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認識的一個中國特種兵 ZT

(2007-01-05 11:49:04) 下一個
剛去另一個城市上大學的時候,父親因為不放心我頭一次接觸陌生環境,就把我托付給了在那個城市的一個同係統的一個好朋友。去大學報到的第一天父母也跟去了,中午難免請那位朋友吃飯,這裏我暫且叫他X叔吧。

X叔看上去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瘦小枯幹”,40多歲,身高170cm左右。接觸了幾次才發現,此人極為精明強幹,而且非常喜歡爭勝,非常要強。

認識後有一件事讓我開始對他產生興趣。有一次父親來我大學所在的城市辦事,中午當然把我叫去改善一下夥食。當時X叔也在座,他就說了一些當年在部隊的事,父親的一個手下當時借酒勁似乎有些不服,此人長的膀大腰圓,還經常去健身,一看就是很有力氣的主兒。於是兩人就比賽掰手腕。過程其實極其簡單:兩人手一搭在一起都沒什麽“僵持階段”,X叔直接把對方手按到了桌子上,對方不服,換手還是一樣,還不服,這時候X叔有點不耐煩了,手一用力握,對方馬上哇哇大叫求饒,才算結束。


後來接觸時間長了,我也時不時的去他家蹭飯,聽了一些當年在部隊的點點滴滴。很多東西可能出於保密原因他都點到為止,也可能有些酒後吹牛,大家就當故事看吧。


選拔
當年上X叔上小學的時候,來了一些軍人選人。別的科目他沒說,隻說了一個,就是眩暈測試。別人從器材上下來不是馬上就吐就是必須別人攙回教室,隻有他下來還能分清東南西北。“隻有這一個項目全校就我一個達標”,當時提起來他還頗為驕傲。這次選拔讓他進了所謂“中國第一支特種部隊”,“當時不叫特種部隊,叫‘中國武術部隊’”,他補充到。我們省隻選上他一個,吉林有三個,別的省市一般也都是個位數。我猜他們的部隊也就連級規模,到底對不對,還請求教方家。

訓練
選上以後先是新兵訓練。大家想想,他那時候可是小學生啊,站軍姿,踢正步一樣不差。結束新兵訓練後就被拉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大山裏,以後的兩年不許回家,隻許寫信。“當時想家啊,有時候晚上想家有一個哭了,全寢的人一起哭”,“後來長大就好了,基本沒人哭了”,他所說的長大也就是十四、五歲,想想我們那麽大的生活多麽幸福!

有一次提到跳車。他告訴我一輛解放加若幹升油,速度必須是60-70公裏,前邊有條線,X叔他們必須在車開過線之前跳下,否則司機一直把車開到沒油為止,不敢跳,或者跳晚的人必須自己背汽油去追車,加油讓司機開車回來,自己則必須在跑步回營地。

還有野外生存訓練,“把我們分散空投到大興安嶺,給3-4天的口糧,然後規定若幹天內必須回到營地。”
“都在什麽時候這樣訓練?”
“什麽季節都有,不過一般冬季比較多,因為教官說這樣最能鍛煉人的生存能力。”
“冬天雪深到大腿根,特難走,隻能自己用樹枝再做個架子墊在腳上。有時候幸運的話能碰上自己人,不過更多的時候是碰到狼。”

“跳傘?我可跳多了。有時候一天跳好幾次,在興安嶺有幾個傘場,輪著跳。把後幾輩子的傘都跳了。

當然他也說了一些訓練中的趣事,例如用手榴彈炸魚,用機槍殺熊什麽的。“殺熊那次挺危險,熊中了槍也不死,一直衝過來,最後倒在離我一米遠的地方,旁邊的戰友都說我幸運。”
“那時候子彈手榴彈可勁造,基本什麽槍我都玩過,夥食標準也比普通部隊高不少!”

後來我從父親那裏聽說他能單手斷磚,向X叔求證。他“哼”了一聲,“那是硬氣功,其實都是表演項目,沒啥實戰價值”,我問他真正練的是什麽,他沒說,我猜應該是《最後一顆子彈》裏邊說的“一招製敵”吧。

任務
X叔向來不說他執行的任務,隻是有一次喝酒我問他執行過的最危險的任務是什麽,他猶豫了一下對我說是在中蘇對峙的時候,當時他們幾個摸到蘇聯的營地附近——近到甚至可以用肉眼觀察——來收集情報。我當時驚歎道:“那被發現不是死定了?”他盯著搖在手裏的酒杯,緩緩的說:“被幹掉倒是小事,萬一交火引起兩國的戰爭我們可就是罪人啊。”說完一口幹了杯中酒。聽到這裏讓我對他肅然起敬,可以想象他執行這個任務時候的壓力有多大。

退伍及後續
因為他是家裏的獨子,所以在允許他們退伍的第一年就退出了現役。而他的戰友則南征北戰,有幾個還犧牲在了異國的土地上。不過X叔現在還是預備役軍官,每年去部隊報道兩次,領兩套軍服。而且不管前一天幾點睡覺,第二天都要起床練一套武術——這家夥真是精力旺盛!

他退伍後也很有個性,自己找工作。看上一家單位,覺得好,就直接找領導談,結果竟然被錄用了!後來憑自己的才幹爬到了某頭兒的手下當副手。後來覺得這個頭兒實在才能有限,擋著自己升官,於是就給頭支了幾招。果然後來更大的領導把頭兒升了官,X叔也順理成章的坐到了頭兒的位置。

出國前最後一次跟他喝酒,他跟我說前幾天跟幾個戰友聚會,十多年沒見了,進了飯店包房先抱頭痛哭,最後喝到酒店關門,每個人都大醉而歸(X叔的酒量我是見識過的,我曾經找了5個兄弟去他家一起灌他,車輪戰,結果我們都爬下了,他還去幫老婆洗碗!!!)

出國後聯係就少了,因為不在一個城市,他也很忙,回國的幾次都陰差陽錯的沒見到,這裏我祝福他一切都好吧!

在日本看到一份報道,相當精彩
這是在南斯拉夫真實的戰鬥經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有相當數量的雇傭兵參加了南斯拉夫的分裂之戰,而且各屬不同陣營,甚至頗有傷亡。

我所見的報道就是日軍生還的雇傭兵在《丸》雜誌上所描述的自己在當地的戰鬥,其中有為科索沃解放軍而戰的日本雇傭軍,使用的最拿手的武器居然是中國產八二無後座力炮!而另一個塞族部隊中的日軍雇傭兵則是在“當代瓦爾特”蘭姆少校的特種部隊中參加戰鬥。

蘭姆少校軍事技術出眾,是塞爾維亞特種兵的教父,自己也是一個傳統的出色的東方特種軍人,其意誌,膽略,堅毅,槍法和格鬥技巧都令人十分欽佩。但是蘭姆少校在私下卻認為自己已經過時,因為他曾經到中國的特種部隊做過工作。切磋中,中國特種部隊人員對現代化技術的掌握讓他十分驚訝,比如一些中國特種部隊士兵能夠通暢地閱讀外文裝備說明並很快掌握!他認為中國人一定把一半的軍費和最優秀的人才用在培養特種部隊上麵了。中國特種部隊的知識化讓他感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蘭姆認為特種部隊需要超越神槍手和單刀徒手格鬥這樣的水平,但是他來不及把這一思想實施於塞族軍隊。

蘭姆少校在一次襲擊穆族炮台的戰鬥中陣亡。他的陣亡可能也正是銓敘了他自己對於特種作戰的認識。他巧妙的判斷了穆族武裝的炮台防衛,並且大膽的率隊采用了偷襲陰平式的襲擊,他率領精銳的特種部隊攀援絕壁,試圖從背後打擊穆族炮台,但不幸的是穆族一名哨兵配備的步槍上的紅外瞄準具讓這些夜色中的襲擊者原形畢露,這也是穆族武裝少得可憐的現代化裝備之一。穆族軍隊投下大量手榴彈,塞族精兵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手段就傷亡慘重,襲擊徹底失敗,蘭姆少校在戰鬥中多處負傷,死在歸途中。

此後,塞族特種部隊有一支精兵就用蘭姆少校的名字命名。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日本大多數平民沒有機會放槍,有的日本雇傭軍居然最初是到中國的公開靶場上學習的射擊,當時中國方麵還提出可以打火箭彈,50000日元一發,日本人考慮再三,覺得價錢太高,放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