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淺說十念法門之——念施

(2005-04-05 18:42:41) 下一個

 

  在十念法門裏,可能念施是最容易理解的了,不過也還是有可以說說的地方。

  施就是布施,施與舍往往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也經常被說成是施舍。在佛家布施有幾種分類方法,比較普遍的是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財物布施從字麵理解就可以了,就是舍己之財以濟他人;法布施就是把修行或人生的一些道理和經驗告訴別人,或者流傳經書等等;無畏施就是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救助他人,也就是舍己救人英雄救美那種。
  三種布施裏,第一種最容易,不過關鍵不在於錢多少。一方麵在於布施人本身財力的多寡,另外一方麵在於造成的影響有多大。隻剩一頓飯錢你都捐了,那功德可就大了,這頓飯是隻治了他的餓病還是沒這頓飯他就餓死了,功德自然也不一樣。
  第二種要難一些,普通的法布施倒也沒什麽,隻要你犧牲一些時間和精力就可以了,但如果加上一些條件,可就不那麽容易了。比如說,你不能告訴人家錯誤的知識,那就要求你要好好下功夫,耽誤別人進步可就罪過罪過了。當然不可能要求你百分百正確,那誰也做不到,這就要求教的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為了撐麵子就亂說一通。這裏要做的就是大方向不能錯,而且你要明白告訴別人哪裏是重點,哪裏要靠他自己去摸索。還有就是有些人覺得我辛辛苦苦才明白了這一點兒,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也太便宜了吧?就不盡不實不肯全說,那是要害人害己的。法上的吝嗇可是比財物吝嗇還要嚴重的問題。
  第三種無畏施最難,因為往往自己要遭受重大損失,甚至生命危險。如今世間舍己為人的事越來越少,損人利己的事卻越來越多,也算是世界越來越不太平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一種分類方法是分內布施和外布施。這種分法和上一種略有交叉,上麵的每一種裏都含有內外布施,反過來也是同理。不過,上麵三種主要還是偏外布施多些。
  大概說來,外布施是指外予,內布施就是內予;也可以說外布施是舍身外之物,內布施就是舍自我;外布施是放下身外之物,內布施就是放下自我。平時我們總是以為放下權啊錢啊上麵的比較難,其實到了真正關鍵的時候就知道,放下自己才是最難的。尤其修行上了一點點路子後,放下身外之物是很容易的,因為要了實在是沒什麽大用反而添亂。人年紀大了往往不是嫌錢少而是嫌麻煩多也是同樣道理,當然錢少麻煩往往就多,不過錢多麻煩未必就少,隻是變了不同的麻煩罷了。
  放下自己不容易。比如說你很漂亮,能放下不去打扮嗎?你很能言善辯,能放下不去和人家逞能嗎?你能在明明知道自己水平比別人高的情況下,讓他一步讓他趾高氣揚而“人不知而不慍”嗎?再比如說,你被提拔了一個重要的位置,然而和你的修行有衝突,你怎麽選擇?
  還有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修行的開始,是要有個過渡階段的,這個階段要吃一些苦,比如說如果你沒有單盤或者雙盤的基礎,那就要忍受盤腿的痛苦;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和性是有衝突的,你能忍的住為了修行而放棄性的快樂嗎?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的修行到底能不能成功!
  隻有能真正放下自己,修行才有希望,可惜也僅僅是有希望而已。你為了修行舍棄了一切,可能一輩子還是會沒有任何成果,因為裏麵的變數太多,要各種條件都湊齊了才有希望,然而也僅僅是有希望而已。修行路裏有太多的“兩界關”,翻上去就過去了,沒翻上去就要從頭來過。這條路太難太漫長,“枯木崖前岔路多,行人到此盡蹉跎”,有心一試的人可要好自為之了。

  然而大家也不要被我的話嚇住了,以為修行就是痛苦,其實修行中的快樂比痛苦多的多。修行中有“內觸妙樂”的說法,就是當你靜到一定程度時,你就能體會到一些日常生活中體會不到的快樂,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
  布施是遵循因果律的,你布施了多少,就會有多少回報,有的快有的慢,迷信中有下輩子就會過的好一些的說法,俗話裏也有“現世報”的詞語,說的就是這輩子就有報應。實際上因果是同時的,你布施的當時就有感應,比較明顯的方麵是,你做了好事心情就會愉快些。你如果給別人講了一些修行方麵的問題,當天打坐時的效果也會特別的好。
  
  修行首重發心,發心首重無私,布施就是很直接的無私的反映。一個真正無私的人,修行不可能不成功。當然完全無私也不可能,所以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說,心疼自己孩子那沒什麽,大家都會,看見別人孩子受苦也形同體受才是真慈悲;別人受苦,看了也象自己受苦一樣。其實也就是儒家的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
  能作到盡量不自私的人,修行上最大的障礙就去掉了。從這裏我們也可以明白為什麽那些所謂邪教的人會出問題,一門心思想著不幹活不吃虧不吃苦就上天享福,還隻顧自己不管家人,甚至連生身父母都不管了,那還談什麽修行?到了後來自然果報現前後悔莫及。
  
  不過,布施也不一定全是好事,有句話叫“慈悲生禍害,方便生下流”,好心並不一定就一定有好報,也許會有反效果,畢竟什麽事都是雙方的,“剃頭挑子一頭熱”是頂不得用的。所以佛家有一個詞叫“布施波羅蜜”,波羅蜜大致就是智慧的意思,布施也是要有智慧才能做的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荒原123 回複 悄悄話 您EMAIL地址? 謝謝.
淡淡微風 回複 悄悄話 嗬嗬慚愧慚愧,這讓我壓力很大啊,我不是每天都寫佛學的東西的。。。
如果您有問題,可以給我發email,這樣回答起來,比寫文章容易:)
荒原12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謝淡淡微風老師啦,我每天會來這學佛學的知識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