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淺說十念法門之——念佛

(2005-03-29 23:58:44) 下一個

淺說十念法門之——念佛

  說起念佛,一定會有人以為我說的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其實不然。
  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由淨土宗的慧遠法師創立,我們在這裏也簡單的介紹一下它的重點。
  這種方法是“持名念佛”,分金剛念誦、觀音念誦等等,其實說白了就是大聲念、小聲念、無聲念,怎麽念都好,看所處的環境和身心情況而定。那是針對不同情況具體處理的方法問題,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如何用心。有句俗話叫“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話好像是開玩笑,卻說到了點子上。如果沒學會用心,就會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說到用心,其實也沒那麽懸,簡單的說就是靜心、平心、專心,開始的時候“以一念代萬念”,慢慢的會隻有一念,到我們能有效的控製自己的念頭——思想,就有了初步的成果了。
  這方麵我們不展開,有機會可以專門談。

  在具體介紹之前,我們先說明一下什麽是“佛”。
  很多人有個誤會,以為“佛”是一種神通廣大雲山霧罩的虛幻東西,其實那是被一些人渲染出的錯誤概念。佛家是最實在不過的了,我們在經書裏,除了風格上的語句重複以外,看不到廢話。敢讓人家“一字三禮”的書,不是那麽簡單的。
  在佛家,“佛”的定義是“覺悟的人”。首先他是一個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也要吃喝拉撒睡,也有苦惱,也會累,也會無可奈何,隻是他看明白了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事情,用一種平和理智的心態對待而已。再有他覺悟了,所以他來告訴我們他覺悟的是什麽,我們可以和他討論他說的對不對,也可以不承認他,但是不要不去思考他的話,否則是我們自己的損失。當然我們在他麵前往往會說不出話。
  這個“覺悟的人”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確實解決了身心兩方麵的問題,如果用現代的話來定義,也可以這樣說:他是一個真正身心都健康的人。
  神通有沒有我們不去說他,因為和我們無關,對那個有興趣,可以去看“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當然以後我們也可以專門討論。
  “佛”的稱呼很多,大約有十種。我們另外比較熟悉的一個是“如來”,其實如來就是“佛”,“佛”就是如來,都是一種稱呼,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也不好連起來用,我們被“西遊記”搞誤會了。
  還有幾種是正遍知、明行足、世間解、天人師、調禦丈夫、善逝、世尊、無上士、應供。正確的知道一切、明白了方法、了解世間的事理、一切人的老師、有辦法的大丈夫、懂得離開、世人應該尊敬的人、最高明的人、應該供養的人——哪樣吹噓自己的神通了?都是告訴我們他明白了,“悟”了,可以告訴我們一條他走過的路,我們可以事半功倍明白正確的方向,免得再走冤枉路。
  他是一個真正明白了的老師,他想讓我們和他一樣明白,和他一樣解決能自己的問題,他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正確的努力方向。當然有很多正確的方向,他也告訴我們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他是一個苦口婆心諄諄善誘的老師。
  
  明白了什麽是“佛”,也就明白了什麽是“念佛”。
  “念佛”就是以老師為榜樣、以老師為樣板,象他那樣生活、思考、修行。你也可以假想自己就是他,按照他的樣子要求自己。
  比如說,走路的時候,你可以想象,佛是怎麽走路的。怎麽樣走路才能身心清靜,坦蕩祥和。如果你看過佛像,你可以想想,怎麽樣走路才能保持那樣的表情。你還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佛,在那裏走著,和他一樣的邁步,和他一樣的甩臂,和他一樣的表情,和他一樣的呼吸,和他一樣的思考;
  比如,說話的時候,你可以想象,佛是怎麽說話的。怎麽樣說話才能語氣和順,不急不緩,清靜湛然;
  比如,你可以想象他的眼神。什麽樣的眼神才能象佛一樣?
  再比如,吃飯、睡覺、靜坐等等各方麵,都可以想象佛是怎麽樣的;
  再比如,他是怎麽樣看風景的、他是怎麽樣看一個路邊的乞丐的、他是怎麽樣看待一隻貓、一株草的。  
  我們做每件事情,都以佛為比照,按著他的作法去要求自己,把自己不好的習慣、不諧調的東西、不適合的作法、不安祥的心態慢慢的調整到比較好的狀態。
  這就是“念佛”。

  我們的這位老師已經做到了身心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完美的狀態,他做到了,我們如果也想做到,就要向他學習。
  所以說修行是很生活化的,也隻有把修行融入生活,才會真的有效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