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1)
烏克蘭戰事正向最不利於俄國的方向進行。這裏麵最關鍵的因素是烏克蘭人本身的戰鬥意誌,尤其是澤連斯基的英勇表現。當然北約的情報支援,武器支援,以及2014年以來的訓練投入也功不可沒。但那是輔助性的。對比阿富汗,北約的投入更多更直接,但是結果卻完全相反。
雖然說即便烏克蘭戰事達到最有利於俄國的結果,也不可能改變整個戰略勢態,俄國依然會水深火熱,但是崩盤的時間必然會多推遲幾年。烏克蘭人民的意誌不僅為自己打下了真正獨立的國際地位,也對世界格局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其中包括大大影響了台海局勢。
一向以來,絕大部分人都以為台海比烏克蘭更是潛在的軍事熱點。法理上講,台灣是個半獨立國家,遇到攻擊不如烏克蘭那麽理直氣壯地可以說自己是反侵略戰爭。但是曆史上說烏克蘭真正獨立也隻是近三十年甚至近八年的事。近三百年都實質上處於俄國的統治之下。而台灣事實上獨立已經七十多年,曆史上的分割獨立狀態更久。更重要的是,俄國占領克裏米亞烏東工業區以後,戰略上占領整個烏克蘭的意義甚微。而中國不僅比俄國經濟上強大得多,拿下台灣突破第一島鏈的戰略意義遠超克裏米亞裏海出海口的意義。所以美日保台灣的決心要比北約保烏克蘭的決心也大得多的多。但是即便如此,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台灣自己的意誌。
中國突襲台灣隻能是攻打外島,或者轟炸一些重要設施。除了造成精神壓力以為沒有實質意義。反而會引起大規模的製裁和對台灣的武裝升級甚至直接駐軍。尤其是在烏克蘭戰爭以後,輿論和心氣都有利於美日幹涉。所以要麽不打,要麽大打。
而大打是不可能有突然性的。尤其跨海作戰,比烏克蘭沿公路作戰,還更少戰士機動的可能,隻能硬啃。如果沒有製空權和製情報權,船舶比坦克還不禁打。中國空軍的數量上固然高於俄軍,但是質量上,核心技術和作戰經驗上並不如。而台灣空軍和防空力量遠超烏克蘭。烏克蘭的空軍基本上是零,防空力量主要靠的是單兵導彈。即便如此,俄軍一直不能取得完全的製空權。無人機的使用也更有利於海峽防守的一方。
另外,烏克蘭沒有天險。烏軍隻能分散在城市中被動死守,俄軍則可以外線機動。進攻者相對更容易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守軍。然而結果依然是俄軍大敗虧輸。而跨海進攻,中軍反而隻有幾個點可以選擇,而台軍反而可以機動集中力量反擊。所以單從軍事上來看,中軍對台軍的勝算,遠低於俄軍對烏軍的勝算。從天險,到裝備對比,到戰略支撐都更差。
但是中軍有一個優勢,就是有國民黨第五縱隊在台灣滲透各處。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烏克蘭的親俄勢力基本上都是聚集在克裏米亞和烏東,2014年已經分出去了。而國民黨在商,軍,台北地方都有不少三心二意的。會不會搞破壞搞接應形成突破口就很難說了。但是即便中軍在台北登陸成功,如果台中台南堅持抵抗,依然比烏克蘭有很大優勢。時間拖得越久,中軍也會像俄軍那樣越後悔當初。如果中軍搞焦土政策,等於邀請美日直接立即出兵,並且開放北上廣深挨炸。這也是為什麽俄軍在烏克蘭啃城市不敢放開啃的緣故。
當然一旦打起來,就算是僅僅導彈轟炸,台灣的損失也不會輕。這也是台灣不能主動獨立的根本顧及。但反過來,一旦打起來也就靴子落地了。這也是為什麽中國不能小打的顧及。但是自由不是免費的。想徹底擺脫威脅,就不可能不付出代價,更不可能指望別人幫你付大頭。或者說,不願意付出這小的代價,那麽就要承受中國民眾被當韭菜奴隸的代價。不放棄一些在中國賺錢的代價,就要冒財產隨時歸黨的風險。什麽便宜都不丟,就會什麽便宜都沒有 。既然投胎到了台灣,就隻能打好這副牌。