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86)
2009 (154)
2010 (123)
2011 (111)
2008 年 3 月 5 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法案,將俄勒岡州比厄頓市(比鄰波特蘭市)的一個郵局以一個華裔空戰英雄的名字命名,這個人就是二戰時被譽為“中國戰鷹” ( China's Warhawk )的——陳瑞鈿。
陳瑞鈿 1913 年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他的父親是廣東台山人,母親是秘魯人。從小他就對飛機感興趣,高中還沒有畢業就用打工賺來的錢去學習開飛機,高中畢業後考入當地華僑興辦的航空學校學習飛行技術。
“九一八”事變後,海外華僑們有感於中國空軍力量的薄弱,征集會開飛機的誌願軍回國抗日,當時年僅十九歲的陳瑞鈿當即報名,和其他十二名熱血青年(其中包括一名女青年)一起奔赴祖國。
他們一行人乘船到達上海後,國民黨中央軍的官僚竟然不肯接收他們。
他輾轉到了廣州,參加了廣東部隊, 1935 年被選派到德國接受飛行訓練一年。回國後,廣東部隊已被中央軍收編,他這次終於成為中央空軍的一員,在中央航空學校任教官,他教過的學生後來都成為國軍的空軍上將、空軍總司令。
1937 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陳瑞鈿加入了作戰部隊。
他第一次迎擊敵人也是中國空軍與日本人的第一次交鋒,就是史上那場著名的“八一四空戰”。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滬大戰”爆發。日軍在陸地大肆進攻上海的同時,企圖以空中絕對優勢,殲滅年輕的中國空軍。日本人當時根本看不起中國空軍,因為就兩國兵力比較,日本擁有自行生產的先進戰機二千二百架,而中國隻有從各國買來拚裝的二手雜牌戰機三百架,飛行員根本沒有實際作戰經驗。
筧橋是中國空軍飛行員的搖籃,雲集著中國空軍的精華,援華的美國航空軍事顧問和高級教官都在此處。 1937 年 8 月 14 日下午,日本航空司令官命令駐守台北的精銳航空聯隊襲擊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同時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炸毀筧橋機場,以絕後患。
當時中國空軍第十四大隊正被緊急調往筧橋保衛華東,他們剛剛從河南飛抵筧橋,油箱中的油已所剩無幾,耳中卻傳來敵人來犯的警報。
大隊長高誌航立即命令戰機不要停車,馬上上天迎敵。當時高誌航率先飛到4000米的高度,透過雲層,發現一架敵機就在自己的斜下方,立即開火,打個正著,那架敵機冒著濃煙栽了下去,就幾秒鍾的事。跟在後麵從沒有打過仗的小夥子們(包括陳瑞鈿)士氣大振,原來敵機這麽好打啊!立即搜索目標,猛打猛攻。
視中國空軍為無物的日本轟炸機聯隊,當場被擊落了三架,他們根本沒想到會遭到如此凶猛的攻擊,餘下的飛機狼狽逃走,而我軍毫發未損。
這場勝利在當時的意義非比尋常。
因為日本人一直占據空中的絕對優勢,老百姓早已對日本轟炸機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此次勝利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一下子打出了空軍將士的鬥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必勝的信心。
為紀念首次空戰勝利,後來每年的八月十四日被定為“中國空軍節”。
日本人隨後展開了瘋狂的報複,在接下來兩天的激烈空戰中,陳瑞鈿打下一架敵機,首開自己擊沉敵機的記錄。
中國空軍飛行員憑仗著高昂的士氣和鬥誌,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三天共打下敵機二十多架,將不可一世的日軍轟炸機聯隊消滅過半,逼得日機聯隊長石井義拋腹自殺謝罪。
此後,慘烈的空戰全麵展開。
陳瑞鈿在 1937 年到 1939 年之間參加大大小小戰鬥無數,共打下敵機8架,擊傷敵機三架,和隊友共同打下敵機一架。
在空戰中,飛機的性能是起絕對作用的因素。而陳瑞鈿在1937年是以落後的雙翼霍克戰鬥機擊落了日本先進的單翼機,所以人送綽號“雙翼打單翼”。
陳瑞鈿是當時空軍中著名的美男子,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的瀟灑氣質和英俊五官,比電影明星毫不遜色。
陳瑞鈿自己的座機在曆次戰鬥中被擊毀過三次,每次他都幸運地跳傘生還。
第一次是1 937 年 9 月 19 日在山西太原空戰中,他一人駕機與多架日機周旋,驍勇異常,在寡不敵眾、自己受傷的情況下,還將有 “ 驅逐之王 ” 稱號的日本航空大隊長的飛機擊落。
他在飛機墜落的過程中跳傘,落到一間學校的房頂上,此時左臂中彈、滿臉滿身鮮血,已昏迷過去,被該校一名教師發現救起,將他送回了部隊。
I cannot see the pictures, I don't know is it just my computer or what?
不客氣。
共產黨因為他加入的是國軍,不會去宣傳他,國民黨因為他一方麵不是嫡係中央軍的人,另一方麵是華僑,也不宣揚他。
真是荒唐。
可惜這樣一個為中國立下戰功的英雄,我們中國人無人知曉,倒是美國人在大半個世紀後還記得他,令人感歎。
感謝真妮寫出這個故事,讓國人補上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