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1)
人類走出非洲,先是沿著海岸線,依靠獨木舟滾動遷移。這個遷移的方向最好是東西向的溫帶亞熱帶。氣候適應度較好,技術尤其農業技術的可複製性較高。而歐亞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廣大的東西溫帶。於是成為人類文明的主要培養基。
而這個廣大培養基的交流一直存在著海路和陸路之爭。最開始的時候是海路。最小的船的載運量也不是陸路能過攀比的。但是海洋的風險太大,技術難度太高。而且受地理條件限製太多,十分不靈活。於是在人類馴服馬匹以後,陸路得以興起,一時壓到了海路。
歐洲有先天優勢,有溫暖平和的地中海,哪怕寒冷的北海波羅的海,也是半地中海。航海的難度大幅度降低。溝溝坎坎的海岸線也讓海路更加方便靈活。這是地中海文明天然領先的基礎。
而從烏克蘭到興安嶺的大草原,澤成為了馬路的天然基礎。成為曆史上相當時期內的次大文明圈。甚至由於馬匹的軍事作用,極大地侵襲了地中海文明圈。更不用說屢次征服東亞和南亞文明圈。
大草原文明圈的大成,就是第一次全球化的蒙古帝國。但是隨著地中海文明圈的航海技術走出了地中海,走向了四大洋。海路又一次壓倒了陸路。大草原圈迅速衰落了。但即便如此,依然留下殘骸依然成就了莫臥兒帝國,滿清帝國,奧斯曼突厥帝國,和沙俄帝國。
而大航海就發展出第二次全球化,殖民主義。集大成者就是日不落大英帝國。英國獲取這個霸主地位是百多年和西班牙荷蘭等混戰的勝利。在登頂之後也遭到了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等等的消弱和反擊,更不用說南非的挑戰,俄國的挑戰和德國的挑戰。最終不得不禪位給了庶出叛家子,美國。於是有了第三波全球化。
第二波全球化對第一波全球化是顛覆。第三波全球化其實是第二波全球化的繼承和改良。有點類似東漢西漢的意思。說起來也有四五百年了。
目前對第三波全球化的挑戰,不存在前蘇聯的外部替代式挑戰,也不存在前德國前法國的內部替代式挑戰。更像是前俄國,前南非,前印度的地方割據的挑戰。最大的挑戰或許還是美國本身想二次獨立的挑戰。
如果說美國當前的本土勢力的姿態有點像當年的獨立戰爭到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俄國的姿態像及當年的克裏米亞戰爭時期的俄國。中國倒是有一點新穎,有一點印度大起義的影子,又有一點義和團運動的意味。
川普鬧騰還有點內部爭權,讓美國本土勢力分更多一些的意思。普京和習鬧騰更多是為了自保。以攻為守的意思。但是對內宣傳多了,自己也信了,就悲催了。首先偷雞不成的就是普京。習在香港到上海的硬抗也越來越被動。
說到底,美國是南北戰爭時候奴隸的食肉量,中國一直到跟美國混進了世貿才勉強達到的。就好比一個月收十萬二百年,一個要飯了一百八十年,也就這二十年掙了月收五六萬。這有啥比頭。更何況美國還不簡單的是高職,而且是高管,代表了整個世界體係。這就好比哪怕是上海比北京有錢,北京也不僅僅是北京啊。更何況你隻是個東莞呢。
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就夠資格和英國抗一抗,猶如今天的中國或者當時的滿清。但是依然孤立主義悶聲發大財,直到近一百年後才正式接替了英國的霸主地位。這還是由德國在前麵開路,美國自己更完全繼承了英國的基本製度文化的緣故。中國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地過好小日子就不錯了。挑戰世界秩序,實在是不自量力,自討苦吃,自尋死路。成為和俄國一樣的墊腳石。
中國所需要做的也隻能做的就是搞好自己的民生,不被全球化資本過分地欺壓。而不是更加欺壓自己的國民,來獲得更多爭天下的資源。那不僅是杯水車薪,更是火中取栗。其實從抗疫封城就可以看出,一幫子軟腳蝦順民幹得過戰鬥民族烏克蘭嗎?更別提凶猛的美國紅脖子和陰險的白左了。
全球化的問題不是爭霸,而是製霸。就是如何能製衡資本技術的壟斷,才是人類未來存續的根本問題。不是用古老的集權來對抗現代的壟斷。人類要更好而不是更爛。
第二就是戰爭,戰爭情況下各國客觀上也是進入某種計劃經濟模式。
在全球化下,因為是資本經濟模式,市場就是決定一切,包括製定世界秩序。那麽既然美國已經不是世界最大市場,全世界把美國作為第一貿易國的國家隻有30%,那麽美國失去製定世界規則的地位就是不可避免的。
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自然獲得指定規則的地位,包括改變美國規則的地位。
而且世界也需要這種改變,否則國際經濟體係無法維持。
樓主這種讓中國永遠不能挑戰世界秩序,客觀上作為世界奴隸階層存在的觀點是毫無意義的。
土共堅持它的封建獨裁專製的統治,並稱之為“製度性優勢”。在21世紀的今天,土共沒有基本的“憲法”和“法治”等契約化觀念,堅持人類遠古時期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把世界上各國,尤其是西方文明國家之間相互競爭時所必須遵循和尊重的契約和準則,當作兒戲,認為世界各國都是在搞“三十六計”,而土共國人更聰明更勝一籌,變本加厲地做假撒謊和偷雞摸狗……。
這些,才是當今土共國和西方文明世界之間所有矛盾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