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妮的咖啡屋

這裏的咖啡杯杯用心而來,貨真無價。新浪同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zhenni
個人資料
正文

民樂演奏家采訪手記(完)

(2007-12-10 06:11:03) 下一個

在這期間,他們的女兒出生了。或許是身處音樂係的環境中耳濡目染,這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在音樂上的天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四歲多的時候,爸爸教她聽音,很快她就能夠準確說出她聽到的聲音是鋼琴上的哪個音,即使大人十個手指同時在鋼琴上按下去,她都能從低到高一一把音報出來,在音樂係成為奇談。學生們一看到她,都爭著把她領進教室,用各種樂器弄出聲音讓她猜。後來大家看樂器上的標準音難不倒她,就用筷子敲碗,把瓶子扔到地上,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她仍然能奶聲奶氣地說出在鋼琴上那是什麽音。

女兒四歲半的時候爸爸開始教她彈鋼琴。以他深厚的音樂素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他把孩子的基礎打得十分牢靠。那時隻要孩子練琴,他一定坐在邊上陪著。大凡督促過自家孩子練琴的父母都知道,這實在是件苦差事,少有父母不急燥、不發火的。 他卻做到了不打不罵,有的隻是無盡的愛心和耐心,不僅僅是讓她學習演奏技巧,更重視培養她對音樂、對鋼琴的興趣。

“隻有天才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天才的孩子”,幸運的女兒從生下來就具備了成才的條件。

他的夫人於九十年代初到美國做訪問學者。一年後,他來美國探親,因簽證的原因,女兒仍留在國內。為解母親對女兒的的思念之情,他臨走之前特意錄製了一盤孩子演奏鋼琴的錄像帶。一個偶然的機會,這盤錄像帶被密蘇裏州立大學音樂係的史戈頓教授看到,他當即向他們夫婦提出一旦女兒來到美國,他要免費做她的鋼琴老師。

不久女兒來美和父母團聚,史戈頓教授馬上把她網羅到自己的門下。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孩子來美僅僅一年的時間,就以十二歲的稚齡獲得Missouri Southern國際鋼琴比賽青年組銀獎,成為該比賽曆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此時因為簽證到期,也因為他們夫婦兩人的事業都在國內,所以準備舉家回國。史戈頓教授直言可惜,極力挽留,希望他們不要辜負了女兒的音樂才華。

經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的輾轉反側,他最後決定為了女兒的前途留下來。他深知作出這樣的決定對他自己意味著什麽。因為民族音樂在美國畢竟入不了主流,雖然在這裏也有演出的邀請,為電台、電視台錄音錄像,終究無法像在國內那樣如魚得水,無法靠它生活。

他夫人為了得到新的身份馬上申請到東岸的一所大學讀書,他和女兒留在密蘇裏。
那時他的演奏經常被電台、電視台播放。女兒得獎後電視台還錄過他們父女的合奏,他們父女在當地已很有名氣。
這時
史戈頓教授被密歇根大學聘為音樂係主任,教授舍不得他一輩子未曾遇見的好苗子,力邀他們父女到密歇根來。 
他們在密蘇裏已有了根基,不想到陌生的地方從頭再來一遍,所以就沒答應史戈頓教授。

孩子換了老師,學費就是一筆不小的負但,一家餐館的老板通過朋友邀請他到餐館演奏,迫於生計,他答應了。

他坐在台上為用餐的客人表演,經常會有人把小費放到他前麵的一個罐子裏。這時他的手指在機械地彈奏,腦海裏不停浮現出的是父親的身影!
他一直在想:我真的被父親說中了,真的靠賣藝在賺錢!雖說這是許多出國的藝術家都走過的路,像為電影《臥虎藏龍》作曲得了奧斯卡獎的譚盾,曾在紐約的街頭拉琴賣藝,還曾為爭地盤和別的街頭藝人大打出手。

可他心裏終究是接受不了,已經過世的父親仿佛一直在看著他。於是向老板提出,能不能打點別的工。於是他用那雙一輩子揮舞在琴弦、琴鍵上的手在餐館裏端起了盤子……。

半年後,他發現女兒的琴藝在換了老師後毫無長進,他認識到盡管女兒有天分,卻也需要適合她的老師來指導。

為了女兒,他再一次放棄了他在密蘇裏的一切,搬到密歇根,讓孩子仍然師從史戈頓教授。

慢慢地陸續有孩子慕名拜在他的門下學琴,許多人都在他的指導下取得各種比賽的獎項。

女兒仍然在父親的督導下,每天練琴五個小時以上,家裏的鋼琴弦隔三差五就被她彈斷。

天才的背後還是要凝結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啊!

2002年,她考取全額獎學金進入茱利亞音樂學院學習,如今,又如願考取了該校的研究生。

她得了無數獎項,多次在國內國外舉行過獨奏音樂會,並數度與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俱獲得巨大成功。

他的付出澆灌出累累碩果。

他一直有個心願,就是有一天能和女兒一起開一場大型音樂會,他彈琵琶,女兒彈鋼琴,兩人各演三分之一場,最後兩人合奏三分之一場,他把演出曲目都擬定好了。可因為他的腰在美國受過傷,現在不能演奏琵琶時間過長,美好願望還要由他的身體狀況決定何時實現了。

他和我說他彈琴的時候,凳子都要找非常結實的,因為他是凝聚了全身的精氣神貫穿在手指上演奏,真正的人琴和一的境界。有時彈到一半,凳子會承受不住而塌掉。

那是怎樣的投入、怎樣的熱情、怎樣的扣人心弦啊!我真是心馳神往,希望到那一天能有幸親臨現場觀賞他們父女的精彩表演。

他們這一輩人,命運對於他們是何等不公,是所謂出生就挨餓,上學就停課,畢業就下鄉,回城就待業,中年又下崗的一代人,他卻因學琵琶的機緣,憑借過人的毅力徹底擺脫了加注在他們這一代人身上的悲劇的命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孤舟蓑笠翁50 回複 悄悄話 他的付出澆灌出累累碩果。

I am so happy for him (and his wife) -- children are extensions of parents’ lives and dreams! What can be more precious to a parent than watching his child succeed!

But it is not easy: 天才的背後還是要凝結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啊! A parent like me would ruin any 天才 born in my house – I am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y kids to practice 15 min daily even with all my praising/yelling/bribing/threatening/begging/etc.
包穀豆豆 回複 悄悄話 真是不容易啊,,,生活真是考驗一個人啊,,很佩服這樣努力的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