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莫效書生亂解禪(二)
禪這東西,如果隻是打打機鋒說幾句漂亮話就可以糊弄過去,那古往今來那麽多大禪師花了一輩子修行,還被人批評說沒悟,是怎麽回事?難道還真的象賈平凹所說人家看不懂佛經,或者是象某些不懂曆史的人所說,是那些禪師文化水平太低?
真金不怕火煉,金子也必然會遇到火來煉,靠空對空還能騙人蒙事兒的,隻有在高科技的網絡時代才能實現。就象有人質疑古代的武術是不是真功夫——嗬嗬,這些沒有見識的人啊,不知道說他們什麽好,真是就象葛優在“編輯部的故事”裏所說:“念了書就應該懂道理,念了書了如果還不懂道理,那道理就都讓不念書的人懂了”——古時候那可都是真刀真槍走江湖的,法律那時候可真管不了什麽用,殺個人找個地兒埋了就得了,上哪兒找凶手去?擱現在都是麻煩,何況那時侯。要是沒點真功夫,不早被人宰了啊!或者說,差的都見閻王了,剩下的,不是有本事就是怕死躲起來的。還不明白的,看看水滸就知道了。
禪宗也是如此。
那些禪宗語錄裏的人,說的都是在那行裏打熬了幾十年,手眼俱毒的人,那些我們當笑話當故事看的對話,都是大內行對大內行。各自下了幾十年的功夫,今天麵對麵了,要在幾句話裏見個真章,考校與被考校,攻守之間,進退之間,差一點兒都不行,不但對手是內行,旁觀者也都是內行,不是同修就是弟子,能騙的了誰?舉個例子,一個人來唱京劇,說自己是大師,蒙我們這樣的外行可以,你讓他蒙蒙梅蘭芳周信芳和那些老票友試試!
而我們看到的那些評述文字,有幾篇是真內行寫出來的?他們打坐了幾年?念了多少聲佛號了?到什麽程度了?
不要以為修行都是虛的,用幾句空話就可以應付過去。其實,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征兆和現象,所謂“說得一步,行得一步,行得一步,說得一步”,沒有那個經驗,有些話是永遠說不出來的。說與做,事與理,都是相輔相成互相關聯的,有沒有修行經驗,看看基本上都能知道。一個走路都沒根的人,不可能是武功高手。外行人,就算是學了再多的內行話,三個問題一頂,底子也就泄的差不多了。
拾人牙慧不算錯,借景抒情也無妨,說是從禪學裏學了些東西可以,但要是說會心於禪可以來談玄說妙,那多半可以存疑。以盲引盲,於人於己,都未必合適,能不做,還是不做的好。
別人一輩子辛辛苦苦勤勤懇懇都未必摸到邊的東西,某某看兩本書,想兩天,就一下子懂了,這世界上有那麽輕易的事情?當然,應該是有那樣的人,就象世界上總有天才,但是上天一向吝嗇,哪裏有那麽多天才呢!另外,這樣的天才就算有,也是別有因緣,不是那麽簡單的。
可以一提的天才,中國佛學曆史上最牛的六祖惠能,自幼失學沒機會認字,被人請教時問及:師父研究哪部經典啊?惠能答:我不識字,所以沒研究經典。問者暈倒。惠能再曰:字我不認識,佛法我倒知道些,你有不懂的就問。
這麽牛的惠能,是怎麽樣才能這麽牛的?靠靈光一閃“熏風自南來,殿角生微涼”就解決問題了?非也!他於街市聽人講經若有所悟以後,尋到五祖拜師,又在廚房裏舂米,苦行幾年,然後才得到五祖印可,再一個人避世苦修十五年,最後功德圓滿出山講法,前後至少二十年。這二十年可是“念茲在茲”全心全意啊!——以為自己明白什麽是禪的人,對照自己看看。
另外一個可以一提的禪宗人物,有“趙州茶”之稱的趙州禪師,“趙州八十猶行腳”,為什麽?
別人研究了一輩子的專業,一個外行看了沒幾天,真功夫沒做一點兒,就說三道四,覺得自己比內行還內行,那是種什麽情況?
野狐禪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警戒那些不明白卻亂說的人,也是告訴人們文字的因果之重,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我們做人一輩子都那麽辛苦,換成畜生道地獄道等別的世界,還不知道苦成什麽樣,切記切記啊——不信?那是迷信?嗬嗬,連佛的話都不信,還學什麽佛,還談什麽禪?
覺得自己比佛都聰明,那學自己好了,可惜又做不到真學自己——因為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
孔夫子有言:“行有餘力,可以學文”,可以借來一用。禪宗公案,不過是修行人年年月月日日時時作功夫的眼底餘事,某個瞬間的靈光閃現而已,或者說是聖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順手而為,又或者說是隨便運用一下,並不是行為的基礎或者重點。如果我們買櫝還珠,本末倒置,忘了鮮花下的泥土和根莖,忘了微笑裏的筋骨和肌肉,以為世界上隻有鮮花,隻有微笑,而不必為鮮花和微笑付出艱辛的努力,那就是“誤”而不是“悟”了。
花許多時間研究公案,卻不懂得身體力行的道理,不去做基礎工作,塌塌實實的努力,隻沉迷於似是而非的語言遊戲,那不是禪宗,而是玩鬧加自欺欺人。就象那個“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諺語,見者雲:哎呀,就是那根稻草壓倒了駱駝啊,就抓住神奇的稻草不放,奉若神明。卻忘了,稻草終究隻是稻草。在那稻草之前,還有著那麽多的重量。
離開了堅實的修行基礎,所有的公案,都是沒有用的東西。啟迪一下思想,激發一下靈感,熏陶一下境界,或許有用,但那是對於文人,若是對真修行者,多學不但無益,而且有害。
這也是我從來不支持初學者看“六祖壇經”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那些公案,是對老修行者的課堂筆記或者教案,是用來給後學者上課用,或者借鑒用的,不是用來讓看熱鬧的人意淫用的——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口業!
沒有靜定的功夫,沒有修行的經驗,沒有理論的基礎,想明白公案裏的含義,想明白他們講的是什麽問題,說的是什麽意思,互相敲打的是什麽,基本上不可能。
打個比方,每個人都可以去揣測相對論的意思,很多人也都能說個大差不離,但是如果較真兒起來,有幾個人真說的明白,禁得起深入的追問麽?更別提去進行相對論的研究了。
嗬嗬壞了,太長了,刹不住了,看來要寫第三篇了:)
來源: 吮露鶴 於 05-12-12
菩薩低眉是慈悲,金剛怒目也是慈悲啊,你總是用世間目光看問題,怎麽得到出世之心呢?
我可不是根蔥,隻是小草而已:)
不過,如果罷了非要讓我做根蔥,我就盡量勉為其難一下下:)
可憐的賈大師成“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