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傾頹

醉人盡是杯中月,浮世猶如鏡裏花;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正文

(一)冰雪蓮原著︰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是如何辦教育的?(轉貼)

(2008-01-13 02:52:01) 下一個


寶寶酒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2&postID=27127 

據著名學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學生上學仍然有困難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且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後可以不還!

    因為是在全民族抗戰最艱難的時候,幾乎所有家庭能夠維持活命就實屬萬幸,哪還有錢供孩子上學?所以當時的國民政府實行免費上學,在抗戰的8年時間裏不但沒有因為抗戰而中斷大學的教育,而且上大學的在校大學生人數有了增加,這是難以想象的,但卻實現了.

    再說這時期的中小學教育又是如何呢?抗戰的到來既是對我國的教育的極大破壞,也是客觀上為我國的西部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在基礎教育方麵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小學在校比例不僅有了很大的增加,而且大大改善了這些落後地區的基礎教育.這一切為我國的基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再想想中小學是如何收費的?學雜費全免!

    在抗戰最艱難時刻當時的國民政府卻真正地實現了義務免費教育!那時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啊!有的家庭8年間沒有吃過一滴油,一次肉.抗戰前我們有4億人,當時的西部隻有1、8億人,抗爆發後大後方一下子湧入了5千萬人口,而當時的西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全國的30%,民生工業占5%,卻要養活50%以上的人口。就是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國民政府僅有的財政力量下,不僅沒有中斷教育,反而又有所發展,使得中華民族的教育能夠傳承下去。

    為什麽?因為隻要中華民族的教育文化不中斷,那麽中華民族的崛起的希望就不會破滅!中華民族就不會亡國滅種!中華民族就永遠不會被任何列強征服!

    再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溫總信誓旦旦地說︰到2010年中小學全部實現義務免費教育。

    抗戰時期的國情怎能與現在的國情相比,抗戰時期的經濟總量又怎能與現在的經濟總量相比?我們現在不是自豪地誇已經上升到第六位了嗎?我們的教育是否也上升到了第六位?

    在抗戰進入最艱難時候,當時的大後方生存已進入了臨界狀態,一些大學生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到一些中學任職以維持生存,楊振寧也曾到中學任職,一些教授不得不擺攤變賣財產以維持生計,聞一多都上街賣刻章.

    整個教育界的生存令人勘憂,但是當時的整個教育屆的學者仍然默默地堅持自己的崗位,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職責。這些情況反映到國民政府後當時的教育部從僅有的財政裏拿出了一部分錢予以補助困境中的教師,消息傳到西南聯大後,西南聯大校委會召開會議經過最終研究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所有的教師集體聯名拒絕政府的救濟!

    為什麽?因為“在全民族都為抗戰付出了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在大後方還有許多的人民生活比我們還要艱難,麵對中國的百姓,我們還有什麽理由接受政府的補助呢?還是讓這些補助由於抗戰吧。”

    多麽令人敬重的學者!多麽崇高的人格!高山景仰!現在還能在大學裏找到這麽可愛的教師嗎?還有這樣品格的教師嗎?

    到後來,君不見大學“教授”為房子、為職位、為工資、為待遇不惜撕下“文明”的臉皮向狗一樣互相撕咬,不惜出賣自己的良心和尊嚴,向潑婦一樣大罵,大鬧。知識分子死了,中華民族的那種為國為民的品格喪失了。民族精神大廈一旦破壞決非十幾年,幾十年所能恢複。

    抗戰時期的大後方的中小學大部分都是公立的,隻有極少數的學校是私立的,比如四川大邑縣劉文采辦的廣安中學。男女分校的現象在當時的中國並不多見,在抗戰前的南開分男、女校,另外北京有女子師範大學,在湖南也有湖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但數量不多。 

    至於大學的教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都是任教教師自己編寫的,如果一個教授連教材都編不出來,那他還有什麽資格在大學講壇上執教!大學裏開什麽課程是由教師自己決定,一學期講多少,怎樣講都是由他自己來決定的,所以有的教授一學期隻講了幾個專題,同樣的文學課沈從文講,錢鍾書也講。這樣在同樣的課程,就會出現不同的教授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觀點,學生有時也參與他們的辯論,沒有“學霸”的把持和限製。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上什麽課,在這種寬鬆的、自由的教育環境下培養了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西南聯大不僅是中華民族在教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葩!它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學術、教育和科研的中堅力量,也培養了一批在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
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

    國民政府在三十年製定過統一的國民教育條例,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各省市的教材編寫由其自己定,沒有統一的要求.有的省份是聯合使用一套教材.但中小學的教材決不是由任課教師自己編寫的,講課卻很自由。

    沒有全國統一考試,考試由各省自己決定。

那時的大學招生也沒有統一規定,有的是幾個大學聯合招生。比如,南開、北大、清華就常在一起招生。所以那時的中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參加不同學校組織的高考。以至有的學生可以接到幾所大學的入學通知書。那時的大學招生人數是由各大學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擴大名額。也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那時,有的大學課堂是開放的。比如北大,就有過拉黃包車的人力夫在課堂聽課。 

大學畢業後完全靠自己去找工作,不存在分配問題。象汪曾琪就在畢業後因為沒有工作險些自殺。 

那時畢業找工作文憑是一個重要條件,但更注重個人的實際能力。有的校長了解到某人在學術報刊上發表了一些有價值的文章就有可能被聘為教授講師或教授。比如,梁漱冥,沈從文都沒有上過大學。

    一個企業或者大學的生存是靠有真實本領的員工或學者支撐的、維係的。隻有在公有製的企業或者是某個政黨辦的大學,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注重的是關係和名不副實的“文憑”。在私有製企業、在私立大學或在大學脫離了財閥、政黨勢力的情形下,重用的是人的才能。

    1936年全國共有專科以上的學校108所,其中,大學42所,獨立學院36所,專科學校32所。

共有272個學院,1095個係,在校生41.922人。到1947年,全國高校207所,其中國高74所,省立高校54所,私立高校79所。其中大學55所,獨立學院75所,專科學校77所,在校生155.036人,研究生424人,大學生130.715人,專科生23.897人。 

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教育科學文化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15%;在省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25%;在市縣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35%。 

這是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於民國36年度(1946年)聯合招生的“國文試卷”。內容如下︰

(一)作文︰(文言語體不拘,但須分段、加標點。)

作文題目︰學校與社會

(二)解釋下列成語意義
1、指日可待
2、變本加厲
3、隔岸觀火
4、息息相關

    這就是1946年的國文考試卷,全卷不足50字,那年考生三萬人,錄取一千人。

    這裏有一種意識問題,出題者的意圖是︰答題者是如何思考的?從什麽角度思考的?沒有限定反而使得答題者的思維更不受約束。思考的空間可以是無限大。這是考察考生的主觀認識能力的試卷。就如“隔岸觀火”這個成語,你可以把它寫成一個幾百字的小論文,也可以三言兩語解釋。而評定試卷優劣的標準也是由判卷的老師的主觀性思維來決定的。

    所以這裏麵出現了一個問題︰考生答卷沒有限定,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思考認識,評卷老師沒有標準答案,完全靠老師的主觀認識。那麽老師的人格,學術水平,知識體係、結構,評價體係和標準就決定了一個考生是否能被錄取。

    現在的大陸考試,恰恰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答案的標準化,思維的限定。表麵看來體現出客觀公正性,其實卻扼殺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明治天皇舉行禦前會議,討論是什麽原因日本戰勝了〞強大的〞大清朝?在戰勝清朝的戰爭中是誰的功勞最大?最後的結論是︰小學教師!!為什麽?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僅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歐列強花費了一百多年才完成的普及小學義務教育.

    免費義務教育的實施在任何一個國家裏實行都有很大的難度,我並非是要求大陸政府一定要在現在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無論如何教育是關係著民族素質的整體提高.是實現民民族振興的力量源泉和根基.教育的改革不能以國民難以接受巨額學費為代價的.

    教育的改革應該是使更多的人不僅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使更多的家庭能夠負擔的起並不能給家庭帶來負擔的大學教育.大學的教育的收費應該有一個能讓大多數家庭負擔起的標準.這個標準應該考慮到大學教育的全部費用占國民收入的多少是合適的、合理的?

    在目前我國國民收入剛剛越過1000美金的情況下,國家更應該加大教育的投資比例。

    建國初期的〞錢〞是國家實行的高積累政策的結果,國家的高積累是對全體國民的高稅收.確切點說是對農民的殘酷剝奪換來的.那時的基礎教育和農村的醫療保障,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基本是成功的,那時的普通人盡管收入不高,但可以享受到基本教育和醫療保障.但是好景不長.

    抗戰是一個特殊時期,抗戰固然重要,但是關乎中華民族的教育更為重要!不能因為抗戰而中斷民族的教育!一個民族即使被侵略者占領,我們將來有一天還可以推翻殖民統治,或借助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人民的力量解放.但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果一旦中斷了,那麽這還是中華民族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