待的。那麽,以秦朝對技術近乎自虐的瘋狂追求,會不會發展出科技的萌芽,也是未知之事。
當然,曆史是不能假設的,我們放棄暢想,回到曆史真實。
秦始皇死在了巡遊的路上,然後,大秦帝國的命運,就掌握在了三個人手上:趙高,李斯,胡亥。其中,真正推動了曆史車輪運轉方向的,其實就是一個人:趙高,另外兩個,是被趙高“裹脅”了。
他們三個人在事件前後的表現,與後來麵對曆史結局和個人命運結局時的表現,相映成趣。
這個事件成敗的關鍵人物,是李斯。因為,如果沒有他的配合,根本不可能成功。
讓我們看看李斯。
趙高心有定計,先說服了胡亥,再來勸說李斯:“一切盡在掌握,下任皇帝就由咱倆說了算了,怎麽處理?”
李斯開始大義凜然:“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詔,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將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幾,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君其勿複言,將令斯得罪。”斯曰:“吾聞晉易太子,三世不安;齊桓兄弟爭位,身死為戮;紂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
由此看出,李斯還是很有政策水平的,而且非常清醒明智,不愧為秦始皇看中的首輔。
可惜,終於頂不住趙高的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反複勸說,乃仰天而歎,垂淚太息曰:“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然後李斯就積極投入了他的新角色,參與策劃了整個搶班奪權的行動。
當然,他們成功了,胡亥做了皇帝,李斯依然是丞相。
可惜,時間很短。
李斯的結局: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到了這步田地,還想著牽狗追兔子,李斯同誌還是很幽默很有氣度的嘛!
當然,從決策學的角度來說,李斯的做法不能說是錯,因為他“兩利相權取其重”,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一麵,保住了大秦宰相的位子,一直到趙高安排妥當,把他除掉為止。可惜,他隻是計其長而未計其短,忘了另外一麵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和趙高這樣的陰謀家共事,可比與公子扶蘇大將蒙恬危險多了,以李斯的資曆和能力,與後者共事,即使不能保住丞相的寶座,副相或者安度晚年還是問題不大的。可惜他高估了自己對事態的控製能力,低估了趙高的控製能力——那倒不能怪他,他玩兒了一輩子都是贏,你讓他怎麽相信自己會輸——終至喪身失命一敗塗地,後來臨刑前的感慨,不過是冷酷現實邊角處的一點兒作料罷了。
以李斯之能,輔始皇而有天下,差不多是張良加蕭何的能力和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秦始皇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就統一天下,尚未可知——以李斯之能,在關係到國家和自己前途的曆史關頭,卻還不能正確分析和判斷,以至於如此結局,如之奈何——危機處理何其難也!
他算計別人的時候,一定想不到自己的下場是這樣,也絕對想不到自己會被別人同樣的算計——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另外,當年他用計除掉了韓非,與後來趙高除掉他的計策,何其相似,也算是曆史循環因果之一種吧。
再看看二世胡亥。
趙高覺得有機可乘,就勸說胡亥篡權,胡亥回答:“固也。吾聞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胡亥曰:“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強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
——多好的孩子啊!也是一樣的“一腔浩然氣,千秋尚凜然”。可惜後來還是架不住趙高的蠱惑和權力的魔障。
做了皇帝以後,胡亥感歎人生:“夫人生居世閑也,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吾既已臨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誌之所樂,以安宗廟而樂萬姓,長有天下,終吾年壽,其道可乎?”
——這是藝術家和哲學家的思維水平啊,很有悟性,可他的工作崗位是皇帝,人不能盡其材,那就麻煩了。
趙高又挑撥二世與兄弟、秦始皇舊臣之間的矛盾,於是“殺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鹹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財物入於縣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
胡亥的結局很有意思,很令我迷惑當初秦始皇喜歡他的原因。
到了趙高要除掉他的時候,他還有僥幸之心,想見見趙高,結果自然是被拒絕。
他又討價還價:“吾原得一郡為王”,然後“原為萬戶侯”,然後“原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
唉,這不還是個孩子嘛!——當初他宰自己兄弟和老同誌的時候,怎麽就沒想著刀子割到人家身上也疼呢!當初沒給別人留後路,如今自己自然也沒有路走。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輪到趙高。
趙高多牛的人物,秦始皇一輩子也沒看明白他,他能把二世哄的麵捏的似的,李斯那麽厲害的人,到他手裏,想怎麽忽悠怎麽忽悠,後來小小一個伎倆就玩兒死了他。
其實趙高才是中國曆史時最牛的太監,蒙住了秦始皇,騙死了李斯,玩兒倒了大秦帝國,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一流的——中國有那麽多人才都是太監,證明中國曆史上的人才選拔機製還是很成功的:)
趙高把李斯整死以後,自己做了丞相,大權在握,真正的“不可一世”。為了測試一下自己的牛B程度和篡位指數,就找了頭鹿到皇帝麵前說是馬,結果大部分朝臣都不敢說話或者承認那是馬,把二世弄的還以為自己神經出了問題——這遊戲玩兒的,水平可不一般。不過,後世類似的玩法可是屢試屢爽,隻是換湯不換藥罷了,於古有之,於今猶甚。
讓我們看看這麽牛的趙高是怎麽結局的。
殺了二世以後,趙高想立子嬰為王,“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王璽”。結果子嬰有自己的小算盤:跟趙高混沒什麽好下場,早晚死在他手裏,不如先下手為強,“今使我齋見廟,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果不其然,“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鹹陽”。
——區區一個他根本不放在眼裏的子嬰,玩兒了一個小小的心眼兒,就把他玩兒死了。真是“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啊!
把一代雄主千古名相都玩弄於掌股之上的趙高,一定想不到自己會陰溝裏翻船死的這麽不明不白莫名其妙。在他被殺的一瞬間,不知道會不會後悔,當初不如老老實實做個太監算了,至少也能頤養天年。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既有業因,必有業果,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他們也怪不得別人。
三位大人物,當初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執掌天下無非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結局卻都這麽窩囊,怎麽說都有點兒沒勁兒。不過曆史往往如此,看似宏大的史詩,常常隻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兒,貌似英雄的人物,往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無論人或者事,都象李斯自己說的老鼠問題,“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他們仨不過是發了一封信,藏了一封信,放在了不同的位置上,就改變了曆史進程,比當年的“一封信,八分錢,少說讓你小子惡心半年”牛多了。
不過,作為一個故事,秦國五百年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就這麽在一個意外和偶然裏分崩離析轟然倒塌——就象我的硬盤:)——還是很令人感慨的。
補充“史記”裏的另外一個因果故事。
初,盾常田首山,見桑下有餓人。餓人,示眯明也。盾與之食,食其半。問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原遺母。」盾義之,益與之飯肉。已而為晉宰夫,趙盾弗複知也。九月,晉靈公飲趙盾酒,伏甲將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進曰:「君賜臣,觴三行可以罷。」欲以去趙盾,令先,毋及難。盾既去,靈公伏士未會,先縱齧狗名敖。明為盾搏殺狗。盾曰:「棄人用狗,雖猛何為。」然不知明之為陰德也。已而靈公縱伏士出逐趙盾,示眯明反擊靈公之伏士,伏士不能進,而竟脫盾。盾問其故,曰:「我桑下餓人。」問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一念之仁,一飯之恩,換自己一條命,換家族後世的興旺發達,這買賣,值啊!
女孩子像醉時這麽率性,還是很危險的:)
這名字真的是隨性起的.不是沒輸過,隻是爬起的次數比跌倒的多一次而已.人生,不是得到便是學到.我隻是要做最好的自己而已.(不過不能把自己當成老鼠,否則肯定會被貓吃掉,和和.玩笑了)
當勤精進,以戒為師.由弘一大師那學來的.
我現在開始反省了,都怪自己嘴笨一下午溜上網光解釋了,精神壓力太大,幾個MM各個都冰雪聰明,我腦子跟不上了~,臉紅了我~,頭也暈了~,別忘了我花粉還犯著呢~?!等我好了再問我問題吧,閃了我.
哈哈,又飄了?得,您還是給我栓石頭,讓我插翅難飄,也免得老辛苦您敲啊。
醉妹不喝酒啊,不好意思表錯情。那麽你一定沒輸過了,太佩服了。從你的名字猜的,但願這次沒錯:))
不流淚就流汗唄,我這不是在這狂踩嗎,忙著呢,沒時間心思思想別的,謝謝老大海量容我踩過界~~~
另外,是不是有人叨叨我呢,一次就夠了,我可有感應,正敲程序呢可不能亂了套.放了我吧~
至於那個字數比較,唉,這誰敢接招兒啊,得八零後吧?人類曆史上也就那麽幾個拿的出手的,給您說了一半兒了啊。。。
不管是恐嚇還是威脅,到我這裏都沒用:)
至於醉時有沒有染指什麽,那就事出不知道有沒有因查不知道無不無實據了吧。。。
這個'青白眼有加'是什麽? 和風老大~那個遠視近視散光眼是一個係列的嗎? 鏡子呢? 長的醜不是偶的錯,出去嚇人就是偶的錯了.現在去show room裏找個大鏡子好好看看自己,還是先別吃中飯了,省的浪費.我又鬱悶了我....
若言辭中哪裏不慎冒犯了醉妹,這裏給你賠不是啦。
已經有人在另一文裏跟帖也在慰問:這個'大內高手'呢.這個詞最最恰當,也隻有從'宮裏'來的才能:自信,從容,儒雅....etc.
先謝謝您的美意了,不過我可是冤枉呀~,我哪有膽子和風~子單挑,是早先覺著他頂您太嚴厲了些,我看不下去了,就拉大旗做虎皮敲了敲小鏟子.這不,您飄走了~,他的小爪子揪著我不放,不是我不跑,主要是我愛麵子雖然汗也下來了,腿也抖上了,可還扶著牆硬站著呢,沒台階怎麽往下蹦呀~ 正著急呢我,您來可好了,救我.....
嘿嘿,隻對蓮MM講讓我汗顏的事:我不懂喝酒,哎~ 都是這名字惹的禍.其實在外麵多少都會有:有話無法說,想哭卻沒有淚的時候,隻能笑燦爛的笑,選擇堅強.當做修行,沒有資格掉眼淚,因為那些愛你的人在看著你呢,你的淚還沒掉下來,那些人的心已碎在那滴淚裏了.所以不能.再謝謝蓮MM.
醉妹,姐姐送你兩瓶茅台,兩瓶五糧液,一桌好酒菜,喝個不醉不歸怎麽樣?不然這樣鬥下去,怕你累壞了身子啊。
你還是很有品的,這麽多好玩的事都不幹,隻和風老大單挑,不知道他是大內高手嗎?勇氣可嘉!PF.
《心經》兩百來字,《道德經》五千字,《論語》一萬字,寫盡宇宙人生,這個題目500字也就夠了吧,嘿嘿。。。
這個可惡的風老大~,我和你可是同僚不同好,俺從不染指頭發長的MM和有女朋友或有老婆的GG,俺很有品的,不然怎麽敢踩到你老大的寶地上撒野,還有把握最多被敲幾棍子仍能全身而退呢.
快著點兒,快對我的偶像阿咫靚M誇我兩句好聽的話,我就放你一馬,不然死磕,這可不是威脅,俺們不幹那事兒,這是名正言順的恐嚇!
我崇拜你這讓人得內傷的~
另外,嗯...我的名字雖沒有風字,但我手上有把小扇子,我努力啊努力忽悠還是有點風的,
所以,我可不可以站的離你近點~?
我手裏哪有棍子,要練也練無形劍氣麽,拎個棍子多不與時俱進啊。
我可不打微風,帶風字的都不打,吼吼吼。
偶像呀阿咫,靚M早先拿棍子敲我的時候,我就覺著出神入化,高手.
以後出招先照顧風老大吧,亂棍打死師傅,多有成就感呀~ 鼓勵鼓勵,請繼續.(反正周五了,就開小差不好好上班了,支持偶像!)
當然不會僅僅偶然,偶然一定是在必然中起作用的,他們幾個,不過是因緣際會,製造了駱駝又製造了稻草罷了。
幸好本人的電腦鳳凰涅磐浴火重生了,要不然怎麽能在這裏大放厥詞呢:)
阿咫說的對,人生凡事必定有選擇,決不會山窮水盡毫無選擇,因為那等於不用動腦子隻管走就行了。
我選取“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用意,是說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了別人,結果卻弄巧成拙,寫的時候匆忙,沒把主題提點好,慚愧慚愧:)
好像沒有一本書叫“康熙辭典”,應該是康熙字典——別擔心,如果我沒有記錯,餘秋雨同誌也幹過這事兒,而且他還不是筆誤:)
醉時後麵說的極好,所謂“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聰明易得,睿智難得啊。
做平民是不是幸運,也要看他肯不肯好好做,不好好做,平民一樣可以很麻煩的:)當然,煩惱那是一定有的,不管什麽位置什麽人。
至於早知道結果,好像沒什麽人做得到,隻能大致猜測。
之所以把他們仨提出來,是因為他們在關鍵時刻,為了私利而出賣了自己出賣了靈魂出賣了別人,而且他們並沒有計算好怎麽樣做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最後結果與初衷完全相反。
臨喜臨怒,看涵養.
要足夠的堅韌和智慧才能'坐看風雲起'吧,不僅僅是看的透徹還要有勇氣再搏,永不言棄的那種毅力.能夠知道自己就是那個不能倒下的整數1,其餘身後的都是0,如果沒有這個1在前麵,那麽再多的0也還是0.其實,人生就象個橡皮球,不要在意它跌的有多低,要看它最終彈起的有多高! 總之除了樂觀還要積極. (不能多說了,上著班呢,我要守規矩,嘻嘻)
匆匆趕來慰問 & 祝賀新生:)
真的“行到水窮處”,倒是容易悠然“坐看風雲起”;但凡
有一絲退路,一定會又斟酌複斟酌,“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嗬嗬嗬。
個人覺得,“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是比較無情的說法。。。
就象命運一詞解釋是:命不可以改,但運可以轉.(康熙辭典).
恐怕心態是起重要作用的了.進退取舍.(題外話:真的是很欣賞別人那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風雲起'氣度,不知要怎樣的豁達睿智經曆修為才能做的到呀?還是仰望吧...)
事實上,精明須藏在渾厚裏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後而得禍者.
所謂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若真的是退無可退,那就要清楚做事情專欲難成,眾怒難犯,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 又須審勢擇人.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不管別的,沙發占上了,樂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