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傾頹

醉人盡是杯中月,浮世猶如鏡裏花;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正文

(二)冰雪蓮原著︰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是如何辦教育的?(轉貼)

(2008-01-13 02:41:03) 下一個


寶寶酒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2&postID=27127

鳳凰節目口述曆史:劉敬坤︰到大後方去(摘錄)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07/681531.shtml


劉敬坤︰到了潢川以後,廣西那個桂係軍隊,他們想把我們編到他的軍隊裏去,結果我們這個校長,我沒接觸,我猜他就發電報到武漢教育部了。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就派邵華和方治到安徽,他名義上講去看安徽的學校的情況。他也是安徽人。這就是那個國民黨一個監察委員邵華,他也是這個中學畢業的,後來當國立第8中學校長,我還記得邵華到潢川給我們講話,說“你們都是不足三尺的童子”,他手還比劃,“怎麽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到後方念書去”。 

劉敬坤︰我們就是跟難民一起走啊,我們到哪,晚上睡的時候,有時候跟難民住在一起。 

解說︰這是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當時難民遷移的畫麵。在每個難民的胸口,有一個小小的白布條,這就是當時國民政府,給難民去往大後方的“通行證”。

    劉敬坤︰隻要你自己願意走,到後方去,你到鄉政府裏去講,我幾個人,哪一天走,他就給你一個難民條子,白布的,上麵寫著名字,從那一天起,就發給你一天兩毛錢,規定你一天走60裏路,5天到哪一個難民站。那時山裏有難民站的,他到那憑這個條子,再發給你一個人一塊錢,你幾個人,他就給你幾塊錢,就那樣一直到武漢,這是政府有組織的。

    解說︰就在如此落後的西南,國民政府設立了22所國立中學。劉敬坤的學校因為是第八個到達西南的中學,在西遷後改名為國立第八中學。

    劉敬坤︰我們這個國立第八中學規模最大,有11個分校,等於一個省的教育體了。上學全公費,還發衣服、棉被。

    解說︰劉敬坤說,在抗戰的八年中,他一無所有,穿著草鞋,衣衫破舊,但是他卻受到了非常好的中等教育。

    劉敬坤︰我們那個初中教物理的,就是牛津的,那個英文教員特別好,他不是跟你講語文,他給你講修辭學,水平特別高,可惜我們當時水平太低。那個教國文的先生是黃侃的學生,這樣好的教員。

    解說︰根據劉敬坤的回憶,在西遷之前,整個湘西隻有一所很小的中學。而教育係統的西遷,首先促進了西部地區中等教育的發展;同時也使得原本東部地區的教育事業不致中斷,大批青年能夠在戰亂中繼續學業。陳立夫在19381月成為國民政府的教育部長。他在任期間,國民政府改寫了“中央向來不直接辦理國立中學”的曆史。國民政府規定,抗戰期間,學生的學雜費一律免收。而且吃飯不要錢,這對於淪陷區來的學生是最大的福音。

    劉敬坤︰抗戰8年中間,全是公費,如果不是公費,我們能念書嗎? 

大學繼續招生,而且大學規模都擴大了。你想這個抗戰,抗戰前二十幾年隻有五六萬大學畢業生,那時候一個大學的規模都是很小的,而抗戰一下就出來五六萬、六七萬大學畢業的學生,這是中國很大很大的一筆智力財富。 

我有時候講抗戰8年,國民黨打仗那個事情我們且不講,國民黨就從這一點來講,不能否定人家。那麽樣一個國家,那麽困難的時候,人家沒有停止辦學。 

我有個親戚在台灣,他當年來,他說,台灣就靠我們在大陸上去的那些人,他講,我們去的無論如何沒有留在大陸上的人多,可是你們呢,都沒有得到用,這話講得很實在。

    曆史上的猶太人為什麽曆經2.000多年的磨難而沒有喪失本民族?因為他的文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國家滅亡而中斷.再看看曆史上的那些曾經風雲一時的強大民族︰匈奴族,西夏的黨項族,契丹族這些民族呢?

    近的可以看看,在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傳到了台灣,在50歲以下的台灣人麵對日本的戰敗有些人竟然〞哭〞了,為什麽?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裏已經被日本的殖民文化征服了,已經認同了日本的文化.恐怕沒有人反對大學教育收費的問題,但是如果收費遠遠超出了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程度時.這就不是一個好的教育製度.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存載體,喪失文化的民族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生存的根基.所以當蒙古人

征服了西夏王朝後,為了達到徹底征服的這個民族的目的,當時的窩闊台大汗下令銷毀一切與西夏有關的文化,文化銷毀的結果就是這個民族沒有了根基,這樣就徹底征服了這個民族.

    猶太人盡管離開了自己的祖國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2000餘年,但是這個不屈的民族是靠什麽維係的?是它的源源流長的文化和宗教.在異國他鄉能夠紮根頑強地生存下來.

    教育權是一個基本人權,世界大多數國家在發展教育中都遵循美國總統傑費遜的著名理念︰衡量教育是否造福於社會主要不是看它造就了多少傑出人物,而是使大多數人能夠享受到必要的教育。

    教育的基本作用︰應該是使所有的社會成員能夠得到同一個一個起跑在線得到一個平等的機會。

    而我國在教育發展的今天卻背離了教育的宗旨。不僅不能使大多數得到一個平等的教育機會,而且也沒有達到大多數的人享受到必要的教育。

    從形式上我國的憲法是規定了公民享受教育的權利,但是實際上公民,尤其是農民子弟並不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教育資源對城市的傾斜,已經造成了城鄉教育的巨大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裏,不同城區的學校也是在分配和占有教育資源方麵不同.

    高中教育一方麵強調普及,另一方麵資源的集中於城市,造成了農村教育的極度惡化.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一方麵是碩士,博士的膨脹,另一方麵卻是農村失學兒童的增加,呈現出〞啞鈴〞形狀的基本狀況.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因此文盲,半文盲的人數也是驚人的.

    韓國是如何保證國民教育的機會均等的。


我這裏有韓國是如何普及初中教育和計算器信息教育的。韓國免明確規定費義務教育由偏遠的農村、島嶼開始,逐漸向小城市,再向大城市分步推進。

在普及信息化教育方案中,明確提出“講計算器等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首先普及到農村、漁村、島嶼和偏遠的山區及城市中的低收入地區,提供必要的行政和財政支持,以提高學生接觸信息技術的均等性”。

韓國在推進教育平等化過程中,是如何解決學生擇校問題的?

規定︰對不利學校增加教育撥款、大力改造教學條件;實行教師每四年流動一次,確保學校師資水平的均衡;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分,各學區由計算器隨機決定就讀的學校。 

韓國雖然是小國,但是中韓兩國在現代化的教育發展中有著極其相似的背景和經曆.都是在基礎教育落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地區性差異大、教育結構不合理。所以,盡管韓國是個小國,但它的教育的改革發展之路仍然對中國的教育改革有許多可供借鑒之處。

    抗戰爆發後,大約有十多萬的中學生湧入到了大後方,這麽多的學生的教育怎麽辦? 

當時國民政府是不辦中學的,中學教育都是由地方政府所辦,但是麵對這些到來的中學生,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十分焦急,在抗戰最艱難的時刻,一切都為了抗戰,“錢”從何來?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向政府借錢。這就是後來的“助學貸金”,而那些拿到政府“貸金”的十幾萬的學生從此可以繼續接受教育。 

如果沒有這個重大舉措,那麽這些學生的教育根本是無法想象的,在這些學生畢業後,他們的畢業證的背後都蓋上了“借款”多上的字樣,然而實際上這些學生幾乎都沒有還款,政府並沒有追究這些人的行為,即使後來有些學生還了“貸金”,但是由於抗戰後的通貨膨脹,那些還款等於沒還。

    中央大學的畜牧係在西遷的過程中,把一些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品種的家畜,以一配對,猶如《聖經》描述的“若亞方舟”,不得不忍痛割愛,拋棄一些家畜,但是當時擔任畜牧管理員的王酋京不死心,就在南京陷落4天前,他把這些家畜帶上,帶著這支奇異的家畜隊伍,一路趕,走了一年多的時間到了重慶。

    半個多世紀的已經過去了,在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國民政府在苦苦撐著,沒有忘記教育,沒有中斷教育。這是多麽可貴啊! 

民國18年到25年(1929年-1936年),學齡前的兒童就學率從171%上升到434%,當時的大學生的比例是116000;中學生的比例是14407;小學生的比例是160

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大後方共創辦了34所國立中學,23所簡易師範學校,43所國立職業學校。抗戰過程中,中學生的總人數不但沒有因為戰爭而較少,反而有所增加。 

抗戰初期,當時的國民政府所麵臨的財政艱難是無法想象的。戰前國民政府的主要收入(超過50%)是海關的稅收,且那時國民政府不收“個人所得稅”,戰爭爆發後,隨著各主要城市和港口的被相繼占領,海關的收入已經被切斷了,而一些大的企業和工廠有的被炸、有的被占領、有的內遷這樣又失去了很大一筆的財政收入。

    戰爭爆發後的國民政府財政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的情況下,政府的開支因戰爭的需要增加了將近十倍。前方有大約300萬的士兵在作戰、後方大約有1100萬的壯丁的後備軍在訓練、來到大後方的十幾萬的教師和學生要安頓,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為每名教授的定的工資為每月120快大洋、中學教師每月80塊大洋,另外還有大量的公務員的薪水,最難能可貴的是︰抗戰八年十幾萬的大中學生的學費、食宿和雜費全免。這是在什麽樣的艱苦情況下,八年的時間一個政府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蔣介石公在抗戰爆發後講︰戰時要當平時看,平時要當戰時看。我們因為過去不能把平時當成戰時看,所以,現在許多人不能把戰時當成平時看。從此國民政府確定了一麵抗戰、一麵辦教育的救國方針。

    當時的國力為艱,政府並沒有因此放棄核中斷教育,同時也為校園學術自由留下了一個自由的空間。戰火並沒有徹底摧毀我們的民族教育事業,相反國民政府的戰士教育方針使之發展成了桃李滿天下。 

當年,反法聯軍圍攻巴黎時,法蘭西大學的學生請求上戰場,結果遭到了拿破侖的拒絕。為什麽?因為即使法蘭西帝國滅亡了,但是法蘭西的文化教育沒有滅亡,法蘭西民族的精神不能滅亡,法蘭西的重新崛起靠的是就是他們這些傳承文化的青年。

    當年,據說日本在即將戰敗的情勢下,也有一些大學生要求上戰場,但是最後也同樣遭到了軍部的拒絕。我絕非為日本的侵略行為進行辯護。

    但是無論是法國還是日本他們的國家領導至少知道︰決不能因為吃雞蛋而把老母雞都賠上。我們這一代沒有比上日本,但是我們的下一代一定能夠戰勝日本。戰勝自己的對手靠什麽?靠的就是--教育!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同時號召那些熱血青年奔向大後方,國民政府是在努力地辦教育為抗戰救國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為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不能就此中斷,但是反觀中共號召青年去延安是為了革命,是為了培養革命的力量、是為了革命而儲備力量,是為了最終打敗國民政府積蓄力量。所以最後國民政府敗在了中共的手裏也就不足奇怪了。

    一方麵為了吃雞蛋不惜殺掉老母雞;而另一方的做法恰恰相反。

    還是談談日本人的教育。

在日本侵華期間,為了達到永久占領中國的罪惡目的。日本從國內征召大量的移民組織成開拓團,這些移民來到中國後,移民團開始做兩件事︰辦醫院(有的地方隻是小衛生所,隻有一兩個醫務人員)和學校。不管是有多少的移民兒童隻要是學齡的,一定要讓這些兒童接受到教育。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日本的移民和遺孤紛紛從各地準備返回日本,在華北聚集起來的遺孤、移民在戰後的中國如此混亂的政局下,暫時回國無望,於是在這些移民團中有人出來開始組織有文化的人為那些正在學齡中的遺孤繼續傳授教育,決不能因為戰時的混亂而終止兒童的教育。

    在戰後,日本所遭受的戰爭創傷並不比我們小。戰後的50年代日本的國民收入基本上與我國相差不多。而這時的日本的中小學教育不僅是免費的,而且學生的中午飯還是免費的。這樣艱苦的情況下,日本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終於迎來了經濟的複蘇和發展。現在我們與日本的教育差距之大,可以說就是那時日本注重教育的結果。

    記得1949年以後,張伯苓老先生準備參加他一手創辦起來的南開中學校慶,清晨他穿著一新整裝待發,高興地對他的兒子說︰快,開車,我要去參加校慶。然而他的兒子眼含著淚無法答應他的要求,為什麽? 因為南開的新校長根本就沒有邀請這個創辦者來參加。欲哭無淚的張伯苓無奈地、黯然神傷地退回到屋內。


張伯苓老先生為了響應“***”的號召,毅然決然地留在了大陸,把他一手創辦起來的、中國最成功的私立大中學交給了“***”。但是從此他就失去了他心愛的事業。他竟然連參加校慶的權利都沒有給,也不能隨意去看望他的學校。


在後來發生的事更讓人痛心。周恩來發話說︰張伯苓是對中國人民有罪的,沒有幾年,一代教育大師張伯苓就在痛心和哀婉之中離開了人世。。。。。。 

灰褐色後記: 

很多中國的知識分子至今都這麽認為,日本的經濟起飛是因為美援,台灣的經濟起飛是因為蔣介石帶去台灣的黃金,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想法。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一片滿目瘡痍的時候,中國也不例外,此時的毛澤東卻還在搞韓戰、搞文化大革命、發動中國的知識青年支持緬甸共產軍;而這個時候的日本、台灣和所有的戰後國,雖然國困民乏,仍然不忘教育和與民休養,這時候台灣也開始施行九年的國民義務教育,正確的來說:是「教育」拉開了中國、日本、台灣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的素質水平。 

文化大革命的黑五類雖然已經獲得平反,鄧小平曾經在人民大會堂承認文化大革命是一個錯誤,溫家寶在澳洲訪問時也於國際媒體前承認「文化大革命是一個曆史的錯誤,中國已經從曆史的錯誤中學習成長和改進。」這是在毛澤東死後的「第二次」,中國政府的高官在公開的場合「公開的承認錯誤」,這是一個很好的示範,當一個民族「不再怨天尤人」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檢討時」,這個民族才真正的有民生樂利富強的希望。 

Karl Marx 18181883)爾·馬克思  碑文: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science, and only those who do not dread the fatiguing climb of its steep paths have a chance of gaining its luminous summits.  

在科學上麵,沒有平坦的大路可以走;隻有在那崎嶇小路上不畏攀登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