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到境由心生,現在自己即使到最熱鬧的故宮去,心裏隻怕也熱不到哪裏去吧。
去年自己四十歲生日時,正趕上“十一”長假,吳明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東南亞十日遊。他們三口人盡情瀟灑,樂不思蜀,那時誰能料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家庭就發生了這樣的變故。
做任何事情的感受都和人當時的心境有關,旅遊也是如此。有那個合適的人在身旁陪伴,心情愉悅,一葉一花,無不美好。沒有那個人,什麽樣的良辰美景皆單調無聊。
心穎此時看什麽都覺沉悶。
可人生無常,身旁的人不一定什麽時候就抽身而去,人最終能依靠的隻有自己。
所幸眼前還有尚未成年的兒子,知道自己還是被需要的,不至於厭世。
在敦煌下榻的那晚,母子倆到街上閑逛回來,看到明月當空,星光璀璨,不願意回屋,就坐在賓館外麵的台階上欣賞夜景。
兒子突然開口說道:“媽,書上描寫的感情都是天長地久、生死不渝的,可現在的人心說變就變,我們班上已經有好幾個同學的父母都出了問題。”
“你說人為什麽會移情別戀?”
心穎知道吳明離家再婚一事其實兒子是耿耿於懷的,他雖然懂事,卻也隻是個十五歲的孩子。
想了想回答說:“我覺得是人太貪心造成的。得到的東西很快就厭倦,還想要更新更好的,永遠不滿足。”
兒子說:“從小我們受的教育就是永不滿足,這難道不對嗎?”
“永不滿足用在科學技術上是發展的動力,人類確實因此成為世界的主宰,但是如果在婚姻家庭中秉持這樣的原則帶來的就是災難和傷害。”
“你以後就會明白,在家庭生活中,因該說責任和義務更重要。”
兒子和心穎都陷入沉思。
陪著兒子在莫高窟一路看下來,心穎對於佛教知識倒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她推測自己一定在前世欠了吳明的情債,所以今世來還了,這麽想,至少感覺上好多了。
回來後,妹妹和彤彤因為知道心穎的情況,常常約她出去散心,雖然有的夜晚她依然需要安眠藥助眠,但是體重不再下降,精神狀態慢慢調整回來,生活漸漸趨於平靜。
心穎在雜誌負責的是健康欄目,有個叫陸華的作者,是外市一所醫院的醫生,喜歡寫作,經常給雜誌投稿,心穎很欣賞他的文筆和文風,所以他的稿子基本上都會被采用。
有時為了稿件的修改或核實某些數據,他們經常會有郵件往來。
這一天,陸華發來一封郵件,說自己要到心穎所在城市開會,想和心穎見上一麵。
以前他也約過幾次,心穎都婉拒了。她一般不和作者有太深的交往,尤其還是個男作者。
但如今自己孑然一身,多認識幾個人,和別人多些來往並沒有什麽壞處。
於是答應和他見麵聊聊。
因為雜誌要求作者提供身份證複印件以便付稿費,所以心穎見過陸華的大頭照,並知道他比自己小兩歲。
那天下班,來到約定的咖啡館,陸華一進門,心穎就認了出來。
他中等個頭,瘦削,五官很普通,但身上自然流露出一股書卷氣。
而陸華見到心穎,頗為吃驚,沒先到這位女編輯氣質如此出眾。
要知道心穎天天讀的都是和保健養生有關的文章,平時自己注意保養,身材姣好,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而她最特別的是接人待物彬彬有禮的態度,雅致自然,讓人頓生好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