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羅畢的巡遊從參觀“肯尼亞成就館”開始,建築雖然不大,卻裝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史,從民族的覺醒到獨立,從國家的解放到奔向富強。我尤其注意到一張發黃的照片,部落人手舉夾著紙片的木簽,看著候選人的照片投簽選總統,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他們民主選舉了肯尼亞自六三年獨立以來的三界總統,並普遍對第一和第三個比較滿意,肯尼亞現任總統最大的功勞之一就是實行了小學免費義務教育。
內羅畢人引以為驕傲的小象孤兒院和長頸鹿中心是兩個表現人類熱愛野生動物的場所,因而也是Safari遊客應當來受教育的地方。小象孤兒們養在一片封閉的叢林,定時來到一塊空地上,象現代嬰兒一樣喝配方牛奶,伺養員邊喂邊對遊客講解它們的身世和護理過程。小象才來時不會吃奶瓶,頗讓他們傷腦筋,兩個伺養員配合裝大象媽媽,和小象一起依偎在一塊毯子下,黑暗中小象看不清對象,伺養員從腋下伸出奶瓶塞進小象嘴裏哄它吃奶,等小象吃習慣了奶瓶,喂養也就不成問題了,直到小象長到兩歲就將它們放歸自然。
為了拯救130隻因人類擴展農田而讓它們失去天然家園的Rithschild’s長頸鹿,美國資源保護學家Betty and Jock Leslie-Melville夫婦 於 1979為它們建造了一個遼闊的森林家園,她在那兒工作的年月,Rithschild’s長頸鹿增長到了400隻,還拍了幕電影“最後的長頸鹿” 。住在那裏的長頸鹿們也訓練得會來人的手心裏舔食固體營養食物,那毛絨絨的舌頭滴嗒著粘粘的口水,我隻敢喂了一回。
最後去了一個鮮花盛開,喬木參天的美麗大莊園,一百年前,英國殖民者的代表凱倫.布裏克森在這裏渡過了十七年,之後寫出了轟動於世的“走出非洲”,她那棟紅白相間小房子裏的老家還保持著原樣。在那兒我們碰到在肯尼亞做招生宣傳的中國大學教師團,帶隊的是肯尼亞中國旅行社的導遊,他說今年到九月為止,他們已經接待了五千多名來自國內的遊客,而內羅畢還有另外四家中國旅行社呢,看來國內人前進的步伐讓海外華僑是越來越趕不上趟了。
繁華喧囂的市中心街上車水馬龍,人與車搶道而行, Patrick說因為缺乏有效的監視係統,交通秩序很難維持,有的公車司機連紅燈也敢裝做看不見,這還了得, 舉目望去,才發現內羅畢這條最大的肯尼亞大道上居然沒有交通燈! 連轉了好幾條街都不見,過了半天才聽到Patrick報告:”有交通燈啦! 還有一個警察,” 那是一個環形路口,四方各吊著一串紅綠燈,車輛規矩地停在紅燈下,那稀有的警察悠閑地走在人行道上,對著手機講話。”有警察又如何? 他可能正和家裏人聊天呢!” Patrick不屑一顧地瞟了那警察一眼說。有的路麵和蒙特利爾的一樣,大坑小洞素麵朝天,考驗著車輪的質量和乘客的筋骨,這我們當然是見怪不怪,隻是學到一個溫柔的名稱: 非洲式按摩。
路邊中產階級住的大板房讓人想起七十年代的中國,Patrick做導遊算不錯的職業,每月收入約四百美金,他一人工作養活一家四口,每月花一百美金租住一套一室一廳,可離市區
遠遠望去有一大片鏽跡斑斕的鐵皮棚,這是東非最大的貧民窟,裏麵住著八十萬被幹旱,戰亂,或尋求美好生活的夢想驅趕進都市的鄉村貧民,他們在城裏做最苦最累,報酬最低的工作。為了安全,Patrick不敢帶我們去參觀這個棚戶區,當連起碼的生活都缺乏保障的時候,人難免會斯文掃地,偷和搶也就成了一種求生的手段,內羅畢的治安一直聲名狼藉。政府在城外征收了一片土地蓋福利房,開始了消除這個貧民窟的具體行動,這個決心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