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上掛了很久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論中國第一門戶新浪的倒掉》。
文章主要就是講新浪如何如何大不如前,如何如何勢必會倒掉。需要評論一下的是作者對於門戶網站的概念並不清楚,同時很顯然也不了解新浪的運作。但是文章卻招來了百餘跟貼,對於新浪,人們貶多褒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激烈的言辭都指向了新浪的英文域名sina,甚至有人發起號召要一同抵製新浪。
似乎很長一段時間了,耳朵邊上一直有這樣的聲音——新浪是日本人的公司,連名字都是辱華的,而且從來不報道有關日本的任何負麵新聞。。。
有記者總結過新浪近年來被“認定”是日資公司為日本人賣命的脈絡,發現把新浪和日本拉扯到一起的傳言集中在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00年9月初,因新浪的域名sina發音與日語中“支那”一詞的發音相近,有人據此認為新浪的名稱對中國人有侮辱性;第二階段是2003年11月至2004年初,有人在網上說日本人在珠海買春的消息在新浪上找不到;第三階段則為2004年7月,網上有人發帖說新浪沒有關於“七七事變”的任何消息。
事實上,新浪已經為此謠言受到了巨大的重創。陳彤(新浪資深副總裁兼總編輯)曾經很氣憤地對媒體記者說:“新浪從四通利方時代的曆史就是明明白白的。你可以看到,現在全球公開的新浪股東名單中,沒有一個股東是日資的。以前關於新浪是日資企業的所有傳言,都不符合事實。其中一些傳言不僅嚴重失實,而且可以說是非常惡毒的。這些傳言和謠言,使我們的企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個損失是無法估算的。”陳彤的脾氣很爆,我能想象得出他說這番話時臉上的表情。
接下來,我想說說上麵提到的“認定”新浪是日資的三個階段。
首先,sina的發音與日本“支那”發音“西納”確實相近,但因為相近就斷定是支那的意思未免牽強。 ??
事實上,1993年12月,以王誌東為首的12人接受了四通集團500萬港幣的投資,創辦了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王誌東出任總經理,主營業務是軟件產品。在法國舉行世界杯足球賽之前,四通利方推出自己的網站,名為四通利方網站, 又名利方在線以轉播世界杯為主(曾經聽新浪CEO汪延親口講述過那段經曆,說他們當時是兩個人手扶著電視機天線在網上進行直播的,很艱苦),小試牛刀後,王誌東看準了互聯網這個新興市場。1998年底正式宣布與海外最大的中文網站擁有者,華淵公司進行重組,成立了我國最大的互聯網站新浪網。1998年12月1日正式開通,網站的網址為www.sina.com.cn。而sina就是華淵資訊公司的英文名稱。當時華淵旗下的網站叫sinanet.com。sina是sino和china的合拚,取意“中國”,與日語的“支那”毫無關係。麵對指責王誌東公開對媒體說:“請大家看一看權威詞典的解釋。”
1986年出版的《新英漢詞典)中,對sino一詞的解釋為“構詞成分可表示中國的”。 ??
北京圖書館藏書之一的《現代日漢大詞典》中對日語“支那”一詞的解譯為:據說是秦的轉 音,最初見於佛經支那(對中國的舊稱,一般用於江戶中期以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現已改為用中國)。
對於china,這是世人皆知的中國英語代用詞,不用考證。
王誌東所說的新浪網標致sina確實為造出來的詞,任何英文詞典都沒有。 ??
對於日文“支那”一詞,目前流行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論證。
據查,今日的日語“支那”的羅馬字拚寫法理論上應該有兩種:一是“Sina”,此乃“訓令式”拚寫,它與“日本式”拚寫完全相同;另一個是“Shina”,此乃“標準式”拚寫。然而,無論依據哪種方式拚寫,專有名詞“支那”的羅馬字注音的詞頭字母均須大寫,因為1954年的日本內閣告示曾對此做出過明確的規定。所以,嚴格地講,“sina”和“SINA”都不是日語“支那”的羅馬字拚寫、或曰英譯。雖然理論上現代日語“支那”既可以拚寫為“Sina”,又可拚寫為“Shina”,但是實際上,人們總是按英語的發音方式將“支那”拚寫成“Shina”。例如,加利佛尼亞大學的弗格爾(Joshua A. Fogel)教授在《中日研究》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就將日語“支那”拚寫成了“Shina”;又譬如,盟軍司令部政治顧問團在一份關於“支那”的調查報告中,同樣將“支那”拚寫成了“Shina”。今天,堅持依據影響力越來越小的“日本式”或“訓令式”拚寫規則將“支那”拚寫為“Sina”雖不能說不可,但早已不合時令。這令我突然想起了那首著名的五言絕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本來是詩人觸景生情,隨意寫出的一句感言,卻被大興文字獄的清代官員硬說成是對清朝的汙蔑,認定他的本意就是說滿清人都不認識字,結果詩人遭到不堪設想的惡果。
再多說一句,從文字的曆史上看,sina在古印度和古希臘還是對中國的敬稱。所以,以偏概全的爭論未免讓人隱隱感覺到了險惡的用心。
至於第二個階段,2003年11月至2004年初,有網友稱在新浪上突然找不到有關日本人買春的新聞,而事實上新浪網當時對日本人珠海買春事件的報道力度是相當大的,不但作了專題,而且在新聞量和評論上也具相當規模,這都是有據可查的。新浪最早對日本人珠海買春的新聞報道是2003年9月26日淩晨3點51分,而有關此事件的網友評論則到2005年2月27日23點24分15秒還在不斷更新。誰說新浪不報道日本人買春事件?
第三個階段2004年7月,網上有人發帖說新浪沒有關於“七七事變”的任何消息。事實上2004年關於九一八,關於七七事變的紀念專題的投入,在新浪的習慣運作方式中是屬於相當大型的。首先它們都不用通常簡單的專題模板製作,其次大量的曆史圖片在專題顯要位置體現,再次就是多頻道的合作,比如新聞中心和讀書頻道的全麵合作,將大量珍貴的曆史文獻以及紀念圖書放在專題中予以體現。我記得很清楚,在專題的banner上有一句很醒目的話——曆史不會忘記這一天。那為什麽網友說沒有呢?原因我估計是這樣的,雖然新浪有大量的相關報道(這也是可以查證的),隻是網友習慣於瀏覽新浪要聞區和一類新聞區的滾動新聞以及新聞專題,而很少有人用搜索的方式閱讀單條新聞。新浪每日有上萬條新聞,能在那巴掌大地方出現的鳳毛麟角,但不代表沒有。
最近盛大收購新浪股票的事情被炒作得沸沸揚揚,而這一場“珍珠港式”的股份收購行動,也正成為幫助新浪洗清日資控股嫌疑的最好路徑。在新浪公開其股東名單中,排在前十位的機構投資者中,僅有3家股權比例超過5%。10家機構投資者和10家共同基金投資者合計持股63%,而在股東中並無日資企業。
還有一點我不得不說,在新浪被惡意中傷的同時,有些網站為了自己的點擊率最大可能的炒作日本負麵新聞,為了證明自己“有民族正義感”就把和日本有關的什麽八卦啦花邊啦(隻要是日本負麵的就可以)統統放到重要的位置,甚至是新聞頭條,這樣的做法真的讓人感到混亂。
說心裏話,我不明白為什麽那麽多人說新浪是日本人的走狗,大家真的掌握了事情的真相嗎?我以為對於理性的人而言,事實與傳言、曆史與現實應當是涇渭分明的。我但願謠言止於智者,但願大家能公正地對待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