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而行

人生的這段旅途,我願為美而行。
個人資料
正文

狂野與靈性的呼喚17--馬賽馬拉草原之王

(2008-06-22 09:33:47) 下一個

                                             第四篇 馬賽馬拉 (Maasai Mara) 大草原

                                                                  一 . 草原之王

        馬賽馬拉( Maasai Mara ),有人稱它為園中之園, 無邊的草地複蓋著逶迤的丘陵, 電影“走出非洲”裏那讓人震撼的景色是它最生動的寫照;也有人說他是世界上最完美最 密集 的 野生 動物天堂, 觀賞到 “五 大動物”的機率極高;更因每年動物大遷移在這裏橫渡馬拉河,這被稱之為“天堂之渡”的壯舉,讓 馬賽馬拉 聞名於世。

       總之,肯尼亞西南角的這 片熱土是 這個國家無可爭議的 Safari 之最, 馬賽得名於這片土地的主人馬賽人, 馬拉 則是馬賽語斑片的意思,描述這裏片片綠色的叢林散布在金黃色的大草原上。 馬賽馬拉的中心即是 占地 1510 平方公裏, 1961 年 肯尼亞政府 確立的第一個 國家保護區 --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因為有名,遊客如雲,中國旅行社還專門在公園門口獨樹一幟地立了塊天藍色的牌子,醒目地寫著白色的中國字,闡述了馬賽馬拉的不同凡響,由此可見中國來客之多,影響之大。我們住的 Mara Keekerok 賓館是 63 年經肯尼亞總統批準,在保護區內建起的第一家賓館,生意熱火朝天,有許多大的旅行團光顧,客流量很可觀,熱氣球基地也就建在它的附近。馬賽馬拉是黃紅色的,紅色的土地加黃色的草原, Mara Keekerok 賓館從建築物到房間的基調自然也是選用黃紅色,並一律采用動物的形象來做圖案,床頭雕成大象頭,窗簾印著犀牛,長頸鹿頂著台燈,到處都充斥著濃鬱的馬賽馬拉情調。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在人類的觀念中, 獅子,這個僅次於虎的第二大貓科動物,象征著至高無上的尊貴,勇氣,力量和忠誠,而雄獅頭上那一圈豎起的黑豁色鬃毛,則標明了它草原之主,動物之王的地位。

        這是獅子密集的地方, 我們曾 三次近在咫尺地觀看獅子群的生活。 與其它的貓類不一樣,獅子是群居動物,一群裏的數目從 4 到 40 隻不等,常又分為亞群,領地可大到兩百多平方公裏。 獅群裏有幾頭母獅,常是在一起長大的姐妹,她們共同捕獵和扶養幼獅,也和大象家族一樣,一兩頭年輕力壯的雄獅,以擊敗同類而獲取獅群之主的地位。不同的是,奪取了政權的獅王還要斬草除根,滅盡先王的兒女,淨化自己的家園,然後再繁衍自己的後代。 幼獅一胎 2 到 4 隻,成活的機率很低,尤其是小公獅。 原因首先是獅群進食有嚴格的順序, 雄獅當仁不讓地先填飽自己的肚皮, 母獅居二,幼獅隻能靠父母吃剩的殘食充饑,饑餓居然是死亡原因之最。小公獅頑皮好動,常常遭意外,成年後又被父親視為潛在的威脅而被驅逐出境,開始自打江山的雄獅生涯。

        可我們眼前的這尊獅王,睡眼惺鬆地趴在灌木的蔭影裏,時不時環視一下圍觀它的車群,神情淡漠而傲慢,除了那碩壯的身軀和那圈神氣活現的鬃毛,它哪有王者的精神麵貌?獅王後也一樣,臉上盯滿蒼蠅都懶得趕。也許應該這樣來理解:正是它們那種對周遭險惡通通不屑一顧的姿態才是王者真正的風範。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幾隻青春少年,朝氣蓬勃的半大獅子不停地追來打去,在岩石上竄上爬下 , 互相摸摸臉抓抓背的,要不就白肚皮朝天,躺倒在地上裝死。它們 睡覺的時候盤成一堆,頭蹭著頭,腳鉤著腳,一動則全動,生動地表現了群居動物相互依存的習性。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馬賽馬拉也有更多機會看到血腥的場麵,我們沒遇到 動物間 直接的撕咬,隻見盛宴之後幾隻幼獅身旁角馬血淋淋的頭顱,守護它們的母 獅 還在全神貫注地向遠方眺望,找尋新的獵物。 其實獅子捕獵的能力並不強,一次出擊不成便會放棄目標,捕獵角馬一類的大動物常需要群起而攻之, 雄獅那有力的一掌往往是成敗的關鍵。 因為懶散,它們常需要吃豹子吃剩的腐肉過日子,而成群的禿鷹又圍著獅子吃剩的骨架爭啄殘存的肉絲。草原上動物的殘骸隨處可見, 自然界裏 物竟天擇, 弱肉強食的遊戲在這裏恒古不變地天天上演。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物竟天擇, 弱肉強食,雖是這樣說,看了還是覺得殘忍

這麽多好片!如果我能拍到一張就很滿足啦

嗬嗬

你的紅土地在哪兒

最前麵幾個獅子,好像比例不太對,圖片拉長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