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2025 (8)
前些日子俗事纏身,隻是寫了些不用動腦子的隨筆,沒敢寫佛學隨筆,後來越來越覺得內心不安,似乎是欠債越來越多的感覺,就暗自許願:做的每件事情,隻要有所進展,就要寫一篇關於佛學的文章。這篇就算是還願吧。
另外,本文有說的不到的地方,果報自然是我自己承擔,如有些許功德,就回向給促使我開寫本文的一位女士,希望她天天快樂,平安喜樂,笑容永遠美麗燦爛。再有就是回向給衲子兄,希望他法喜充滿,早日證道。
本來想說具體內容了,但是想到一些朋友並不了解什麽叫“佛經”,就先做個名詞解釋。
佛經,和孔夫子的“論語”一樣,都不是本人所寫,而是弟子所錄的對話集。佛經大部分都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給弟子講課時的課堂筆記,所以,佛經並不象一些朋友所以為的那樣神秘,真看起來,與看禪宗公案一般,也許就象看話劇,充滿了樂趣和機智。
那麽,也許有朋友要問了:既然弟子所錄,你怎麽能保證那就是釋迦牟尼說的話呢?列位看官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從曆史上看,大約有三次大規模的結經,後麵兩次有些爭論,我們不去管它,幸好一般我們所說的佛經都是第一次整理好的,而這一次,在經中又有記載,是釋迦牟尼親自叮囑弟子所做,而且又是在釋迦牟尼剛剛去世時所為,應該不會有大的問題。
主持這第一次結經的,就是我以前介紹過的佛的第一大弟子,禪宗初祖大迦葉,另外一個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釋迦牟尼的弟弟,禪宗二祖阿難。他們結經的事跡,在我寫的禪宗係列裏已經介紹過,此處不再贅述。
“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很複雜?那就簡單點兒——“大佛頂首楞嚴經”,最簡單的,自然是“楞嚴經”了。
佛經的名字和一般的書名一樣,都有提示總結內容的意思,看這部經的名字,就知道這本書有多牛了——反正是佛家該吹的牛都吹的差不多了。看看這幾個詞兒:大、頂、了義、首,這些詞都用到的經書,似乎隻有這一部。我們甚至可以這麽說,誰如果明白了這部經書,差不多就用不著看別的了——您至少有當年六祖惠能剛出道時的水平了。
另一個顯示本經重要的地方,本經一開始,就說明了聽眾中“文殊師利而為上首”。每部經書的聽眾是有講究的,“因材施教”、“因機說法”,不同的聽眾,所說的內容和采用的教學方法也隨之而變化。以前說到文殊菩薩的時候已經說明,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凡是文殊菩薩出現的經典,都是以智慧為標榜的。
一。本經緣起
萬事都有因果,“法華經”裏有言:為什麽佛會到這個世界上來?答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那麽我們現在說的這部“楞嚴經”,是因為什麽“大事因緣”冒出來的呢?
答案是:一般人最關心的東西——性欲。
當然,也可以說是另外一樣最關心的東西——吃飯。
所以,到了這裏,儒家文化與佛學再次合流: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部這麽重要的經書,就是從吃飯性欲引出來的。
話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和諸弟子被請吃飯,隻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所以隻好自己再到處乞討找飯轍,結果這一找就找出事兒了。阿難是個美男子,據說他和釋迦牟尼佛長的基本上一模一樣,自然是“美不勝收”了,人太漂亮了,一定麻煩多,不管男人女人。找飯吃的路上,阿難被一個女孩子看中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見鍾情。這個女孩子自己就很漂亮,但是因為阿難太漂亮了,女孩子對自己就不夠自信,於是動手動口各種身體語言誘惑之外,又用了一種咒語,引發阿難的欲念,這樣雙管齊下,結果阿難扛不住了,眼看著就要破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是遲,那是快”——這是評書語言,嗬嗬——這邊廂千鈞一發,那邊廂卻不急不慌,釋迦牟尼佛早就心裏有數兒,就“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看起來特象“封神演義”吧?難怪被人說成偽經。
後來自然是有驚無險,阿難和那女孩子都到了佛前。阿難很難過,覺得自己雖然知識豐富,道理頭頭是道,功夫卻不夠,到了關鍵時刻,就抵不過了。
——這也是我們每個修行者都容易有的問題:道理都能說的不錯,真遇到事情,卻解決不了,比如生氣、欲望、喜歡的東西等等,更不要說生死關頭、向上一路了。
佛自然非常慈悲,並沒有怪罪他,隻是問了他一個問題。由這個問題引發了一係列問題,如此問題引出問題,回答又引出新問題,你來我往,最後就引出了這本經中之經。
佛問了個什麽問題呢?且聽下回分解:)
我盡量好好寫吧:)
前幾天給的網站去看了,但很吃力能看懂,正想問有沒有白話文的,嗬嗬, 您這就來了.周到啊.
再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