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國監獄既沒有圍牆也沒有衛兵看守,和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尤其怪異的是離玩具商店隻有一道之隔。
大概隻有重刑犯監獄才會嚴格把守,一般關小偷小摸經濟犯什麽的監獄都不用在外麵防範得那麽嚴。
知道那是監獄之後,每次路過不由得就多看幾眼。那樓的裏外總是靜悄悄的毫無動靜,不見人員進出。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玩具店,寒風中看到一個老婦人穿著大衣圍著厚厚的圍巾,挎著一個大包站在門口。幾個孩子唧唧喳喳地開始議論:“那個老太太為什麽會站在監獄門口呢?”“她好像在等人一樣。”
老公跟了一句:“大概是來探監的。”
孩子們更不理解了,罪犯為什麽還有人去看望他,他不是完全失去自由隔絕於世界之外了嗎?
我開口解釋說:“犯了罪的人被關進監獄接受懲罰,但是對於家人來說,他還是親人,還是會掛念他、關心他,所有要時常來看望看望,罪犯在監獄裏麵很孤獨,更需要親情的關懷。”
孩子們似懂非懂,估計在他們的印象裏罪犯都是罪大惡極之人,哪裏還要講什麽親情。
我於是就舉例說:“打個比方,假如爸爸現在犯了法,被關進裏麵了。雖然他有罪,但是對於我們來說,不管怎麽樣他都是爸爸,我們和他之間的親情是永遠都存在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經常來探望他,尤其過節的時候。”
孩子們一聽就明白了,點頭稱是。
這時老公發出一聲怪叫:“我怎麽聽著這麽別扭呢?你能不能不要拿我舉這種例子?”
我忍不住就樂了:“不拿你舉例孩子不明白啊!我要是拿自己舉例:我犯法了,你們一定要念在我是你媽的份上來看看我!這也太悲情了,孩子們要嚇壞的。也不能拿孩子舉例,那樣被舉的那人就體會不到了。”
老公聽了還是有點悻悻然的樣子。
禍從口出,一不小心就得罪人了。
說起探監,想起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則新聞,一個死刑犯即將被執行,獄方問他有什麽心願,他提出想見兒子一麵。他的妻子早已與他離婚,領著兒子搬到其它州去了,這個父親已有好多年沒有見過兒子。警察聯係到了他的兒子,轉達了他父親的願望,兒子馬上答應來見見父親。兒子這時已經長得和父親一樣高了,他和父親在一起呆了一下午,兩個人共同回憶起兒子小時候他們在一起度過的時光,夏天父親領著他上山野營去河裏抓魚,冬天堆雪人打雪仗,從山上砍來的聖誕樹,他坐在爸爸的肩頭看遊行……,
兒子陪父親吃了最後的晚餐,然後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道了再見。
父親第二天被執行,走的很平靜。
我一直在想,這次見麵固然是父親提出來的,但是它對於兒子的意義遠遠超過了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