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
2008 (2)
2013 (1)
2014 (1)
2019 (1)
2020 (280)
2021 (148)
2022 (141)
2023 (146)
2024 (149)
過去的一周來看,我覺得DOGE這邊有些冷,馬斯克似乎有一陣子沒出風頭了。是好事還是壞事,不知道。 是在憋大招,還是就此淡出?還是在等時機?總之,沒有DOGE的爆料,似乎美國的政治又走回平淡,而每天發生的事情,似乎又回歸到Trump一期的境況,就是Trump弄個啥政策,然後媒體加司法大加批評和阻撓。應該來說,Trump政府到今天,需要一些破局的手段,否則開場鑼鼓喧天,突然進入墊戲狀態,似乎有些突兀。當然,Trump政府的每一天都差不多比偽拜時候有料得多。
還是說一下新教皇吧。出生芝加哥,我倒是真分不清利奧的膚色。然後長期在南美傳教。據說此人長期反Trump政策,可能是比剛走的那個更激進。當然Trump很有風度,說是頭一個美國出生的教皇,期待會麵等等。當然也有自媒體把這個美國身份跟Trump轉的AI圖拉關係,看看,我早知道會是個美國來的。那個有些遠。我個人以為,弄個美國人當教皇,應該跟揭蓋子有關。別國出生的教皇或難拿捏,美國出生的,那麽可能拿捏在美國的證據就可能起作用。梵蒂岡那點兒臭事兒我說過不少次了,不揭蓋子的話就總能通過孌童這種投名狀控製全球精英。必須要揭蓋子。而周四FBI在全美發起逮捕行動,逮了200多孌童的,包括眾多政府官員和警察。教師,兒童工作者,等等。針對性強烈。
上一周,RINO們跟Trump鬥了一場。主要是DC的檢察官任命,北卡議員蒂勒斯衝在前麵阻撓,讓Trump被迫換人。不過Trump更絕,一個是讓被阻撓的檢察官馬丁升格,成為司法部副部長,掌管政府司法武器化調查,另一邊讓FOX的著名主持人法官詹寧擔任DC的檢察官。這個任命讓我首先覺得兒戲,然後覺得似乎這棋必須這麽下。為啥呢?因為這位法官已經10年沒吃司法飯了,似乎資曆上有些不足;但是事情都是手下幹的,她應該隻是一個前台的表演者。除此之外,她絕對是最佳人選:因為她長期在FOX台表示支持Trump,而又沒有什麽實質的行動讓RINO能抓住把柄來反對,否則就是公開反對Trump。在當今的政壇,共和黨內公開反對Trump就是政治自殺。你不讓我提名的強硬派人選上位,我就弄個大家都知道的更支持我的人來上位。太能幹的人或者有些指揮障礙,但是對忠心的人則絕對沒有這個方麵的顧慮。所以,估計這些RINO連吃蒼蠅的心都有了。
當然,民主黨這邊也沒閑著,主要是針對驅逐非移。驅逐非移這個事情是斷了民主黨的財路的,而且是給Trump政治上加分的項目,所以基本構成了現階段Trump跟民主黨鬥爭的主線。紐瓦克的市長去騷擾ICE的地盤,還有兩個眾議員去騷擾,等等,都是為了挑起矛盾,為接下來的鬥爭做準備(當然也沒有啥用,太低級了)。Trump政府開始推出自我驅逐的項目,免費回國機票加1000刀補貼,日後可以通過合法程序來美。這個算是打一棍子給個棗,給那些非移一個出路。比起偽拜撒錢造成的損失,這個措施算是很省錢了。而且這個做法,民主黨怎麽發起訴訟才好呢?當然,實施這個措施,那麽抓捕遣返非移的動作一定要很猛烈,讓其它非移沒辦法心存僥幸。這就是為啥民主黨的法官一個又一個的暫停令。
國際方麵,烏克蘭和俄羅斯大致會搞個30天停火然後坐下來談。這個跟歐盟的關稅談判掛鉤,談不好就在俄烏掀桌子。馮德萊恩已經表態,談妥前不跟Trump會麵。不見更好,Trump放招前更不需要顧忌對方的顏麵。
周末美中在日內瓦會談,用詞好像是reset。這個重啟很有意思,從什麽地方重啟啊?不過我之前已經說過了,美國的目標是要中共的命,所以沒有共同基礎。
這幾天媒體放了兩個風,一個是Trump可能承認巴勒斯坦國,另一個是Trump可能要求對富豪加稅。到目前為止,都是消息人士稱。對富豪加稅這種事情,Trump這麽說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那是政治自殺,不僅僅支持他的富豪會轉身,支持他的鐵盤也會轉身。無它,Trump的使命是取消收入稅,取消國際精英集團對美國的壓榨。對巴勒斯坦的事情,或有或無,真的說過的話,也是一張牌,需要壓製以色列防止以色列背叛搞另一次區域戰爭把美國拖下水。內塔尼亞胡是可以用但絕不能信任的人。而Trump出國到訪,首站是中東,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基本上把中東影響力最大的三個國家摟住,就是要在區域穩定和能源上同進退。中東穩住,其它地方想鬧事就不那麽容易。而印巴在美國的介入下和解,其實也是給背後挑動這個衝突的國家一個警告。巴基斯坦也未必是巴鐵呢,對吧?對於中共來說,再鐵的關係,有都烏七八糟的,連跟自己的人民都鐵不了。
美國藥在別國必須低價跟仿藥競爭,
---- 哦,這個可能。即使在美國醫生處方藥,也有原版品牌的,和非品牌之分。但是仿藥和原版產的,有時會有很不同的療效。而且原版的自付額很高。
但是我想仿藥在專利期內,要付專利的吧。不同國家,收取的專利不同?
不同藥廠出的仿藥的效果也不同。記得有次老板去藥房拿藥,結果原來的那牌子斷貨,藥房給了同類不同廠家的,結果沒有效果,再找醫生開了另一款。
銷售額高,費率更高,
---- 在一國內,同樣的藥,所交專利費率應固定啊。銷售額高,隻會使總的專利收費高而已啊。我下麵的列子是律師晨報中給出的列子,沒有提仿造藥。
專利權費協議是根據銷售國家和地區簽訂的,比如同類藥品在歐洲出售需要支付8%銷售額的專利權費,但在美國銷售要支付14%銷售額基礎上的專利費,而且很多藥品在美國的銷售額是rest of world不能相比的,銷售額高,費率更高,所以專利權cost是很大一筆費用,是不算作cost of goods sold裏的額外負擔。每年美國支付的專利費可想而知。
在美國拿到專利後,隻要他國家允許,不就可以在那國家銷售了?一樣的廠家出品,為何在美國要賣那麽貴呢?
同理,藥品的專利權費率applies to US比其他國家都要高,不是幾個百分點的高,加上美國市場的高價高量,tiering之後的費率更高幾個層級,這些都會轉嫁到價格上,保險上等等,美國在承擔大頭,歐洲,加拿大,日本,中國都有類似集采的談判,所以研發成本大頭基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很多時候覺得既然美的銷量第一,那麽應該在專利權費率方麵讓利才對,比如高專利權費率應該適用於銷量小的地區,但從沒見到此類情況,都是銷量越大,費率遞進。
---- 英國斯塔默要收緊移民政策?加拿大也要收緊移民政策?...... 川普又 one or two steps ahead.
做進出口貿易的人都知道,在還有生意做的範圍內,真正會轉嫁到消費者手裏的關稅最多25%。其他的都是供貨商,進出口商或零售商內部消化了。尤其是美國市場,因賣到美國的貨物最賺錢,供貨廠商,進出口商都瞄準美國市場,競爭激烈。10%的最終的關稅轉嫁到消費者手裏會是0%~25%。
內閣中與經濟,貿易有關的閣員都是實打實的生意場上過來人,都會算計。不是那些靠賣嘴皮吃飯的政客,“專家”,媒體人。10%的基礎關稅是經過他們計算的,怎麽執行是他們集體討論的結果,但確實有川普的“交易的藝術”的痕跡。
Job well done.
-----------
例如,糖尿病藥物 Jardiance 在美國 30 天的標價為 611 美元,而瑞士為 70 美元,日本僅為 35 美元。
沒想到,差這麽多。難怪川普說 “suckers” 美國人承擔了這些大藥商的所有的 R&D 的開銷。
老川和小肯尼迪聯手,挑戰醫藥公司,和健康保險公司。這是最不容易的,如果能夠成功的話,真是一大勝利。
因為這些公司都是一些地頭蛇。
---- 新教皇他哥反共,反左,挺川?
---- 美英貿易談判的背後。交易的藝術,沒有杠杆,製造杠杆再談。lol
https://x.com/EricLDaugh/status/1921693028709806478
EO 美國處方藥價格下降 30%-80%。
---- 中國不跪,原之於美國要求中共解決酚太尼的“傲慢”信件。lol
---- 紐約總檢察長證據確鑿的觸犯了所有她指控川普的罪責。
---- 19分起。石濤,拜登時修法將限製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訪台的限製取消了。好象是盧比奧推動的。不知中共對盧比奧的 sanction 是否由此而起的。現在中共這麽強硬,台灣芯片這麽關鍵,即然中共禁運了盧比奧,那盧比奧會不會來個訪台呢? 中共會不會跳腳?
---- 太精典了。
---- 對,大反轉。歐洲的非移,難民也是變相的吃美國納稅人。美國用自己納稅人的錢,協助歐助歐洲防務,而他們自己的錢卻用與發放福利。
---- 不去以色列。
---- 哈哈
---- 方偉,印巴全麵停戰。。。。這場衝突,來得快,去得也快。怪異。
重心轉移?前100天,DOGE砍政府預算,為BBB提供數據。接下來的100天,貿易談判,重整世界貿易格局,為重振美國核心製造業設置平台。而驅逐非移,俄烏和談,中東和平,慣穿其間(包刮新印巴衝突)。
---- 勞拉川普訪談Mike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